【篇一:遵从本心勿忘初衷】
人生的道路上,或悲或喜,或哭或笑,或波涛汹涌或风平浪静。在面对挫折,面对选择时,不要害怕,不要逃避。勇敢面对,勿忘初心。
面对高考的失败,面对是复读一年,还是坦然接受,你的内心或许十分挣扎。你在担心如果复读,比今年更差怎么办?时光匆匆,又耽误了一年年华。可你又不愿如此平凡的被埋没在小城市,想要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然而,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只希望你能遵从本心,而在选择之后,勿忘初衷。
如果你为了一时的逞强、气愤,违背了自己真实的意愿,想必你的一生都将在懊悔中度过。未来的你将会责备现在的你。遵从本心是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有人说:万事开头难。的确如此,但也有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务必谨小慎微,遵从本心。
当然,如果你只是遵从了本心,而忘却了初衷,你的努力最终也将化为乌有。世上不乏有这样的人,或半途而废,或因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毁了自己的一生……对于这样的人,即使一开始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忘记了初衷,迎接他们的不会是鲜花、掌声,而是深深的哀叹、嘲笑。
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留下来的往往都是最好的,劣质的、弱小的都将慢慢地被淘汰。你不想被淘汰,就只能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而变强是有条件的:遵从本心,勿忘初衷。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你只有真心想做,对它有兴趣,你才会产生动力。谨记初衷则会不断提醒你,你的目的,你的追求。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会变得强大,不被社会淘汰。
对于你来说,我们旁人不管说什么,也只能作为参考,自己的人生应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随他人的意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或许别人会嘲笑你的选择,只要自己无悔就够了。
遵从本心,勿忘初衷。坚持向前进。
【篇二:坚守本心方能自由翱翔】
蜡烛舍弃了自己的躯壳,以烟的形态飘散于空中,悠游自在、无拘无束。它能够乘着风肆意飞翔,与云彩相融;也能源源不断地在空气中升腾,给人带来飘逸的美感。余以为,这并非真正的自由,与其舍弃肉躯来换取短暂的轻松欢愉,不如坚守本心,做一束小小的火苗,虽然十分渺小,却能给人带来光和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好一个“心远地自偏”!所谓自由,在陶渊明的眼里,已非李太白吟诵于壮美精致,走马策剑览河山之随性洒脱,而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朴素宁静、超凡脱俗。做一个隐士可好!世俗名利、官场沉浮充耳不闻,给我一间茅屋、一块地,虽躬耕于世俗胜似居于桃源仙境,岂不妙哉?我没有舍弃肉身,炼丹成仙的通天法力;也没有叱咤风云,指点江山的魄力,只能大隐隐于市,于凡尘中悟道觅自由。我之自由,非锦帽衣裘,朝喧弦管,暮列笙琶,仅求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我之自由,非名传天下,仅求一地以安身立命;我之自由,亦非从顺逆随,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
任天地衍化,世道变迁,我不问谁主沉浮,更不会杞人忧天,纵使茅屋为秋风所破,我自屹然不动。庄周梦蝶,太过瑰丽;太白抱月而终,太过率性;杜甫困苦病死,太过悲凉;李煜国破流亡,太过凄怆。它们何时追寻到了自由?只不过是雾里看花,昙花一现罢了。真正的流星,是不会短暂现于眼前,只不过是我们没有慧眼,看不透苍茫的宇宙。真正的坚守是不会随时光的消磨而退缩,只不过是人心太脆弱、生命太短暂。苏武的扼叹,在大漠随风消散;张骞的足迹,已被后人的步履所覆盖……他们都曾坚守过,它们都曾迷茫悲惋,但他们都相信终有一天会等到自由,等到黑暗中的光芒,足矣!何必去问流星旅行的终程、坚守持续的结果?只要扎下了根,就算再荒芜,有能奈我何?
于是,我决定做一截树根,把自己深深埋入大地。只要能看到黑夜中繁星闪烁,我就不再孤单迷茫。天宇之空荡、飘行之摇晃让我害怕迷失,也许只有守望才是最好的归宿。“仰望星空,先脚踏实地”,坚守是从零到有,从少到多,聚沙成塔的过程。罗布泊里曾有一群热衷科学梦想的年轻人在坚守,于是我们有了两弹一星;南海岛礁上有千百战士在坚守,于是我们能骄傲地在地图上指出中国的万里海疆;工作岗位上时时刻刻有亿万人在坚守,于是有了社会的飞速发展……归根结底,若是没有坚守这颗星球,我们或许会化为宇宙中漂浮的粒子尘埃。
哦,透过夜色的阴翳,我放弃了失去引力的自由,选择扎根地层,成为提供绿茵的“大伞”,在那天宇飘行的流星上面,悄然绽放出一抹生机盎然的绿色……
【篇三:爱的初衷】
晨,夕,朝,暮,一次次地满足着大地的潜移默化,“物竞天择”在此时似乎已不太适用,有的只是大自然所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画面。在这一幅幅画面背后,和谐又究竟映衬着什么。
当一个个小芽冒出地面时,也许会被人们忽略;当一条条枝干架满枝头时,也许会视为“秃丑”;当一棵棵大树挺拔翘首时,才会得到大家的关注。可又有谁能够明白,在大树的背后,又有怎样的努力呢?大自然为何要选择这样一种让万物出生的方式,不是为了沉默不语,不是为了尽显风姿,只因为这是大自然给予它的孩子的爱的初衷。
何为爱的初衷?那是小芽给大树的铺垫,那时花粉给花朵的铺垫,那时子房给果实的铺垫。不需要过多地说什么,大自然为每个生灵赋予的哺乳汁都是一样的,只是方式的不同罢了,可是结果却都是让它们穿上了美丽的外衣。
现代家庭的模式似乎也继承了这种规律。当我们步入学校的大门时,换取的是父母无限的希望。或许正是这个希望,带来了我们无法接受的反差,从关心,爱护到无谓,漠视,使我们感到亲情的望尘莫及,甚至痛恨父母遵循了这一原则,那时候的我们是讨厌父母的。当我们迈向花季时,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我们开始关注异性。这时,你们的态度是坚定的,生怕踏坏了子女心里最纯洁的一片净土,为了达到效果,有的父母甚至采取极端的措施,那时候的我们是痛恨父母的。当我们步入大学的殿堂时,才明白那一次次的骂,那一声声的唤,那一刻刻的泪,是父母发自内心对子女心灵的召唤。冰心的《小花》一诗,也蕴含着这一道理。无论是从小芽到大树,还是从孩童到少年,其实爱是一样的,只是我们不理解爱的初衷。
“可怜天下父母心”,今日,我终于诠释了你。
【篇四:草木有本心】
本心,是人内心深处的声音,善是其源。同样,世间生灵亦有自己的心,它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
寒来暑往,风吹雨打。当年彭老总救下的那棵重阳木,仍在一圈一圈地画着自己的年轮。它就是一部活着的史书,记载着沧海桑田,时代更迁。时间就像一首诗,还未来得及品味它的韵味,却已经站在了新世纪的舞台。如今,再细细感受当年,便是另一种风情。
重阳木在将要被砍断时,彭老总护住了它。当彭老总看到那些倒在地上的树木时,心头是颤抖的。彭老总将那些树木当做战士,是一些倒在战场的血泊中,英勇牺牲的战士。若草木有灵,或许会留下真诚的泪水,感谢这位老总。重阳木正是有情,才用它独特的方式载负了这位老总的情。它展现出伤口平复后留下的伤疤,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忘了老总的情,也提醒着人们,不要忘了那位伟大的老总。树木无言,却也载厚史。时间无情,却也留得情怀在人间。
植物,它们是陪伴在人类身边最久的。或许是因为竹的气节,曾经养过一瓶富贵竹,听人说,富贵竹很好养,易养活。我便一直将那富贵竹养在房间,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观察它的长势,叶子有没有泛黄。我想,植物也是有灵魂的,它们知道是因为什么,它们才能如此好的生长,它们用自己的成长来回报自然、感谢我们。
每一株草,一朵花都在微笑。一片一瓣,都是它笑得纹,眉睫飞扬。对它们看久了,你会不不自觉笑起来,心中再多的负面情绪也会消失殆尽,管输进去的是正能量的源,呼吸的是温暖的芳香。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不如像一株植物学习,去感受世间的美好,阳光的温暖,日子笑着过。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是啊,草木不会伪装自己,将自己打扮得庸俗富贵,它们秉承自然,拥有高尚的心灵。这些正是人类所缺少的,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彭老总才会护树。
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生命,它们和人一样,有灵魂。甚至它们高于人。所以,我敬畏它们。
【篇五:初衷】
也许有许多人像小尤拉一样,想做一件让人为之称赞的事情,但却在自己的想法中,忘记了自己帮助人的初衷。
一天,一个小镇的镇长独自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望着窗外想道:现在做好事的人已经特别稀缺,为了鼓励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做好事的队伍当中,我应该让做好事的人都得到表扬,并且让他们得到相应的奖励。不久,小镇的布告栏上贴出了一则通知,标题为:寻找你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第一个人扶老奶奶穿过了马路,路人记录了下来,并将其投至镇长办公的信箱中,第二天的报纸上刊登了他做的好事……
第二个人拾到了内含众多现金的钱包,并将其归还给失主,失主将感谢信投至镇长办公室的信箱中,早会中镇长公开表扬了他,并送给他一份精美的礼品……
第三个人路过河边时救下了一名即将溺水的小女孩,第二天小女孩的家人亲自到镇长家中道谢,第二天镇长颁给他一面锦旗,将宣传他的事迹的横幅挂在了小镇最繁华的集市中……
渐渐地,人们见到做的好事越大,获得的褒奖就越多,于是人们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人人都能做的好事上面,而是天天徘徊在河边,马路边,渴望做一件惊天动地,救下他人性命的大好事。可是,他们渐渐地忽视了河边的垃圾,柱着拐杖立在路口,手足无措的老奶奶……
后来,镇长只好无奈地把这一政策取消了。
人们在做一件事之前,总会有一个最初的心愿、希望,它便是初衷,可到最后,依然能够初衷不变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帮助别人是初衷,可在褒奖、称赞的诱惑之下,有多少人像小尤拉一样违背了本意,又有多少人坚守住了初衷。保持初中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