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近伟人周恩来】
清明小长假期间,我有幸参观了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这次参观让我深深地了解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的一生,铭记他为中华崛起而奋发有为的宏伟大志,缅怀他朴实而又崇高的伟大人格。
走近周恩来纪念馆,远远地就看见邓小平爷爷亲笔提写的馆名。纪念馆四面环水,主馆底部是梯形,馆体呈八棱柱形,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端坐着的汉白玉像,只见他手持长卷,面带笑容,塑像高3。2米,在鲜花簇拥下庄严肃穆。沿着楼梯向上便到了瞻仰台,耳畔吹来的习习凉风和人工湖碧波荡漾的湖面,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沿着主轴线向北,来到呈“人”字形的附馆。它通过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多台电视显示屏,向人们展现了周总理一生,有血雨腥风的倥偬岁月,有废寝忘食的日常生活。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周总理在长征途中用过一条毛毯,泛白的毛毯上除了缝了一块大大的补丁,还有那殷殷血迹。继续向北行,我看到了周总理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一辆总理生前使用过的红旗轿车也吸引许多人合影留念。
此外我还参观了西花苑碑苑,欣赏了周总理和许多名家留下的墨宝手迹。周总理用刚劲有力的字体向后人述说着自己的人生感悟,名家们则赞扬总理的高风亮节。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让我走近伟人周恩来,也走近他不平凡的人生。他是矗立在人们心中不朽的丰碑,值得我们永远去怀念和敬仰。
【篇二:我心目中的伟人】
回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画面,至今仍觉感人至深,引起人们无限的怀念。
周总理心中装满了祖国和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以崇高的人格,获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与爱戴。
青少年时,当被问到为什么而读书,别人大多回答“为光耀门楣”“为一官半职”“为了美名天下”等等,唯独周恩来昂首挺胸,斩钉截铁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年少时立下的宏伟志向。之后的周恩来四处奔走求学,一生秉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心,一心只为中华民族谋求独立解放的道路。
秉持初心,执著前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周总理身兼多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他最好的评价。
周总理时刻关心着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群众的疾苦。当周总理眉头紧锁时,就是国家碰到了难题;当周总理笑声朗朗时,就是共和国有了喜讯,那慈祥的笑容,饱含了对祖国和人民最朴素而真挚的爱。
在“文革”期间,他顾全大局,呕心沥血,为继续进行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忠诚的干部,费劲心血,西花厅的灯火通明早已成为一种常态。他的心血都放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上,直到逝世前还交代,“把他的骨灰撒到祖国大地去做肥料,这是为人民服务。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仍要为人民服务。”
生活上,周总理严格要求自己,艰苦朴素。他常说:“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好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总理身上的衣服是补了又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自己虽是总理,但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不许搞“特殊化”还制定了“十条家规”。周总理就是这样,生活上简单朴素。
43年前,周总理走了。他的高尚人格在人民心中树立了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去世后,没有子女,银行里也没有存款,却有千百万群众十里长街洒泪送别……
周总理啊,您还好吗?当年送您的十里长街,如今已是万里繁荣……您的躯体早已离我们而去,但您的精神将永远在中华儿女身上传承,我们会带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和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篇三:向伟人学习】
我仰望夜空,想起曾经的天空,历史的天空,出现过多少闪亮星辰。其中最明亮耀眼的一颗,划破了几千年的黑暗,成为人民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这颗星,人们称之为时代的大救星——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许多中国历史上的伟人都是从小便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高尚品格与能力。毛泽东更是在少年时代便已逐渐显示出领袖与政治家的风范。
毛泽东之所以如此的博学与睿智,就是源于他的勤奋好学。毛泽东少年时的一件轶事便是最好的例证。
毛泽东14岁时,就被父亲停了学,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的带着书,一有机会就留到山坡上的古墓后面,躲在大树下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有一回,他被父亲当场逮住了,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父亲十分容易的找到了他,大动肝火,但当他知道儿子已经挑完了15趟粪时,不禁目瞪口呆。这些粪半天挑完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他实在没有理由再去骂儿子。由于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吸取了巨大的营养,也接受了有益的影响。他同情苦难的农民,称赞敢于同地主斗争的铁匠,他深深感到: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忘读书。
他顽强的意志品质,坚韧不拔的精神,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更是值得我们向他致敬向他学习。
作为青少年,我们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学习习惯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现在读书是为了将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是为了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要怀着努力学习,奋发成才的志向,向毛主席开辟的道路前进。
【篇四:困境出伟人】
困境,不是困境,而是成就伟人的天堂
——题记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渊源文化,从古至今,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等。单鞋出这些优美文集的作者却没有像他们写的文章那样精彩丰富。
李清照,中国史上少有的杰出女诗人,本来生活幸福,出身于官宦世家,又嫁了一个好丈夫,生活幸福美满,写出的词也无异常之处,但世事难料,国亡家破,丈夫病死,晚年独自一个人孤苦生活,情景十分悲惨,但所写出的词却十分有力,令人感叹,白居易早年为民请命,兼以“达则兼济天下”为官格,所写出的诗,浑劲有力,但后来官途衰败,以“穷则独善其身”所写的诗歌也失去了“战斗力”…同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体现初的精神不同,倘若李清照一生幸福快乐,那中国第一女词人的称号应该换人了吧!
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毅然立起,担负国家大任,最后流放于世,爱迪生从小被称呆痴,辛苦奋斗,最后成为一名发明家…古今中外,数不胜数,正应为他们在艰难的困境中不畏艰苦,勇往直前,才成就一世之才。古曰:“天降大任于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为别人取得荣誉和成功时,我们会去羡慕他,称赞他,而我们在用电灯给我们在黑暗中带来光明时,我们又没有想过这是爱迪生做了几千次试验才取得的一个成功结果。当我们在看电视呈现的彩色画面而津津有味时,我们有没有想过贝尔,发明了彩色电视机而未能看到其成就就与世长辞……,成功是用心血换来的。
如今,世界飞速发展,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绝大多数的人都变的懒惰了,变得只知道按图享受,碰到一点点困难就长天而泣。“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等等。不知道这些人在拿着自己父亲所辛苦赚来的钱在别人面前炫耀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很羞耻的事。
天降大任于人也,如果你畏惧艰难,那么困境永远通知和管辖你,苍天给你的大任也永远别想得到。困境出人才,人才也同样是出于困境、。
天才,如今天才众多,但未经困境后的天才以后还会是吗?历史会给出答案。
【篇五:我心目中的伟人】
伟人,一个多么雄伟的形容词。毛泽东,几代人民敬仰的名字。他那亲切和蔼的笑颜,强壮有力的语调,使人至今为他的所作所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便成为了我心目中的伟人。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他是一个伟大的领袖。
我学了《毛泽东在花山》这篇课文后对毛主席更加了解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毛泽东在花山的三件动人的事情,包含了毛泽东对人民群众无比热爱,关心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其中毛泽东主席出说了这样一句话令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看你是把我摆在特殊位置上。”这句话体现毛泽东没有一点主席的架子可以和群众平起平坐,不贪图荣华富贵,不轻视人民群众,并且还把去西头碾米的乡亲们请了回来,把自己舍不得喝的茶水泡给乡亲们喝,还看见了群众碾米累了就主动上前帮忙。这每一件事都体现了毛泽东把乡亲们看作第一位,他那种舍己为人,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的情怀。他既是伟人又是普通群众。
毛泽东不愧是我心目中的伟人。
【篇六:伟人瞿秋白观后感】
我爱学习名人刻苦学习的精神,我爱欣赏名人的英雄事迹,我爱借鉴别人的长处,发扬优点……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在时间长河的洗刷下我们每个人的优点都会像钻石般愈加光彩,显现出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例外,我们应该善于从不同的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伟人瞿秋白的典故。瞿秋白是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故事中瞿秋白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小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富有正义感,长大后毅然走上了为党奋斗的事业。
瞿秋白天资聪颖,勤学习,善思考,在考试中遥遥领先,写出一手好字。拥有独到的见解,作文生动形象,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卷面整洁,曾多次被学校表扬,在同学们的仰慕下,他依旧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广泛阅读各种优秀的书籍,大量的充实了自己的学识,为以后当的付出奠定了基础。
瞿秋白虽然只活了36年,可这36年他对党的付出仍存在每个人的心中,永垂不朽。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品质感染着每一个人,让我们受益匪浅。瞿秋白弘扬革命精神,他的品格鼓舞了成千上万的后人,为后人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我们要缅怀这位伟人—瞿秋白。
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应当把瞿秋白作为前进的模范,好好学习,为祖国效力。广泛宣扬瞿秋白的光辉历程,努力拼搏﹑奋斗不止,成为一个刻苦学习﹑热爱祖国﹑学识渊博、坚强不屈的人。学习他乐于助人的品质,通过短片我们可以知道瞿秋白的成功并非只凭一人之力,而是与志同道合的人团结一心。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眼下是我们进入初中以来的特殊时期,同学们因同舟共济,团结一心。
学习伟人瞿秋白积极向上的品质与高贵的人格,正当一个德、志、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祖国,不负党的期望,让祖国因我们而自豪,因我们而骄傲,因我们而蓬勃向上,多姿多彩。现在的你将对未来充满期望,每个人的期待中都包含着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的希翼“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让我们齐心协力,在逆境中成长,相互竞争,互助同行,在历史上添上这辉煌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