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初中作文 初三作文 走过转角
走过转角
发布时间: 2025-03-24 20:20
阅读:

【篇一:走过转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题记

在蜿蜒曲折的山涧里,小溪为何依旧涓涓长流?

在光线黯淡的木箱里,小草为何依旧欣欣向荣?

在银装素裹的雪地里,寒行为何依旧苍翠挺拔?

因为他们已懂得转身,已懂得“定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人也如此,需转过弯、跨过坎、越过山,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是谁?吟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向我们缓缓走来?又是谁?发出“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似那强对坚毅刚强的浓眉,更似那双嫉恶如仇的双眼,但终是你,终是鲁迅。你正直、光明磊落,对黑暗深恶痛绝,你行走在黑暗吞噬人身、富贵麻醉人心的社会中。你曾赤手空拳地同黑暗斗争,意解放人身。

你也曾坚定毅然地拿起手术刀,意拯救人身。但是,你终于发现在那个被黑暗笼罩的时代里。唯有唤醒人心,才能真正的解放人身。于是你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手术刀,义无反顾地拿起了笔杆子,你用文学的匕首刺向了敌人的心脏,刺出了光明,刺出了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你。你微笑着坚定地说走过转角,改变方向,成功就在你前方。

五柳先生,你曾说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但你为了养家糊口,使内心被形体所役,你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官场的黑暗令你发指。终于,你秉着拳拳之心,怀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毅然辞官归隐。由此,你跃身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

你“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悠然境界无人能及;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情怀世间仅有,你棹着孤舟,用你那悠闲的身姿告诉我们走过转角,随心而行,你会登上人生的新巅峰。

东坡先生,听着你的“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吟着你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才知道你虽“荷尽已无擎雨盖”但“菊残犹有傲霜枝”,“乌台诗案”使你受尽凌辱和折磨,尝尽世态言凉,但你却依旧“也无风雨过无晴”。你就犹如那绝世而独立的青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开始将对官场的热情转移到文学上来,终于,天资聪颖的你成为了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流芳百世。你站在门前流水西逝的溪边,向我们谆谆告诫道走过转角,你将紧握转机,决起而飞。

转向是狂风暴雨,走过它你会看到彩虹;

转角是崇山峻岭,走过它你会看到大海;

转角是满天阴霾,走过它你会看到阳光;

路在脚下更在心上,心的欲望,便是转角的希望;身的行动,便是转角的成功。让我们走过转角,走向成功。

【篇二:走过那一年】

那一年,我十五岁,那一年,迷茫过,那一年,奋斗过,那一年,那些事,苦乐交织,我无法忘怀。

时光总是来去匆匆,回想起初四的那段时光,恍如昨天一般浮现在脑海,无法忘怀那温馨的教室,那活泼开朗的同学们以及和和蔼可亲的老师们。

仍记得我们埋怨初中生活的话语,仍记得那枯燥无味的书本,那严格的制度,仍记得当时的不情愿,还记得在六个月前班主任那句话“也去你们现在抱怨,也许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后,你们还想回来看看这所学校,还想看看909班这间教室,还会去找教过你们的这些老师。”这句话迎来了我们议论的话语:“就这破学校谁还会回来啊,也学我们同学之间还会交流,也去还会和老师聊天,但绝不会再回这间教室了。”

可现在回想起当时说过的话,怎么这么幼稚,这么无知,现在多想再抽出时间会母校看看再回到属于49人的明亮教室,再伴着那三台风扇,六盏灯,一个多媒体苦读;多想和同学聚在一起畅谈,交流;多想再和以前一样,几个同学一起,拿着书到办公室问题,多想时光可以倒流,在回到那温馨的教室,再重温那段时光,49个同学重聚,哪怕是一个小时,一分钟,真的很想很想……

那是一个多么团结的集体,里面有团结互助的同学,有绝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理念,有我们响亮、充满气势的誓言,有我们为中考奋斗的身影,更有和蔼可亲的老师对我们殷切的希望和无私的教诲……

可当时我们的所作所为,是那么的幼稚,我们不知多少次气走老师,不知多少惹老师生气,可又不知有多少次看到老师为我们批改作业的疲惫身影,不只一个简单的知识点,老师给我们讲了几遍,可我们却屡次出错。

然而,初四这一年有美好的回忆,有太多的不舍,还有那形影不离的朋友,现在也分开了,因求学的缘故,有的也到了他乡,虽然我们离得很远,但距离未能冲淡我们的感情,我们仍然会在周末互相交谈彼此的不愉快,互相鼓励对方,安慰对方,那是一段多么深厚的友谊啊,他不会因距离而隔断,也不会被时间冲断,而是越来越深,它将永远扎根于此,永远不会挪动。

那间教室,有我最美好的回忆,“科技发展好九连”的称号,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走过初四,经过了磨练,经历了分离,是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真想再重温时代经典,现在,就让那回忆留在心中,守护着属于它的那一片天地吧!

【篇三:走过转角】

人生有很多路要走,每到一个转角处,就要开始下一段新的路程。

小时候,我家住在一条小巷里,每天奶奶都在小巷的转角处接我下学。有一天奶奶跟我说;“你已经长大了,奶奶也老了,以后不能再接你了,你要学着自己走你的转角。”当时我不以为然,每天蹦蹦跳跳走过小巷。

在读初三的时候,面临着中考带来的压力,我的学习成绩却无法提高,这让我非常着急。在学校的家长的双重压力下,我的成绩不但没有提高,还直线下降。那时候的我总是觉得自己很无能,很没用。甚至开始放弃。

现在我如愿以偿考入了梦想的高中。那么我是凭借什么走出困境呢?因为我想起了奶奶对我说的那句话,原来奶奶早就告诉了我她用一生悟出的道理:不管前面的路有多么的黑暗,你都要转角冲过去,到了尽头。回头,你会发现“它”也不过如此。这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种信念:相信这条小巷会有尽头,在那小巷的尽头转角处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走出去了,你就可以看到它们,感受到它们的美丽,所以我绝对不能放弃,要坚持到最后,去看那美丽的风景。

就像贝多芬,一个人尽皆知的音乐家。他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家庭,在他五岁的时候患上了中耳炎,可他依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而是一步步走出了困境,创作出了惊世巨作。到了四十六岁听觉完全丧失,可还是完成了《第九交响曲》。在人生的转角处,他没有放弃,而是向黑暗宣战,勇敢的走过转角,留给小巷的是一个不畏的微笑。

贝多芬告诉我们,其实最重要的是你的态度,如果你总是认为这条小巷是没有尽头的黑暗,那么你怎样也看不见希望和光明,只有当你轻视它的时候,你才能轻易地克服它并且走出了。

在困境中,我们也经常迷失方向,无法自拔,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早早的为我们的未来确定一个方向,然后坚定的大步上前,遇到那个转角,勇敢点,迈步,转身,头也不回的向前,只留给它一个成功的背影。

【篇四:走过转角】

青苔悄然覆上记忆的城墙,淡淡的清香牵引我穿越重山叠岭,抵达那个沉睡在梦里的小巷。

阿婆的家就坐落在青瓦白墙的巷子里。大小不一的青色石块一直延铺到巷子转角处的银杏树下,风一吹,银杏叶翻涌成海,黄色的颜料肆意渲染了天空。

那时候的我不过八九岁的模样,父母外出工作,因此被寄居在阿婆家,那段日子是我最难忘的。

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阿婆就会把我从睡梦中叫醒,喃喃着:“起床了,小朋友都上学去了”。出门时,阿婆总会紧紧地牵着我的手。阿婆的手枯瘦而布满老茧,和所有老人的手一样,但在我心里这是天底下最伟大的手。太阳还只露出半个脸,我们祖孙俩暖融融的谈笑声总会引来几声狗吠。走到巷子的转角处,阿婆会停住脚步,慢慢地松开抓紧我的手,一个劲地叮嘱:“路上注意安全,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放学早点回家,不要让阿婆担心……”。直到我走出很远,阿婆还是站在银杏树下,一动不动地目送着我。风吹起她银白的发丝,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放学回家,远远地就看见阿婆在银杏树下急切地眺望着,在看到我后,慈祥一笑,阳光顺着皱纹,哗啦哗啦流了一地。

走过转角,就可以牵住阿婆的手,就可以走向回家的路。

后来,爸爸妈妈在城市买了房子,安定下来,于是把我接回他们身边。

我记得那天,阿婆笑得格外灿烂,不顾在一旁生闷气的我,一个劲地说:“囡囡乖,住大房子,上好学校……”。我固执地以为阿婆是不爱我了,一个人冲向巷子转角的银杏树,情感化作眼泪汹涌而出,一个劲地踢着树干。

远离了小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耳畔再也没有阿婆的叮咛声,只有此起彼伏的鸣笛,没有让人翘首以盼的小巷转角,只有鳞次栉比的商楼大厦。妈妈曾想接阿婆来城里住,但是被阿婆一口回绝,她说人老了,笨手笨脚的会惹人嫌,住在小巷里好,左邻右舍的都似亲人。

千篇一律的枯燥生活让我歇斯底里地无声咆哮,我极度期盼放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回到小巷,陪伴阿婆走过巷角,这一次我们谁也不松手。

只是还没等到放假,阿婆就住我家来了,我既欣喜又疑惑,围着阿婆问长问短,阿婆没有急着回答我,而是从她带的蛇皮袋里拿出一个铁皮盒给我,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黄色的银杏叶铺满了我的眼睛。“阿婆,这……”“茵茵,小巷要拆了,银杏叶也要被伐了,阿婆没有什么能耐,只是拾了这一盒银杏叶,你就替阿婆好好收着”。阿婆轻轻叹了口气,浑浊的眼睛里流出了清澈的泪,好像有什么从我的情感中迅速抽离,昔日的美好轰然倒塌,变成一堆废墟。

走过转角,我能否再牵住您的手走向回家的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