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碎片化带来的坏处】
如今的时代是碎片化的时代,如今的生活是碎片化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被冠以碎片化。
的确,从字面上看,我们的一切确实被碎片化了。诸如上学在车上,我们拿出碎片化的工具——-手机,上面镶嵌着玲琅满目的软件,我可能会在QQ与微信两大主战场之间来回奔波,在歇战期打开知乎与阅读软件读上片刻书,最后翻一翻日历,看一下今天要完成的事。可以说,我们有限的时间被进一步拆分,并竭尽所能使这每一个部分都充满了意义。
但从实质来说,我并不认为我们的生活是被碎片化了,而是一种充满节奏韵律的连贯。它将来给我们更多样的生活,并且它的到来也是必然的。
如今的社会是比原来发达太多的社会,如今的社会也是更加快速的社会。但唯有时间是不变的。一切行为都会产生信息,在这个更加快速而时间永恒的时代,这一切的结果便是我们每时每刻将面对并处理更多的信息。为此,人们创造了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人们还创造了信件,邮箱,电话。这一切的重要驱动力便是人们对更快节奏生活的适应。因而,碎片化是可喜可贺的,也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起因与必然结果。同时,对于更早时代的人们来说,后时代人们的生活永远是碎片化的,但其实质也只是信息量的骤增与人们的不适应,将这种代表进步的快速化命名为碎片化。
而在碎片化带给生活的实际影响方面,诚然,起初的不适应会让人们措手不及,打乱了计划,怠慢了生活。许多人为此而焦躁不安,指出碎片化分散了注意力,使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不能全神贯注,最终效果不佳。也有人指出如今碎片化的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无暇分心他顾,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生活。为此,城市中在快节奏的“沉闷”活出现了倡导慢节奏的声音。在因为快节奏需求催生的网商书店的攻势下急剧锐减的实体书店又因此焕发了第二春,成为了以“慢节奏”体验经营为特色的新兴书店。顺应快节奏需求的移动单车也福至心灵般地给自行车行业开辟了一片最亮丽的广阔天地。
因此,碎片化初期的不适应仅为阵痛,之后的世界也将变得更加广阔而多元。碎片化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毒瘤,而是进步的缘起与永恒的伴随者。碎片化也并不是分散注意力,降低生活质量的毒药,而是一种极有节奏韵律,使人们更能培养自身注意力的良方。碎片化的生活也并不是消亡与毁灭,而是给我们已然平淡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使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
遇上碎片化,为何不真心展露自己的笑颜?
【篇二:碎片化所带来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几乎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30年前,工厂里工人们每天都繁忙地进行一项又一项操作;人们每天早上都会打开自己那家小屋的门,捡起地上的报纸仔细地一页页翻阅;图书馆里,学生们站在有着一排排装着厚重书本的书架旁,寻找着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小孩子们每天都会在没什么车子的路旁嬉笑打闹着,时不时被一只蝴蝶或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吸引去了目光……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大量的体力活或是简单的操作被机器所替代;人们只要轻轻地摁一下电脑的开机键就可以了解自己所想知道的几乎任何事;街上各种模样的车子多了起来,而小孩子们则是更多地呆在家里,吹着空调用着自己的手机……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那些智能工具,让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而生活节奏的变快会导致一个必然的结果——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碎片化”。
“碎片化”让我们的生活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碎片化阅读”了。
在过去,人们常常会捧着一本或厚或薄的书看上半天,而现在,人们依然会“捧”着什么看上半天,只不过手上“捧”着的不再是书,而是变成了手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在手机上的网站上、或是公众平台阅读文章。这就是“碎片化阅读”。
如今,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一种趋势。
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么方便的读书方法,何乐而不为?于是,这么读书的人渐渐地多了起来。
可是碎片化阅读真的全是好处吗?当然不是的。
各种公众平台上的信息很杂乱,甚至可以说是泛滥,让人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分辨。
人们开始依赖于手机上的种种,从而渐渐忘记如何去体会、去感受那些存在于生活之中的不起眼的美好之情。
碎片化阅读,我们可以在手机上更快更方便地收集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可是却没法好好地欣赏文字中蕴含的那些优美。
无论是在碎片化阅读上,还是在我们如今“碎片化”的生活上,我都认为,我们在感受它们的方便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生活中所蕴藏着的那些美好。
【篇三:论碎片化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一个碎片化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是碎片化的,似乎连我们的灵魂都碎片化了。碎片化是福还是祸,这是个问题。
有人说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不过这只适用于做习题,如果用来读书就不可取了,想想看,如果一篇篇引人入胜的美文被拆成一个个不完整的小片段,这可成何体统。如果背书,那就更不对了,你一会儿背一点,一会儿背一点,不仅不能理解,甚至可能忘记以前背的。有人拿陈景润来反击,陈景润就是一个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的人,他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了四国语言,并证明了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1+2=3”,可是,陈景润是个少有的天才,而他连去理发都觉得时间太久,就去看书,一直从早晨看到晚上,直到图书馆关门时,才想起自己是要去理发的。他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且把碎片化时间整合为一个整体,请问在坐各位有谁可以与他媲美。我们普通人做习题可要挑选适当的时间,如果你处在喧闹的环境下,就不要做,否则四处的噪声会让你分心。碎片化时间甚至会让你完整的时间也碎片化,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碎片化也不是有害无益,比如你可以在等车时构思一篇作文,或在排队是巩固上课的内容,曾经有一个学生,成绩平平,可在高考时,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学生在谢师宴上,说了自己考高分的方法,在老师讲完课之后就重新利用碎片时间,在大脑里像放映机一样,重新把课堂内容过一边。这样也是碎片化的生活带来的影响,纵横古今,鲁迅先生也是一位利用碎片时间的伟人,鲁迅先生在空闲时,找出一些时间看书写文章,累了就闭上眼睡一会儿,醒了又继续看书写文章,这样的事数不胜数。
不过关于碎片化的生活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直是个难题,人们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在我看来碎片化的生活只要利用得当,就有着很大的益处。所以让我们一起将碎片时间利用起来!
【篇四:共享,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与坏处】
21世纪,生活已变得越来越便利。没错,这是一个“共享”时代。许许多多的共享资源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扮演着一个必不可缺的角色。
共享单车,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大街上,马路边,到处都能看到像“小黄车”、“摩拜”等这些颜色不一的自行车。它们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人们只需要付一块钱,就可以用车,只要在不用时归还就可以了。这的确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可也有人会去破坏它们不是吗?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有人去破译单车的密码;去把单车的轮胎卸下来装在自己的车上;甚至是占为己有,把自行车骑到自己家里,喷上其他颜色的油漆,当做普通自行车使用……这,难道是开发“共享单车”的真正意义吗?
共享书店,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书是人类精神的食量”,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人们可以在这里借阅自己喜欢读的、需要读的或是感兴趣的书籍。也就是说,这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这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这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可以让我们成为更有文化素养的人。同样,有好的一面也会有坏的一面。比如,有些人们会撕下书本的某一个页面,或是在书上乱涂乱画等等。这会让后面借阅这本书的人看不到这一页的内容,对书籍感到厌倦——当然是在看到书本所遭受到的破坏之后。和共享单车一样,这同样不是创造“共享书店”的初衷。
共享篮球,可以供人们强身健体。一听到“篮球”二字,这当然有关于体育。当然,一般在“共享篮球”旁边,会有篮球场。人们付一块、两块这些不多的小数目的钱,就可以在指定时间内使用,在球场上挥洒汗水,尽放光彩。不用我说,这一样也会有坏处。人们用完篮球后就把它随手一丢,给工作人员增添了很大的麻烦;或者使用篮球游戏,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伤到旁边的人。是的,总会有人去破坏这些“共享”的东西。
共享时代,它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坏处大家有目共睹,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理念,也许等人们变得更有素质了,“共享”的真正目的也就达成了吧。
【篇五:电子产品带来的碎片化】
如今,我们的生活被逐渐“碎片化”了。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的生活……
回想一下,我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有多久我们没认真读完一本纸质书了?有多久没和朋友出去玩一天了?就算有,途中会不会被手机干扰呢?
作为一个生活在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电子产品随处可见。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网上阅读,网上购物,网上社交……如果有一天,没了手机,电脑,电视又该如何呢?
以前我都可以抽空看完一本纸质书,并且还有时间看第二遍,去细细品味作者想表达的东西,理解这本书。随着越来越多的“碎片化”,我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去读书。有时在碎片化的阅读里,我们会慢慢丧失深入思考的能力。
所谓碎片化阅读,许多时候收集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信息,与真正的阅读不同。读书大多时候都是为了了解自己。
几乎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些购物软件或团购省钱软件。你在等公交或等人时往往去软件上面“逛”一圈,买一些便宜的东西,这称为碎片化购物。
所谓便宜,其实是商业手段。每次看到便宜的都忍不住买,看似你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碎片化购物,到最后,一半进了垃圾桶。碎片化购物,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伴随着微信,QQ的出现,又带来了许多“碎片化”。例如碎片化社交。以前午休或吃饭都是个很好的社交时间。现在依然是。但不同的是人和人变成了手机和手机。我们被屏幕霸占了,聊天,社交就变了味。
“碎片化”也会“偷”走你的时间。“碎片化的时间”意味着在我们的手里只有几分钟,半小时。我们又不利用它们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真正在手里的时间就更少了。
我们被电子产品“碎片化”了,但这就是我们的碎片化生活。
【篇六:碎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碎片化生活在如今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几乎超控着我们的大脑、占用着我们的时间。
碎片化生活在我们的思想里慢慢生长,进化成一种“僵尸病毒”,使人们变成“行尸走肉”,漫无目的地过完一天。
而现在的智能手机就是创造碎片化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们现在越来越依赖起手机。似乎它成了人们身上一种不可缺少的器官,每当手机一响,人们就会迫不及待的拿起它。也正是因为这样手机把好好的完整的生活给碎片化了。现在大街上的人们走路都埋着头看手机,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很少看到那些“幸存者”(走路不看手机的人);如果“幸存者”不幸被“僵尸”咬上一口,也会中“病毒”(也会被碎片化生活所影响);好比我自己,就像是快要被“僵尸”咬死的人。而想要消灭碎片化生活,最基本的就是要远离手机,但这几乎不太可能,因为它太有魅力了,美团、饿了么、淘宝、京东、当当、等等……种各样的购物平台横空出世,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所以人们更加离不开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还有就是各种各样游戏吸引着人们,微信等也使人们的联系方式变得更加便捷……
那碎片化生活到底什么样子呢?打个比方:一个人早上起床,刷牙时手机“嘀嘀”地响了一声,他就急忙跑进卧室看手机;吃早餐时手机又响了一声,于是放下筷子又拿起手机,一顿饭就这么断断续续的吃着,本来计划十五分钟吃完一顿早餐,结果花了二十五分钟才吃完,真是太浪费时间了,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现在的科技确实发达,给我们带来便捷的生活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美好。但负面的影响就是把人们的生活的碎片化了,想想看,一个人整天捧着手机低着头、低着头、还是低着头,走路难免会撞上人、电线杆、甚至是一辆跑着的车,想想就可怕!
所以,请放下手机,让我们回到正常的生活;消灭碎片化,是走向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