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端午情怀】
屈原,你腰佩长剑,手持素扇,饮酒赋诗,“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遻兮,孰知余之从容……”吟罢,怀抱沙石投入江中,希冀以自身肉体的死亡来震撼民心。于是,便有了如今的端午。
端午习俗多,不信你瞧——
一、吃粽子
在古代,粽子是扔进河里的,乞求鱼虾不要食用屈原的尸体,而现在,粽子已渐渐被人所食。我最喜欢吃蜜钱馅的,拨开密密的,散着缕缕清香的棕叶,便看到一胖胖的三角形糯米团,密密的米挤挤攘攘,轻咬一口,满嘴喷香,既甜糯又好吃,丝丝扣住你的心弦,仿佛空气也变得甜滋滋。
二、撞蛋
最有趣的就是撞鸭蛋,我和妈妈围坐餐桌前,我拿起一个块头大的熟鸭蛋与不懂“撞蛋史”的妈妈比起了赛。
妈妈手中的蛋急速冲来,我也毫不示弱地迎了上去,“呯!”两人的蛋竟毫发未损,第一回合平手。
“看来妈妈的蛋挺硬的。”我忖思着,随即找了一个没有蛋白的地方,狠狠地冲了过去……
“呯!”妈妈的蛋碎成了几块,“我赢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妈妈说:“宝贝,你赢了,比我自己赢还开心!”
端午撞蛋,撞出了一片柔柔的亲情。
三、赛龙舟
“嘟……”裁判吹响了哨子。
我站在塘河的桥上,四周都是拥挤的人群,一瞬间,擂鼓声,呐喊声,不绝于耳。龙舟一齐出动,舟上的人穿着与龙舟相应的服装,举着舟浆,动作整齐划一,江水随着浆动溅起了一阵阵雪白的波浪。我喜欢跑在前头的大黄龙舟,一路追随着,瞧,它那清澈的眼睛好像在和我说话,它修长挺拔的龙身金光闪闪,仿佛双脚踩着祥云,准备腾云驾雾,飞上天宫。舟上的鼓手“咚咚”擂鼓,锣手“当当”敲着锣,越划越起劲,把紧跟的几条龙舟远远地甩在后面,冲破了终点线!
在船尾泛起的波浪中,我看到了无比激动和快乐!
端午,是甜滋滋的;端午,是充满亲情的;端午,是无比快乐的!端午情怀,是那么多姿多彩!
【篇二:一把伞的师生情怀】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明明晴空万里,转眼间乌云密布。关键是这场雨来的有点不是时候:快放学了,估计没带雨具的大有人在,半小时后将有不少的“落汤鸡”出现喽,嘿嘿。
放学铃声按时响起,此时的人潮并不像往常那般撒丫子冲门而出,原因嘛——当然是有人没带雨具啦!
我悠然的从书包里掏出雨衣,不紧不慢的穿戴整齐,有点得意的踱着方步迈出教室,准备细细观摩一下所谓的“没有伞的孩子会更努力的奔跑”的激情与壮观。
出门不远,看到班里的紫涵在教学楼出口前不安的来回踱步,微皱着眉头,还不时向外张望。
估计是没带雨具,估计还挺着急回家,估计家里人来接她。
这时班主任老师恰巧也要出门,看到了惴惴不安的紫涵,询问状况。
我一直敬畏老师,尤其班主任,见他和同学说话,我决定还是等等再走。于是斜倚楼梯,装作在等人。顺便“了解”一下“民情”,“倾听”一下“民声”,嘘!
不多会,我就明白了,大概意思就是:紫涵同学没带雨具,父母都在外地工作,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不方便接送,而且她还答应奶奶回家的路上买馒头……可,这意外造访的雨让她现在不知所措了。
此情此景我倒是开始心软了,完全打消了看热闹的心念。毕竟人家是个女孩子嘛,淋雨有可能会着凉、感冒的。我打算把雨具借她,我是男孩子,离家不远,淋点雨不碍事的。
可是,可是,在我还未彻底决定,还未来得及表达前,老师已经将自己的伞递给了紫涵:打伞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我办公室还有另一把伞备用的。
紫涵很感激的接过伞渐渐消失在茫茫雨中。
紫涵走远后,老师开门离去:没有伞!老师没有备用的伞!
此情此景,我一个人在楼梯上愕然:大爱无言啊!
原来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欺骗——有一种爱叫“善意的谎言”!
老师,感恩您用爱的伞为我们的雨途撑起一片晴空。
老师,我们将努力回报您最绚烂美丽的彩虹——去做一把无言的助人伞,把您的大爱之树种成最苍翠的森林。
【篇三:秦淮的秋更有情怀】
秋天,不像春天那样春暖花开,也不像冬天那样严寒深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不像其他季节那么繁杂,它简单而又多彩,我最喜爱秦淮的秋。秦淮的秋,透过铺满阳光的树叶,流露着大自然的清新与朴实,厚重与和谐。秦淮的秋是蓝色的,是红色的,也是黄色的,更是绿色的;她的情却是静静的、深深的、浓浓的、沉沉的。
我被秦淮的秋陶醉了。向窗外望去,阳光温柔含蓄,仿佛在诉说这是个美妙的季节。秦淮的秋像一只神奇的画笔,一夜功夫,就把碧波荡漾的林带染成金灿灿的海洋。登上紫金山,抬头仰望,头顶是一片蓝湛湛的天空,秋高气爽,微风拂面。秋,推开门窗,把人们从昏昏欲睡的夏带进一个凉风习习的世界,阳光不再像夏天那么酷热,不再像冬天那么寒冷。享受秦淮的秋,宽阔舒畅,满是自然,满是欣喜。秦淮的秋有广阔的胸怀,她让你感动,令你心胸更宽广,使你忘记往日的忙碌,忘却昔日的烦恼。向下眺望,眼前是一片金色,若是仔细观察,便看到金黄的海洋中夹带着一片片红、一片片绿,红的得像玛瑙,绿得像翡翠。还有山下那水平如镜的琵琶湖,悠然静卧在群山之间,好似一颗蓝宝石;湖面将群山倒映在半空之中,一幅画卷,美不胜收!
站在柔风中,看宽阔的大地,望广阔的苍穹,赏无垠的夜色,让我们一起记住秦淮的秋天雕刻的这份独特的美吧!打开记忆的天窗,在心灵深处藏好几片落叶,让它静静地躺下,期待下一个秦淮之秋的到来!
【篇四:大山情怀】
山,那一脉千里,延续不断的大山。是我魂的牵系。
山,那纵横九州,雄风万里的大山,是我梦的伸延。
山间那一串串牛铃声却是我的思念……
多少年后,才发觉自己爱上大山。
喝的,是山里的水;吃的是山里的果;淋浴的是山里那缕缕阳光。清晨,睁开朦胧的眼睛,第一眼望见的是大山。她蒙着轻纱,像是山里阿妹朦胧的脸。此时的我,只想拨开轻雾,看看大山的容颜;山间,布谷鸟儿,卖弄它清脆的嗓子,高声啼鸣;花儿们依仗自己的风姿,竞相开放,争入人眼。漫山遍野的青草很受牛羊的青睐,大群羊儿在草地上尽情的享受着“早餐”,“咩咩”的欢笑回荡在整个大山。
不远处,传来西山牧童的笛声,悠然清脆快乐中总有几分淡淡的情意。大山,她是位诗人,有着无穷无尽的诗情;她是位画家,有着无限风光的画意;她又是位美女,有着掩遮不住的内在魅力。走在大山的每一寸土地上,你都会感到和谐和酣畅,鸟语花香,阳光普照,微风拂过,送来缕缕清香,就像淡淡的清茶。这无一不勾起你的诗情画意。这也难怪陶渊明会有“桃花源”的向往,欧阳修会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千古名言。
我爱大山的激昂,更爱大山的矜持。
【篇五:叶子的情怀】
秋风似镰刀匆匆划过,一片片金色的叶子落在地上,无人打理,却铺成了一条黄金大道,在这之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正悄然发生。
仿佛一夜之间,秋雨带着秋天专有的颜料落下,打在树叶上,将树叶从上而下点染成金色,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境,可惜颜色之间相差甚远。
走在僻静的林荫道上,无数落叶铺在路上,远处几位环卫工人正紧张而又忙碌地清扫着落叶,但秋风还是向下拨撒着落叶,一刻也不停歇。
一切声音好似连同落叶一起被送走,我走着,只有“喀喀”的落叶骨架断折声,远处竹节扫把与大地、落叶亲密接触声好像传来的一连串音符。
落下的叶子随着一阵簌簌声钻入了叶海,不见了踪影,却有一片落在我头上。
我慢慢将它取下,生怕稍微用力些,那瘦弱的身躯就会折断,将一件秋天的艺术品打碎。
这片叶子与周围有着极为不衬的一个特征,这片叶子是秋风的纰漏,有它不同于其他叶子的笑容,那道绿痕,在周围的一片败叶中是那么显眼。
一阵喧哗打破了沉寂,我回头看,是一对父子,父亲拉着孩子的手,孩子又蹦又跳,脚在一片落叶上踩来踩去,一片噼啪声传来。
我没有注意看他们,只是端详着手中的那片落叶,眼光集中在它的那道绿色的痕迹上。
它离开了生养自己的大树母亲,却还露着一丝淡淡的笑容。枯黄的脸上,显得格外苍白。
抬头望望天空,惆怅,如这落叶满遍天空一般,一片沉寂,一片说不出的惆怅。
恰巧刚才的那对父子从我身边经过,孩子从空中夺走了一份秋风的战利品。
正在小男孩随手把叶子扔下时,他的爸爸开口了。
“孩子,把叶子放到大树母亲的脚下吧!这是它离开时的愿望,也是他的目标啊!你不是刚学过龚自珍的诗‘化作春泥更护花’吗?这落叶就是‘落红’啊!”
“噢,原来是这样,如果我把它放回到大树母亲的脚下,它会高兴吗?”孩子一脸天真地问。他的父亲“嗯”了一声。
“好!我现在就去。”说着,将树叶捧在手中,如捧珍宝似的将手中的叶子放到树下,还用泥土小心地盖在上面,认真的神情在小脸上洋溢着。
此时的我,对掌心这片落叶充满了敬意,看着它,我的脸上露出灿烂。
树与叶,相互依存,无数个轮回,像枝与茎一般,紧紧相连,当必要时,甚至可以为彼此付出生命。
回过神,秋风将手中的落叶送走,我追过去,寻找着那有着独特印记的叶子,将它葬于树下,那淡淡的绿痕,在泥土中,格外显眼。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父母在我们幼稚时,倾尽心力,将一切奉献给我们,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能力孝敬父母。
这个秋天,对于很多人来说,很平凡,但发生了一件件不平凡的故事。这个秋天,有笑,有奉献,有美丽的故事。
【篇六:端午节情怀代代传】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一听到这句古诗,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即将到来的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如包粽子,赛龙舟,给孩子凃雄黄……端午节习俗具有文化创造与文化积累的意蕴。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去年的端午节。端午节前一天的晚上我放学回到家,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妈妈在包粽子。包粽子看起来很简单,可做起来谈何容易啊!妈妈先把腌好的肉端出来,另外一个盘子里放着红枣、红豆、葡萄干……妈妈今天包肉粽子和八宝粽子。
只见妈妈先拿起三片泡好的竹叶排在手上,再用勺子舀了两勺糯米,然后把馅放在糯米中间,把它们包裹在一起,最后用几根细线捆起来,一个粽子就完成了。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我佩服不已。妈妈说:"你想不想试试?"我很想试试,可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勉强答应。我学着妈妈拿起三片竹叶,可糯米和馅却像跟我做游戏,一会儿滚到桌面上,一会儿滚到地上,一会儿还跑到我手上……我渐渐不耐烦了,可是我不想放弃,我要做打不倒的小强。我打足了精神继续包。
我又看了妈妈包了一个完美的粽子,记住了少放点糯米和馅,一遍又一遍地慢慢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完成了一个成品。放在桌子上,妈妈的像在战场上威风凛凛的"将军",而我的像个垂头丧气的"小兵"。我有点不好意思了,"你已经很棒了,第一次包就能学会,妈妈给你点赞"。听了妈妈的话我再接再厉又包了起来。我又包了几个粽子,一个比一个漂亮,我心里美滋滋的。
吃着美味可口的粽子,我不禁又一次想起了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我被他英勇的爱国情怀所深深吸引了。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为了国家的发展,他提议联合齐国一起对抗秦国,却遭到贵族子弟的强烈反对,怀王听信小人的馋言把屈原赶出了都城。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爱国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痛极了。在五月五日那天,屈原写完《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到汨罗江边凭吊。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之一,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给小孩佩戴香囊则在民间有驱邪避瘟的作用。艾草可以驱赶蚁蝇蚂蚁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端午节不仅体现了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还体现了全国人民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古往今来,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盛行的隆重节日。这个既古老又传统的日子,不管跨越了多少年代,它永远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我们应该继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