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鸡蛋花赋】
春天来了,草木争艳,万物复苏。小草偷偷地探出头来,花儿在尽情绽放生命的舞姿。小鸟在耳边欢声歌唱,仿佛在喜迎美好春天的到来。在这繁花盛开的季节里,我逐渐喜欢上了鸡蛋花树,它静待花开的精神,点亮了我曾经灰暗的心海。
春天的校园是美丽的,可我的心情是灰色的。四月初的大考,我的数学又考砸了。我与同桌小琳相约去校园欣赏美景,以安抚我深度受伤的心灵。校园的音乐广场,有一片几何色块的花海,我和小琳最喜欢评头论足其中的凤仙花、牵牛花、海棠花。凤仙花呈现出一种仙女般的花姿,端庄而又高雅。牵牛花无疑像一支支喇叭,雄伟而又有气势。海棠花更是无与伦比。这些小小的花朵挤在一起,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为春天伴奏。
穿过这一大片花海,几棵珊瑚形状的树跃入眼帘。小琳问我:“这几棵光秃秃的树是什么树啊?”我也不知道,顺势望去,只见珊瑚形状般的枝条潇洒地向四方望去,树杆和树枝呈现出铁一般的色泽,显得粗壮而又坚硬。远看像鹿角,近看却像婴儿胖嘟嘟的小手,活泼可爱。仿佛一群梅花鹿在春天的草原里四处悠闲地张望,又像一群顽皮的孩子在草地里嬉戏游玩。在百花争艳的春天,这几棵似乎被人遗忘的树,在水润的大地里默默吸取养分,在春意的打闹中自得其乐,仿佛静候一段美好时光的到来。
这周的数学周测,我测成绩依然不太理想,小琳班上的数学学霸,她总能帮助我做数学题,可我考试却也总发挥不好。我问小琳,有什么秘诀吗?她告诉我,哪有什么秘诀,方法比智力更重要。我觉得自己很勤奋,可却还是没有搞懂其中的奥妙,陷入了泥潭,难以自拔。
周五放学,经过那几棵光秃秃的树,我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树。妈妈告诉我:“这是鸡蛋花树,初春时节慢慢长叶,春夏交替慢慢开花。”好奇怪的名字,好奇怪的树。我心里十分好奇它开花长叶的样子,真的会有鸡蛋吗?还是鸡蛋模样的花呢?于是每隔三五天,我与小琳便来观察一次,我们深深地为这种好像与世无争的树所吸引。在持续的观察中,我们又有了新发现。我们发现鸡蛋花树先是抽出了嫩嫩地绿芽,经一两个星期的演变,这些可爱的嫩芽长出了浅绿色的嫩叶,小小的嫩叶吸足了春天的养分,显得那么碧绿灵透而又充满生气,像一位春天里精心打扮的小姑娘。
四月已是晚春的时节,经风雨的洗礼,校园的许多花儿都凋谢了。五月来临,气温渐升,暖风轻轻拂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循着花香,远远的可以看到那树枝上缀满了嫩黄的奔放的花朵。我走近一看,弯弯曲曲的枝条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和淡黄色的花儿。白里透黄的鸡蛋花,像婴儿的笑脸,可爱极了。我恍然大悟,果然很像鸡蛋啊,嫩嫩的。这时,我看见有几位女老师在树下拍照留影,不停地赞美鸡蛋花的美丽。我仿佛找到了同道中人,内心一震,被这旺盛的生命力所打动了。
在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小琳上课特别高效专注,课后认真复习,遇到难题心不慌,遇到易题心更细,就像春天里傲然绽放的鸡蛋花。一天晚上,她偷偷告诉我,有道数学难题,她做了三天三夜,终于做出来了。
鸡蛋花树在百花争艳中,不急不躁,春去夏临,傲然绽放,鸡蛋花透着一种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却又如此从容淡定。在这段趣味盎然的观花之旅中,我因考砸数学而变得灰暗的心海逐渐敞亮起来。是啊,我们做人做事也应该像鸡蛋花树一样,不急不躁,默默积蓄力量,在风雨洗礼中傲然绽放生命的色彩。
在日后的学习中,我考砸数学也不会慌张,而是冷静下来,分析原因,努力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谁加倍努力,谁就可能成功。没有什么可以一蹴即成,所有的成功,在背后承受的与付出的是你所想不到的,这,只为了看起来的轻松。
闲看花落,静待花开……
【篇二:鸡蛋浮起来了】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有趣的事情会发生。比如,雨后会出现彩虹,用放大镜可以点火,鸡蛋会浮在水面上。很奇怪吧!鸡蛋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现在,让我给你们讲一讲这个科学小实验吧。
首先,准备一个鸡蛋,一包食用盐,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最好是大一点,装得下鸡蛋。好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让我们走进小实验吧!
第一步,先往玻璃杯里倒入2/3的清水,再把鸡蛋放入到杯子里。你会发现,鸡蛋毫不犹豫地沉了下去。
第二步,将食用盐放入含有鸡蛋的水杯中,然后不停地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盐。尽管杯子底下已经结了厚厚的盐巴,这时候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
第三步,把杯子放在热水中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盐慢慢地融化了。这时还可以往里面再加盐,又不停地搅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鸡蛋居然慢慢浮起来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在水中加盐加热了以后,鸡蛋就会浮上来呢?妈妈告诉我:水是有浮力的,只有密度比水小的物体能够浮起来。鸡蛋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一点,所以会沉下去。向水里加盐就是增加了水的密度,但是当盐加的不够多,鸡蛋还是没办法浮起来。只有加热后,溶解更多的盐,密度变得更大,比鸡蛋的密度还要大时,鸡蛋自然就浮起来了。
原来有这么多的科学道理呀!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去研究探索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三:鸡蛋起床记】
临近放学的时候,老师笑盈盈地对我们说:“今天回家后,大家要做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顿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一轮起来:“天呢,鸡蛋居然能浮起来?”“这怎么可能?”“鸡蛋真的能浮起来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做一次研究的吧。
实验需要的材料包括:一只生鸡蛋、一杯温水、一袋食盐、一根筷子和一把勺子。万事俱备,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就像一位潜水运动员一样缓缓沉入水底,一动也不动了。
接着,我向水中加入了第一勺盐,用筷子搅拌均匀。鸡蛋就像个醉汉似的,晃了晃身子,又躺在杯底“睡大觉”了,完全不理会我。我有些困惑了,心想:这鸡蛋怎么可能浮起来呢?实验能成功吗?
然后,我又向水中连续加了几勺盐。当盐纷纷散落在水中时,就像白雪纷纷扬扬。我照旧快速搅拌了几下,让盐快点溶解。鸡蛋在杯中跳起了“圆舞曲”,终于要“起床”了!旋转了好多圈后的鸡蛋就像一枚导弹似的直立在了水杯的中央,忽上忽下,形成了悬浮的状态。
最后,我再次向水中添加了更多的盐。水开始变得混浊了,鸡蛋也好像受到了某些外力的作用,一点一点地向上浮。我则在一旁加油鼓劲。眼看鸡蛋已经在水面上露出了“小脑袋”,身上也沾满了小气泡,就像穿了一件珍珠编织的外衣。我忍不住用手指案按了按它,鸡蛋没下沉多深,又猛地弹了回来。“呵呵!真是有趣!”
做完实验,我一脸疑惑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原理啊?”爸爸笑嘻嘻地对我说:“这是因为生鸡蛋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会下沉。往水里加盐,也就增加了水的密度。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时,鸡蛋就浮起来了。”
真实太奇妙了!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勤于探究,就会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四:煮鸡蛋】
今天,外面下着小雨,天气有点冷。我一掀开被子,就觉得凉飕飕的,我好想待在被窝里不起来啊!但是今天爷爷要教我怎么煮鸡蛋,我还是咬咬牙起床了。
我洗好脸,就急急忙忙地奔向厨房,心想:煮鸡蛋是怎么煮的呢?我煮的鸡蛋会不会香喷喷的呢?
开始煮鸡蛋了,爷爷在旁边教我先把鸡蛋洗干净,再将锅子里放一些清水,然后把鸡蛋放进锅子。由于我从没煮过鸡蛋,一不小心水花还溅到了我的身上。我小心翼翼的,盖上锅盖后,我打开了煤气灶,等上六七分钟,就OK了。
煮好鸡蛋后,爷爷让我等凉了才能吃。只等了一会,我就迫不及待地剥起了鸡蛋,吃着自己煮的鸡蛋,感觉真的好香啊!
【篇五:可恶的鸡蛋】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试验——捏鸡蛋。我们先请赵金晶同学牛刀小试。”杨老师中午宣布道,见她笑眯眯的,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会是笑里藏刀吧。
杨老师像变魔术似的从盒子里取出一个鸡蛋,认真公布:“一定要遵守试验规则:1、用一只手的手掌心和手指紧紧捏住。2、不能让鸡蛋碰到坚硬的物体。3、不能用两根手指拧。”话音未落,赵金晶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冲上讲台。她拿上一个鸡蛋,胸有成竹地捏呀捏。慢慢地,只见她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手上青筋暴起,咦?怎么这样都捏不碎这可恶的鸡蛋?嗯,肯定是赵金晶个子太小,没有多少力气,连鸡蛋都捏不碎!
杨老师仿佛是我肚里的蛔虫,第二次请了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同学——戚应睿。“嘿嘿,这下可恶的鸡蛋马上就要碎喽!”我窃窃私语,话虽这么说,但我还真为这鸡蛋捏把汗!
戚应睿雄纠纠气昂昂走上讲台,他握起那枚鸡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用劲捏。我闭上眼睛,等待那一声清脆的破裂声。但过了好一会儿,那破裂声始终没有传入我的耳朵。我睁眼一看,惊呆了!戚应睿面红耳赤,但那鸡蛋却完好无损呢!我觉得好奇怪呀,他那“九牛二虎之力”使到哪儿去啦?
接下来杨老师又请我的好朋友黄斐凡上台捏鸡蛋,结果可想而知了,她的手都捏得发白了,还在微微颤抖呢,可那圆溜溜的鸡蛋却像一块坚硬的小石头,毫发无伤。那可恶的鸡蛋似乎还在嘲笑黄斐凡:“就你这点儿力气还想捏碎我。休想!哈哈哈~”
这是为什么呢?我和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杨老师告诉我们: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位。人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一个小鸡蛋居然有这么大的学问,科学真有趣呀!
【篇六:姥姥的鸡蛋筐】
说到姥姥,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年岁已久的鸡蛋筐。
我已记不清它是何时出现的了,但它的样子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它是塑料制成的,除筐沿是深绿色外,其余部分都是浅绿色的,我之所以记得它,是因为姥姥每次都用它给我送鸡蛋。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房前有一块空地,姥姥留出了一部分养鸡。所以,我是吃着姥姥家的鸡蛋长大的。后来,姥姥年纪大了,便不再养鸡。有一天,姥姥在我家吃饭时,我无意中说了句“超市卖的鸡蛋就是不如姥姥家的好吃”。当时的我,完全没想到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会因为一句无忌的童言重新养鸡。
就这样,我又吃到了姥姥家的鸡蛋。每次估摸着鸡蛋快吃完时,我都会把那个装鸡蛋的筐从冰箱中拿出来,仔细地数着里面剩下的鸡蛋的个数,因为只要鸡蛋吃完了,我就可以去姥姥家,小时候的我,对农村的广阔天地总是情有独钟。
又一次数鸡蛋时,我在筐底发现了100元钱,它被叠得整整齐齐,看起来不像是落下的,那是谁放的呢?
再一次去姥姥家,我坐在姥姥家的炕上,目光却不自主的被柜台上的鸡蛋筐吸引了。它待得很安详。它已经不像刚买来时那样光鲜亮丽了,在岁月的打磨下,也不再像刚买时那么招人喜欢了。猛然间,我恍然大悟,那100元钱一定是姥姥放进去的。此时此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姥姥老了,但她对我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那段时间,姥姥几乎每次都以这样的方式给我零花钱。如今,那个鸡蛋筐已经坏了,姥姥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和她说话要很大声音,和她一起走路也要把速度放慢,但边散步边听她讲她年轻时的故事,依旧是个享受。她依旧给我送鸡蛋,但不会再偷偷押钱。她仍是那个一字不识的老太太,除此之外,永远不会改变的,是她那颗仁爱、宽厚、善良的心。
不管时间怎样流逝,那个小小的鸡蛋筐都不会被时光的逆流冲走,因为它承载的,是姥姥对我最细腻最深沉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