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体会的贾宝玉】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看完了红楼梦,当时在我印象中红楼梦就是一部悲剧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当现在的我再次拿起这本小说,我得到了很多我不曾体会到的。人生也许就像小说的结局一样不尽人意,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的。这部著作中我印象最深的主人公就是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这就是我体会到的贾宝玉。
【篇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5月13号,一个晴朗的星期五。我的心情格外的愉悦。因为今天一大早,初中部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这不,马上就要出发啦!
我们首先来到了板樟山,大家休息了几分钟后,兴冲冲地向终点进发了!
台阶比较矮。刚开始,我一步两个台阶地向终点跑去。可是渐渐地,我的脚步越来越沉重,腿跟灌了铅似的,怎么也迈不动了,我只好停下来休息。好不容易歇口气,却发现一个又一个的人穿过我的眼前。唉,没办法,休息计划只能泡汤了,我咬咬牙,继续向终点走去。不多时,我便汗流浃背,脸色像煮熟的虾一样,通红通红的。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走,不停地走,走一段是一段。终于,一个平台出现在我眼前。我的内心欢呼一声,在平台的不远处停下来,喝口水。就在这喝水的一会儿功夫,却又被地理老师超过,于是我连忙跟了上去。
辛苦的爬山过后,我们来到了九洲城参观博物馆。那琳琅满目的展览品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再次踏上了旅程。
最后一站是在白莲洞,这也是最有趣的一个环节——烧烤。
随着炭火逐渐旺了起来,我们八个女生顿时手忙脚乱起来。食物不是焦了,就是没熟,有的外面已是焦炭里面却依旧如初,引得众人大呼“哀哉”。但是有一个人却极其镇定,那就是慧敏。只见她熟练地翻动着手中的食物,一串串诱人的烧烤“新鲜出炉”,让人不禁为她的好厨艺点赞!
我一边默默地感叹,一边默默地取掉已经溶在我手上的塑料手套。我看了看手中勉强入得了眼的成品,又看了看身边这位同胞面前放在铁架上的食物,成为焦炭已是定局,不禁为它默哀一秒钟,然后开始狼吞虎咽。最终,在我的手几乎被烤熟的代价下,总算填饱了肚子,此次活动也终于圆满结束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意识到自己还是太缺乏锻炼。不仅是我,还有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青少年。为此,我呼吁全体父母:让孩子在风雨中成长!让我们做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做一条遨游大海的蓝鲸,让所有孩子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篇三:读书体会】
我是一个小书迷,平时看的书五花八门,从中也受益匪浅。在读书中,我明白了不少以前总也不能理解的道理,对于读书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便使我对读书有很多的体会。
读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就像一幅神奇的画卷,带我们进入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个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想平时不敢想,不敢做的事。在书的海洋中,我们无拘无束,遨游其中,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都被抛在了脑后。书就像一个万花筒,里面的世界神奇多变,令我们目不暇接,我们可以与主人公同喜同悲,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惊心动魄,光怪陆离的情节,这是读书所给予的最大乐趣。我比较喜欢读神话故事,神话故事是最纯洁的,在神话中,我们可以让自己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叱咤风云,那是多么快乐的事啊!
著名诗人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认为只有这三到还不够,应该再加一个“手到”,做到“四到”才能读懂书。所谓“手到”就是我们平时读书时,可以将书中精彩的字词标一下,或写写自己的感受,这样有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书中隐藏的知识。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在书上批批点点,后来,同学们都不愿意把书借给他了。因为毛主席看过的书,根本分不清哪是作者的字,哪是他的字了。读书就像挖一口知识的宝井,你希望得到多大的收获,就要下多大的功夫去挖掘。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大家要珍惜年少时,趁记忆力好,多读些书,要不然等着年老了,肯定要后悔自责。
【篇四:军训心得体会】
我们站立,跨步,蹲下,几乎把昨天教过的动作都练了一遍,才开始教新动作——齐步走。刚开始我以为齐步走就是像初中军训一样闹着玩玩,但分步动作简直又累又硬。我们迈开双腿,将右手伸出,左手向后,背上的肌肉绷紧,努力维持左右手的位置。没过多久就汗流浃背,大汗淋漓,但动也不敢动,生怕一动就会招致教官的“喊报告”惩罚,而且还会汗如雨下,滴得全身湿透,双眼如同蒙上一层厚雾,周围迷迷蒙蒙,加上太阳的毒晒,大脑犹如天花乱坠,差点摔倒。终于到了休息时间,我们盘腿而坐,在阴凉处吹着凉爽和谐的风。时不时有几位教官喊命令喊得嗓子破音,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中午,我们填饱肚子,唱起了军歌。军歌的音调时而激昂,时而低沉。但大家的声音却是低迷,无奈的。教官无奈地也跟着我们一起唱,他唱的激情满满,但每一句都不在调上,却还是硬着头皮教导我们。大家似乎也被这种声音感染了,一次比一次更精神饱满,甚至沉浸在了歌词当中。这又让我想起了昨晚的那场电影,心里更加坚定要认真训练了。
今天的训练有苦有甜,却让我启发了一个道理:“我们既要在困难中前进,也要在众人与欢笑之中保持团队的团结。更重要的是勿忘国耻,爱恋家国,有一颗赤子丹心”在生活中,我们何尝不是在践行这一理念呢?在困难中不奋力会退后,在团体中不团结会挨打,身处一个地方却不能接受就会落伍。今天,在玉城,我也要践行这一理念,好好学习,培养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利己利国的国家栋梁。
【篇五:执勤体会】
这四天值勤工作飞一般的过去了,几天的工作虽短暂但却非常辛苦。这一周,我班的值勤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了值勤工作。无任何缺岗、漏岗,无回执缺交。工作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认可
我值的是路队组长,每天检查检查员到没到岗。每天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抓紧放下书包执勤。虽然我们每天都累得筋疲力尽,疲惫不堪。但是我们仍然坚持着,为学校尽一份力。管好我们实验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人,以出色的表现为所钟爱的学校增光添彩。
还记得有一天,阳光特别毒,我让他们带上个帽子。他们却说,我们不用戴。这点儿阳光不算事,能行!我听完了他们说的话感动了。虽然忍受着火红火红的太阳照射过来强烈的阳光但是我们仍然坚持着,努力奋斗着,学校尽一份力。我们尽心尽责,不惜为此耽误上课。执勤时总可以感觉到被太阳光的灼热流下来的汗水顺着眼角滑落痒痒的感觉。但我们一定要做同学的好榜样,做学校的骄傲!
这是一段令我深刻难忘的记忆,陪随着我的汗水,在我人生成长经历日记中写下了回味无穷的一页,我爱这次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