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三年级课文金子的续写】
彼得留下来。春天到了,晴空万里,万物复苏。一大早,彼得吃了一点面包就立即去街市选花种,可是他身上没有钱,他问了几家花店老板,他们都赊给他。忽然彼得看到有一家花店的花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他二话不说的跑过去把花扶正,把他们家的地打扫得干干净净,彼得累的满头大汗。正好花店老板看到了,他说:“小伙子,你可真勤快!”彼得说明来意,篮板爽快地答应了,并挑选了几个好的种子给彼得。彼得开心开心极了,像一阵风似的跑出了花店。一不小心花种撒了下来,彼得着急死了,他耐心地把每一粒花种都捡了起来。
回家之后彼得他开始翻地,翻完地,把种子一颗颗种下了地。种子种好了,然后他先施肥,再浇水……彼得等啊等阿,有一天终于发芽了,彼得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然后他更细心地培育小花苗了。给小花苗锄草。烈日当空,一滴滴汗水滴在了花地里,花草长得更欢了。
花苗一天天长大,一天天长高,高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已经是一片花海了,有红的玫瑰花、粉色的康乃馨、黄的郁金香……可真美呀!花朵散发出迷人的香味,路过这里的人情不自禁地说:“这些花好香呀,又好美呀!”于是人们把这些花装扮客厅,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彼得的花全都卖光了。彼得把卖花所得的钱给了花店老板,又买了更多的种子准备明年再种花。
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骄傲地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
【篇二:荷花课文仿写】
春天的梅花
昨天下午,我到梅园去玩,一入园,我就赶紧往梅花园跑。
远远望去,眼前是一片深深浅浅的粉色,深的是桃红色,浅的很淡,像是在桃红色里加入了足够多的白色。这片粉色,有了蓝天的映衬,显得越发纯净,有了绿草的对照,显得更加绚丽。
我走近一棵梅树。粉红的梅花开了不少。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椭园形的花瓣儿层层叠叠,互相交错。它就像一个小碟子,把花蕊围在里面,花蕊的底部呈深红色,淡黄色的丝四散开来,顶端有红色的小“玛瑙”。整朵花又像是一个小舞台,花蕊和蜜蜂是演员。有的梅花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梅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仰望蓝天,有的低垂托腮,有的侧着身子,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这棵梅花的枝干是棕绿色的,遒劲有力,看上去上了年纪,像是从古人的水墨画里钻出来的。
梅花树不高,我一踮脚就能闻到花香,一伸手就能摸到花瓣。我摸了摸,花瓣仿佛融化在了我的手心里,我又闻了闻,花了很大的劲儿才能闻到清香,怪不得王安石说是暗香。一阵风吹来,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它们舞动着,落在草地上,又妆扮了小草。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梅花,站在春天的阳光里。
【篇三:抽背课文】
刚上初中时,最害怕的莫过于抽背了。若站起来有结巴或不会的现象,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因为这事,我记得有一次我的心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
是这样的。
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迈着沉稳大方的脚步走上来,微笑着说:“昨天回去让你们背了课文第三,四两段,对吧?那么,现在咱们来抽查一下。”
“完了,完了,昨天回家忘背了,这下该怎么办……”我立刻慌张起来,但表面上还装作平静的样子。“这要是抽到我了,那就完了。”我的手冰凉起来,心一下提到嗓子眼,加速跳动。
老师先点了一位同学,只见他结结巴巴背不出来,很长时间还是说不出一句。
“站着!”老师的神情立马严肃起来,
“下一个,XXX!”老师面无表情地叫着名字。
不是我。我看老师已经抽到第二个了,心情稍微放松了一点,因为平时课堂上,抽背一般不超过三个人。
正当我稍稍放松时,突然老师的目光扫到了我,我又紧张起来,心忽地悬了起来,恐惧感扑面而来。
“来,你来背一下。”老师叫了我后面的同学。呼——我长长吁了一口气。
待这轮抽背过去了,我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太险了,心惊胆战自不必说,最关键的是,不被课文,对自己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下一次一定不能再这样。”我心里嘀咕着。
现在对待背课文,我是特别认真,但凡是老师布置的,我绝不会忘记,因为,老师抽背时的那束目光,犹如刀锋,闪着寒光。这种坐如针毡,心如刀割的感受,我不想再有下一次了。(公众号:虎老师语文)
【篇四: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别饿坏了那匹马!”捧起课文,嗅着书香,眼前却浮现出一幕幕美好的景象,耳边吟诵着一句句“别饿坏了那匹马”……
《别饿坏了那匹马》,在朗朗书声中,我们学习了这篇让我感动的课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买书的残疾青年为了让“我”看书,便谎称家中有马,让“我”把马草卖给他,谎言被识破后,却依然让我看书。读到这里,我的心弦被拨动。我不禁对青年的言行肃然起敬。
对比繁荣的今日,我却不免黯然神伤。
利益!这两个字是多么有诱惑力。它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将大大小小的商家吸进罪恶的黑洞。三鹿奶粉、地沟油……死人事件不断发生,市民们买个菜都要“步步惊心”。在罪恶的利益背后,更是诚实的坠落。课文中的残疾青年同样也撒了谎呀。不,不一样,青年那是善意的谎言,给人以温暖,是为爱而撒谎。而黑心商家,那是为了利益,只能给人以恐惧和黑暗。何谈爱与温暖?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管治,不让利益升空,不让诚信坠落!
不知什么时候,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社会,渐渐见不到“残疾青年”的影子了。“关心下一代”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人们,都在为了个人得失而疯狂。青藏高原的儿童因心脏病死亡无数,留守儿童那期待的眼神,孤独的身影。都在敲打着我们的心……
也许,生活中真的缺少善良和爱的影子。这善良和爱就像清晨的阳光,照亮黎明前的黑暗,消融积在心口上的冰雪,将希望植入骨髓,让美好渗透血液。只要社会充满善良的爱的气息,多几个像残疾青年一样的人净化我们的心灵。那时,天空是蔚蓝的,小鸟是快乐的,空气是清新的,我们将一起欢悦在灿烂的阳光之下。这是我钟爱青年品质的原因。这更是我喜欢这篇课文的原因。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是青年对作者的一声叮嘱。
“别放着你的善良和爱!”这是我对全社会的一声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