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相关作文
谈“厚积薄发”作文1500字03-29
最近,一篇《浙江高考改革是异常闹剧?》传遍网络,文章言辞激烈,其中观点之一是批评新高考给高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家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重负担。据此观点,有网友提出高考改革应使学生不必如此辛苦,甚至有人因此延伸到高考无用论上来,大有恨不得一下掀翻新高考“囚笼”冲出去肆意江湖而后快之意味。“条条道路通罗马”,我当然是信的,不积跬步能至千里,我是绝对不信的。任何人,任何事,要取得成功,必须有艰辛的付出。但偏偏...
适应碎片化的生活作文650字03-29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口袋中掏出手机,就能在网上轻松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用QQ、微信等即时消息软件便能进行即时的社交;随时随地都能上网阅读、看新闻、听音乐……在当今社会我们只要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就能轻松完成以前费时费力的工作,但也正因如此,我们的生活被碎片化了。被碎片化的生活乍一看有许许多多的时间碎片供我们使用,但在碎片的时间中我们的思维亦是碎片的。在地铁上的十几分...
我的同桌作文600字03-28
我同桌,是一个白白瘦瘦身材矮小的女生,她总是倦怠学习,喜欢睡觉,每天在学校最高兴的事就是吃饭了,但她有几方面却出奇地令人所惊叹。虽然背地里说别人长短不是什么好事,但我也实在不大佩服她上课睡觉这一习惯,几次也因为上课睡觉而被老师批评教育,她上课睡觉时脑袋一摇一摆的,如同一个报废的钟摆,几次无意间低下头,又忽地抬起来,似乎是在看老师有没有注意到她。我几次提醒,但她却死性不改,最后她坚定地提出:你掐我吧...
换个角度看问题作文650字03-27
一个问题或许只有一个答案,而解决问题的角度却不是唯一的。这便意味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有时候,常规的角度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那样,一切会变得简单。只懂常规而不知变通的哲学家通过“死缠烂打”的方式没有使牛顺利进栏,而经验丰富的农夫常年与牲畜打交道,深知牛的生活习性,用青草来引诱牛进栏,果不其然,他的方法得到了很有效的应证。农夫的方法简单且有效,他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方...
思如源泉,情似江海作文1200字03-24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多年以前,计算机“深蓝”战胜了享誉世界的国际象棋大师。人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如此震撼地感受人工智能的威力,殊不知一个时代的序幕就此拉开。多年以后,当那个象棋大师回想起那几盘切磋,却道,他作为历史瞬间之见证,犹感幸运,因为这是人类之科技的伟大胜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好比列车像马一样奔跑,飞机像鸟一样翱翔。爱默生说...
坚持走自己的路作文550字03-22
在芸芸众生中,我们只是小小一个自己,就是这么多不一样的“自己”汇成了绮丽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因独一无二而无比光彩,每个人在性格、兴趣、思维方式……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走的人生道路,并且青春年少的我们又是一个个追梦人。那我们是做自己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人,还是人生道路一味的依靠别人的人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身上的缺点也有可能是一个人最靓丽的风景。比如有一位明星...
以适度为话题作文800字03-21
探究是探求与研究,是对一种事物或事理的深度探索。课内外探究作为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西式教育中尤其被重视;然而,在中国教育之中,课内外探究却成了鸡肋,作用甚微。因此,我认为,课内外探究应踏实、有益且适度。课内外探究必须脚踏实地,不能流于形式。在素质教育全面推广的今天,无论是书籍还是教师授课,都被明确要求涵盖探究,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探究就成为了形式。许多教师认为学生探究就是在玩,还不如自己讲授...
真的不容易作文750字03-21
乱蛙一样,是学生们蜂拥前往食堂的脚步;骤雨一样,是操场上体训的初三同学在跳绳;旋风一样,是我们在考场中飞速地答题。到今天为止也才活了十几年的我们已初步体会到了生活的磨难艰辛。各科目交替攻击,语文、英语背的脑仁疼,数学、物理做不起让人煎熬又急躁,政治纠字眼到无可比拟的地步,马上又要会考的生物、地理看到题时脑中一片空白。昨晚,下了晚自习,与爸爸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中午睡午觉了吗?”“上课打瞌睡吗?”...
记忆大赛作文350字03-19
2018年8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记忆锦标赛。比赛就在富阳富春山馆举行,这是一座独具江南特色的场馆。一走进比赛场地,便看见宽大的大厅摆满了铺着蓝布的课桌,足有数百张,而正前方,是一块占满整堵墙的大屏幕。不久比赛开始了,第一场很快比完,说来惭愧,我只记了15个随机数字,我准备时不够专注,真是应了那句话: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很快,上午比赛结束了,我回家吃了饭,好好午休了会。下午,精神明显比上午好...
“感性”重于“理性”作文1000字03-18
从阿尔法狗战胜柯洁这一家喻户晓的新闻开始,“人工智能究竟有多大的潜能”这一问题开始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当中。如果说“终结者”系列电影虚构了计算机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那么在这个AI逐渐由“弱”进化至“强”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真的有必要担心计算机将人类取代?这样一个看似有着无穷前景并需要无限假设的问题,我却想用感性的思维去解释:倘若“人机大战”的一天真的来临,人工智能不可能战胜人类——他们没有延续千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