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真情感受作文】
我喜欢读书,因为在书中我不但得到了许多知识,还读懂了真情。
读《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时,我从简爱对罗切斯特那无私的爱中,读懂了真情。从卡西莫多,一个怪物,对艾丝美拉达,一个倾城的姑娘那至死不渝的爱中,读懂了真情。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真情,是不是的体现在伟大的爱情中呢?
读《绿山墙的安妮》时,我从安妮那平凡的友谊中,读懂了真情。安妮的友谊,算不上惊险,但又是那样的牵动人心。让我明白了,如果想获得一段长久的友谊,你就要处处为对方着想,但并不能一味的付出。安妮和她的朋友们的友谊延续了很久,一直都坚守着曾经的诺言,“不管发生什么,永远都是朋友”。真情,是不是体现在平凡的友谊中呢?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从莎莉文老师对海伦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读懂了真情。没有莎莉文老师的帮助,海伦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莎莉文老师造就了这样的一个奇迹。她从做了海伦的老师后,就一直跟随着海伦,可是并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过她,她却毫无怨言,说:“我只想扮演老师的角色”。真情,是不是体现在无私的师生情谊中?
读《爱的教育》时,我从安利柯和他父母的相处中,读懂了真情。安利柯的父母是比较开明的,他们对安利柯就像对朋友一样,所以他们相处得很融洽。也在无形中给了安利柯很大的影响。真情,是不是体现在永恒的亲情中?
我喜欢看书,在书中,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世界。有的是美丽的,有的是丑恶的,有的是令人向往的,有的是引人深思的。但是在每本书中都无不体现着人与人间的真情。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也许并不是那么美好,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点善良的地方,所以,真情才会无处不在。
【篇二:真情感受作文】
我喜欢读书,因为在书中我不但得到了许多知识,还读懂了真情。
读《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时,我从简爱对罗切斯特那无私的爱中,读懂了真情。从卡西莫多,一个怪物,对艾丝美拉达,一个倾城的姑娘那至死不渝的爱中,读懂了真情。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真情,是不是的体现在伟大的爱情中呢?
读《绿山墙的安妮》时,我从安妮那平凡的友谊中,读懂了真情。安妮的友谊,算不上惊险,但又是那样的牵动人心。让我明白了,如果想获得一段长久的友谊,你就要处处为对方着想,但并不能一味的付出。安妮和她的朋友们的`友谊延续了很久,一直都坚守着曾经的诺言,“不管发生什么,永远都是朋友”。真情,是不是体现在平凡的友谊中呢?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从莎莉文老师对海伦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读懂了真情。没有莎莉文老师的帮助,海伦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莎莉文老师造就了这样的一个奇迹。她从做了海伦的老师后,就一直跟随着海伦,可是并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过她,她却毫无怨言,说:“我只想扮演老师的角色”。真情,是不是体现在无私的师生情谊中?
读《爱的教育》时,我从安利柯和他父母的相处中,读懂了真情。安利柯的父母是比较开明的,他们对安利柯就像对朋友一样,所以他们相处得很融洽。也在无形中给了安利柯很大的影响。真情,是不是体现在永恒的亲情中?
我喜欢看书,在书中,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世界。有的是美丽的,有的是丑恶的,有的是令人向往的,有的是引人深思的。但是在每本书中都无不体现着人与人间的真情。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也许并不是那么美好,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点善良的地方,所以,真情才会无处不在。
【篇三:与海伦·凯勒对话】
东西方许多名人。与海伦对话,让我感到无以欣喜。对于我来说,海伦·凯勒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很佩服她。今天,我看到作文题目,猛的就想起了她,所以题目就好了。对于我来说,海伦·凯勒的精神值得让我学习。
海伦·凯勒,小时候因为发高烧,把耳朵和眼睛给致伤了,最终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是她并没有放弃,同时她的父母也没有放弃,给她请了莎莉文老师。一开始,海伦•凯勒脾气十分暴躁,但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下,她的脾气渐渐转变好了。
有一次,莎莉文老师教她“水”字,可她说这不是水,便又发起脾气来。过了几天,莎莉文老师带海伦·凯勒去大自然玩,来到了水管前,莎莉文老师把海伦·凯勒的手放在了水管的下面,让海伦·凯勒感受水的温度,这是,海伦·凯勒才知道自己错了,她向莎莉文老师道歉,莎莉文老师最终原谅了海伦·凯勒。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的脾气最终化解。有时,海伦·凯勒摸盲文,摸得手都磨破了,但她没有放弃,还是夜以继日的摸盲文。
莎莉文老师对海伦·凯勒的无微不至,让我很感动。海伦·凯勒也不辜负莎莉文老师的期望,摸盲文写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我明白了许多,同时我也懂得了许多。人身如戏,戏如人生,命运捉弄了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即使受命运的捉弄,但她并没有放弃,使自己毕业于哈佛,完成了一部部著作。
现在,我与你对话。虽然遥不可及,但你的精神永远刻进了我的心里。海伦·凯勒你的坚持,造就了自己;你的不懈,成就了辉煌。我与你对话,我的身心得到了提升,我与你对话,我的境界得到了提高。海伦·凯勒,我要学习你的坚持,你的努力,你的不懈!我与你对话,我感觉我的身心得到提升,我的情操得到陶冶。我衷心佩服你,海伦•凯勒。
与海伦·凯勒对完话,才觉得,我这点挫折不算什么,有了海伦·凯勒做榜样,我相信我遇到挫折,不会断然放弃。海伦·凯勒你是我的精神支柱,我会以你为榜样!
与海伦·凯勒对话,我的心情不在烦闷,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坚持不懈!
【篇四:我的榜样】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题记
世界上的残疾人很多,但是身残志坚的人却不多,海伦·凯勒就是其中一个。
海伦·凯勒在十九个月的时候发了一场高烧,从此失明失聪,她度过了人生最难熬的时期。在她七岁的时候,她遇到了人生的导师——莎莉文老师。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海伦克服了各种困难,考取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叫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最先就是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到海伦·凯勒的,她的坚强、好学深深地打动了我。特别是她在大学期间,学校没有盲文的课本,她就让莎莉文老师将老师讲的内容写在她手上,或者是把手放在老师嘴唇上,感受嘴巴的动作,从而知道老师讲课的内容。她硬是凭着这股毅力完成了学业。
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不仅感谢帮助自己的人,还为社会上的残疾人谋取福利。因为她深知失明、失聪的痛苦,所以,她用自己力量来帮助那些和她有相同经历的人。她不仅让自己活得有意义,还让更多人活得有价值。“身在泥泞之中,总有人仰望星空。”海伦·凯勒的这一生因奉献而圆满,为后人所敬仰。
马克·吐温给予她极高的评价:“19世纪有两个英雄,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尽管世界待她不公平,可她却用微笑回报。她的这种精神,令我钦佩,也是我永远的榜样。
【篇五:推荐一本书】
在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文后我深有感触,因此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本书作者海伦·凯勒失去了光明又失去了多彩的声音,而且也没有了语言,生活对她沉重打击,可她却笑看人生,为其他人做出贡献。病魔夺去了她的一切,可以说她已经与世隔绝了。
海伦·凯勒曾经特别无助,但是这艘船在无边海洋中筋疲力尽时,灯塔出现了,那个改变她命运的人出现了。那正是她的家庭女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正式开始教她文字,虽然海伦·凯勒失去了视觉、嗅觉、听觉,但她还有触觉,老师就把单词拼写在她的手中。在这可贵的一天里她学了不少单词,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老师常给她讲故事,那些优美的词句也就源源不断涌入海伦·凯勒的脑海里,以至她每想到优美的词句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想出来的。
就在她写了第一篇文章《霜王》时,大家都为她高兴,同时发表了出去,可是竟没想到就是这文章引发了一场乌云,还遮盖了她几个星期开心的时光,有人说她抄袭别人的作品,为此还展开了辩论会。随着她逐渐成长,渴求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但是这哪有盲人书籍呀!自从开始学习说话后,海伦别提有多高兴了,但是她的发音不太准确,别人都难以理解。
海伦不久在纽约求学,那是在一场活动中被安排的。莎莉文老师陪同她前往就读,在老师用手指的翻译下,海伦开始阅读书籍了,在文里她还学习了地理、算术、自然、法文和德文,然而算术还是个迷。她决定考哈佛大学,要知道入学考试是非常严格的,可是她还是不顾同学反对走进了剑桥中学,在升学考试中挣扎的海伦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可是学习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老师要把课堂上的一切用双手写在海伦的手上,而海伦又要去理解,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人会打扰到她。她的法文和德文已经打下了基础。同时她的朋友也很多。像马克·吐温、贝尔博士……等等,可他们的逝去让海伦非常伤心,为了帮助那些聋哑人士海伦和莎莉文老师开始了演义生涯,到处表现,可是又有一个震惊的消息:海伦的母亲去世了,这无疑给了她沉重的打击,可是海伦强忍泪水继续演下去,海伦已经不能自我了,然而她还是走出了亲人逝去的悲痛,走出了永远的黑暗,她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第一天,海伦要看看她的老师和亲人们,去关心他人;第二天她将触摸那些从未见过的东西;第三天,叫人们永远好好珍惜自己的双眼,也许完好的人最常见的事物一眼也不想看,而那些失明的人会百倍珍惜眼前的事物。
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它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海伦从小就失明失聪,不能言语,人生的路还很长,许多未知正等着她,幸好还有莎莉文老师,更幸运的是她保护着勇往直前、永不放弃的精神,乐观的心态,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我们应学习这样的精神,不屈不挠,只有战胜黑暗,光明才会出现!
【篇六:真情感受作文】
我喜欢读书,因为在书中我不但得到了许多知识,还读懂了真情。
读《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时,我从简爱对罗切斯特那无私的爱中,读懂了真情。从卡西莫多,一个怪物,对艾丝美拉达,一个倾城的姑娘那至死不渝的爱中,读懂了真情。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真情,是不是的体现在伟大的爱情中呢?
读《绿山墙的安妮》时,我从安妮那平凡的友谊中,读懂了真情。安妮的友谊,算不上惊险,但又是那样的牵动人心。让我明白了,如果想获得一段长久的友谊,你就要处处为对方着想,但并不能一味的付出。安妮和她的朋友们的.友谊延续了很久,一直都坚守着曾经的诺言,“不管发生什么,永远都是朋友”。真情,是不是体现在平凡的友谊中呢?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从莎莉文老师对海伦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读懂了真情。没有莎莉文老师的帮助,海伦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莎莉文老师造就了这样的一个奇迹。她从做了海伦的老师后,就一直跟随着海伦,可是并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过她,她却毫无怨言,说:“我只想扮演老师的角色”。真情,是不是体现在无私的师生情谊中?
读《爱的教育》时,我从安利柯和他父母的相处中,读懂了真情。安利柯的父母是比较开明的,他们对安利柯就像对朋友一样,所以他们相处得很融洽。也在无形中给了安利柯很大的影响。真情,是不是体现在永恒的亲情中?
我喜欢看书,在书中,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世界。有的是美丽的,有的是丑恶的,有的是令人向往的,有的是引人深思的。但是在每本书中都无不体现着人与人间的真情。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也许并不是那么美好,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点善良的地方,所以,真情才会无处不在。
【篇七: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倘若有人问我:“你觉得二十世纪的人间奇迹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是一位聋、盲、哑三重残疾的女作家。也许你会惊讶,一个不能领略亲热的语言,不能体会大自然的美好,不能表达对万物的爱意的一无是处的人,为何能成为一个不朽的奇迹。我可以告诉你,正是她的书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我带来了我寻找已久的答案。
1880年6月27日,人间诞生了这个奇迹,当一个咿呀学语的小天使正在倾听、感受、欣赏这个他她未知的世界时,天使很快就折断了她的翅膀。光明与声音在她拥有的19个月后,无情地离她而去。从此她的世界里仅剩的只有黑暗与寂寞。人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在海伦·凯勒的眼中,却是黑暗的。
1887年3月3日,当海伦·凯勒正在为自己一片黑暗的前途而苦恼时。她生命的转折点——莎莉文老师,为她前方的道路点了一盏明灯。从那之后,莎莉文老师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之后,海伦·凯勒的一言一行,都有莎莉文老师的陪伴与呵护。直至1936年10月1日,安妮·莎莉文老师与世长辞。她将毕生的心血献给了海伦·凯勒。她帮助海伦·凯勒脱离黑暗的枷锁,追寻心灵的独立和自由。而这期间,竟长达49年!当人们称赞海伦·凯勒为“20世纪不朽的奇迹”时,没有人会忘记是谁的心血把一颗幼小的种子浇灌为世界上最神奇的的花朵。
海伦·凯勒曾在书中说道:“最好的生活态度,就是把每天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天去过。”然而事实是,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延伸开来时,我们那些友善热情的品质便随之消失殆尽。只要我们还处在身体健康、精神活泼的状态,我们就会乐观的认为,死亡是很遥远的事,自己来日方长。
我们有良好的视觉,却马马虎虎的看着景色;我们有敏锐的耳朵,却三心二意的听着一切。直到有一天,我们变得看不见也听不见,这时我们才懂得痛恨自己从未珍惜自己所拥有过的一切。
世界上的千姿百态,在我们看来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我们仅仅把我们所拥有的,当成了便于我们使用的工具,而不是丰富生活的手段。
如果失明的厄运真的降临到你的头上,而你却只有三天光明,你一定会将来之不易的目光投向这美丽的大自然,将美丽的事物储存到自己的记忆中,在今后漫长的黑夜中欣赏。
人们啊,你只需简单的假设一番,便从此比以往更加珍惜自己的眼睛。你会发现自己所看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多么珍贵。这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将真正看到,一个美的世界正在你眼前展开。
【篇八:真情感受作文】
我喜欢读书,因为在书中我不但得到了许多知识,还读懂了真情。
读《简·爱》和《巴黎圣母院》时,我从简爱对罗切斯特那无私的爱中,读懂了真情。从卡西莫多,一个怪物,对艾丝美拉达,一个倾城的姑娘那至死不渝的爱中,读懂了真情。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真情,是不是的体现在伟大的爱情中呢?
读《绿山墙的安妮》时,我从安妮那平凡的友谊中,读懂了真情。安妮的友谊,算不上惊险,但又是那样的牵动人心。让我明白了,如果想获得一段长久的友谊,你就要处处为对方着想,但并不能一味的付出。安妮和她的朋友们的友谊延续了很久,一直都坚守着曾经的诺言,“不管发生什么,永远都是朋友”。真情,是不是体现在平凡的友谊中呢?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从莎莉文老师对海伦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读懂了真情。没有莎莉文老师的帮助,海伦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是莎莉文老师造就了这样的'一个奇迹。她从做了海伦的老师后,就一直跟随着海伦,可是并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过她,她却毫无怨言,说:“我只想扮演老师的角色”。真情,是不是体现在无私的师生情谊中?
读《爱的教育》时,我从安利柯和他父母的相处中,读懂了真情。安利柯的父母是比较开明的,他们对安利柯就像对朋友一样,所以他们相处得很融洽。也在无形中给了安利柯很大的影响。真情,是不是体现在永恒的亲情中?
我喜欢看书,在书中,我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世界。有的是美丽的,有的是丑恶的,有的是令人向往的,有的是引人深思的。但是在每本书中都无不体现着人与人间的真情。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也许并不是那么美好,但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点善良的地方,所以,真情才会无处不在。
【篇九: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励志类的书,它出自于海伦。凯勒的笔下。现在再次拿起这本书,随手翻阅一下,回味书中主人公面对逆境不屈服的情景,我不由得对主人公产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在出世才几个月,还没有享受够光明与美好时光时,就双耳失聪,双眼失明了。她从此变得孤独,变得暴躁。但是,自从父母为她请来了莎莉文老师后,她的人生就此改变。莎莉文老师对她来说,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引领她向前。在莎莉文老师的指引和她自身的努力下,她终于成为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和一位自强不息的生活强者。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悟许多,也懂得了许多。在现实生活中,命运不会公平也不可能公平,一切只有靠你自己去努力争取才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当然,在努力的同时也要有坚持不懈的心才可以完成自己所要做的。就像刚学骑车的我一样,总是因为跌倒就要放弃。那时候我刚学骑车,刚开始要人坐在车后座给我稳定车位,我这才敢慢慢地骑,后来晋级成了直接用手扶车。我渐渐有点力不从心了,后来,由于摔倒了一次,任性的我干脆坐在地上不起来,连说:“我不学了,我不学了。”而负责教我骑车的姐姐却说:“你的定力就这么差呀!才跌倒了几次就不学习了!没听说过张海迪说的一句名言吗?即使一百次跌倒,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如果不学会坚持,你就永远学不会骑自行车。”
正是那一句:“即使一百次跌倒,也要101次站起来。”这句话激励了我,让我学会了骑车。当然这一切也有着和知识分不开的联系。是知识让我产生了一种信仰。现实环境固然可怕,但人应该保持希望,不断奋斗。生命的意义何在?人生的价值何在?人的一身是短暂的,我们从未想过未来的世界。每日慵懒地生活,慵懒地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上天不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间如流水飞逝过去的日子不再重现。当我们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恋?是否值得纪念?假如我们每个人都在黑夜里用坚持努力去点亮一盏灯,那么我相信,这个世间将是一片光明。在这一切中重要的还有知识,就像海伦凯勒所说的:“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是呀!知识多么重要呀!如果不是知识,海伦凯勒就不会对世界有了一丝好奇,有了强烈的求知心,或许她就不会和病魔纠缠,而是选择屈服,做恶魔身边的“堕天使”。但是她没有,她选择了生存,选择了与病魔抗争,所以她成功了,成功地打败了病魔。她没有因为听不见而烦恼;也没有因为看不见而愤怒,一切只源于她对知识强烈的求知与渴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海伦凯勒用她自己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的一生是人类的奇迹,她的自信使人惊叹,使人汗颜,也使人警醒。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类是可以战胜命运的,她给世人留下了一曲永远难忘的生命之歌!海伦凯勒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之中,可是她却给黑暗中的人们点亮了一盏明灯。
【篇十: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周六,窗外绵绵细雨阻止了我外出的脚步,倚窗而坐,享受雨后难得的惬意。书柜紧挨着窗子,女儿在那里欣赏她的生日礼物——书,嘴里有模有样地学着我给她讲的故事。随意一瞥,一本淡绿色封皮的书引起我的注意,顺手拿起它——《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在初中时。海伦·凯勒出生于一个美国家庭,在她十九个大月时,由于一场疾病,让她变得看不见东西,听不着声音,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从此被置于一个漆黑寂静的可怕世界里。上帝虽然只给了她十九个月的光明和声音,但是寂静和黑暗并没能阻止她探知这个新奇世界的兴趣。她在五岁时学会自己整理衣物,把洗衣店送回来的衣服进行分类,并且能分清哪些是她自己的。后来由于不能用语言和别人正常交流而脾气暴躁,甚至恶作剧,她的母亲认为是时候请一个老师来管教她了,就这样,安妮·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和帮助下,海伦·凯勒克服重重困难,进入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后来尝试写作,在莎莉文老师一次又一次鼓励下,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
那时阅读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要珍惜时间,珍惜生活,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学习和生活。身为人师的今天再读这本书,我不由得深深崇拜她的老师——莎莉文。
莎莉文老师从小也是历经磨难。她也是一个盲人,但她有幸遇到了她的义母——孤独慈祥的霍布金太太,在校长和义母的指引下,安妮出色地完成了学业,在校长推荐下,成为海伦·凯勒的老师。
初见海伦,脾气暴躁,很难相处,细心的莎莉文老师从她心爱的洋娃娃入手,在她手心用力写下“doll”这个单词,让海伦深深感受到文字游戏的魅力;夏季来临,老师带她去郊游;在海伦孤独害怕时,老师默默给她呵护和关爱;在海伦第一次遭遇写作乌云事件,十分沮丧时,老师给予信任和再次创作的勇气。在海伦的求学路上,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老师总是给予暖心的陪伴和真诚的鼓励。她用教师的智慧点燃海伦的心灵之火,教她领悟人生真谛,让一个盲人,精通五国语言。
同一本书,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阅读,会给予我们不同的营养。今天,作为一名教师,我想的更多的是我自己,是我每天面对的学生。许多时候,学生的顽劣让我身心俱疲。如今重新审视,原来我是以一个成人的尺度去衡量他们,更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而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没有用爱和理解打开他们被误读的心灵密码。2018年9月,我刚刚接触这个班级,第一次管理这么大一个班,而且活动比较多,常常让我心力交瘁。因此,在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时,缺少了几分耐心。凡凡同学,有一双大而充满灵气的眼睛,个子偏低,却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每次上课时,总见他心不在焉。我走到他跟前,竟发现了抽屉里的一大堆玩具,各种乐高拼图。我生气地将他的玩具扔掉,本以为他会改错,可发现他就算不玩玩具,也不听课,而是嘟着嘴一脸的不高兴,不管怎么制止,他的玩具总是不断。这种学习状态很是让人担心,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个子不高,却坐在后面,还总爱玩玩具。他告诉我,他学习成绩不好,上课还爱说话,以前的老师就让他坐最后一排,任其发展。我问他:“你愿意这样吗?”他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我看出了他还是想学好的,于是和他约定,慢慢改变,如果本周能管住自己,不在课堂上玩玩具,还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下个周我给他换座位,而且不会放弃他,他半信半疑地答应了。第二周他的表现果然有所改变,我也履行了诺言。为了继续激励他,我连续三次挑了他小练笔中比较好的句子在全班朗读。课后,只要看见他,都给他一个微笑,渐渐的,一个乖巧、好学的凡凡出现了,除了课堂认真、课后积极完成作业,隔三差五的还会拿一篇习作让我给他修改,我也很乐意与他交流。经过一学年的相处,我已经习惯他做我的小跟屁虫,缠着我问东问西,看着他逐渐成为班级里的优秀学生,看到他一天天的成长,我由衷的开心。
其实在孩子和大人的世界,常是因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彼此无法靠近,因而错过了多少个海伦和沙莉文之间创造的不朽神奇!
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独具慧眼,去靠近,去发现,去激励,在孩子迷茫时给他们一双指月手,在那通往月亮的路上,一定潜藏着不一样的自己。莎莉文老师用她的行动鞭策我,在教育生涯中,要做好那只指月手,做好那个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