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相关作文
拐弯处的爱作文800字08-27
拐个弯,望见贴了福字的家门,拐个弯,闻到房间内水仙的芳香,拐个弯,瞥见那关爱的眼神……记忆里,外公很冷,不是身体温度的冷,而是一种感觉。小时候,他不像外婆那样哄我,逗我。最多的也就是我拉着他的小拇指一起上街买些东西。在家里,因为我是最小的,所以可以说家里除了外公,没有人可以镇得住我。外公和爷爷,从小我就喜欢爷爷,爱和爷爷一起玩,他总是可以弄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给我。对于外公,我的内心对他却颇有些恐惧,...
文明用语作文350字08-27
生活中,我看了什么人不入眼,就会说:“你有毛病!”如我刚做完学校作业,想去弹会儿电子琴,刚打开电子商务琴电源,外婆就大叫起:“怎么还不开始啊!”,被外婆这么一骂,我心里就来气了,没看到我正在做吗?就会很生气的说:“你有毛病啊!”晚上妈妈回来后,听说了这事,就对我说:“你这样说人家有毛病很不好,不尊重别人,如果你对你的同学经常说这类的话,说多了,以后就没有朋友了。那怕你真的忍不住,也可以婉转的说:”...
快乐并没有消逝作文900字08-27
这山坡曾是我快乐的基地,也曾是我快乐的舞台。但,这一切似乎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了。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我终于可以回到外公的家乡了。刚踏上家乡的土地,觉得一切似乎都变了,那个给我童年带来无限快乐的山坡也变了吗?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向山坡走去,身旁还跟着我那年幼的妹妹。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中秋节,外公带我到这山坡上摘板栗。上山的路很崎岖,还布满了杂草,但上了年纪的爷爷还是背着我走在这崎岖的路上,还对我说:...
我的偶像作文700字08-2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有人崇拜三国人物;有人崇拜运动员、明星;有人崇拜历史名人,如刘备,诸葛亮等;还有人崇拜科学家……,而我最崇拜的人是我的外公,外公是我的偶像,因为他在以前,是当地有名的猎人。外公枪里打出去的子弹,个个都像长了眼睛似的,百发百中,一瞄一个准。外公有一双大鱼眼。脸的轮廓有棱有角。他的脾气有点儿暴躁,有时会大发雷霆。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崇拜。外公几乎每抢都能打中他想要的猎物,只不...
母亲和书作文800字08-26
我家不是书香门第,或者说,压根和书香搭不上边。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正是经济需要迅速发展的饥饿时期,外公被工业的浪潮卷到了江西,挖过煤,做过商人,开过窑场。那时外婆就待在家里,带着尚年幼的母亲和舅舅,下田,养猪。长女如母,母亲那时还只是七八岁的年纪,却已经开始在灶台上煮饭,挑着担子到河边洗衣,跟在外婆身后收稻谷。她抱着箩筐,经常一不小心就栽到沟里去,曾经被石头刮破了下巴,留下的疤痕到如今仍依稀可见。...
乡村行作文650字08-26
寒假到了,我们一家人兴冲冲地回到了四川农村外婆家。一下车,远远的就看见了大红公鸡在院坝里昂首挺胸地走来走去;母鸡低着头,欢快地用爪子在土堆里刨来刨去,后面跟着一群小鸡争先恐后抢虫子吃;大白鹅在院坝旁边的池塘里游来游去,用红嘴梳理着洁白的羽毛,时而低头看水里的倒影,看白棉袄洗干净没有;院坝周围一大片郁郁葱葱挺拔的翠竹林映入眼帘;屋顶还有缕缕炊烟升起。一进屋,外公笑咪咪地对我说:“哎哟!嘉嘉回来了呀!...
我的母亲作文1500字08-26
我的母亲,极好。母亲出生在一个偏远的云南山区。外公家是小地主,生活过的还不算清苦。好景不长。在我母亲出生不久后,改革政策颁布下来,大力打击地主。外公一家,甚至祖祖辈辈,一代代人勤勤恳恳,从未剥削过百姓。家中也没有多余的钱财逃命,由于名声较好。外公性命得于留下,家中却也因此一落千丈。母亲8,9岁时。改革政策依然在实行阶段。那时实施工分制,外公外婆下地挣工分。重男轻女的思想普遍蔓延。母亲的兄长在外上学...
神奇的伞作文600字08-26
在人生的公交车上,别期待着下一站的颜色,也许你该多看看沿途的风景,因为你是时候同它们告别了……小时候,放学时,总会下起倾盆大雨,我总不用像其他同学们抱怨着淋雨,我几乎不会淋到雨,因为每次都会有一把可爱的伞绽放在我的头顶,那是外公的伞,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买一把这么可爱的伞,也许是他喜欢吧!这是一把神奇的伞,每当下雨时,它总会把我的小身体遮得严严实实的,可是外公的大半个身子却全湿透了,是不是小伞喜欢我...
我心目中的秋天作文1000字08-25
秋高气爽,风吹叶落,他扫我拾。秋天,也许人们看来很平常,甚至有点凄凉。可对我来说秋天是一年中最特殊的季节。因为我出生时正逢秋季。也许对家人来说那年秋季凄凉无比。又是一个女孩!我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让他们如此的失望。但除了他,虽然在秋季,可我的到来让他欣喜,让他如获至宝。他说那年秋季对他来说是最快乐的。我的父母把我寄养在他家。我幸福的童年从此拉开了序幕。他,一位慈祥的老人,我的外公。以前外公在信用社工...
外公的幸福生活作文1000字08-25
走到阳台,靠上摇椅,泡上一壶茶,呷上一口,看着窗外小区的美景,外公很享受的说:“回想以前住小矮房的日子,哪里能想到现在会住得这么舒服。”“一间屋子一张床,一家三口挤一间房”,曾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真实写照。外公一生住过三个房子,顾家巷的平房,灶东东巷的两层小楼,还有现在的大三居。这三个房子见证了外公的一生,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有幸的是老房子在经历了三期城改和多次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