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相关作文
比心至作文1000字02-21
“乐于做一与世无争之人,不以比赢而狂喜,输而失意。”曾经说过的话,至今依觉违心不已。怎能不比?“比”可谓比较。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谁人不比?恐怕只有看透了尘世之圣贤可为吧。清晨阳光温柔的触须还不足以唤醒这座城市,它顺着石阶攀上门楣、房檐……空气里混着阳光的味道,刺鼻而新鲜,微生物的低鸣,静谧而美好。我们——这座城市的寄生虫,肮脏而卑微,即将开始一天的角逐。种内竞争,我们要生存,谁都不能沦为最后的俘...
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550字02-21
从古至今,物质文化遗产一向是人们的宠儿。它们可摸,可触,精美的做工,别致的外形,给人触觉上极大的满足。相比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欢迎程度就少得可怜,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它独特的韵味。今天,我跟随妈妈来到上虞图书馆,还了书,也借好了书。下楼时,我一眼瞥见电梯旁边有一座仿古建筑,我抬头看牌子,上面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大大的问号占据了我的头脑,于是我在征得妈妈同意后,怀...
向你推荐一本好书作文1000字02-17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次与特级教师的邂逅,一次轻松愉悦的名著阅读之旅就此开始了。我已经读完了这本《昆虫记》,我也推荐给大家。《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布封,是方人也改写的,还有青少版名著读物奖,是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有的人会问法布尔是谁呢?他的全名是让·哼利·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
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感作文800字02-16
作为中华名族的儿女,我见过波涛汹涌的大海;作为祖国的花朵,我爬过雄伟的万里长城;作为祖国的希望,我读过“知识的力量”……却没见到过祖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叶小舟水上行,透着雾里看仙境。柳岸芦花迎风展,待到何处都是春。”我用这首诗来形容手工蚕丝绣做的图案一点也没错。看得我一直叫好,差点鼓起掌来。妈妈告诉我咱们是来参观的,需要保持安静。下面我来说一说我的参观收获吧!面塑人、鲁班锁制作技艺、耿...
关于寂寞作文800字02-12
匆匆逃避喧嚣,世界和寂寞无关。寂寞,听寂寞在夜里唱歌。寂寞,是夜晚都市中霓虹的残妆,是黎明朦胧的恍惚忧伤,是夜为你苦苦撑熬的眼,是西湖边西子的剪影,对视,无语。我降服于市郊的夜晚远离了白昼的喧腾不休,我的呼吸我的心跳凝成一枝精致的琥珀,捧在手心,在夜中宛然可见。关于夜,关于寂寞,关于情绪。寂寞是人的处境,周围有太多的人,但互不相关的多,擦肩而过的多,真正懂你的人怎么不稀少得可怜。寂寞是无处选择的忧...
懂你作文750字02-12
“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留在,在那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略带苍老的声音,沙哑得撕心裂肺。我懂你的歌声——没有技巧、没有华丽的修饰,甚至有些走调,却掀起人们心底深处最柔软的感动。那一声声嘶喊是他们心中的呐喊,带给人们最真实的听感。我懂你的生活——为何会发出一次次呐喊?还不是为生活所迫!农民们的生活远远不及城市里的。虽然有人说现在农村里过得比城市还好许多啦!或...
理想的阶梯作文800字02-09
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活在世上,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愉悦,更需要有崇高的精神支柱。张海迪曾说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它的风帆。”屠格涅夫曾说过:“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在现代社会中就是这样的。那些从一生下来就居住在乡村的农民,从来都不曾知道外部世界的模样,因此,他们的思想很匮乏——他们没有理想。所以,只能每天头顶炎炎烈日,在地里埋头劳作。他们不曾有过奢求...
论幸福作文750字02-09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快乐的真谛。从古到今,许多人都曾试图找到幸福的含义,然而纷繁复杂的文化酝酿出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观,人们都把快乐之树种在了各自的心田上。但是,不管是顺应自然的知足常乐,还是勇于进取的不知足常乐。不论是明智通达的与民同乐,还是极端自私的独自行乐,说到底,幸福卸了装壮就是物质与精神两种满足。幸福是否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当然不是,幸福不是吃喝玩乐的简单拼凑,也...
你没有资格说放弃作文550字02-08
生命,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在漫漫旅途中,我们难免会遇到挫折,会有不快乐的日子,然而我们面对挫折就需要一份勇气,一份执着,相信自己的挫折一定会成为自己成功道路上的垫脚石。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我们一定是最终的胜利者。不称心之事,在生活中,十有八九我们会遇到。有时我们也会因此伤心流泪。难道我们要把美好的时光沉寂在伤心难过之中吗?不,我们不能。我们不妨学习作家蒙田,遇到天气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我们...
文化都去哪儿了作文900字02-05
文化是人们心灵最好的保鲜剂,是弘扬真善美的载体。然而,当前我们的文化却面临着尴尬。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禁要发问,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到底都去哪儿了。纵观我们这个时代,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日益没落。几天前,“世界儿歌日”在一片寂寥中过去,几则反应儿歌现状的报道。也并未惊起多少波澜,对于这个陌生的节日,人们不加注意或者忘却本不奇怪,但是反思当下我们的儿歌创作,却真的到了不能再漠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