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团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春节】

自高高的山上,那里空气好,环境好,一切安好。20xx年的春节。今天是大年三十,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过春节了。原本安静的小村子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大家喜悦的心情笼罩着整个村庄。家乡的习俗也是非常有趣的。春节即将来临,人们就开始包红团、做白糕、白、红团一个个红又圆,上面还印着漂亮的图案,十分美味,寓意着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白糕做成一只只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形状,上面点上一个小红点,送给亲朋好友表示祝福;白是元宝的形状,也是在中间点上一个小红点儿,表示财源滚滚过年还要吃桔子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吃花生寓意新的一年添丁;吃糖果寓意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过去,在爷爷年少时代,没有现在的科技,没有电视机,全村老老小小就一起在祖先古建筑的大厅生一大堆火,所有人围成一大圈,大人们就聊聊天或是讲讲故事,小孩们就在旁边听或是一起打闹。很温馨,很美好。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家家户户都添了电视机。大家吃完年夜饭,发了压岁钱,就开始放烟花炮竹,等春晚开始,全家老少就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边吃零食边看电视。很幸福,很美满。到了十一点五十九分一起倒计时,十二点一到就点燃鞭炮、放烟花。大年初一早上要早早的起床,新的一年,又大了一岁。吃过早饭全家就一起拜年去了。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欢快的气息,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幸福之间。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团圆,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相聚,最难忘的事情莫过于家人幸福的热泪,最永恒的事情莫过于合家欢乐。家是最美的词,春是很美的词,团圆是最有爱的词。愿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和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幸福的落下热泪。

【篇二: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冰冻三尺,寒气袭人的严冬腊月,赏一赏这孤傲的梅花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你看那曲曲折折的树枝,光滑而平顺,但掩盖不住那饱经风霜的气魄与胆识。在一丝阳光的照耀下,它缓缓地变了,原本微绿的枝条成了古铜色,正闪着绚丽的光辉。细而不柔,小而不蔫,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节,一点点增加,一点点壮大,一点点蓬勃。坚实并存,犹如一位战士,威严地站立,支撑着上层的花苞,为今后的开放打下了基础。这就是枝!一种威严的象征。

在那古铜色的枝上,挺立着一朵朵可爱但又高雅,傲然迎接风雪的主角——梅花。一朵紧挨一朵,抱成团簇拥在一起,好似亲密的姐妹。它们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把枝条压得喘不过气来,使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甫的诗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它们开得极其旺盛,放眼望去,附近的几棵树上全部是它们婀娜的身姿,风情万千,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花,有的娇艳似火,红团满树;有的洁白无瑕,瑞雪压枝……一片祥和的景象。红里带白,白里透红,既饱满又不失烂漫,晶莹剔透的花瓣,像一颗价值不菲的水晶,流光四射;从远处望去,又像一群五颜六色的蝴蝶正翩翩起舞,令人叹为观止。可谓是:近看如玉放光彩,远望似蝶动情来。岁寒三友松竹梅,唯有后者不憔悴。

顷刻间,北风忽起,顿时吹得玉梅左右摇摆,可送来的却是缕缕清香。空气中,到处洋溢着沁人心脾,令人耳目一新的“暗香”。所谓暗香,是白梅与白雪相衬,两色合一使人分辨不出,只有香气飘然而至……一剪寒梅,傲立雪中。雪,为它洗去了花瓣上的污点;雪,帮它赶走了内心的自负……就是那亭亭玉立的梅花创造了奇迹,与那苍劲的枝条一起,屹立在大雪如席的酷寒之中,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风景。白的、粉的、红的……交织在一起,它的身是艳的,心是净的,是经历磨练的,成为了冬日最美的图画,构成了人们心中最美的“晚霞”。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与寒冬争高下,我要为我的梦想而奋斗!

【篇三:撑起一把回忆的伞】

一条泥泞的未铺平的小路,一条波光粼粼的清澈的小溪,一座两层楼的土瓦房,构筑了我的故乡,撑起了一把回忆的伞……

我的故乡并不是最美,但一定是最亲切的。

低矮的老屋,透着田园生活的惬意,几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翅膀扑闪扑闪的,跃动在金黄的油菜花上。

还有成群结队的母鸡,整天就咯咯的从前院叫到后院,没由来的想让人封了它的嘴。

而今故乡已远离了我,我也名正言顺的成为了大家眼中那个正宗的“涵江人”,但我依然忘不了故乡的味道,忘不了在乡下天真无邪的欢乐日子……

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捉迷藏;最喜欢听的音乐,是仙剑奇侠传的主题曲;最喜欢喝的饮料,是周杰伦代言的优酸乳;还有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我的滋味我做主!还有我最喜欢的……回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日情景便像潮水般涌来。

但论我印象最深的,是和奶奶做“红团”,让我第一次明白了深沉的乡土文化。

做红团时,奶奶告诉我,外面红红的皮,一定要反复揉搓,直至粘稠,再把它压成软软的皮,这过程的仔细拿捏,好比警告我们做人要适度;加上了温水,警告我们做人一定要有温度;中间的馅一定要有味,警告我们生活要调味;而最后再揉成一团,告诉我们不管到了哪儿,都不可以忘了自己的根,自己的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故乡不是一块特定的故土,她只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当这种心情被唤起后,就仿佛又回到了故乡。

啊,故乡这许多情,回忆的伞不堪重负……

【篇四:走向深处】

疫情束缚得了自由身,却束不住殷殷的望归心。

———题记。

封村封路后,原定回老家过年的计划毫无悬念地被迫搁浅。这也意味着解封之前,奶奶再也见不到我们。因为她不会上网。

这是不得已的事情。趴在窗前数着朝阳转夕阳的日子,我也会想起她——那个大字不识几个,永远留着齐耳短发的利索老太太。想着她穿着酒红团花毛外套在院子里进出的忙碌身影。想着她喊我妮时,舒展开的爱意满满的笑容。

奶奶当了一辈子农民。在爸爸没有参加工作前,她不知道青岛的大门是朝哪儿开的。她的足迹仅限于十几里外赶过几次集的镇上。

小的时候,当她把我放在膝头,逗我要到我青岛的家里来时,我还能清晰记得夕阳悄悄染上她的鬓丝的情景,一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风景图一样的美。听到我响亮的回答,她总是很开心地把我搂在怀里。但说归说,奶奶却始终无法扔下锄头。不管是进城的打工潮,还是儿女的劝说,都动摇不了她,她固执地要和她的鸡鸭生活在一起。

但这个不同寻常的冬天,却改变了她。

那是三月份的一个无聊的傍晚。我怎么也想不到,那个被我拒绝三次的陌生头像竟是奶奶。当第四次请求又发来时,我忍无可忍,点了同意,准备向这个不知死活的“骗子”讨要说法。

正是这个没有直接拉黑的英明决定,成就了这位老太太的拳拳思念之心。直到点开视频的最后一刻,我疑惑的心里也始终没有把奶奶列入答案之一。当一再确认那张熟悉的被岁月深耕的面庞后,我张大了嘴巴。手机的画质并不好,但仍能一眼看出那扑面而来的孩子似的兴奋。这个年愈古稀的老太太,翻越多少道上网的障碍,琢磨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才把自己模糊不清的笑脸推送到我的面前?显然她并不是在自己家里。看着我愕然的神情,奶奶得意地笑了:“妮妮,真是你?”一边又忙不迭地招呼“梅芳(邻居),打通咧!你快来瞅瞅!”

我泪眼婆娑。

后来,奶奶经常给我打视频通话,告诉我谁谁奶奶也打通了电话。再后来,她完全掌握了微信的使用,甚至还时不时发个朋友圈。我很为她高兴。也为这群留守盼归而不得的老人们高兴。是对亲情的执念,让这些零基础的老人家,义无反顾地走进网络深处,“来到”儿女身边,又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篇五:过年】

窗外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却挡不住大家往家里赶的脚步。只要一踏进家门,一场过年的大戏就要开始了!

“太婆新年好!外公新年好!外婆新年好!祝您们福如乐海,寿比南山!”我边说边按中国最传统的方式向三位老人拜年。起身后,我看见窗台上放着一个篮子,里面放着几个红红的东西,好像年糕。我问外公:“这些是什么呢?”“这叫红团年糕,是给观音菩萨拜拜用的,让她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身体健康!”外公亲切地说。

这时,外婆走过来,拿着手上的春联对我说:“来,和外婆一起贴春联去。”我帮外婆贴春联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对外婆说:“外婆,您真马虎,把春联中的‘福’字贴倒了。”外婆对我笑,说她没有贴错,让我自己想想原因。妈妈走过来提醒我,为什么只有“福”字倒了呢?我恍然大悟,原来在中国,把“福”字贴倒了寓意着“福到了”。外婆还考了我一个关于春联的小秘密——数字春联。如上联“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代表着多衣(一)多食(十)。一个小小的春联原来包含着这么多的寓意啊。

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了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有意义的一顿饭,大家有说有笑可开心了。

【篇六:最美不过遇见你】

乡愁就是味觉上的思念。

——题记

墨绿的裙裾翩跹,远山一带连绵。骤雨后,故乡的炊烟又一次在烈日下升腾……

再回老屋,再见阿婆,阿婆仍旧穿着那条碎花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着。

“阿婆做什么呢?”我轻声问道。“做红团,你舅回来了,特意嘱咐我。”我不禁大吃一惊,舅舅身在台湾,是全球500家企业的老总,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偏好这一口……

也许是好奇心作祟。我忍不住上网查询想了解一下这神奇的红团。却意外得知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从前啊有个叫盘古的富家子弟,迷恋一个叫美思的女子,后盘古家道中落,美思就想法教他一道新颖的糕点来帮衬他,美味招来了云外客,清香引来了洞中仙……。

这段传说无疑在我心中埋下了对红团的念想。于是便缠着阿婆学做红团。

阿婆向我介绍,这红团尤以糯米、绿豆馅最为常见。把绿豆或糯米浸泡在水中,它们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娃娃,在水中嬉戏翻滚,落下。终了,好不净巧。蒸煮,加点白糖,把它们晾在院子的桌上。月上枝头,馅儿在浓浓的月光映照下,泛着隐隐的光。天上的点点繁星就像落入了这馅中,勾兑些许如水的月光,伴几缕斑斓的星辉,只等着时间来沉浸。

清晨,阿婆会起个大早,做面皮。当鲜艳的食红,撞上雪白的糯米粉。搅拌、揉匀,软软弱弱的皮带着日出太阳的颜色,似乎寓意着红红火火的愿景。把面皮擀薄似碗状,一捏一合,就成了个胖嘟嘟的小人儿,惹人喜爱。再用模具一拍一按一倒,便也有模有样。蒸、煮,锅盖揭起。红艳艳、亮闪闪的红团便呈现在眼前。甜味混合着鸡蕉叶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浓得化不开。咬一口香甜而清爽,诗一般的清甜萦绕在唇边,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惊喜,满满的幸福。

这是其他食物所给予不了的,可能就是这美味让舅舅如此迷恋吧。

此刻我终于明了舅舅对红团的眷恋。漂泊在外的游子定是忘不了这口家乡的味道。最美不过遇见你——红团。是你让游子心中有了根,思乡便有了方向。(公众号:涵城语文)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