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相关作文
伯乐与千里马作文600字12-14
唐代大诗人韩愈曾在《马说》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也引发了后世对“世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的话题之争。假若“伯乐”代表着机遇,“千里马”代表着能力,那么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我个人认为能力比机遇更重要。大千世界里,机遇无处不在。仲永五岁就能写诗,被乡邻称赞并以钱币乞之;唐伯虎自幼显示了绘画的天赋,拜大画家沈周为师。最终,仲永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唐伯虎成为著名画家,这些历史典故都...
醉雪寻梦作文900字12-09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随着诗人的吟唱声,仿佛回到了千百年前,仿佛见到一月初期,大雪纷飞。轻落繁华人家窗棂,铃儿轻响,醉如梦。我漫步在道路上,好像漫步在古巷中,漫步在市集中,漫步在梦境里。些许是历史、古人了解多了,总觉得回到了古时,回到了冒着袅袅炊烟的故乡。我常认为自己活在古代,即使不是,我也会努力想像当时的情形。在雪地里,有些累了,想一人独自在雪中静会儿。银白的雪飘散过青松,飘散过房檐,...
《鸿门宴》读后感作文1200字11-30
昔“气吞残虏“”破釜沉舟”,终虞姬自刎乌江边,霸王掩面,乌江江水浪滔天。今又品一场《鸿门宴》,忆壮士当年称豪杰。古往今来,成王败寇,但对我而言,西楚霸王项羽在与刘邦的楚汉之争中,却是王一般的“寇”。《鸿门宴》的背景是项羽大破秦军。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项羽恼火万分,便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闻听此讯,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暗中告知项羽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项羽得知后怒发冲冠,决定出兵攻打刘邦。面临如此...
人生因对手而精彩作文750字11-25
在汉景帝刘启的时代,栗姬可算最得帝宠的一位后妃。可偏偏在与王娡的争夺中收了后位,以至于自己的儿子刘荣也没能当上皇帝。栗姬,她有美貌,有手段,可是为什么偏偏却一败涂地。而王娡,她不争不抢,以默然的姿态,如墙角的一树蔷薇,静静地等待,却抓住最好的时机与长公主结盟,把自己的儿子推向了天下最尊贵的宝位。栗姬于王娡,是目标,是敌人,是对手。两人相比,衬托出了王娡的聪慧。刘项的楚汉之争,自古以来被史家和诗人津...
认清它抓住它作文900字11-22
一张参加比赛的纸被递到了我的手上。“这是比赛的通知,星期六上午10:00。你看着办,没时间的话,就不用去了。不过,我建议你去。”看着老师越走越远的背影,瞬间意识到了,这是一次机会,是一次可以锻炼自我能力的机会。正如大家所经历的一样,机会无处不在,就看有没有能力抓住它。它就像一个小精灵,当它轻轻触碰你,你却毫无反应,当你后知后觉,想要抓住它时,它连影都不会让你看见。接下来,你便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懊...
种下一朵无怨的花作文1000字11-10
我们都只看见了他人眼中的芒刺,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横木。——题记龙应台曾在自己作品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年幼的儿子在玩耍时不小心磕倒在桌角上,随后放声大哭。年迈父母爱护孙儿,一手搂着他叫心肝宝贝儿,另一手不住地拍打木桌,说:”都是它不好磕疼了宝宝,我们打它。”儿子便伸手敲打木桌,闻声而至的作者立刻制止了这一行为,并教导孩子应向木桌道歉因为是儿子撞疼了木桌。相信这样的经历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不陌生,孩...
走过那条路作文1000字11-04
人生就像一条路,充满各种各样的石子障碍和分叉路口。用真心演绎生活,尽全力走好每一步,那人生的道路将会一路坦途,达到美的极致。路是自己选的,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永不后悔。顽强如孔明,六出祁山;悲烈如屈原,投身于汨罗江;忧愤如稼轩,“梦回吹角连营”;抑郁如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凝望历史长空,有些人选择了坚毅,有些人选择了奋起,有些人选择了死亡。他们用一辈子的践诺诠释了生命,演绎了生命,亮丽了生命。擎...
我的那一片蓝天作文400字11-01
在压力大、作业如山的初中生活中能够给我一些心理上放松和慰藉的便只有它——书籍。在晚夜自习,周六日休息,它便成为了我的伙伴,我们班主任说过一切放松都要在学习完成后再想,可我在写作业时总时不时的看看旁边几本课外书,就像自己在啃干馒头时,看到了一顿饕餮大餐一样,可我总还是要完成作业的。当我熬过那粗茶淡饭后,终于迎来了我的山珍海味。不一会儿,我便沉浸在书的海洋中。瞧!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倾尽之兵力,可还是...
我读史书作文900字11-01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书,可以使人智慧明达;读史书,可以使人品德高尚;读史书,可以使人气质高雅。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敌国灭,谋臣亡。”——人要明时局,知进退。文仲与范蠡共同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养精蓄锐十年,最终灭吴复国。范蠡看出勾践是一个能共患难、但不可同享乐的君王,便辞官归隐。走前他留给文仲一封信,想让...
学伟人精神作文600字10-31
古楚大地上,曾经诞生过一位伟人,周恩来总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总理年仅十二岁时,便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一生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曾经我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妈妈不告诉我,叫我自己体会。我问同学,他们的答案不一:“学习好,妈妈就给我买游戏机。”“如果认真写作业,妈妈就送我一个新书包。”“只要读的书多,父母就带我去旅游,买好多好...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