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相关作文
纵死犹闻傲骨香作文800字01-10
张岱认为:“知其不可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而为之,圣人也。”字典对圣人的解释是智慧最高超、品格最高尚的人。大概正是因为智慧最高超,才会看清现实,“知其不可”,也正是因为品格最高尚,才会毅然“为之”。圣人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心怀天下,心系百姓,一生都在寻找理想落褥的产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前途渺茫,行路艰难,但志向如北辰,哪怕遥不可及,也始终引领他们前进。上下五千年,公认的“至圣”是孔子。我敬佩孔...
书香农家作文作文1500字01-07
【篇一:书香农家作文】读一本好书,犹如品一杯咖啡,每一页都散发出浓浓滋味;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一位挚友,每每畅读都受益匪浅。书代表着知识和智慧,从古至今,不是只有文人墨客才能体会书的美妙,现在平常的百姓家,书都是不可缺少的。它跨越了几个世纪,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它的身上有着许多人的心血和积累下来的成果,它是一样神圣的东西。书伴着我成长。从我很小的时候,我就与书结缘,大约一周岁时,我就已经能坐在澡盆里边...
我心中孔子的形象作文350字01-05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文化的创造者,是我们大家印象中的圣人。在我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严格、严厉、严谨的人。但在周国平写的《孔子的洒脱》中,看到孔子在和四个学生聊天时,有三个学生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外交家。只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在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若干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歌唱。孔子听罢,竟谓然叹道,他曾和曾点的理想一样。我很惊讶,在我印象中孔子是很严谨的人,没想到他也那么...
握住消散的中国文化作文800字01-05
中国精神文化本应是一片绿洲,充满生机,而今在诺大的精神土地上呈现的却是一片荒芜。唯有部分绿树还在成长,其余的如同深秋的沧桑老树,落叶洒满一地,让人看了格外的凄凉。面对如此境况国人应该觉醒,让我们的脑海再度充盈,萦绕在那经五千年洗礼的精华。喧嚣的世界为我们涂上一丝丝烦躁,一点一滴的抹去支撑我们身体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精华的精神,将它化为利剑,刺破喧嚣。回念古时,历史的精神威力在孔子身上体现。氤氲的风...
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作文2000字01-04
【篇一: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春秋末期,有一位圣人。他有着"仁"的思想、"儒"学的精华。他的一言一行,更是通向幸福的指标。虽然离我们有2000多年的距离,但是,这个名字我们终生不忘——孔子。我心中的孔子有志向。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就是天子失德、诸侯争霸、礼坏乐崩、民不聊生的世界,所有读书人都在寻找一个救国复兴的方法;就在这时——孔子诞生了。子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虽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十五岁时立...
利益与道德作文750字01-04
孔子是我国古著名的文化人物,其下弟子号称三千。但其中一位义救在外国的鲁国奴隶而不报账的学生受到了责备;同是救人一命又收到一头牛的谢礼的弟子反而得到了孔子的表扬。这两个故事很简单,却很有深度,我们不妨研究一下。研究事情通常要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那位收下了一头牛的弟子,他的行为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无形之中就做了一件有利于国家,有利益于社会的事。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不言而喻。其实利益与道德之...
一部《论语》学做人——《论语》读后感作文900字01-03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论语》则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著作之一,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读《论语》,让我进一步了解孔子。在读《论语》中,令我体会最深的两个方面:一是孔子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二是孔子的思想修养。这教给了我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以及如何处事待人。孔子在学习方面的很多言论给我很多启发。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明白思考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文650字01-02
我曾经看到了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古代有名的思想教育家孔子说的一句名言。可是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妈妈向我解释了这句话的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听完这像绕口令一样的解释,我更晕了。孔夫子你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自己不想做的事,怎么会让别人去做?别人和我有什么关系?我想得头都疼了,还是不懂,更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直到几天前,图书漂流活动漂到了我家,我被其中一本...
固守本性作文700字12-31
固守清雅高洁的本性,才造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固守高洁自傲的本性,才显露“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固守本性,传承千年儒家文化,踏过千年历史的洪流。一代儒家圣祖孔子的形象愈发清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一生奉行“仁、礼”的原则,固执地梦想恢复西周封建等级秩序,并为此不辞辛苦地把自己心中固守的“仁、礼”之道宣扬给各诸侯国君...
迈向远方作文550字12-3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大哉孔子,贤哉仲尼,让我们的目光沿着历史之河上溯,聆听宏大的曾侯乙编钟悠长宁静的诉说,领略周游列国的辛酸悲苦,仰敬百家争鸣众贤人的品行高端,感受圣人带给我们文化遗产。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孔子的智慧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从孔子身上,我们感受的是一种生存的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