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相关作文
关于论语的作文作文1200字01-31
“能与经典对话,这是你一生的圣缘;若你把神采丢了,这会是你一生最长的错过。”最近的语文课,我们系统学习了《论语》精选。为了鼓励我们扎扎实实学经典,也惟恐我们年少懈怠,轻浅浮躁,唐某人在白板上煞费苦心地写了几句劝学的话,我也真是颇有感慨啊。其实,我早已接触并背诵过《论语》全文,但那时的确年龄太小,完全不能理解,只能囫囵吞枣地背。问老师和父母这样背有什么用,他们都是一句话,等你长大了就理解了。我一直对...
传承文化作文800字01-30
金秋十月,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到大足石刻的社会实践活动。大清早,同学们乘着大巴,一路上洒下我们的欢歌笑语。很快,我们便来到了大足的宝顶山,这里云雾缭绕,风景优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穿上统一的汉服,迫不及待地来到刻有“天下大足”的大门旁。只见宽阔的广场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具有古典气息的石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和《弟子规》,广场正前方还挂着两幅孔子的画像。我们庄重而严肃地站在石桌前,仔细地...
的作文作文1200字01-30
日子总是悠长而又美好,午后淡淡的阳光撒在《论语》薄薄的书页上,整本书也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恍惚中我仿佛又看到了他,那个温润如玉般的男子,那个在感恩中踽踽独行的人。是的,他感恩,用自己生命的代价。因为感恩,他追随老师奔走六国,不离不弃;因为感恩,他穷居陋巷钻研学术,矢志不渝;因为感恩,他坚守立场而从不离孔门半步;因为感恩,他处乱世却坚守仁义;因为感恩……颜回,这个从几千年前走来的男子,带着一颗永不停止...
改写《两小儿辩日》作文600字01-20
在一条山间的小路上,一个老者正背着一个书筐,手拿一把拐杖,兴高采烈地向前行。口中呢喃着:“有朋至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路边树木郁郁葱葱,红色的牡丹竞相开放,吐出醉人的芳香,百灵鸟在林中歌唱,这是个多么美丽的早晨,而那位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在路的尽头,两个小孩子正在争论着什么,争吵中打破了早晨的宁静。孔子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小孩子穿着红衣,另一个孩子穿着黄衣,他们争的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孔子好奇...
走过花季作文2000字01-20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做满园的花香。走过花季看看岁月潮流中,那些芬芳扑鼻的花,嗅一嗅那花儿飘过的地方留下的清香。历史正染一路花香,向我款款走来。暗香疏影怀着空旷心,僵硬的步伐在积雪中漫开,周围都是纯粹的白。鹅毛大雪不如你眼中满含的泪冰冷,你的心不再是烈日灼灼,遥记你当日风采凛凛,吟辞论...
一个快乐的人作文700字01-19
快乐是一首诗,优美自然;快乐是一首歌,澎湃激昂;快乐是一片海,无拘无束。我有一个好朋友,她是一个快乐的人,她的名字很逗,叫“徐逗逗”。乐于助人有一次,我有急事要回家,问了几个好朋友能否帮我扫地,可他们都说有事。这时,徐逗逗走过来说:“你是不是有事?要不,我来帮你扫地吧!”我感激的对她说了一声谢谢便急忙回家了。第二天,我问徐逗逗:“你为什么要主动帮我扫地呢?难道你不想早点回家吃饭写作业吗?而且还答应...
背起文化包袱作文1000字01-17
有人为了飞在空中的风筝能平稳飞行,而安装上了可以制衡的两条尾巴;有人为了安全地攀上险峻的山峰,而系上结实的安全绳;有人为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背起了文化的包袱。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背起文化包袱的人的付出,才涵养出泱泱中华。中国文化这个包袱应一直传承下去。背起文化包袱,文化保护的意识是不可缺乏的。纵观中国历史,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到唐宋文化的空前繁荣,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到唐三藏印度取经,无不彰显着自...
走近孔子作文650字01-13
今日的郑国依然风雨凄凄。东门外的栗树虽没能使民战栗,但高大笔直的树显得驼着背站在一旁的那个腿比大禹短三寸的老头子格外矮小。他刚经历了陈蔡之困,听到丧家狗的评价,豁达地大笑道“然哉,然哉”,便挺直腰杆,继续踏上了征途。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是一个另类。他所推崇的,是已经被霸主践踏粉碎的周礼;他所笃信的,是已经被世人割舍抛弃的仁义。“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深信将周文化传递下去是上天赋予...
好的口才源于争辩作文900字01-10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一个人的口才好坏也是这样,往往在争辩过程中就表现出来了。古今中外,自然也就有许多有趣的争辩故事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大家大概都听说过了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这是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的一则趣事,两个孩子针对太阳的远近问题,作了一番争论,两人各执己见。由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有限,因此,连遐尔闻名的儒家大师孔子也被难倒了。两小儿的口才不是很令人值得称赞吗?还有一则故事说的是一...
其实很简单作文600字01-07
面对风姿卓约的女子,同族们心驰神往;面对金碧辉煌的金银,同僚们争先恐后;面对富丽堂的房子,同僚们趋之若鹜。你却撑一叶扁舟,浪迹五湖。世人称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最欣赏的诗便是他的《桃花源记》,从他的诗我读出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桃花源其实并无此地,却是陶渊明心上那片最美的地方。他厌倦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的制裁,干脆退隐江湖,做他的田园诗人。我始终认为陶渊明是名智者,他明白“狡兔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