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相关作文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650字08-05
尊敬的孔爷爷: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由于您是我最崇拜的人,按捺不住心中想对你说的话,因此冒昧给您写这封信,希望与您共享我的心声。您创立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仁”的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历史中最大进步思想之一。我认为不仅在您那个时代需要“仁”的思想,在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同样需要这种思想。我想,假如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不是吗?我平常休闲时,总是喜欢把《论语...
研学之旅作文800字08-04
曲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文化创立人孔子的故乡。今年我有幸跟学校游历了曲阜。这次的曲阜研学之旅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名胜古迹:三孔(孔庙、孔府、孔林)。首先是孔庙,现在我们看的孔庙是明代弘治年间建造的。这里是孔子晚年居住的地方,在孔子死后改为庙来供奉孔子。进入孔庙的大门,一股儒家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弘道门,它建于明朝。虽然它历经几百年的风吹日晒,但它依然熠熠生辉。沿着...
纵观古今的兰作文600字07-26
兰,花之君子者也。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之最爱,以兰喻志,以兰抒情,以兰赋墨,有德之人可悟出人生哲理之妙谛。回眸万古,兰亭前,兰丛中,文人雅士众聚一处,曲水流觞,直抒胸臆,著名巨作《兰亭集序》便出世在此处。兰,君子悟道之物。纵观宇宙之大,悲叹岁月之流逝。兰,禅性之绝妙阐述。一花一菩提,一佛一兰花。一朵花,可包含天下万物,可容下四极之道。佛家六度精神,仅一朵兰,即可完美阐述:布施,兰花随时可以向他人...
有意义的游学活动作文650字07-25
六月一个周日,我们茂名日报社全媒体的小记者们一起去信宜市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游学活动。我们坐在大客车上一路欢歌,1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信宜市正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那里,我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辣木,它的叶子就像水珠子一样。听负责人介绍,我知道了辣木源自印度,有“神奇大树”、“植物钻石”之称。它全身都是宝,有辅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增强免疫力和延缓衰老等功效,辣木籽经过加工后还可以食用...
疯狂的时光机作文800字07-24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30个春夏秋冬过去了,30年后的我成了甜心博士的助手。甜心博士最近发明了一个名叫“时光机”的鬼东东,它是由GPS定位和一系列模拟时空软件组成,我身为助手,当然就成了这东西的“小白鼠”。我登上时空机,戴上头盔,架上防光镜,穿上海绵服,双脚蹬稳踏板,准备开启系统——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开始选择时空了,我托着脑袋思索了一会,要不就穿越到春秋时期的鲁国吧!最近刚了解“百家争鸣”,去鲁...
论语读后感作文550字07-24
今天,我们学习了《论语》,《论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学习论语后,我除了学习了一篇课文外,我还有了许多心得体会。:一种是教怎么做人,另一种则是教我们怎样学习。论做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真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虽然吃粗粮,喝冷水,没有太多的物质享受,但他却乐在其中。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贪求那么多的物质享受,精神与学习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研学之旅作文750字07-14
人们皆知孔子,皆知孔子的文化,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为了感受儒家文化,学校组织我们来到美丽的曲阜学习。孔庙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我们来到了孔庙的第一道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仞宫墙”这四个醒目大字,这四个字系清乾隆皇帝的御笔。是为了形容孔子的学问高深,赞颂孔子学问有一万个八尺那么高。第二道门上悬“金声玉振”四大字。此坊建于明代,为表达孔子学问精湛而...
学校的孔子雕像作文600字07-13
在我们呈“口”字型的教学楼中间,有一个面积不算太大的小方院。走近小方院,便会看到一道亮丽的风景。那是一尊庄严的孔子雕像,像巨人一样矗立在小方院的正中间位置,十分雄伟、壮观,他面容慈祥,泰安自若,衣着简朴,左右手放在一起,是古代周礼中的行礼方式,雕像下方是孔子的生平简历,讲述了这位伟人灿烂又辉煌的一生。雕像的后方,是从孔子的著作《论语》里摘抄的名言警句。整个孔子雕像尽显儒家风范。一年四季,他都在陪着...
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作文550字07-06
这几天我学习了大语文,讲的是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我最敬佩的人就是孔子。孔子姓子,名丘,氏孔,字仲尼,当老师讲到这点的时候,我暗暗在心里称奇,因为我还以为他就姓孔,但是听老师讲完了这一点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我敬佩他的是他被后人称力圣人,是人们心目中的“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虽然是个圣人,但是他和别的圣人有点不太一样;他是个爱好广泛的圣人,他爱音乐、爱美食?,是不是和你想像中的有点不太一样呢?...
给孔子的一封信作文800字07-03
尊敬的孔老师:您好!我是您的第二千七百八十届的学生,您一定不会认识我,因为我没有坐在您的学堂里——作为一名学生听您讲教。然而,您的言论,您的思想,您的人生哲理世代流传了下来,并熏陶着我,遍布了我的脑海,我的心灵,我的身体,我的生活,时时启发着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深刻的哲理,正启发着人们怎样去快乐地学习,怎样去交朋友,怎样去学会宽宏大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