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相关作文
为主题作文作文900字06-15
在经典中飞吧自小,在妈妈的指导下,我读了大量的书籍,在唐诗宋词中,我领略了“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哀愁;遇见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在《三国演义》中,我欣赏了诸葛亮的雄才伟略,目睹了刘备与关羽的肝胆相照;在《爱的教育》中,我学习到了作为学生与人我们应了若指掌的常识。小时候,我常利用课下时间遨游进那未知与深奥的世界。有一天,我突然翻到了《红楼梦》,这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我理所应当为它倾倒,于是,我伏首...
在路上作文750字06-15
“心灵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我喜欢在书的世界里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完一本书你会有一种游览了许多地方的错觉。读书真是一种方便的旅行方式!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个朋友交谈,你可以得到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慰藉。阅读经典时,你还能和那些大贤来一次灵魂的交流,你越过时空的大门,窥见了这些大家的思想,这是何等的令人激动!培根说过,一些书需要细细品读,反复咀嚼。事实确实如此,我们需要在同一条路上来回...
漫游国学长廊作文800字06-15
民族之根本在于国学,国学之根本在于经典,经典犹如黑夜中的一颗明珠,点缀了天空,国学又好似一个知识宝库,点亮了我的心灵。星期五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漫游在国学长廊,饱览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一走进长廊,一阵阵浓郁的经典味一直萦绕在我的身边。那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图片映入眼帘,给人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受到了国学经典这瑰宝的芬芳。继续向前走,那一部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再次映入...
不可磨灭的印记作文750字06-14
有些东西,如过眼云烟,生命中偶遇,但只需一瞬,就消失在记忆深处;有些东西,带着烧得通红的铁烙,不管悲伤愉悦,不管出现在什么时候,那一刻,就此定格,心尖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它是经典,是永恒。时代以一个十分快的速度变化着,生活在时代里的我们,心甘情愿地被时代带动着前进,变得越来越像金鱼,只拥有寥寥几秒记忆。那就这样下去吧!在世间匆匆走过,轻得不留任何痕迹,不是很好吗?不,我们是贪心的,我们不满足于只...
行事如水任方圆作文1000字06-13
水,形态万千,放入牛奶盒中就是方形的,放入碗中就是圆形的。做人行事也是如此,要会变通,在一定的原则上进行有利地、适应需要的改变。变通经典与时俱进今年7月演出的话剧《雷雨》遭遇笑场,演员们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表演竟引起学生们“哄堂大笑贯穿全剧”。《雷雨》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之作,是一部经典悲剧,观众最好的态度应是静静观赏,而不是哄堂大笑。可以看出,演员们的表现已不符合年轻人的品味,剧组真正需要考虑的是如...
《让孩子着迷的77x2个经典的科学游戏》读后感作文700字06-12
在炎炎夏日的暑假里,我看了一本神奇而有趣的科学书——《让孩子着迷的77x2个经典的科学游戏》。这本书中一共介绍了154个科学经典游戏,有关于电流的,关于气流的,关于气体的……。书中每一个科学游戏都让我好奇和着迷。投入这本书中时,全身都充满了“看不到也摸不到”的科学力量。比如在《相亲相爱的碗》的实验中,将一个碗口上放一张浸湿的报纸,在另外一个相同的碗中倒入半碗热水再倒掉,然后将这个碗倒扣在报纸上,注...
经典伴我成长作文650字06-11
经典确实有趣。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还带给了我美的享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上小学以来,我们学校开展了各种经典诵读活动,晨读经典,一起读吧,元旦经典诵读朗诵比赛,逐渐的,我和经典交上了朋友。甚至在家里写完了作业,我都会读读这些经典,什么《唐诗三百首》、《三字经》,我都已经读得滚瓜烂熟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我都会请教我的字典老师。有时候我读的入了神,连爸爸叫我吃饭,我也没反应,...
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作文750字06-07
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对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也只是略知一二。国学经典无处不在,如我们现在课内学习的古诗词、课外积累的名篇名句等。我也已经读过古典名著中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以及《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中的节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公孙龙子》中的一篇文章—《白马非马论》。“白马非马”看似矛盾,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篇文章告诉我看事物不能...
指尖掠过书时光作文900字06-06
在国学的眼眸之中,那碧蓝纯粹的一泓,是装着昔年圣人为之倾注的所有心血,是值得被每个人尊敬的经典,而我们看到的第一篇叫成长。忆童年,那时看的不过只是一些稚嫩的故事书,仍童心未泯。第一次阅读经典,全然被迫,本想马马虎虎的糊弄过去,但从老师不由分说的眼神中,我知道连残存的一丝希冀也没了,只得无奈地翻开首页。恍惚间,一种无形中却隐约又透着神秘的力量牵扯着我,让我在这未知,令我迷茫,令我无奈,令我懵懂的世界...
文化的功利面目作文800字06-06
为了掩饰像那种的浮躁而汲取文化,却将肤浅曝于朗朗乾坤之下,这,是为何?——题记总会记得初三时发的薄薄一张文学常识学习提纲,上面密密麻麻尽是“四大名著”的知识:作者姓氏名谁,生在何朝何代,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该作品,身世如何,有何意图,作者刻画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态,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什么愿望,小说中是经典的是哪几章……白纸黑字,一清二楚。连老师都常叹“得君一张纸,胜读四名著!”为什么?因为中考要考。...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