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相关作文
精神的丰腴作文800字04-03
高尔基如是说:“用文化武装起来的人类是打不败的。”——题记人本是一根芦苇,在有了独特的哲思后,才真正站立起来。文学哲思,在人的成长中,支配着行动,熏陶着人的心灵,是人类科学创造的源泉。书中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文学和哲学的世界里五光十色,对圣人对话,结实三教九流,风光霁月……茶香缭绕,心香氤氲,月色皎白,手捧古卷细思量:欣赏“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的...
凄惨的美丽作文750字04-02
失败的日子,相伴的是泪水与数不尽的痛楚;失败的日子。一切都黯淡无光,失败也许正意味着孤寂与浓重的沉默。碧云西风,北雁南归,又是一番秋风秋雨。不是命运改变了一切,就是一路跋涉而终无结果。失败者的悲鸣夹杂在风雨里,这丝丝哀鸣也许只能获得无数人的同情与叹息。魂断乌江的项羽,没有因为沽名钓誉,命丧垓下而被世人遗弃,而是赢得了千百年来人们生死相随的爱戴。一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道出了他的无可奈何。一代...
静思忆书作文650字04-01
夜,来临,驱走繁华,献出寂寞与宁静,借淡淡月光,凝视深深字眼,沉思……思绪,纷飞,撒落于地,似六角雪花,扬扬洒洒,飞舞而下。久久思索,何以见书的魅力?或许,它是情感的砝码,知识的深渊,真谛的源泉,主宰了人类的灵魂。依我看来,世间万物,总有生命终期,自然也是如此。只有书,流传至今,激励一代,一代,没有生命周期,以奉献为生,造福于人。我深深地发现,知识源于生活。应去寻找,去领悟,去思考。如《周易》所言...
人为什么是高级生命作文650字03-31
在进化当中,大自然就像物种的过滤器,将不适应它的生物消灭,留下了能够适应它的生命,让所有的物种跟着它的方向行走,这样看来,“适应”应该是所有物种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只有适应了才能活下去。但是,在所有物种都在一味地适应的大背景下,唯有一种生物与众不同,他们便是人类,在整个生物圈内,只有人类能做到改造自然以适应自身,在其他物种面对沙漠这“死亡之海”改变自身的皮肤,让自己变得抗风、节水的时候,人类却潜心科...
继承者们作文750字03-29
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叶普图申科家风是一个家庭的根,而家庭便是这个根生长出来的枝条与树冠,一个家庭的枝条是否比直,树冠是否繁茂,都在于家风这个根是正是歪。家风是一个国家的根,只有培养出优秀的继承者,才能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让国家长盛不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古有孔孟等仁义君子,今有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礼义的炎黄子孙,而这些礼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风才得以传承。曾子杀彘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
14岁的天空作文650字03-26
14岁是美丽的、丰富多彩的,她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14岁的我们开始懂得了如何付出,懂得责任,懂得宽容,懂得爱恨。虽然14岁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小的逗号,但她意义非凡。我想,14岁是一个人的成长、叛逆的标志。14岁的我们想的是逃离父母的束缚来实现自我,想去感受独立的滋味,想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的翅膀,想向全世界证明我们有能力独自飞翔,飞向那自由自在的蓝天。也许是上帝看透了我们一代又一代这样人的心思,...
走进她的四月天——读《林徽因传》有感作文1200字03-21
她走过的地方,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她回首遥望的那一夜,湛蓝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题记我喜欢林徽因,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颜色,在众人眼中她是世间罕见的奇女子,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更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在当时的社会里,她是特别的,有着寻常人没有的独特想法,一开始就表明心意,不做别人眼里的传奇,要踏踏实实的过一生。女孩在自己最漂亮、最巅峰、最受人崇拜的时候,放弃成为传奇的诱惑和虚荣心的牵引,...
围墙外边作文750字03-21
西蒙·凡·布伊说:“对有些人来说,生活就是不断破墙而出的过程,而对另一些人,生活是在为自己建起一座座的围墙。”——题记老师曾问过我们学习是“破墙而出”还是“雪上加霜”?这个问题我一有空就绞尽脑汁地思考。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对我帮助极大的梦:梦中的我是一颗鸟蛋,被妈妈细心照顾而来到了这个世界。从小,我们就生活在四面墙中,从祖先那一代起就一代一代地告诫不能去墙外,外面有危机重重,这句话使四面墙里的区域...
乡村自然作文1000字03-19
前些天,爸爸说要带我去姑姑家体验乡村生活。姑姑家在礼士镇,这几天的体验让我充分领略到了乡村自然的风光。初到乡村,便能感受到乡村与城市的区别。耳边少了平日里的喧嚷嘈杂,吸入肺里的也不是尾气粉尘,而是混杂着泥土和青草芳香的新鲜空气,就连视野也一望无际的平坦:远处是渐浓的青山,与蓝天衔接的恰到好处,也许是少了城市的粉尘,这里的天空并不是特别蓝,却更显得通透,而眼前便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水田里也长着许多...
会思考的稻草作文800字03-18
力量是一个很神奇也很抽象的词,任何的物质都蕴含着力量,但其不同于质量无法被测量。不同于体积无法用肉眼观察。不同于密度与紧致性无关。它不同于物质的一切特性,它可以深不可测,让人难以捉摸,也可以轻而易举的被消耗。于是,我们明白,靠一个物体的外在形象永远难以知晓它的潜在力量。“人是会思考的稻草”一个哲人曾这样说过。我认为这句话很有道理的解释了力量与外在的联系。不错,在庞大的动物及自然面前,人类的存在是很...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