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的春节】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但过得最热闹的是,春节。
东北的春节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除夕那天,许多同龄人都在放鞭炮,雪地上落满了鞭炮碎屑,再加上我们的'花花绿绿的衣服,更有一番北国风情。
晚上,大人们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包着饺子,笑声和劳动声一起飞出屋子。
半夜十二点,我们开始吃饺子。奶奶说饺子里包了钱。听了这话,我吃得更起劲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吃到了硬币,不过我的肚子也被撑得圆圆滚滚的。我最期盼的事——领压岁钱。我给奶奶磕了头并对她说新年快乐,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给我了100元钱。大姑、二姑、三姑、大姨、二姨都给我100元钱,我心里乐开了花。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喜欢吗?我愿和你一起度过这合家欢乐的节日!
【篇二:这件事真让我惭愧】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已经上三年级了,每天写到作业头就疼……从一年级就练字的我好像都没什么进步。
又一个休息日来了,每逢周末我们都到奶奶家住,周末的奶奶家人多特别热闹。这天早上,一吃完早饭,就开始写作业了,写着写着就遇到难题了。我便叫妈妈,不一会儿,妈妈来了,她一看到我写的字就说:“这就是你写的字,学了这么久,都没什么进步吗?擦了重写。”然后我就把刚写好的字擦了又写,写了又擦……只见妈妈抓着我的手是又打又骂,我看着又红又痛的手,眼泪流了出来,心里好难过,这时奶奶、三姑、哥哥,寻声都过来了,问发生了什么事,这么大的动静,当时的我只想找个洞钻进洞里。
眼泪模糊的我无地自容,心里默念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把字写好,别让妈妈失望,别让自己难堪!为了明天,努力、加油!
【篇三:放鞭炮】
今年北京公布了一条消息:六环以内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呜呜呜,可我们家在五环外,六环内啊!不过寒假我们的目的地是一个在六环外几千公里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老家,天府之国——四川。
在那里,让我最开心的当然是放火炮(当地人对鞭炮的称呼)。我第一次听到火炮这个词时,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再加上当地方言根本听不出来,后来我三姑给我解释:“火炮就是北京人所说的鞭炮”,才恍然大悟。因为我不太听得懂四川话,所以我在和我最要好的朋友聊天时总会有些障碍,不过,虽然听不懂他说话,可我们照样玩的不亦乐乎。
今年去也有一点进步,因为上次来的时候有一种炮不敢玩,就是怕烧到手。可今年去了为了弥补上次的遗憾,今年终于敢放也会放了。在放的时候,未免也会烧到手。有一次烧的手都要黑了,可我依旧爱放炮。还有一次炮竟然直接在手上爆了,吓死我了,今年又有一种炮不敢放,下次一定要学会。
今年去又交到了许多新朋友,吴晨熙、吴文萱、伍泓宇、伍泓霖……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马上就到分别的时候了,我和我的伙伴们还是依依不舍的分别了,明年我还会回来的。
【篇四:争论的七年级作文】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特别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可是,那场与妈妈之间的争论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家里的每个人受到了警醒和教育。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送走了做客的三姑和姐姐,妈妈板着脸来到我身边,严肃地说:“刘英同,我要批评你,因为你今天的表现非常不礼貌。”批评我?不礼貌?我简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服气地大声说:“你冤枉人!三姑和姐姐一进门我就打招呼了,我还给她们倒水、拿好吃的了。我哪里不礼貌了?哼!”听了我的话,妈妈的脸板得更紧了,眼睛也瞪得更大了,“你边看电视边喊人,端茶、倒水的时候眼睛还盯着电视,三姑跟你说话,你不理不睬,姐姐想换个台,你藏起了遥控器。你自己想想,这是有礼貌的表现吗?”“我我我……”我很想反驳,可半天说不出话来。妈妈又语重心长地说:“讲文明、懂礼貌不是简单地说说做做,尊重他人,才是文明礼貌最好的表现。”听到这里,我灵机一动,小声地说:“妈妈,那你也不讲文明。”“我?”妈妈惊讶地望着我。“是啊!昨天我数学作业做错了,你骂我小笨蛋。前天我跟你说话时,你盯着手机没抬头,还有那天……”随着我的话,妈妈的脸一点一点地红了。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坐山观虎斗”的爸爸幸灾乐祸地开口了:“看看,你们俩毛病都不少吧?从今天开始,都得改,我负责监督,一定要让你们都成为文明人。”听了这话,我和妈妈气极了,你一言我一语向爸爸“开火”:“我家就你最不文明,天天在家抽烟,弄得乌烟瘴气的。”“爸爸你每天看电视都把脚放在茶几上,那臭气熏死人了。”“停!停!停!”爸爸终于忍不住了,“我改我改,我和你们一起改,行了吧!”大家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哈哈大笑起来。
从那以后,家里的每个人都在悄悄地改变,爸爸抽烟的时候会躲到阳台上,妈妈会认真地倾听我说话,我嘛,正在努力地改正缺点,做文明礼仪的小标兵。
亲爱的同学们,文明其实很简单,它是相遇时一声亲切的问候,是困境时一个温暖的拥抱;文明却又不简单,真诚、平等、尊重是它生长的土壤。让我们携起手来,做文明的传播者,做礼仪的维护者,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更幸福。
【篇五:生日宴会上的谎言】
我一般做事从不撒谎,撒谎之后,父母责问我也会承认。
前些日子,爷爷生日,爸爸也请假没有去上班,早早的去爷爷奶奶家干活。我去了以后,给爸爸当帮手,尽管有多么不愿意,也不当着长辈面前去拒绝。
那天,刚刚到奶奶家,奶奶就让我剥葱,随后,爸爸也让我剥蒜,其他的事我没干,端菜端盘子爸爸也没让我去做。后来,姑姑们都去了,三姑也来了。三姑来的时候,我和爸爸在另一间屋子里,盛排骨。
爸爸拿两个盘子,爸爸盛好,让我先端到桌子上,桌子上菜盘很多,我看看放哪里。找到地方,可能是我放的太快,排骨汤溅到我手心中,被叔叔看见,其实也没溅太多,叔叔还是关心得问,有没有事,我说两三遍没事,叔叔最后一句,还是说,拿毛巾去擦擦。
这时候,三姑朝我走来,笑着说,我帮爸爸端盘子,端盘子?我没记得端,我在脑海中搜索者,还是没想起来。我低着头说了没有,真的很像做错事的孩子,奶奶也说我端盘子,话刚刚说出口,突然想起,我刚才帮爸爸端排骨。可是已经晚了。
这个谎言,证明我干过活,可不知为什么,我脱口说的是,没有。或许是我干的少吧。
【篇六:六十大寿】
今天姥姥要过六十大寿了。我非常高兴,因为昨天妈妈带我一起上街给姥姥定了一个很大的蛋糕。我最喜欢吃蛋糕了。
玻璃圆桌被妈妈仔细的擦干净,透亮透亮的。妈妈把大蛋糕放在圆桌中间,然后去了厨房,今天,她要做很多盘菜。我看到妈妈的背影消失在厨房门口,就眼冒金光,垂涎欲滴地盯着大蛋糕。
“哎,好想现在就把蛋糕从包装盒里拿出来。”我心里想道。
“不如,就把蛋糕拿出来吧。我只吃一点点,不会让大人发现。”我心里又想道。
“不行,妈妈一定会生气,会数落我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这可不好受。”我嘟囔道。
“叮——”门铃声响了。我快步跑到门口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拎着礼物的大舅舅、二舅舅、三姑和姥姥,以及我的兄弟姐妹们。
“太好了,姥姥回来了。”我大声说道,然后转身跑去厨房告诉妈妈。
我和妈妈开始把菜一盘盘放到圆桌上,它们包围着大蛋糕。
大家就坐了。
“好了,xx,把蛋糕打开吧。”大舅对我说。
我在心里欢呼起来,嘴巴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快速把蛋糕打开了。蛋糕上写着一个红色的寿字,寿字头顶上是六朵不同颜色的花朵。
三姑拿起花瓣形状的蜡烛插到蛋糕中央,八岁的弟弟抢着要点蜡烛,姥姥让他点了。
屋里的灯早已经关掉,明亮的烛火照亮了一桌子的人。窗外是呼呼的北风。
“妈,你快许愿吧。”二舅说道。
姥姥笑得合不拢嘴,眼睛里闪射着幸福的光亮。姥姥低下头,双手相握于胸前。过了一会儿,姥姥抬起头,说:“好了。”
“我们大家开始唱生日快乐歌吧!”三姑说道,“小x,你起头。”
三姑的女儿不好意思地踌躇了一小会儿,然后唱了起来。我们也跟着唱了起来。
快乐的歌声在房间里回荡。
终于要开始吃蛋糕了。舅舅拿了刀切了一块蛋糕,我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盘子递了过去。
“xx,第一块蛋糕给你姥姥,把你的盘子收回去。”妈妈看到我无礼的举动,严厉地说道。
我吓了一跳,乖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妈,您吃。”大舅把蛋糕恭敬地递给姥姥。姥姥含笑接了过去。
“现在,大家轮流给妈说上一句祝福语。”三姑说道,“妈,祝您生日快乐。”
“妈,祝您身体健康。”
……
终于到我了,我说道:“姥姥,祝您越活越年轻,长命百岁。”
三姑笑了,说道:“好孩子,说得比他们都好。”
妈妈也笑了,说道:“xx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我脸有些红,想起刚才和姥姥抢吃第一块蛋糕的模样,忏愧的低下头,以后,我一定要首先想到爱护我的长辈。
【篇七:弯月】
我渴望圆月,但笔者所能做到的,暂且还只是抱着自己的“弯月”一直干下去。
开门见山吧,我的“弯月”,是一名作家。
这个梦想,起源于我那黑暗的家庭。
我的家庭,很复杂。我的父亲,有三个妹妹,但三个都不是好东西。大的企图把我的母亲赶出家门,二姑又想把我除走,三姑更是欺人太甚,竟耗在我们房子里不走了。不走也就算了,她居然还想把我们全家撵走,把房子占为己有,搞得我们一家鸡犬不宁。
父母经常吵架,每年必打上一驾,并且每次战后都会有余震。(老妈会带我出去住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
后来,我接触了鲁迅的作品,开始对文学产生了好感,励志要用自己的笔——批判社会,成为一名作家。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的水平突飞猛进。哈哈哈哈!我离“圆月”又近了一步,高兴肯定是必然的啦。
尽管自己水平还不够,但我还是抱着我的“弯月”继续前进着,我希望有一天,我的个人简介里会有中国知名作家几个字!
【篇八:爸爸我想对您说】
爸爸,多少天压抑在心头的话,今天让我借此机会向您倾诉……
我可能正处在“叛逆”期,将你声声的叮嘱当作是负担,将你浓浓的爱意当作是成长路上的羁绊,将你“淡淡”的批评当成恶意的指责,似乎在我的星空,有的只是满天密布的乌云,但我错了,我忽视了您用双手奋力为我支撑起一片蓝天。
纵然您在儿子面前显得那么朴素、那么低调,但还是遮不住您身上耀眼的光芒。
你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你以生命异样的思考,我偶尔泛舟在记忆的湖面上,总是回想起奶奶给讲的您小时候的故事,奶奶说:“你爸爸小时候辍学在家,为了维持家庭生计,15岁外出卖冰棍,每天傍晚回家,借着夕阳余晖在门坎上坐着数一角、二角的角票,你看你现在也是15、16岁,还这么不懂事!”我只能微微一笑沉默不语。其实这些话对我有很大的触动,您年纪尚轻就懂得持家之道,而我不但每天白吃白喝,而且光学费就“耗资”一万多元,虽然读于华英,但不知惜学,现在每每想起来,无不痛恨自己。
那一年,全家最大的不幸——三姑患上了神经病,您知道后,虽然内心有些震颤,但我相信你更多的是惋惜,你不顾亲友的讥讽,不管家境的艰难,毅然扛起了照顾三姑的任务,你十年如一日地细心照料三姑,你真正履行了一个做哥的义务与本分!每次放假,我与三姑都因为电视问题不和而争论,让你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我实在过意不去,在此向您道歉,你会原谅我吗?
为了不让我成为文盲,你只身前往广东打工,听说过年加夜班可以长工资,大年三十您与另外几名同事一起加夜班,你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我不寄人篱下,将来有一份安稳工作,不像您这样的“抛热泪,洒热汗”工作,不像您这样将来在别人面前伸不直腰杆。我坚信,有你奋斗精神在前方指路,“一中”的门坎还会远吗?
在我看来,爸爸就是一个永生不灭的传说,爸,好样的!我想,任凭时光荏苒,那些爱将永远温暖着心灵,沐浴着清晨不会老去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