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相关作文

【篇一:什么也是一种养料】

好的书本就是一杯香浓的茶,芳香四溢,醉人心脾。其精髓是茶叶,其情节是茶水,其影响那就是香味了。

施耐庵的出名作《西游记》,家喻户晓,人人都能说出一些其精彩的情节,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这些充满魔幻神色的情节,就像印记一样在人们心中。老的一辈,因这些精彩的片段引起共鸣,无所不谈,上天入地。似乎这是他们的变得更加亲近的饭后小续,又像是令他们忘乎所以的午后玩耍……小的一辈,像老人们讨教《西游记》的故事,向他们询问起因由来,小孩们也许会带着想象进入梦乡,也许会成天抱着这书孜孜不倦的阅读……一代又一代的童年,似乎都伴随着经典的阅读走向成长。总之,这部充满神奇色彩,浪漫无比,高谈论阔的大作,将人们带进想象的天空,将他们的距离拉得更近。

经典之作,之所以能一代又一代引起人们的共鸣,那大概是其情节具有不落时代的魅力,给人以欢乐,悲伤,给人以爱恨情仇的文字体验,给人以跨越时代的深邃思想。如《海底两万里》就带给人类未来科学的启示,抛开世俗的诱惑追寻自己的乐趣的'淡然,又或者是让读者阅读起来似乎就真实地体验了那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婀娜多姿。它之所以能成为世纪读物,就是因为它具有着正能量的思想,可以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我读过一些名著,巴金的《家》令我了解到旧社会封建制度残害女人的恐怖,政府的腐败,制度的弱小,以及对爱情的忠贞。这部作品是封建社会的良好呈现,深深读进去,我如果深陷其中,我甚至在梦中也梦见自己就是那社会里的一名女性,肩负着改变女性命运的重任。我认为这是一部经典之作,它的经典之处在于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就让读者身临其境,让读者为书中的人物担忧着急,让读者更明白,旧社会的制度是怎样的堕落。

如果没有艺术的体现,思想的价值,真善美的传递,那一本书就不是一本好书。它也成为不了经典之作。

古时候人们作诗常常运用典故,而这些典故往往与他们的生命有所联系,与他们的思想有所交融。通过典故,能很好地把自己感情,思想一一体现,这是技巧,也是古人们引经据典的体现,有了这些典故,他们的诗更加富有韵味,更加值得揣摩。

好的书本体现着经典,好的思想也会成为经典。经典是具有代表性的,能刻在人们心上的一种无形的启示。

让我们品味经典,百读诗书,共享美好人生。

【篇二:《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德国的代表作之一,是一本书信体小说,以维特写给朋友的书信展开的整个故事,人物内心情感丰富,整个小说类似于人物的自白,维特是一个成长于良好家庭的多才多艺的青年,他善于作诗绘画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但性情敏感多愁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登记的偏见和鄙陋习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蓝本不仅传达了欧洲从古老的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

由于一些原因,维特告别了家人和好友来到了瓦尔海姆,一个风景宜人的偏僻山村,他在这里心情感到很雀跃,他说:“我想不出是什么让我周遭的一切变得犹如伊甸园般引人入胜,是这里有迷惑人的精灵在游荡,还是我心里有温馨,美妙的.奇思异想?”他还说:“我真想变作金甲虫,飞翔在花香满盈的天空中,尽情摄取种种养分。”

没过多久:“维特去加乡村舞会认识了绿蒂并对她一见钟情,他欣赏绿蒂她那双乌黑的眸子”她那生动的朱唇和魅力四射的面孔把我整个灵魂都吸引住了,我完全沉醉在她言辞的精辟的底蕴之中,往往连她所用的词都没听见,在舞会上,维特和绿蒂跳起了华尔兹。

他说:我的臂弯中竟拥着这样一个可爱的尤物,带着她像清风一样肆意旋转,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消失静止,她的整个身体非常和谐,她是那么的潇洒自在,飘逸灵动。

可是绿蒂已同阿尔贝特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而感到前途无望在万般无奈的痛苦中他选择了吞枪自杀,这是他对令人窒息的社会孤独而消极的抗议,这也给了我们血的教训:不受理性束缚的爱情多么可怕。

如果理性能够战胜感情,原本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结尾,缺乏理性的爱情只是一种肤浅的动物性的本能。

【篇三:家乡之“尺”】

不成规矩,难成方圆;不成尺度,难铸大同。

——题记

“嘟嘟嘟,嘟嘟嘟……老张家的鱼业开行了哟!”听着鞭炮锣鼓机器轰鸣的响声,我们一群孩子们全都跑到村口去观望……

等到了村口,只见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把村口给围成了如铁桶一船的大筛子。我们哥几个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穿插到观望的人群之前,正当我们穿插进来时,那景观真是令我们拍案叫绝。眼前湖水四洋,波澜不惊,一条条,一排排如长条似的丝网将水面分割开来,规划得理,结构得当,老张横立其中,拖着个大把子机器积极给湖面整铲,看着他神色风扬,生龙活虎的喜气样子,也多亏了他这几年的努力啊……

“老张”——一个农民实业家,靠着祖上留下来的一亩湖产生活。前些年来,湖北实行大改革,家乡也跟着变动了起来,这时老张便以为机遇来了,因为他的湖临靠清江,湖水清冽,鱼儿生活在水中,干净纯洁,丝毫没有土石腥味,做起菜来,当然是清新淡雅,风味独特,深受本地人喜爱。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谨尊祖命,坚持湖产轮作制度,没有无度加产,因此他的水产单位覆盖面广,质量高,湖水有生力量大,这样才一直成为我们家乡的一道不衰不竭的风景线……

然而好景不长,跟着家乡的变动,老张家的鱼开始外销,当然也深受外乡人的喜爱。产品的需求日益壮大,老张刚开始还是在局部实行加产,可面对如此多滚滚而来的订单以及金钱的诱惑,老张终于忍不住了,在家乡开起大厂子,把正在休息的湖马上投产高产,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全然忘了遵守遗训,遵守轮作制度,遵守土地的尺标……

最后在老张等人的盲目开采下,产量是上来了,可湖力却下降,单产面更是少之又少,刚开始是往年的2/3,渐渐地1/2、1/3……逐年下降,更糟糕的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使湖水受污,鱼产品质量下降,包装跟不上,顾客都认为是假货,不肯抱腰包。面对堆积如山的返货和被自己糟蹋的湖水,老张心痛不已,深深的悔恨自己的渴泽而渔,为利而“渔”……

面对以往的过失,老张记起了祖训,“遵守轮作制度,不得无度耕种。”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于是老张下决心痛改前非,纠正自己的错误,正如湖北“这天元之位”当前的轮陷一般,在走出低潮过后,党中央提出号召,实现“中部大崛起”方针,配合东、西开发。大量的、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开发制度相继传入湖北,传入长阳,传入了我的家张,传入了老张的耳朵里。这消息无疑才老张是一种鼓励、一种支持、一种帮助。以前不知道合理开发,只知道跟着村里、外地乱搞,现在好了,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与技术培养,老张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可大展一翻拳脚了……

果不其然,老张首先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运用机器将湖合理的净化,除去了其中以化肥和农药导致的危害,紧接着又花了两三年时间,使湖得以休养,终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五年多的辛苦下,湖泊终于又恢复到了以前那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风光,湖中特有的风味再次蔓延开来,面对辛苦的结晶,老张并未引为傲,他深深的牢记着以往的教训,几年来,兢兢业业不改初衷,始终把“敬偎自然的尺度”挂在嘴边……

最后,在科技人员的指挥下,说可以适当扩产,开办渔业了。可老张害怕重蹈覆辙,并未满口答应,但终被飞速发展的局势给控制了。于是,他提出了“限供限捞限餐”的约法三章。今天,老张的渔业终于开张。

“咣,咣,咣”锣声更响了,老张驾着机器的样子更神气了,飞蓬的头发呼呼直打转,如铜铃般的两个大眼珠振振有神,就如一个将要出征的将军一样,得以今日的辉煌。从老张闪射的激情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是一个谨遵大自然尺度的智者,但遵守自然的尺度,市场的尺度,经济的尺度,正是有着这份尺度,我们的家乡才得以进步,我们的长阳才得以开发,我们的湖北者得以走向世界,这中部崛起的方针才得以体现……我坚信,只要我们心中时时刻刻装着这把尺,家乡的明天更繁荣,社会的明天会更和谐,祖国的明天会更昌盛!

【篇四:难以逾越的文化鸿沟】

从开元盛世的唐朝到丧权辱国的清朝,我们经历了民族史上的大起大落。时至今日,中国以一种高傲的姿态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不断进步和发展,重现了昔日的辉煌,但是在这耀眼的光芒下依然隐藏着可怕的顽疾。

众所周知,中国以“世界工厂”的美名享誉世界,但说到底,我们不过是西方强国的生产工具,“中国制造”这四个字就像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横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制造”蜕变为“中国创造”是中国发展的必要阶段,也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艰苦从何而来?我认为原因在于我们虽然知识丰富,却精神贫瘠,我们只是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的创造者,总而言之,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文化境界不如西方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究其根源,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落后的原因。

古代封建腐朽的专制制度是阻碍文化精神境界提升的重要原因。不可否认,中国的古文化确实带来过辉煌的时刻,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必有弊,封建落后的专制制度在维护国家安定的同时,也在钳制着人们的思想。“王权为尊,天赋皇权”的封建理论封锁了人们的思想空间,愚昧的八股取士更使文人贤士的思想固定在一个固有的模式中,没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也没有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优雅,文化沦为谋取功名利益的工具,高尚的精神情操也不复存在,像范仲淹和屈原这样才华横溢的爱国如己的文人贤士也无一不被在这种制度下得志的小人和昏庸国君残害致死。至此,中国的精神文化的萌芽被扼杀在摇篮里。

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文化的进步及其境界的提升。假如当初我们没有把自己“圈养”起来,而是积极努力的去提高自己,还会不会有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惨剧,当残暴的侵略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时,我们还会不会只是一味的恐惧和退让,如果我们的心里有着自由的方向,如果我们有着足够的知识和能力,我相信,中国的历史上绝不会出现那血腥屈辱的一幕。

反观西方国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自由贸易以及民主的政治制度,一切的一切都丰富充实了他们的文化,他们向往自由,追求梦想,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在他们心中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那是人类灵魂的基石是促使人类进步的潜在力量,他们具有这种文化境界,这是我们所不具备的。

不同的文化境界造就了不同的处事方式和态度。说到这里,我想起一则故事,两人含冤入狱,后来案件平反,两人又双双被释放,不同的是,两人中的外国籍男子一出狱便毅然决然的将当地法院告上了高级法院,要求赔偿损失并公开道歉,恢复自己的名义,而另一位“朴实”的中国农民却是在次日便敲锣打鼓的送去了一面锦旗,其反差之大不禁令人愕然。不得不说,在看到这则故事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在其中,我看到国人的思想已经麻木了,服从已成了习惯,如果我们连人权和尊严都能遗忘,又如何来提高我们的文化境界呢?

文化境界的进步在于精神追求的提高,如果我们能在精神文化上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域,那么我相信,中国将真正成为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

【篇五:我看高考】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更比一代强。——题记

自隋唐开始,科举制度便开始盛行,以考试论人才,以分数论高低的观念深入人心。科举考试曾成为多少英雄青春岁月的见证者,又曾成就了多少名人志士。就直至1905年,科举因八股文束缚人的思想而走向灭绝,那种那种凭试题论英雄仍成为佳话。

1977年,邓小平爷爷开始恢复高考制度,这又燃起了多少孩子们学习,报国的热亲。

那么,高考,又真正是一种怎么的制度呢每个人心中褒贬不一。

在我看来——

高考是一门紧随时代的灵活的考题。

大事年年有,社会时时变。高考试题,不论是理科,亦或是文科,专家命题时都会注意紧跟时事,迈着新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们关注社会,了解社会,关心国家与世界的一种情感。高考试题不会抓住一种题型或一类问题深究,他会时时变迁,让你卒不及防,以考察学生灵活应变的思维和技巧。高考很灵活,它不会一成不变,他会跑会跳,抓住他,就只依靠你奔跑的速度与技巧。

高考时一种全能性的人才的选拔。

三大科,语数英,三小科,政史地/理化生。他容不得你有一科短板或任瘸一腿。要想高考平步青云。就必须大步迈进。如果说,马虎,疏忽是你平常的懦次,那一刻,唯有认真,严谨,才有可能成为垫脚石。高考时“多一分可成人上人,缺一分可成人下人”的一次测评,他要求的是平时全身心的训练和当时绷紧的神经。他要求的是全能型的人才。而对那些胆小,怯场,畏惧的人则时一种筛除。

高考是一次少年与少年的针锋对峙,是17,8岁同龄人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大pk,高考是公平的,他给予了每个人对等的机会,与可以冲破云霄的时机;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不看脸的竞争,高考可能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道路,却是最佳捷径;高考是对一个人能力与心理素质的测试!

我欲成就先锋,必先尝尽苦汁。须得苦尽,方得甘来。都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又怎可认输?

加油吧,少年!

【篇六:没有高考真的好吗?】

又是一年春夏间,无数个青葱学子又即将通过高考踏入自己理想学府的大门。为此他们置身于四面书墙内,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寂静地学习已成为了常态,然而,一声巨响打破了这寂静:高中学子不敌高考压力,选择跳楼自杀。这无疑引起了外界的广泛争论。很多人开始抨击高考制度,有的人甚至扬言应该废除高考制度,否则会造成更多的自杀事件。我疑惑,难道高考制度真的如此的不堪吗?没有高考的日子真的会更好吗?

我从相关调查以及身边的朋友提供的信息知道:如今他们如此的奋力学习,很大程度是为了能高考成功,简而言之便是多朝发奋只为一日奋起,而那一日便是高考之日。我问他们:“如果没有高考了,你还会去如此努力学习吗?如果没有高考了,你会去做什么呢?”,面对我的问题,对于前者,他们纷纷摇头道:“当然不会那样努力了,没有了这个目标,那么学习只是我的一个兴趣罢了。”然而对于后者,他们却久久不能回答。

无疑,高考没有之后,你会去做什么事呢?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支持废除高考制度的有的人偏激的说道:“没有了高考的压迫,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反正条条大道通罗马。”然而我不禁反问:诚然,条条大道通罗马,然而,没有知识、没有技术,你能成功地到达目的地吗?我觉得是很难的。

在我看来,我们之所以对高考产生厌倦的心理,很大原因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正确的认识高考,这种压力必能有所缓解。我们应该把高考作为检验知识的一个途径,而不要把它作为决定前路的一个考验。那么,我们必能对高考不再那么厌倦,必能更积极地学习。

由此可知,没有高考或许弊还大于利,我们应该摆脱的是高考决定成败的错误论,而不是高考。如果能正确认识高考,你必定会有所收益。我相信,假如没有高考,日子并不会如你想象般美好,而接受高考,日子必不会如你想象般难过。努力吧!

【篇七:冬日里的阳光】

看了这则消息,心头便升起丝丝暖意。在那寒冷的冬日,列车员的爱心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温暖了所有人的心田。我们的心都会被这种温暖所触动。

温暖的阳光,在寒冷的冬日里显得尤为珍贵。而善良的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同样弥足珍贵。善良,他高于情义,因为他可以使人在完全陌生的情景中互相帮助;善良,他高于制度,因为他可以使人在坚冷的制度下习得变通。我们的社会是建立在法制之上的,而相对法制来说,我们的社会也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道德就是人性,就是人心,只要我们人心向善,我们的社会就会法制健全,我们的社会就必然安宁繁荣,我们的梦想就必然是实现。

说到人心,我想起了那些年人人唾弃的“扶不起”问题。在那些年,马路上碰瓷的人比比皆是,也让很多善良的人因此受害,“扶不起”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危机。当年的春晚小品中的一句台词“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就再也扶不起来了”精彩的回答了这个困扰国人的道德难题。是啊,如果人心倒了,没有了人心来做支撑,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还能长远吗?怕是又要回到那个茹毛饮血的时代了。

辛运的是,我们的人心并没有倒下,我们的善良还在,我们的道德还在。一件件感天动地的好人故事,带给了我们社会的希望。五千年的优良传统,让我们华夏民族从未忘记我们的根,我们的魂。

社会在发展,人心在变化。由于不同的物质需求,我们的心会有不同的向往,我们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的内心永远是善良的。善良是每一个人的天性,上帝总是会悄悄开启人们的善心。让善良在整个社会传播,让爱心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旋律。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的爱像冬日里的的阳光,温暖他人,温暖整个社会。

【篇八:感恩母校】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经意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这意味着还有短短的两周就要结束这快乐无忧的小学生活,升入初中学习。

回想在这六年里的点点滴滴,一切都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此时此刻,我有多么的不舍啊!这里有陪伴了我六年的同窗好友,有教育了我6年和蔼可亲的恩师,有温暖而又熟悉的母校“常平实验小学”。

在这即将离别之际,我要感谢“常平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更可贵的是对异地学子一视同仁,没有地域歧视。感谢你们在教授我们知识的同时,教会我们更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我受益匪浅。

记得开学第一天,当我背着书包在妈妈陪伴下来到学校,走进教室。站在教师门口迎接我的是我的启蒙老师:戴着一副近视眼镜,年轻漂亮温婉尔雅的-张理现老师。一向胆小腼腆的我,见到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她。她的普通话超级标准,让我们都误认为她不是广东人。因为张理现老师比较有亲和力,刚从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的小朋友,都喜欢她这种范儿。所以好景不长,到了二年级她继续留任一年级,我们因为不舍,难过了好久才逐渐适应了新的班主任。

尤其要感谢周敏珠老师,是她帮助我找到了自信。别看她是大学刚毕业的老师。一来到我们班第一天上课就打破了班委选举”世袭制度”,采用了“自荐制度”。(因我一至三年级都是成绩平平,胆小,从不敢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便老师抽到我,回答问题时,声音也小得让老师根本听不见。所以班委干部等职位,我是从未沾过边。)这是第一次以“我选我”的方式怯怯地举起了手,没想到周老师真的选了我,当了个课代表。自那天起,我渐渐找到了自信,学习进步了,也不胆小了。之后我们每两周都要重新选举,目的是让更多像我这样的同学有机会参与进来。

当我犯错的时候,周老师没有过多的批评我,而是以她宽广的胸襟包容了我,原谅了我。她用青春活泼的独特的赏识教育在培育着我们。

这就是我的母校,提倡施行尚美教育的母校。

【篇九:我的另一片天地】

夜深人静,我独自坐在书桌前,将自己的头埋在两旁的书山之间,让自己的心在书海中运行。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的心扎进了《史记》之中,眼前,仿佛浮现了司马迁困惑的神情。触怒汉武帝,获罪下狱,而今日法官的一席话,让他陷入了痛苦的挣扎,是死,还是活?他在李陵一案中,看清了汉武帝喜怒无常、好大喜功的真实面目。下狱之后,他曾想到了死,死了,就一下白了。但是,他的眼前又仿佛浮现了爹爹在洛阳病榻上的遗言,想起了尚未完成的《史记》,他又想到了活,尽管这是苟且的活。但是,为了给后人们一个交待,他选择了腐刑,选择了卑贱的生存。正是这个决定,才成就文学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在厚厚的书中,我的眼前又仿佛出现了一个手持汉节的老人的身影。在那个寒冷的异域,老人手持汉节,忍辱负重地在荒寥的异国生活着,几十年如一日。他的人一如他手中不朽的汉节一般屹立不倒,这是可敬的,这是忠诚的化身。正因如此,才使他的大名万古长存,正是他,才使匈奴冷寂的大地上竖起了一座汉的丰碑。忘了告诉你,他的名字叫苏武。

巴金老人家的《家》则让我洞悉了旧社会的封建制度。那吃人的旧社会,那吞噬希望的封建制度,如鬼影一般地横行霸道,而沉寂的人们也心甘情愿地被压迫一辈子。觉新,本是一个前程似锦的青年,但家族的沉重的压力和地位的特别让身为长房长孙的他喘不过气来,却丝毫不敢反抗。哪怕是他妻子的死,他也只得沉默。但觉慧是清醒的,他也是少数清醒人中的一份子。鸣凤的死,瑞珏的死让他看清了一切的真面目,于是,他反抗了。他自己抗婚,还帮哥哥逃脱那桩封建制度中罪恶的婚姻。但当他发现在黑暗面前一切反抗手段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时,他选择了逃离,他要逃离这个吃人的地方,逃到充满自由毫无约束的地方。于是,当他毅然逃往开到上海的船上时,他背后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渺小。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不屈者的灵魂,是高傲的图腾。

书仿佛是一切历史的承载物,我从中了解到了太多的东西,受益终生。而它,又是历史的明镜,反映出一个个传名千古者的身影。不信你看,荆轲正站在易水边高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明知九死一生,却仍义无反顾,这是诚信;“臣心一片磁铁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是忠心;“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乐观……书海无边,而我,则在其中尽情畅游。

这,就是我的另一个天地,另一个人生。

【篇十:以底色为题作文】

我们欣赏油画,往往会被底色影响,如《星夜》的黑暗带来冷酷,《向日葵》的橘红带来温暖。

于画而言,底色奠定整幅作品的基调,而与人而言,底色为人们之后人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孔子说:“绘事后素”。白色的底子可能象征纯洁,为人追求仁义礼智信而奠定基础。在我看来,追求生命的价值与卓越的底色莫过于自信。只有选择了自信的底色,人生的画卷才能焕发光彩。

人们的生活往往被自己的出身和背景所局限。正如《北京折叠》所描述的那样,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想要向上爬,却犹如乌龟翻越石头,只是徒劳。BBC也曾跟踪拍摄过这样一部主题类似的纪录片。几个孩子来自不同阶层,收到不同教育与影响,最终也难以脱离所在的高度。我们常称这样的现象为“阶级固化”,似乎出身与背景方是一个人的真实底色。

而我认为不然。人生的高度与光彩取决于底色,而底色却取决于选择。我们选择怎样的底色,就会收获怎样的画作。只要心中怀有自信,那么就一定有向上爬升的希望,也必定会得到人们的尊重。马云的高考进行了三次,但他不气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抓住时机,创建阿里,成为巨头。若不是充分的自信与动力,他怕是早在第一次高考后便沦为一名普通的工匠了吧。孙少平亦如此。他出身贫农,高中学历,却满怀自信,入城打拼。他对自己有着清晰的认识,也有着明确的方向。他不因出身低下而“妄自菲薄”,只如一株寒松傲然挺立,虽不粗壮,但也茂盛。古人说,“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看起来是鼓励创新,实则是强调自信。只有抱着“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自信与抱负,才可能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造。同样地,我们也常常读到“寒门贵子”的故事。这些事情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败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自信是一只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谁扎住了它,谁就扎住了希望的翅膀,谁放飞它,谁就放飞了辉煌的自我。自信,就是我们人生所需要的底色,它单一纯净,但影响深远。

自信作为底色,并不只会渲染个人的生涯,更会装扮国家发展的宏图。每个人的自信不只是对于自身能力的,更有着对国家的自信。而这些因素组成起来,便是国家的自信。国家需要自信,可以是文化自信,可以是制度自信。如今,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国,古丝绸之路在国家的号召下神奇“复活”并被赋予新的职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和合思想孕育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见,在新时代的浪潮下,中国传统文化携带着新的内涵,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乘风破浪,独占鳌头,引流潮流。正是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品格,我们才能够自信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同样,国家的制度是有其优越性,也应值得我们自信。我们常讲“举国之力办大事”。不论是天眼的落成、墨子号的发射、复兴号高铁的研发,还是定点扶贫的快速落实、苍蝇老虎一把抓的实效、奔向小康的梦想,这些都是在我国的体制允许下所实现的,为国外叹为观止却难以效仿。文化与制度的自信是国家的自信,也是个人的自信,因为这些强有力的环境条件,会为个人的发展添砖加瓦,而个人的辉煌也会反作用于国家的腾飞。

把自信当做我们的底色吧,趁现在还不晚,让自信的翅膀带着我们飞向人生的彼岸,飞向成就与辉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