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相关作文
窗作文250字10-05
“披帙横风榻,邀棋坐雨窗”,“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小轩窗,正梳妆”古人描写窗子的诗句随手可得,古人多喜欢凭窗而立,酌酒吟诗。或者邀一干好友,酒足饭饱,诗意褪去,坐在窗前下下棋,聊聊政事。或者静立窗前,观人来人往,看鸡犬闲事。竹影幽窗,家禽夕阳,多么一幅岁月静好的自然景象。或者小窗内端坐,梳梳妆,画画眉,伴着姐妹去集市采购,或遇一王子白马,结一番美妙姻缘。现在的人也喜矗立窗前,思考工作...
文明礼仪我做主作文650字10-04
同学们,你们懂“礼”吗?“礼”是指文明礼貌,我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文明的摇篮”……古人尤其重视学“礼”和行“礼”。在古代,文明礼仪都如此重要。今天,文明礼仪怎能不受人人们的重视呢?古人说:“自修齐,至治平。”这说得不错,要干大事,就必须先学会文明礼仪。罗曼?罗兰也曾经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员,你将如何展现我们的风采呢?如何让我们的学校形象更加美好...
跨越古今之价值作文900字10-03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随处可以看见人工智能的影子。虽然这项技术还不发达,但它们迟早会像人类一样学习思考。但人类的思维也在日渐变得机械化,甚至如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所担心的那些,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价值观是人类在接触世界,与他人交流中不断获取信息而形成的行动准则,同情心是人类对于别种事物所产生的主观想法,是建立于价值观上的。库克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现在的人们沉溺于网络与假想现实,对现实世界的注意越来...
赞竹作文1000字10-03
竹,是一种很有意味的植物。在中国文化中,竹像一些植物那样被拟人化了。古人认为:竹,直节亭亭,节间中空,故有正直、高尚、虚心的品格;因它终年常绿,是刚强、忠贞的标志;又因它生长较快,是奋发向上的象征。古人亦喜画竹,我国历史上就流传不少有关竹子的名画,如宋代苏东坡的《竹石》,元代吴镇的《墨竹》等。据《世说新语》,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爱竹如命,“王徽之尝暂寄入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
一段独特且回味无穷的旅程作文800字10-02
你如一缕清风,牵动着我的举动;你如一抹骄阳,温暖着我的心灵;你如一股清泉,涤荡着我的心田。——题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读得多了,也就知道天下间这般美好。古代书生被称为“文曲星”。他们每天废寝忘食,一门不出二门不迈,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与书为伴,与诗同行。即便是这样,他们也懂得这世间冷暖,懂得人情世故,懂得官场沉浮……他们渴望在书中寻求知己,在书中忘却世间红尘,在书中...
与书为伴作文750字10-01
书海浩瀚,知识无穷。古人常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中可见,古人对书可谓情有独钟。自古以来书本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早有孔夫子,以书为伴,满腹经纶,流芳百世;上有伟人毛泽东,博览群书,雄才伟略,振兴中华;现代的张海迪,在残酷命运前发奋努力,创作文学……而我也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生活中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女”,不信?你瞧!平时在家,写完作业我就会找来一本书,坐在房间的角落,静静地看着书。...
记忆是负荷作文900字09-29
面对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他们的思想是踩在了巨人的肩上才了解认真需要的事什么,然而在看看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是在让人痛心疾首。工业废水的乱排,垃圾的乱放,无节制的征地,为满足欲望的滥砍滥伐……现在一些商家无理的鲁莽的行为不仅没有受到社会的批判,反而受到了人民的拥戴,因为人人都住进了高楼大厦,人人都开起了跑车轿车,这些高科技的,现代化的东西的确方便新潮,有很多予及其段的地方,但是这所有的一切所要付出的...
枫叶虽无字,常读便是书作文700字09-27
我坐在潺潺溪水前,抬头见树,低头见叶,微风吹起,中间一瞬,是他们在下落,终躺于地面。初次见面,它在我眼里,不过是一副美画,亦或是女人鲜红的舞衣罢,悟不出什么道理。听闻古人云:“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枫落之美,古来共谈。虽不赞同其意,却传情穿意,出神入化。枫叶的悲惨,生于西风残照,一叶知秋,落下,便成了永恒。红染一瞬,火红一片便是它们最后的年华。秋天的叶,在坠;秋天的夜,在醉;秋天的枫叶...
我的春游建议作文500字09-24
春天来了,我建议大家去双龙垂钓园春游,哪里是一个春意盎然、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首先,双龙垂钓园的景色十分迷人,大家可以先到垂钓园的山坡上走一走,山坡上有一棵棵桃树,粉色相间,一朵紧挨着一朵,三五成群,一团团,一簇簇,那湿润的花瓣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迎春花闻到了这春色的气息,快乐地露出了灿烂的金黄笑脸,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加上洁白如雪的梨花和千万条嫩绿色的柔柳,形成了一副美丽的图画,坐上一旁的...
寻找生命的原点作文800字09-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我总会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我则更青睐子女化情怀的探究。喜欢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却更爱孔子的“德仁礼仪”。古时孔夫子他老人家的儒家说学变传遍各诸侯国,孔子在事实便四处周游讲学,散播他的思想。其弟子也用“德仁礼仪”来约束自己。孔子离开以后,其弟子将他的哲学论理整理为《论语》...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