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相关作文
远方的你作文1000字01-10
流年似水,当年情景似乎还近在咫尺。物是人非,今朝却已是咫尺天涯。——题记你已经离开我多久了?有三年了吧。这三年,每次我想起你,都只有一个隐约的轮廓,却勾勒不出明确的线条。听人说,当你越熟悉、越想念一个人的时候,就越记不清他的模样,可他留下的一切都那样深刻地印在脑海里。记忆中的你,温和,朴实,心地善良。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你为了多添份收入,在车站门口摆摊卖起了白粥。每天天不亮,你就起来忙活着...
远方作文600字01-08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我小的时候,还没有那么一句风靡一时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孩子眼里,远方再远,不过只存在外婆的故事里。每天出门、回来,进进出出总离不过自家院子。然而。“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日照香炉生紫烟”……外婆告诉我,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在风华绝代的盛唐,曾有这样那样的以梦为食的诗人极力描写的风光。天山的雪,塞北的风,西江的月,长安...
梦向远方作文300字01-07
人必须要恣意潇洒的活着,心想着,走到火车道口前,被一位面庞熏黑的驻扎在火车道口的工作人员拦下。他有力地将隔栏锁好,还指责我走路怎么不看路。在心里,倔强的尾巴又翘起,无声地与他对骂。我退到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和身旁的汽车并排站着,而我只关注火车到底什么时候来。远远听到一声长鸣,还不能看到火车的影子,只听得到火车轮与铁轨的相互摩擦发铿锵有力又富有节奏的声响。那声响由远及近,由弱至强,渐渐看得到火车的大概...
走向远方作文1200字01-06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首《七绝》诗展现了毛主席少年时期志存高远、一展宏图的远大志向和抱负。正是这种远大理想引领他从偏僻的韶山冲走出来,走向井岗山,走向延安,最后走到北京,让一个崭新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们,依然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闭关锁国,沉迷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正...
致远方灾区的小朋友作文700字01-06
亲爱的四川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舟山市普陀区桃花镇中心小学的一位小学生。在新闻中我看到了四川的地震,房屋倒塌、家破人亡。特别是你们坐在废墟上,哭喊着要找爸爸妈妈的情景,都在我脑海中历历在目。2008年四川的汶川大地震成为了世界上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米的中国大地。也许,有些人看见这些,都不以为然。甚至还向他们嘲讽时,他们可曾想过,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的美好。我们睡的是舒舒服服的...
远方的山作文700字01-05
山,远方的山……我曾在梦中遇见你们,想要伸手触摸,又怕你们消散。也罢,我愿静静聆听你们的心事,你们可愿诉与我说?苍苍茫茫的高原上,浮云穿梭在阳光下,白得梦幻。芳草绿野铺着辽阔大地,偶尔的野花也令人眼前一喜。平川旷野上,生出的山峦一点也不显得突兀,那便是你。可纵使高原再美,却也人迹罕至。你高耸在遥遥的天际,那是人们无法企及的地方,你忍受着何等的寂寞啊!你自己却不以为然,总是威严地黑着一张脸。风吹落雪...
远方与故乡作文800字01-03
耳畔穿来悠远的吴侬软语,江南烟雨朦胧间,偶见窈窕少女执伞漫步石板上,跃灵动身躯。她眺望远方,透迷雾捉住点似是而非的光亮,堪堪映照视线四方。睨望方圆几里,眼眸卷匿对于遥远地方的好奇。自小生于此处,那份走向外面的渴望也自然愈加浓厚。这便是小时候的想法。继而,随着年岁渐长,少女出落的愈发聘婷,旗袍着身衬曲线诱人。她每日走过的小路也不同往日终日不见人影的那般孤寂,而是在道路打通之后逐渐有了人烟。每当烈日当...
远方的行囊作文900字12-30
蔓延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看着远方,似乎有种东西在脑海招摇——是行囊。本以为卸下包袱,唱着诗和远方,再赋予文字以灵魂,便还是能带着载有墨汁的行囊前行,但……已经很久没有写文字了,也已经很久没有在课余甚至课内的时间翻翻书了。自进了高中,就只有和题目与试卷打交道了,最狂喜的事是还有语文试卷上,独有的阅读文章,我总是会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悄然之间,在高三5天暑假期间,看到了征文赛,又激起了那股藏在深处召...
远方作文900字12-30
很久以前,我以为最远的是远方;很久以后才明白,回不去的是故乡。长满青苔的石板,斑驳陆离的土墙,一只黄狗在柳树下睡觉,橙红的夕阳洒过来,老黄牛跟着爷爷铃铃铛铛地走近我,我一个跳跃,从稻场的谷堆上跳进爷爷的怀里,爷爷笑皱了花白的胡子,也笑皱了柔美的夕阳。小时候我还在乡下,和爷爷住一块。五六岁的时候,正是遍地撒欢的年纪,今天去上树掏鸟窝,明天去下河抓鱼,每天玩的不亦乐乎。那个时候我总是喜欢对爷爷说:爷爷...
迈向远方作文550字12-3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大哉孔子,贤哉仲尼,让我们的目光沿着历史之河上溯,聆听宏大的曾侯乙编钟悠长宁静的诉说,领略周游列国的辛酸悲苦,仰敬百家争鸣众贤人的品行高端,感受圣人带给我们文化遗产。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孔子的智慧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从孔子身上,我们感受的是一种生存的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