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眼中的苏东坡】
【我眼中的苏东坡】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是一个有着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宋代诗人,是一个心胸宽广的田间农夫,是一个觉悟高,知难勇进的沙场战士。
苏东坡是个学识渊博的大文豪。公元1056年春天,苏东坡进京赶考,遇上了主考官欧阳修。考完后,欧阳修批改卷子,他读到了一篇文风质朴、立论深邃的文章,他拍案叫好,本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却不想是一个无名悴苏东坡的作品。他还说,三十年以名,没有人知道欧阳修了,人们只会知道苏东坡。可见苏东坡的学识有多高,才能让欧阳修给予这样的评价。
苏东坡也是一位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的宋代诗人。当时的朝政,表面的太平之下,掩盖的是积贫积弱的王朝。宋神宗的急切,王安石的独断使苏东坡陷入了忧虑。明知是以卵击石,苏东坡却还是忍不住提出自已的见解。苏东坡走访民间,听到了百姓的哀号,但上奏不成,只能用文章来表达其悲愤之情。
苏东坡还是一个心胸宽广的田间农夫,他被贬黄洲,遭人冤枉,却依然能够泰然处之,正常耕作。没有去抱怨任何人。也不知,他的一句“我这一生没有遇见过一个坏人。”感动了多少人。
苏东坡更是一个觉悟高的非凡人才。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会笑对人生,笑看一切,领悟到了别人从未触及过的境界。若不是他的思想独特,怕也难悟到这个境界。可,他就是做到了。
这就是我眼中的苏东坡,学识渊博、悲天悯人、心胸宽广、大仁大爱,一个与常人不同的大文豪。
【我眼中的苏东坡】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不然他的文章怎么会如此受人喜爱?我眼中的苏东坡是一个大爱无疆的人,不然为什么他可以辅佐皇帝,也可以陪农民谈天说地?我眼中的苏东坡是一个成就巨大的人,不然他的作品怎么会流传海外?
苏东坡在东城会考时,主审官时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时被苏东坡文风质朴,立论深邃的文章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三。一直到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其实是苏东坡。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苏东坡却没有一点儿与他计较的意思。苏东坡大方的气度和出众的才华让欧阳修赞叹极了。他说:“三十年以后,就没有人知道欧阳修了,人们只会知道苏子瞻。”这正体现了苏东坡的才华横溢。
那一年,苏东坡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一点点摆脱了内心的困惑,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有时候,苏东坡干脆跑到田间、水畔、山野、集市追着农民、渔夫、樵夫、商贩谈天说地。在他眼里,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而无论当多么小的官,苏东坡总不会忘记对人奉献自己的大爱,他灭蝗、抗洪、救孤儿,能力所及之事他从未错过。这正体现了苏东坡的大爱无疆、体贴平民。
苏东坡,他开创了豪放派词的先河,他用摧枯拉朽的青春气息横扫北宋文坛。以气势恢弘的豪放词与花娇柳媚的婉约风一争雌雄,成为豪放派的一代宗师。这正体现了苏东坡的成就巨大。
苏东坡的一生,波澜起伏不定,既有高居庙堂的辉煌,也有被贬的流离岁月,但他从未泄气,反而在被贬期间创作了许多为人们广为流传的诗词。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有才华的,是有爱心的,也是不屈服于命运的。就像落到石缝里的一颗种子,再恶劣的环境,也阻挡不了他的茁壮成长
【篇二:给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
您好!
最近,我读了李娜的自传《独自上场》,我被它那自然流畅的文笔、充溢着直白淳朴的文风和里面深刻的道理所深深吸引。
李娜是亚洲第一个难道大满贯的网球运动员,自传《独自上场》讲述了她30年来令人震撼、深思的人生故事,反映了一个网球冠军背后的艰苦历程,使我走进了李娜的内心世界,更真实地了解她成长、成功的过程。
李娜在书中曾写过这样的一段话,令我永记于心:“有时候我真想穿越回去,告诉那个在陌生人群中茫然无助的中国女孩儿,振作点儿,一切都会好的。但有时又觉得不必,那些小磨难和小障碍,最后都被证明是命运指派给我的催熟剂,它们让我学会勇敢和承担。”
这段话给了我深深的启示:是啊!很多时候,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没有温暖又舒适的避风港,也没有平坦又宽阔的路,只有困难与挫折,只有艰辛与痛苦,只有汗水与辛酸。只有像李娜那样独立坚强,不管全世界怎么说,无论别人怎么看,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不屈从他人的目光,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梦想全力以赴,勇敢面对一切,不断地走出低谷,才能最终赢得他人的掌声与尊重,取得新的辉煌,走向人生的巅峰!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的不仅是一位耀眼的体育明星,更是一名精神上的强者!李娜热情又开朗,直爽又执着,朴实又勤奋。所以,在此,我要大声地呼喊:李娜姐姐,您是好样的!我敬佩您!
妈妈,我将以书中的李娜姐姐为榜样,笑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坚信自己的能力,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祝
身体健康
工作顺利
【篇三:天然去雕饰】
七堇年有言:“生活总与刻薄与荒芜相欺。”苟日新,日日新。先进快捷的科技为我们带来无法衡量的便利,却同时以浮夸繁华蒙蔽人们的双眼。看见的只有荒诞的外壳,失去的却是一份天然去雕饰的自然。
时代日新月异,人心在随之改变,文风亦是如此。现如今类似于子虚乌有、夸大其词的文章在网络媒体上大肆泛滥,屡见不鲜。这种行为却意外地赚取了不少莫名的点击,不禁引人深思:中国现如今的文学风气究竟是怎么了?
犹记得巴金先生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提到:“写作要删去一切多余的赘物,只剩下最精简的,那便是精华。”老一辈的文学家大都继承这样的传统。“删繁就简三秋树”,删去一切浮夸,留下的只有最为珍贵的精华。若不是一种自然朴实的文风,何来鲁迅、梁启超等人以文字鼓舞一代国人去努力奋争的斗志;若不是除去雕饰的浮华,何来唐诗宋词吟诵千年的魅力。
反观当下,媒体上一篇篇夺人眼球的标题党文章,点击打开满屏的经济商业气息,没有一丝信笺书卷中该韵出的油墨书香。再细细研读,抽丝剥茧,除去繁冗的雕饰,余下的只是空洞的躯壳,不觉茫然疑惑,我大中国流传千年的文化内涵去哪儿了?
我想泱泱华夏所需要的绝不是五六十年代的“浮夸风”。唯有除去夸饰,只留精华,才是现如今所需要的文风。
古人为我们留下不计其数的文学财富,可我们又能为后人留下什么呢?整治文学风气刻不容缓。
许多作家为快速获取名利,抄袭、跟风、夸大标题……无所不用其极。我想,这便是当下媒体上文风跑偏的主要原因。他们已经完全抛弃了文化的真正内涵。空洞的文字躯壳使新一代的年轻人透过现象看到的还是现象,再无本质。没有了精神的食粮,人们何以振奋,又如何悟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内核?
李太白有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想,唯有以一池清水、一阵清风,不拂以浮夸坠饰,方能使文化界的一朵白莲盛放不凋。
“天然去雕饰”,我想,这大抵是文风最好的样子。
【篇四:那儿我迎来了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
一个人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无疑他的一生都是灿烂的。
不可否认,我是个忠实的古风爱好者。
喜欢画古风的画,尤其是水墨画——铺好宣纸,细细研着磨。润笔微勾,寥寥几笔线条。浓妆重彩,便山清水秀。水墨丹青,栩栩如生。
喜欢研究茶道。因为它是先辈传下的古韵之一。总会想象自己是古人——晚风清爽,一缕花瓣雨,摇曳出淡淡的清香,执一杯清茶,隔窗相望,几盏灯火,落满轩窗。
古风之趣甚多,《太平清话》曾提起过文人二十四雅事,何不附庸一次风雅,在这红尘滚滚的凡间,做几回清雅之事?
愿能寻一相知之人,共赏风与月,同赋诗词曲,清茶淡画绮罗香。
到了初中,我实现了这个愿望。——有一个一样喜欢古风的语文老师,有一群一样喜欢古风的同学。甚至,我们班有一个古风文学社。社长自是我们可爱的语文老师。
从那以后,我身边的古风文学氛围愈发浓厚起来,像是走进了一个平行世界:颜色缥缈的空气与心情不一的路人,奔跑的孩子忽然被风揽起,天青色花蕊迷离甜蜜的诅咒,戴礼帽的先生用古画上的蝶影解散了沉睡的秘密,角落里的笑容散入美丽的尘埃……那都是我们杜撰的世界,不安分的漂浮状,而我们都是其间的造物者,玄幻得如同小小神灵。
我们经常在一起写古风的小短文。老师也经常告诉我们:古风文章文风从来没有过错,可是如果作者一味强求文风华丽,而不注意描写的细致,感情的表达,那便是埋没了好的文章,败坏了古风的名声。
每每与同学们写古风的小短文,便是我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
【篇五:繁树何必羨花香】
回首过去的三个月,我为了准备新概念作文大赛不知熬夜看了多少往届的作品来训练自己的文风;不知写废了多少本信纸来呈现完美的习作。而当梦想被现实中的“初赛未过”而打回原形时,我也不知道暗地里掉了多少眼泪。泪眼婆娑中,我想起了走过的文学之路……
我梦想成为一名文学家,用笔写出最多彩的世界。我最羡慕的作家是赵勤,她文风凝练,能将万物都变成规矩的文字,读起来令人感到淋漓的美感。她曾是大赛的一等奖得主,于是,我也把这当成了目标。我在每一个平淡无奇的清晨开始练笔,从书桌到桌上摆放的时钟,从院子里的香椿树到无意撞入窗子的鸟儿,皆是我练笔的对象。信纸用得飞快,几千字就随每一个清晨飞曳而出。我一坐一写就是几个小时,当汗水把笔杆弄得湿淋淋而握不住时,我以为我感受到了文字的深度,我以为付出了耐心与时间后我一定会成功的。可是,那“初赛未过”的通知不仅刺痛了我眼,更令我的心如同雷霆滚过。
夏日的那个悲伤的下午,我只好出门去散步,心里仍不能平息。明明努力了,明明用心了,梦想为何不肯离我更进一步?一路上,我看到参天的繁树,闻到花的芳香,心中莫名地有些触动,繁树再高也不会开花,可是有谁以此为借口嘲笑它呢?我抬头望那苍劲碧绿的繁树,枝条肆意的张扬,叶片丰润饱满,仿佛令人感受到那沸腾于叶脉的汁液马上喷涌而出,一条条枝干如巨网般将这“活生生”的绿、将这张扬的生命编织在头顶,令你不能忽视。我又低头嗅花圃里精致美艳的花朵,花香依然芬芳,花朵依然好看,可我总觉得花香不再那样浓郁了。
过路人依旧欣赏娇艳的花朵,可我只沉浸在繁树绿叶之中,心中的声音在说:繁树何必羨花香?仿佛一声惊雷,我心里最疼的地方被抚慰了。
我低头看我那因高强度书写而变形的右手手指,想到那日夜的付出,是啊,文学的脚步我从未停止,那一等奖又有何可羡慕的?
树的绿阴也倒映在我心底,一片清凉,繁树何必羨花香?努力过的道路一定会因无悔而绿叶参天。
【篇六:讲出一个精彩故事读后感】
什么是故事?
“故事就是人生的一种隐喻、一种发生的可能性,得让读者喜欢人物、情节,或者对故事整体有很深刻的印象。故事里面,人物常常得有特别的想法、勇敢的行动,遇上有趣的人物,也得有出人意表的结果。”
不得不说这个总结太棒了。故事的产生是认为读者。整个故事中的幻想世界因为有读者这一存在而逐渐壮大,因为读者喜欢于是有更多的建造者加入这一个行列,在这个幻想世界的任意角落里面建筑着不同风格的建筑与装饰。建造者不一定需要什么高学历,也不需要是语言学家,也许最动人的故事往往是从街头流浪的人口中讲出来的故事。因为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事情,于是对它们产生了好奇,因为好奇所以想要去了解,而故事也就就此产生。
它或许包含了信息,也包含了一定的趣味性,读者可以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故事永远脱离不了“有趣”二字。没有有趣的内容的故事是会没有读者的,只有作者一人看得见的建筑不能称为“建筑”,它是没有实体的。只有有趣的故事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地基才会更加牢固,它在幻想大陆上的存在时间才会更久。
故事,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就像泡沫一样,绚烂过后就消散了。很多时候故事是从一些人口中说出,又经过读者之口逐渐流传,但是那始终不是相同的故事。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叙述的角度也就有些微的不同,又因为每个人的兴趣不一致,导致叙述的重点也就各不相同。或许同一个故事,他讲出的你喜欢,换了一个人你只觉得乏味。相声貌似也有相似的含义在,不同人讲同一个包袱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那么“有趣”如何定义?或许可以用碗和碗里的水举例。但是这只是我突然想出来的一个带有玩笑性质的例子,或许并不准确。生活,大概就像记忆中最简单的大白瓷碗,镶着蓝色的边缘,简单朴素,寻常可见,装的是不多不少恰恰半碗水——中庸之道,不多不少。水的来源或许是泉也或许是海,还可能是水管里面的自来水。但是无论如何,都是一碗水。不同人自出生起就拥有这个碗了,水也是,随着人生经历的增多,逐渐积累,最终稳定到一半的程度。但是或许修行者可以从自己的那一碗水里面悟出什么,但是更多人,随着时间的消逝,渐渐只会对自己的那一碗失去兴趣,转而去看其他人的碗,或者寻找另一种寄托——故事。在故事里面,或许每一个人的碗都是不一样的形态,出现了青花瓷的碗,出现了河姆渡风格的陶瓷碗,或许还有玻璃碗……内容物也是,或许还出现了橙汁,汽水,甚至是另一种物质的液体,或许根本就已经脱离了液体的范畴。但正是这些区别让人着迷。我们,读者,就像是曾经小时候的我们,看着那一只只不同的碗,猜测塑造者的经历,然后再研究研究里面的内容物,分析它们的构成。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多少人为之着迷。而且这些的搭配是无穷无尽的,读者不会因为千篇一律而无聊。这就是上述里面的特殊设定,故事的人物有那么一些异于常人的特质,比如他们的性格,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经历,他们的一些特质。还有一些,另辟蹊径,碗还是那只大白瓷碗,镶着蓝色的边缘,水还是普普通通透明无色的水,但是悄悄做出了些许的改变。比如水的分量少了那么几许,甚至变成了空碗,或者水多了那么几分,甚至溢出。而这些在没有经历过的我们看来也是十分有趣的。
还有另一类,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描述,就是“技巧”。它或许没有什么新奇的设定,碗是一样的,水也是,但是被施上“技巧”这一魔法后的这一只碗却能令人着迷。如果用一种东西来比喻技巧的话,就是风,或许还有锤子。锤子用于塑造碗,而风用于塑造水。想必大家都有过曾经看流水上的波纹着迷的时刻,甚至有人专门扔石子到安静的湖面上,只为看到那一圈圈泛起的涟漪。而这,就是技巧的作用了。因为技巧,因为风等等的因素,那水富有了生机,变化莫测,让人着迷,想要试图研究它们的纹理,也就越发陷入了故事之中。锤子大抵上同理,改变了碗的形状,但是碗仍然还是碗。
还有一种我认为有趣的变化——换一种视角。就是故事的叙述角度。正常人们是从上帝角度,全知全能地观看这些故事,但是也有那么一些沙盒故事,我们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断完善着故事。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变化让我们带入那些角色,或许从水里或许从天上,不同视角看这个世界,有趣极了。这个时候不得不提一下游戏,有些文字游戏可以根据玩家的选择修改故事线,尽管所有世界线都是预先设定好的,但是因为玩家“选择”的参与,参与感变得很强,让玩家有一种“这故事有我的一部分”这样的感觉,也是一种别的叙述手法了。还有一个故事,《心动文学社》,它的人物从故事里面跳脱出来,直接和读者对话,探讨故事中的人生是否真实存在等等……它新颖的手法,令人眼前一亮。
那些技巧,书中也做了一些介绍,那么就大致列举一下。
“必备的五个情节阶段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弗·布克(Christopher Booker)在《七个基本情 节》(The SevenBasic Plots)一书里,对故事提出了一种五段式情节进展结构,很有参考价值。一、AnticipationStage(期待阶段),初步介绍人物、背景、矛盾冲突的发生。二、Dream Stage(幻象阶段),事情进展顺利,好像都可以解决,其实只是幻象。三、Frustration Stage(受挫阶段),正面看到真正的大险阻,前一阶段的幻象破灭。四、Nightmare Stage(噩梦阶段),故事进入高潮,一切逐渐又看似绝望。五、Resolution(决定性结局),故事中的英雄克服险阻,通常是同时克服了个人内心的弱点或困扰。”
“六种人格发展进程是这样形容的:一、天真者(Innocent):内心单纯地相信世间的正义和美善。二、孤儿(Orphan):可以说是天真者受挫之后的状态,内心被世间的黑暗面笼罩着。三、流浪者(Wanderer):处于一种矛盾心态,未能解脱之下,茫然寻觅,探索周围。四、战士(Warrior):找到自己的奋斗方向,努力前进。五、殉道者(Martyr):为了完成更高阶段的目标,不惜牺牲个人的喜恶和当初最珍惜的东西,甚至生命。六、魔法师(Magician):掌握了改变现实、超越常人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解释,技巧是从人们的经验中抽脱出来,分析无数种可能,最后得出了这些“有趣”故事的一些共同点。是的,这些技巧或许不能把所有故事变成“有趣的故事”,但是技巧可以把故事的有趣性提高这一点是不需要质疑的。
但是技巧并不是绝对。当所有人都拥有了技巧之后,故事的世界又会如何?比如语言的一种演变,当原来的词义减弱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发明出新的词汇来表达原本该词的意义——比如“哈”的“通货膨胀”。原本“哈哈”就可以表达内心的欢喜,而现在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等等来表示。那么,同理,当这些技巧成为了一种标准,一种小孩都会的浅显知识——就像学生用的三段式作文一样,这些技巧还能够称为“技巧”吗?这些“技巧”的意义仍然在保留吗?
这个时候我还想说一下“文风”这种东西。就像画画有画风一样,大多人的故事文风是不一样的。他成形于人们的生活,是一种类似印记的东西,方便人们辨别。比如一些国家的文字风格是不一样的,日本文学或许因为语言的原因,文字也行云流水,就像顺着鹅卵石流淌的小溪一样,读起来很舒服,很流畅。虽然不能排除翻译的缘故在,但是这些故事读起来的感觉是的确不一样的。文风的作用也就在于此了,它是一个作者的证明,虽然有时会随着故事的需要而做出适当改变。可是文风也不是不可以改变的。比如当一个人不断模仿另一个人文风的时候,文风是可以复制的;当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变得完全不一样的时候,他的文风也会做出适当的调整。这种语言风格或许也是一种技巧。
书中到也阐明了关于技巧的讨论——
“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有动机和目的,讲故事本身是一种高技巧的叙述,背后的动机和信息必须清晰明显,而非零零碎碎的事件堆砌。”
也就是说,因为讲故事这件事情而产生了各种技巧,而这些技巧是为了故事服务,是为了让故事更加的生动有趣,更加贴切表达出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事情。只有出现了故事,技巧才会相对的产生。比如只有有了碗和水,风和锤子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但是如果失去了讲故事的意义,那么碗和水只是两种物质罢了,在人们看来是什么意思都没有的,只觉得莫名其妙罢了。
讲故事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是讲故事本身是一个很有趣的行为。
所以,不如现在就来讲一个故事吧。
【篇七:跨越千年的美丽】
悠悠千年的中国封建时代,一直没有形成如欧洲中世纪那样的漫漫长夜,这是因为有一道明媚的阳光不断洞穿那黑暗的夜空。阳光黑暗相互倾轧,虽说阳光时明时暗,但始终没有让中国社会陷入永夜——这道阳光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意。
道德的黑夜是可悲的。当人们不复昔日的淳朴善良时,这个社会是令人沮丧的。在社会道德方面,中国历史上有过相当矛盾的改良。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个学派的主张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对社会、对人的行为作出了规范,构造出美好的蓝图。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尚,也促进了自由思想的传播。第二次是南宋时期,朱熹等人把儒学发展到了理学的高度,虽说加剧了社会的死板化、框架化,但这种对儒学的创新无疑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的行为,阻止了社会的混乱,同时也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气节。
道德的创新如茫茫大海上竖起的一座灯塔,用长盛不衰的光芒照耀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政治的黑夜是可怕的。它是导致社会长夜的根源所在。自商鞅变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以来,历朝历代都未停止过对封建制度的思索和改革。从秦到唐,新兴的封建制度使国家逐步兴盛,如一轮朝阳灿烂了东方的天空。唐代以后,渐趋衰落的社会虽然有各种治标不治本的改革,但总归取得了一定效果的改良。从宋代王安石开始的改革派,用他们微弱但绵延不绝的光芒阻挡着长夜渐近的步伐,他们的创新意识成为中国历史车轮滚滚前行的不竭动力。
政治的创新犹如一辆破旧的纺车,吱吱呀呀地摇出了千年的静谧与动荡,但却并非暗无天日的时光。
文学的黑夜是阴冷的。在汉代,由于受到楚辞的影响,形成了华而不实的“赋”。在这个时候,司马迁用朴素无华、灵活自如、摇曳生姿的语言,如夏日的一缕清风扫去了文学园地的浮华。到了唐代,浮华、铺张的文风又一次兴起,文学的创作跌入格式化的深渊。此时出现了韩愈、柳宗元这样的大家,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发起“古文运动”,重新唤回朴素的文风。这种古朴的文风由此形成气候,虽然之后浮华也曾沉滓泛起,但朴素终为主流。
文学的创新如一株蓬勃葳蕤的吊兰,生动自然,从而保证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绿意。
正是这种创新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美丽,一代代的智者用生命与智慧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这种创新精神,保证了中华民族不陷入欧洲中世纪那种漫漫长夜,保持了中华民族的香火不断,代代相传。
只有发现与创造之花才是永开不败的花朵,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美丽!
【篇八:晒晒我的老师】
这年头,什么都可以晒,在朋友圈里,晒生活、晒美食、晒父母、晒衣服,可晒老师可不是常有的事,今天且让我向你晒晒我的师父们…
“文武双全”的邱师父
要说我们文武双全的第一人,那可当属我们的语文老师邱老师,你可别疑惑,一个语文老师怎么还会武功,其实,这武功指的是她的手,每逢上课她的手就如同不受控制般开始舞动起来,就拿上作文课来说,她一手拿着书,在空中尽情的打圈,晃动,另一手也不闲着,讲到入情之时两手便一起舞动起来,颇有指挥家的风范,她的声音也随着手起伏着,每当看到看到她这样我们便忍俊不禁,邱老师可真是情不自禁呀!
说完武,我们来说说她的文,身为语文老师,她的课就如同精神的盛宴。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时,她就如同那安贫乐道,有着远大抱负的刘禹锡,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时”她又如同那一身白衣飘飘,在孤独的吹箫声中思念家乡的李太白,邱师父用她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绚丽文风为我们打造了一场诗文盛典,我们沉醉于师父的绚丽文风中,去找寻唐朝的明月,宋朝的美酒!
“书法大师”田师父
若说走进教室,最能震撼我们的视听力的,非教地理的田老师莫属,他稀疏的黑发中夹杂着几缕白发,可谓黑中有白,他笑起来,嘴角的法令纹就如同鞍部一样凹了进去,可这并不是最主要的,每当他走过男同学的身旁,他就如同盆地遇上了丘陵,显得如此矮小!所以他的裤子都会被他特意的提高个两三分,仿佛这样他就会显的更高似的,可这样其貌不扬的田师傅他的板书进显得如此好看,一个个字坚韧挺拔,宛如游龙,写字过程行云如水,一气呵成,气道恰好,让字刚柔并济,整齐地排成一列,那板书让每个人自愧弗如,同学们都说田老师的字是“字不如其人”呀!可这字并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而是需苦练,从这字便能看出田师父的坚持与用心,这样的“书法大师”也让我们打心底佩服,他这可当得名副其实!
我的老师暂且晒到这里,但我想不论是“文武双全”或是“书法大师”这都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看来我们在学习这条路上还是要多加努力,向老师们看齐!
【篇九:做回自我】
人生的道路,曲折而又漫长,在这漫长的人生之路上,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迷失自我,我也曾经迷失过,本想就此下去,但同学的一句话惊醒了我。她的话,使我重新鼓起勇气,并决定要做回自我。
就说前几年,社会上一股“韩寒热潮”席卷而来,当时我姐姐对这位文学奇才钦佩不已,受她的影响,我也去弄来了几本他的著作,便认真地研读起来,这才真正地理解“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看完他的书后,我深受其影响,甚至都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文风,去模仿他的文风,开始拼命地模仿写作,平时的日记,随笔就这样写。谁知道后来我越来越不像话,就像被文字玩弄了一样,写出来的文章不伦不类,不三不四。现在拿出来看看,才发现不仅没把他的文风学到,反面连自己原先的写作风格也丢掉了。后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不是我自己,只是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
后来,我试着找回自己,做回自我,偏偏正要改变之时,却又再次迷失了。听了临海女孩张晓的故事,我的心中甚是激动,励志要做像她那么坚强、乐观向上、懂事的女孩子。于是,便学着她的样子,每天晚睡早起,睡眠还不到8小时。我还买了大量的资料书,把她的座右铭写在纸上并贴在床头,每天警诫我自己。无知的我以为这样就可以大功告成,就可以取得好成绩。可没想到,没过几天,我就已经精疲力竭难堪重负,成绩不但没有一丝的上升,反而直线下降。一天早晨,我对着镜子一照,才发现自己眼睛红肿,并带有黑眼圈,是一个十足的大熊猫。这才恍然大悟,这不是真正的自己,只是一个鬼迷心窍、求成心切的学生。
经过这两次迷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回自我迫在眉捷。你大可不必在乎别人是怎么看你的,你就是你,我们要按照鲁迅先生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何况,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都是坚持自己的理论,才迈向成功之路的。刘备的三顾茅庐,终于打动了诸葛亮,并出上辅佐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愿隐居山林;哥白尼坚持自我才提出了日心说;马克思与恩格斯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才完成了《共产主义宣言》还有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发明与创造都是敢于否认前人的学说,坚持自己的理论而创造出来的。
其实,所谓的做回自我就是给自己一点点信心,相信自己,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走向成功的殿堂。
我要做回自我,不踏着别人走过的足迹,不按照别人用过的方法,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开创出一片新的蓝天!
【篇十:初二写景作文】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安庆市这一座秀丽的小城,在长江北岸有一座雄伟、壮观的振风塔。
据说振风塔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明代以前,安庆文风凋弊,一些星相学家觉得应建一座塔来重振文风,振风塔建成后果然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大书法家邓石如等。
振风塔共八角七层,各悬铜铃,风起时“沙沙”作响,像是在唱一首古老的歌谣。塔有三个特点:一大,二高,三妙。传说抗日战争时期,安庆市一些资料就放入振风塔的.第三层,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拿出来时依然完损无缺。塔呈圆锥形,从外面看,像是龙宫里的定海神针,插入云霄。里面层层都有门,168级台阶盘旋而上。
我和爸爸登上了第一层,我欢快地叫着,向塔下的妈妈挥手,我又开始向上登爬。四岁的我一手抓住栏杆,一手紧紧地抓住台阶,爸爸在后面托着我。到了第四层,我怎么也不敢再往上爬了,只是往塔下瞟了几眼,整个安庆城尽收眼底,长江水滚滚向东流去。
振风塔一年一年地看着家乡的变化。我爱振风塔,更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