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西安的夏天】
对于一个从小就生活在西安的人来说,像我,夏天如果不是在炉火般的烘烤中度过,那一定不能称之为夏天。有年的夏季我去了趟呼伦贝尔草原,在那儿,八月的光景里凉爽得过了头,夜间不穿件厚的外套竟会感到嗖嗖的冷。于是,我开始怀念西安的夏天了……
要说,西安算是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是春,秋是秋,如一幅粗犷的素描,线条硬朗,界限分明。每到杨花落尽时,夏天保准就来了,可能昨天还飘着点淅淅沥沥的春雨呢,转日里便艳阳高照,气温嗖地跳起一大截子,催促着人们不得不翻箱倒柜,赶紧把轻薄的短衫都摆在上面,中午或是傍晚,不定哪个时候就必得换了身行头。
紧接着,天一旦热起来,整座西安城便成了个大火盆。日光比任何季节都要亮,亮得发白,亮得刺眼,照在脸上脸发烧,照在肩头肩发烫。这热辣的阳光下,几百年的城砖被晒得黝黑,像秦军的铠甲铮光发亮。如这城墙一般,黄土地上的风物都被曝晒了千年万年,竟炼出了一身铜筋铁骨,任他晒也好,烤也罢,灞上的垂柳照样千娇百媚,满池的荷叶依然碧色连天。黑,就黑得坚实;绿,就绿得娇媚——若非有这样炎炎的烈日,又怎会烘出那般的风采鲜明?我猜,这西安的一草一木与旁的都不同,生在皇城根下,骨子里傲气得不行!
即便入了伏,也不是没有去处,南去三五十里,绵绵的秦岭山就横在面前。十有八次,夏天的骤雨便是从这山坳里蹿出来的,一路撒欢似地疯跑,昨个儿逛城东,今个儿逛城西,谁也摸不准水龙王的性子,索性就把出门带伞的事儿丢在脑后,哪怕挨个光头浇又何妨,豆大的雨点还带着太阳的余温,权当蹭了回澡堂子呗。这怕是,在那四季如春的地方,怎么着也淋不到的痛快吧!
所以啊!我热爱西安的夏天,正如我同样热爱着夏天的西安……
【篇二:诚信在心中】
中华五千年,开创、继承并发展了不少优秀传统美德,现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耳熟能详。然而对我家人来说,处事并不追求其它,只需做到诚信即可。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诚信二字也根植在我的心中。
成长路上难免少不了犯错,我有一次错得荒唐而可笑。随着学年的增长,课业也越来越繁忙,小测验渐渐成了家常。我有个坏毛病,越是事多,就越是懒。越是考试,我玩心便越重。本来就忽上忽下的成绩这下子直线下滑,成为了历史最低点。这种连我都不忍心看的成绩,拿回家定是免不了一次暴风雨。抱着不想挨骂的想法,我颤颤巍巍地将那张试卷藏了起来,回到家也是对这件事闭口不谈,权当没有进行过考试。但我的心整天都悬在那里乱跳,连家里人叫我一声恐怕都要停下来。
纸包不住火,这件事终于暴露了,我莫名松了一口气。正当我准备好接受他们质问我为什么会大幅度滑坡的时候,他们却因为我对此隐瞒将我说教了一番。他们脸上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愤怒,在他们眼中,做好一个人比知识更重要,诚实守信比一份满分卷子更加金贵。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也不是没有道理,家里人不是口头上教育我要诚信,家里每个人都在亲身践行诚信。
爷爷退休后,每逢年前,喜欢与小区里其他人结伴去市里集市上买些菜置办年夜饭。可就在去年年底,爷爷的身子出了点状况,又是吃药又是住院的,在家也是整天躺在床上,谁知到了年前,他毅然决然站了起来,说是要去买菜过年。爷爷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谁都说他是在糟践自己的身子,别人都知道爷爷的状况,爷爷推辞的话,也不会有人来指点什么,这是没办法的事。谁知爷爷倔强的性子上来了,硬是要赴这趟约,他说:“这是早就答应别人的事,怎么能推辞呢?做人就属诚信二字,这两个字,咱家可丢不得啊!”
诚信乃立人之本,看似简单,真的要长时间践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会不单单将这两个字牢记于心中,而是靠行动让它在这个家中传承下去。
【篇三:完美的一天】
昨晚,爸妈十一点半才回家,我一直在家等着他们回来。虽然他们回来晚了,可是我还是有收获的——妈妈带回来了我最爱吃的绵花糖。吃完棉花糖,我就上床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发现爸爸妈妈都还在睡觉。我从床上跳下来,心里正为可以去看电视而高兴呢,结果发现,我和爸爸、妈妈在一片绵花糖上过了一个晚上。我抬头向上看,看见好几片绵花糖在空中飘。我迫不及待地跳到第二朵绵花糖上,开心地吃了起来。吃着吃着,我就吃出了一个大洞。从那个大洞跳下去,结果,我被一个老大雁给抓住了。它和它的雁群把我带到了一个很陌生的地方。可是,我发现这个地方很眼熟。“啊!这里是——小人国。”我大惊道。
他们把我当成怪物来看待,可是,我哪能知道他们的心思啊,就连他们的话我也听不懂,我只好任他们折腾。他们又要把我送给了国王,国王要把我送进监狱……他们说了一大堆话,可我什么也听不懂。
下午,他们把我送到一个他们那儿最大的楼里,那里面又冷又暗,让人难受得不得了。我在那里过了两天一夜。终于有一天,一个小人给我送完饭后忘记了关门,抓住机会,我就飞快地跑了。因为跑得太快,有点累,我回头看了一眼,看见小人国已经无影无踪了,于是,我就躺下睡了起来。醒来时,发现我已经不在那个地方了,我来到了大人国。看见他们高大的身躯,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快跑了十万八千里才停下来。发现大雁在我面前,我立刻骑上它,让它带我飞走了。在飞的时候,我不小心手滑了一下,从天上掉进了一万八千丈深的山谷里,吓得我闭上了眼睛——权当是过去了。当我把眼睛睁开时,发现自己正在绵花糖床上,爸妈还在睡觉——“哈哈!原来爸妈比我还能睡!”我心想。
以后,再也不要说去冒险了,还是安心地在绵花糖床上睡觉吧!——这多有趣!
【篇四:活出自己的精彩】
还有两个多月就要结束这一学期的学习了,感觉还是有些不适应,尽管我觉得自己很努力,可是在这个强手如云的班级,成绩总是在十名左右,徘徊不前。心情颇有些郁闷与沮丧。这时,有同学邀我去牡丹园,去就去吧,权当是散散心。
经过一路舟车劳顿,终于到达目的地,因为是四月末,牡丹大都败了,只留下芍药开得正盛。不过眼前的芍药所给人的美的震撼就足以让人的疲惫刹那间烟消云散了。我们慢慢欣赏着,桃红的,粉红的,深红的,尤其是那白色的花,在一片红色中显得格外耀眼。她亭亭玉立,在阳光的照耀下,挺直自己的腰杆,傲视着一切。是啊,她有资格傲视,因为她最耀眼。眼前的美景,相信会让每个人都深深陶醉。
玩着玩着,就累了,走到了河边,吹着风,也真是一种惬意。渐渐地,风大了起来。使我不由得倒退了几步,险些摔倒。就在这时,我看到了那一丛蔷薇花。若是在别处,我一定会大加赞赏她们的美丽,可是再向东走几步,就是有“花中之王”之称的牡丹,纵便是芍药,也比她们好看几百倍。这使我想到了自己不禁升起了一丝同情和怜悯,多看了他们几眼。
又一阵风吹来,那一丛蔷薇花弯下了腰,风持续了很久,她们就一直这样东倒西歪,虽然你很顽强,但在这牡丹园中,你真的就只像一株小草,何况还生在河边,终究抵不过这大风的侵袭啊,我想。可是,风停后,她们又缓慢地立起,骄傲的仰起头颅,展示着生命的力量,绽放着最美的光彩。风吹,又倒,风停,再起!一次又一次,不论自己是一朵花,还是一株草,都要绽放自己,不论有没有人欣赏,都要展示自己!
蔷薇花啊,你那执着的精神,以及无论怎样,都要把自己好好绽放的品质打动了我。我想,我不用沮丧了,而要努力地,努力地活出自己的精彩!
【篇五:遇上碎片化生活】
地铁上,当你翻转拉环,或许便看见凝于其中的东西,或是一首小诗,或是几行简文;公交车上,当你无意抬首看向车前,又将驾驶座背后的电视纳入眼底,里面可能正播放着看段时事……你或匆匆一瞥,或凝视片刻,但在这零碎的时间里,却看到了知识,了解了新闻。
这便是碎片化的生活。几站路的时间,电梯上下的瞬间,甚至是踽行于人群之中时,都能看见人们托着各种东西,如手机、报纸、kindle、IPAD等在阅读、浏览,灵活的手指时静时动,光影闪烁的瞬间,都能感受到他们渴望专注的眼神和惴惴不安的躁动的心——这已成为一种现代人们的生活常态。
这种常态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什么都是迅捷的,这样的快节奏割碎了我们的生活,总让我们觉得有三头六臂都不够,人们对高效率越发渴望,制定各种日程表来框定生活的节奏,犹如一个省吃俭用的人正在细细切分一个蛋糕,生怕切大了,一下子就吃完似的,醉心于碎片化的生活。
但是,在这碎片化的时代里,任由碎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阅读为例,若是那些网络文学或是一篇篇短小的故事,便不用花上太多的时间,借用闲散时光偶阅上一两篇,权当消遣;但若是读那些深奥的长篇文学,科学论文等等,倘若你眼下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无暇细品的话,那便无法理解其中精妙,现在网络上推出很多不同的APP,如“有书、喜马拉雅、荔枝FM”等等,将一本书割成碎片化的几段,分几天播出,那么这样的阅读方式是无法理解书中的精妙,作者压藏于其中的心绪,最终成为一橱破烂,过目就忘,难为积淀,既浪费了书,也浪费了你的宝贵时间。
碎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人们应该合理地利用碎片化,而不是任由其张扬跋扈。这确实是一个以效率判能力的时代,但如果将每一件事都以零碎化的时间去完成,紧凑地排列,那么最终受累的会是自己。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不慎有一,其余便将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倍功半,不光如此,人与人之间将会变得疏远,难得一次见面不过寥寥数语,有时可能只是点点头,被碎片化占据的人,在匆匆之中,心也会变得冷漠。
因此,虽然不能避免碎片化的生活,但我们也应该能试着整散结合,在碎片与整合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让我们适应新时代的同时,走出自己的步调。
【篇六:紫风铃】
童年是一支柳笛,在晨风吹动、柳叶翻飞的季节悄然奏响。
脑海里最美好的季节是小时候在姥姥家的时光,哥哥为我做了蝴蝶风筝我拿到手,欣喜若狂,把它抱到怀里,跑到空旷的地方,让它飞起。当那美丽的风筝像我透明的梦想一样在空中飞翔时,我觉得我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身后有哥哥姐姐的呵护,身旁有偏爱我的姥姥,口袋里有舅舅买的糖果,还有家人为我做的紫色风铃。
幸福,在那时的我的眼里,是多么简单而纯真。
阳光跳进屋里,总免不了将目光停留在紫风铃上,微风于绿叶嬉戏,总忍不住用手抚摸我的风铃。清脆的铃声似潺潺流水,把我的微笑写在流动的空气里。我踏着小凳,用手拨弄着风铃,让它不停的摇,因为我喜欢听它的声音,它能使我产生无限的遐想。所以,小时候的我,喜欢对着风铃说话,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因而,大家说我傻的可爱,亲切的叫我“小唠叨”。
童年的欢乐印在紫风铃里,童年的紫风铃永远留在我心里。
成长是一首歌,在狂风暴雨,彩虹依旧的季节里唱响。
抖落岁月的灰尘,拭去紫风铃身上的污渍。在漫天飞雪的日子里,时常将姥姥想起。几多忧愁,几多委屈,权当是我不该得到的皮球,任它滚落山崖,自生自灭。这是姥姥说的。
还是喜欢听紫风铃摇响的声音,像一颗纯真的心拥有成熟的梦想,拨动着春风,震落了积雪,在茫茫的草原上找到自己起飞的方向。
我现在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紫风铃,原来它像一首诗:童年的真挚诗,成长的抒情诗,存留在生命里的梦想诗。拥有它,我很幸福。
什么也不缺乏的人,未必就是幸福的;拥有童年的记忆和梦想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
大家都长大了,包括我。“小唠叨”这个名字也被人淡忘了,但我并不失望。听,花季的风铃正在春风中叮当作响。
【篇七:回忆往事】
这个周末,在我整理房间时,一颗磁铁滚了出来。我轻轻地拿起了它,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教我英语的老师姓顾,我们都叫她顾老师。由于我的英语成绩很不错,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她的赏识。由于我是一个不错的学生,她总是很给我面子。
那时跟现在一样,已是深秋。天黑的有点早。在上最后一节英语课时,夕阳很红,因为快下山了。我的同学送给了我两颗磁铁。在上英语课时,我控制不住玩心,把手伸向了它们。老师打开了灯,可它们却不怎么听话,亮几下就灭了。老师只好借助外面的那昏黄的光给我们上课。
也就在这时,那两颗磁铁碰到了一块。“啪——”,声音很响,全班都听到了。顾老师问到:“是谁?”但她的目光一直盯着我。她看得真真切切,我也看得真真切切。放下了磁铁,我的手又痒起来了,心里安慰着自己:“没事,不要再让磁铁碰到一块儿就好了。”鬼使神差地,它们又撞到了一起。我吓了一跳,手一松,他们又到了地上,发出了两声巨响。老师的话音里充满了怒火:“王聪翰,把磁铁交上来!”她的目光死死拽着我不放,我低着头,慢慢地走到讲台那儿,极不情愿地交出了那两颗珠子——在班级所有人的注视下。老师忽然分开了它们,还了一颗给我,说:“当你什么时候考到一百分时,我就把剩下的一颗也还给你。”
也真奇怪,自从老师说了那句话起,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错,总是与100分无缘,一直在九十八分、九十九分之间徘徊,甚至有一次就因为自己意志不坚定,临交卷时把正确选项涂改而扣了分。
机会再一次降临,快要期末考试了。我似乎用尽了所有的力气,终于夺得了一百分。当我看着那张100分得试卷,我却不想去找顾老师了——权当留个纪念吧!
我久久地凝视着那颗磁铁,想着,老师会不会也在整理东西时,找到另一颗铁珠呢?她会想起我吗?
【篇八:灯如虹】
刚放假就听说“绿色庄园有灯光节,很是漂亮。”我起初并没有产生多大兴趣,灯再怎么排列、装饰,还不是灯,有什么好看的呢?直到今天爸爸提议带我去看看,才产生了一点好奇,看看就看看,就权当养养眼了,总不能浪费了一张票啊!
到了晚上,我们坐车来到门口。呀!园前车水马龙,水泄不通,这肯定都是参观灯光节的。我们转了大半圈才找到停车位。城区平时不见有那么多车,一到这儿为啥这么拥堵呢?
终于来到了灯光节的现场,哇!刚开始就这么辉煌吗?进门就是一个“灯廊”,一眼望去眼花缭乱,尽头是一堵墙,墙上“卧”有两条龙,中间是刚劲飘洒的三个字“中国梦”,两侧各有一条甬道,被心形彩灯所围绕。
人们都说,许多事物都是开头精彩,后面无聊,灯光节虽前面已经很精彩,但是内部……更漂亮!先有巨茶壶和灵动的小音符不说,还有一些更加栩栩如生,譬如一辆全白的马车,一艘帆船或是一个热气球。远看,仿佛一两匹白马真的正要拉着车飞奔;仿佛整个园子是一片湖泊,一艘小船正缓慢航行;仿佛热气球正在准备飞上高空,俯视一切……
来到一片小树林,各棵树之间都拉起了灯网,一层层看煞是美丽,站在前面看,一层层重叠在一起,呃……我是来养眼还是来毁眼的啊!
总之,这一次观赏并不亏,我发现开始的想法是错的:灯光再平凡,也能演绎出不一样的精彩。
【篇九:我是小小理财师】
“克服了自己内心的卑怯在大街上自由地唱着自己的梦想,便是成功。成功属于敢于歌唱梦想的人。你看,那亮闪闪的硬币,多像一枚奖章。”
——韩司伦
说起赚钱,我曾经有过一次很特别的经历呢。
那天,我看到大街有人通过唱歌来赚钱,便也想试试。我的想法得到了爸爸妈妈的大力支持,他们觉得让我体验一下赚钱的滋味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天,天气不好,下着雨,但丝毫没有影响我的心情,一想到用歌声就可以赚到钱,心里美滋滋的,还挺激动。我到了兰茂广场,一放下吉他就有人过来看了,我心中大喜,呵呵,他们被我帅气的英姿打动了吧。于是,我唱了第一首歌《再见》,有人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也有人眼神中充满质疑,大家看得挺起劲儿,却没有一个人给钱。我想:是不是没有看到我面前的盆子啊?这个盆子就是专门用来收钱的呀。看来,我得暗示大家一下。于是,我弹完第一首曲子之后,自己掏出两元钱放进盆子,希望围观的人能明白我的用意。
接着,我又弹奏了第二首曲子,可是弹完了,周围的人不但没给钱,反而都散了。哼,我不会打退堂鼓的!于是,我也不管人来人去,望着远处一直弹一直唱……就权当是个人的演唱会好喽。不过,真是辛苦啊。唱了没一会儿,我的声音就有些嘶哑了,胳膊也酸酸的。不过,看着行人用异样的目光打量我和面前那个空空如也的盆子,我才倍感辛酸与委屈,泪水一直在我的眼眶打转,我强忍着才没让它掉下来。我一直坚持着,终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蹦蹦跳跳跑过来,在我的盆子里“叮当”放了5毛钱硬币。在那一瞬间,在我听来,那一声“叮当”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了。
天色渐暗,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赶,把自行车蹬得咔咔直响。回到家我倒头便睡。妈妈走了过来摸着我的头对我说:“孩子,你已经很成功了,克服了自己内心的卑怯在大街上自由地唱着自己的梦想,成功属于敢于歌唱梦想的人。你看,那亮闪闪的硬币,多像一枚奖章。”
是呀,用整晚的歌唱赚来的第一笔财富,分外宝贵。
【篇十: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
喜欢写字,而且自认为写得还行。可真正把它作为一项爱好坚持下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只在过春节的时候写写春联,四邻八舍都来请我代写。不求回报,权当是练笔,我欣然接受,挥毫泼墨,洋洋洒洒。虽忙得不亦乐乎,但颇有成就感。而现在过春节,商店里各种印刷体的春联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尽管会写,我也懒得亲自写,总是去买。平时就更别说了,几乎不练,总是会有好多借口推脱。
那次恰逢学校组织书法比赛,目的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好久不练,颇感手生。虽无大才,但颇想展示一下,于是摩拳擦掌,欣然参加。铺开宣纸,蘸好浓墨,正待运笔,思绪突然纵横杂乱,突然想起此次比赛名次将与与奖励、考核挂钩,又联想到高级职称评聘遥遥无期等烦心的事情,一系列名缰利锁瞬间纷至沓来。突然又想起关于书法的诸多妙语佳句,什么“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汪洋恣肆,一泻千里”、“行云流水,刚柔并济”、“笔酣墨饱,笔走龙蛇”、“ 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遒劲生动,酣畅淋漓”……这种种高深境界令我心驰神往,历代许多书法大家好像在我眼前晃来晃去,对我指指点点。想至此,我顿感压力陡增,底气受阻,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众目睽睽之下,又添几分紧张,迫不及待,匆匆下笔,只求一气呵成。写完后,手心竟然汗涔涔,湿漉漉,心也跳得不规律。
字虽还不错,也得到了别人的赞美,且获得一等奖,但我自我感觉还不够完美,离我心中的要求还有一点距离,总觉得毛笔不大听使唤,觉得还没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字完全还可以写得更好些,比如个别细节本可以处理得更加生动细腻,落款本可以再潇洒些,但很遗憾,白纸黑字已成定局。
事后反思:不就是一次小小的比赛吗?何至于此?其实根本还在自己。
其实许多事情都是这样。一方面,好的结果来源于平日持之以恒的点滴积累。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保持一颗平常心,自信心,本着无所谓的淡定心态,方能心无杂念,心平气和,凝神聚力。凡事方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稳健洒脱。否则,越是想成功,期望值越高,就越是急功近利,急躁冒进,过分在意外界的评判和结果,加重了心理负担。奢望一蹴而就,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