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秋佳节晚会】
正月十五中秋佳节,我们三(2)班举行了一次中秋节晚会。这个联欢会,都是由同学们自导自演的节目,很是精彩。
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物吃,还欣赏着节目,可有滋味了。
我们还欣赏到了许多诗歌;第三组读了《中秋赏月》,读的抑扬顿挫。第四组表演的《水调歌头•中秋》,铿锵有力。,第五组的《少年强》,第六组的《正月十五月儿圆》,语句优美,读声动听。
最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秋节的来历,我们听的津津有味。我还学到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
孙义翔同学给我们表演了武功:猴子拳。而孙宇杰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下山》,但是唱的五音不全,我们听着哈哈大笑。阳光也发表了他的演讲。我们望着天空上皎洁明亮的月亮,感觉十分美丽。
这次中秋佳节晚会我们不仅开心,还学到了许多知识。收获可真大啊。
【篇二:校园我的家】
转眼,我在这个学校里已经生活了5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爱这个家。
走近校园的大门,一幢5层大楼屹立在你的眼前。每天早上,同学们只要到了校园内,就自动站成一排,按着行走的顺序,走到各自的班级。干净整洁的校园的是同学和老师的辛勤的汗水的成果。进了我们的校园,让你感觉到整洁干净。
走进教学大楼,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弟子归,校园诗文……古诗……班班早上读声不绝于耳。书香浸润整个校园。不仅教室里,走廊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和家长共读一本书的图片,色彩明艳,很是引人注目。校外到我这来参观学校的老师,对我们的学校整体的布置和同学们的学校状态更是赞不绝口。连连拍照。
操场是我们最快乐的地方。经过一个学期的修建,4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可是我们游戏的天堂了。跑道上留下了运动员的身影。下课了,嬉戏声,叫喊声,游戏声,充满了整个操场,孩子们的游戏各式各样:跳绳,打篮球,丢沙包……欢声笑语一片。
学校里最亲的是我们的老师,好象妈妈一样教育和陪伴我们成长。
校园,我的家!我爱你!
【篇三:我心灵的港湾】
学校,一个神圣美好的地方,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无疑就是另一个家,这里有酷似兄弟姐妹的同学,有如父母一般亲和的老师。平江十二中给我的印象总是积极的、公平的、和谐的。
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同学们就迎来了忙碌的一天。当铃声响起,大家争先恐后到操场准备跑操,操场上立即变得热闹了。最壮观的还是跑操的时候,每一个班都是一个小团体,团结在一起。每个人都精神抖擞,在操场上挥洒汗水,每个人都是容光焕发,充满朝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跑结束,大家就跑进教室开始读书,那朗朗读声,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
校园是一块净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老师、同学他们都保持着世界上最美好的纯真。老师不会计较同学们的过失。这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大家都珍惜温暖最美的缘分。
十二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这里环境优雅,景色秀丽。傍晚时,走在校园的路上,看着落日黄昏,火红的夕阳照耀着校园的西墙,远处传来归巢鸟儿的鸣叫声。一阵春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音,令人神清气爽,无比惬意。身处这里,你心中的烦闷顿时烟消云散的。有时,一阵绵绵的春雨,涤荡着你的心灵。
这就是我心中的平江十二中,这里带给了我太多的感动。这里的建筑也许不华丽,但不妨碍它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它是我心灵的港湾,温馨的家园。
【篇四:2020,我们毕业了】
2020年7月9号对于我们全班同学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们学校组织六年级毕业典礼的日子,是我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我们毕业啦!
这一天,我们结束了只有短短两年的友谊小跑,“1401号”班级列车也驶到了终点站。以前还觉得毕业离我们很远,好像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可当我们站在学校大礼堂里,接过校长颁发的毕业证书时,又觉得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昔日的欢笑打闹,与同学老师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都已成了过去。
当老师用歌声为我们送行,当老师用朗诵给予我们祝福,当我们的眼泪瞬间落下时,才懂得离别是什么滋味儿。虽然心里很清楚,人离别的时刻有很多很多,一个小学毕业又算得了什么,可是,人的一生中又有多少个六年呢?
我们全班55个同学在一起学习了那么多小时,共同相聚了那么多天,情谊深厚。但天底下无不散的宴席,六年的小学生涯结束了,大家也将踏入新的学习征程。但我还留下了那么多遗憾,我还没去竞选学校干部,我的数学还没有考过100分,我再也吃不到同桌分享的零食……
难忘的不仅有同学情,也还有老师情。我怎么能忘记,当我考试考砸时,老师对我的鼓励;我怎么能忘记,当我生病时,老师对我的关心;我怎么能忘记,当我情绪低落时,老师对我的开导。老师会耐心的教我们背数学公式,老师会耐心的教我们听写英语单词,老师会耐心的教我们默写生字古诗。运动场里,老师为我们加油打气;早读声中,老师愿意做我们的忠实听众;班级会上,老师愿意做我们的知心朋友。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我们都记在心里,永生难忘!
我亲爱的同学和老师们,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有多少离别,就会有多少相逢,期待我们再见面的那一天!
【篇五:赶路】
小时,被人赶着上路,而今,自己亦已动身赶路。
曾记得,每每被母亲从周公处吵醒,心中总是充斥着无限不悦与愤慨。背着书包,捂着冻得通红的笑脸,一蹦一蹦地在昏黄的早市灯光下跑着。这是年幼时我赶路的情形。那时的我,总是诧异母亲为何总是下此狠手,甚至怀疑自己非其亲生……现在想来,甚是可笑。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渐渐地我脱离了母亲的追赶,但离自己动身,也许还相差甚远。
当早晨的第一抹晨曦出现在地平线上,阳光透过浅薄的窗纱映射在蜷缩于被窝中我的脸上,嘈杂的闹铃声也应景而唱。我实在是忍不住了,无奈地翻身起来,半睡半醒间胡乱的洗漱完毕吃完早饭。捧起书,摇头晃脑地开始诵读,不一会儿,上眼皮和下眼皮又开始打起架来,诵读声渐渐低减下去。“咳咳,咳咳”几声干咳声像几股神秘力量,驱散了围绕在我四周的瞌睡虫。一道稚嫩清脆的童声,重又飘荡在寂静的村落上空,飘荡在每一个早起人的耳旁,飘荡在通往村外的那条熟悉的乡道上。太阳渐渐浮上空中,暖洋洋地照耀着我的房间。我早已来到了路口,昂首阔步的向前赶路。
时光荏苒,岁月的刻刀刻画着母亲的疲倦与沧桑,母亲渐渐跟不上我的步伐。
步入青少年的时光,我从黎明即起的生活,逐渐过渡到了披星载月地初中生活。身旁的母亲褪下了严厉的面孔,关心与担忧渐上眉梢。“妈,你先去歇歇吧。”她点点头,坐在沙发上,仍是不放心,看着伏案的我。“滴答,滴答……”当我熄灭台灯,转头才发现身旁的母亲已发出轻微的鼾声。突然,又似想起什么的,惊醒了,面带歉意地向我笑笑。我亦笑而不语,其实在我心里,早已暗下决心--明日开始自己赶路,不让母亲再为我操心。
当晨光初现,当月上梢头,当渐入三九,当快入三伏。我在追寻的路上,追赶着属于自己的路……
【篇六:点点滴滴都是爱】
柔美的晨曦笼罩着爱的光晕;午后的流曛闪烁着爱的光斑;深秋的晚风穿梭着爱的光点。爱,源自点滴,润物无声。
暮春的清晨明媚如豆蔻少女。“hope希望,future未来……”早读声惊醒了玻璃窗外梦呓的鸟儿。因为感冒,喉咙里干涩的如嚼石灰。正此时,一杯略带米黄的清水蓦然映入眼帘。顺着端水的苍老瘦弱的手臂向上看去,是奶奶那张慈爱得如春光明媚的脸,“喝点水润润嗓子,瞧你生病了也不知道心疼自己。”她心疼的揉揉我的流海,“一会去吃早饭。”我点点头,抿一口蜜水,适宜的温热淌过嗓口,瞬间抚平了我的不安与焦躁。向窗外望去,那晨曦仿佛也染上了蜜色。
爱,是点滴怜惜,润泽干涸,清甜如蜂蜜。
初秋,午后。暖暖的流曛在枝娅间穿梭,撒下一地斑驳的无言。而我却无意静享,“刷刷”的笔声与微蹙的眉心实在是不应景。“喝杯红茶提提神。”妈妈温和的声音在头顶飘起,她转身搬了把椅子,守在旁边。我困乏地做了半天,一转头,见妈妈双臂环抱胸前,头深深的埋着,均匀喘息着的她脸上尽显憔悴,额边鬓角,汗水把那几缕银白浸得更加耀眼。我心疼地为她擦汗,不料这轻触竟把她惊醒。她一怔,“怎么了,渴了么?”我微笑,却难抑眼眶热流涌动。窗外的午阳,温和从容,优雅犹如入梦的母亲。
爱,是点滴陪伴,温暖心怀,温润如红茶。
盛夏,夜深人不静。窗外月色醉人,我却燥热难耐,辗转反侧中,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渐渐清晰。爸爸小心翼翼地推门而入,伟岸的身影因为刻意压低少了几分坚硬。我装睡,却眯眼偷看着。只见他轻手轻脚地把窗子拉开,关上纱窗,把风扇调小,小心的定好时间,“这孩子,真是长不大,到现在还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他叹了口气,缓缓走近,我闭上眼,感觉有双宽厚粗糙的手轻抚双颊,接着身上覆盖了一层软软的毛毯。他慢慢走出去,不忘在床头留了盏小灯。晚风袭来,呼吸着薄荷的清凉,那点点微光像他看我格外温柔的眼神。
爱,是点滴关怀,滋养心田,微凉如薄荷。
成长的色彩斑斓,路上总不缺少这般唯美而爱意浓浓的风景。是的,我很幸福,就像沐浴在和风细雨中的花蕾,因为这点点滴滴都是爱啊。
追梦人文学社 房雯婧
【篇七:花季的决定】
十六岁,花儿一般的年纪,也是我们正值青春的年纪。花季的我们,浑身上下散发出蓬勃的、阳光的气息,斑驳的光影交错,织成一曲美妙的花季乐章。
花季的前奏是新鲜与好奇,怀着对世界的探索精神。我们步入初中,又即将步入高中,我们会见到许许多多不同于以往的事物,结识新的朋友,学习新的知识,看过更多的风景,见过更美的人,我们小心翼翼地走近世界,颤抖着双手揭开它那神秘面纱,而后便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无限欢愉与充实。
花季的主旋律是拼搏,篮球场上挥洒的汗水,晨读课上朗朗的读声,自习课时翻飞的笔尖……在这千娇百媚的花季,我们将青春收录在无尽的喧嚣中,与人、与事。我们和老师、同学朝夕相伴,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好得如胶似漆。我们手牵手,肩并肩,在明艳的春风中恣意舞蹈,用笑响点亮了黑夜的星空,用呐喊唤醒了沉睡的黎明,青春的我们,不在奔跑,就在奔跑的路上,咬紧牙关,砥砺前行,待踏过荆棘丛生,眼前便是千帆竞过,万木逢春。
花季的副歌是忧愁与张狂,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迷茫、不知所措。人生的第一次,我们开始怀疑学习的意义,思考人生的价值,我们突然意识到自己只是这个世界极为渺小的一部分,甚至卑微如蝼蚁。我们被生活的猝不及防所打倒,在泥泞的路上摔得头破血流。流泪,或是号啕大哭,我们开始将自己关在狭小的房间里,静数着墙角的花儿开了几朵,将焦急的父母锁在门外,听着他们关怀的话语,心头甚至会涌上几分被在乎的窃喜……
花季的乐章,时而明媚,时而昏暗,时而轻快,时而低沉。
花季降临,静候我们的花期。
【篇八:听出来的精彩】
我闭上眼,放轻松,细细聆听。你能听到有节奏的翻书声,还能嗅到阵阵书香;你能听到那轻快的写字声,如一曲轻快的华尔兹;而当你听到那富有深意的诵读声时,你能感受到那些令人浩气长舒的诗句和那让人浮想联翩的词语吗?
别急着睁开眼啊!你听:那悠悠白云的欢笑声,那阵阵微风的欢呼声,那叮咚山溪的欢腾声,还有那车前草的低语和凤仙花的陈述……
人声嘈杂,阳光太猛,我走得很慢,却很享受。汽车的笛鸣,店主的吆喝,路人的口哨与脚下石头的滚动声。
回到家总会有妈妈的呼唤和机器工作的声响,还会有吃饭时全家牙齿的咀嚼和父母的寒暄。“咕咚”,是谁喝下了一口啤酒?“咔嚓”,是谁按下了快门在拍照?“滴答”,是谁摆弄了坏掉的闹钟?
夜,来临。但声音却并未消散。那是蟋蟀的小提琴与甲虫的二重奏,那是犬吠过后才有的月牙儿的低吟。蔬菜们攀谈着,傲娇的西红柿,大嘴巴的扁豆,和那插不上嘴的辣椒与茄子。渐渐地,一切都安静了——熟睡的大地,朦胧的天空,就连那一闪一闪的星星都隐隐约约。
最勤劳的是夜下你追我赶的猫鼠冤家;最寡言的是楼下橱柜里的锅碗瓢盆:最热闹的是地下洞穴里的蚂蚁狂欢;最早起的是院子里有些恼人的公鸡。
醒了,全世界都在打着哈欠,惺忪着睡眼,还有天亮了才消停的猫打着盹。听,厨房里的忙碌声:菜刀在木板上跳起了踢踏舞,冰箱门打开的那一刻,油浇下热锅的那一瞬,一大早就那么吵闹。
风拂过门窗,雨打着花伞,勺子碰撞到瓷碗,手臂与衣服摩擦,一切又是那么安详。薄荷与泥巴的对话让人流连忘返;袜子与自家兄弟吵了架;鞋子闹着不肯动,壶里的水闹脾气,锅里的粥闹个不停。
声音无处不在,精彩无处不在,想象无处不在!
【篇九:特殊的课堂】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恋在我脑海里的事情很多很多,然而,有一堂特殊的英语课,却涵盖了我所有的记忆,并让我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心酸和感动。
上个星期天下午,我们班的第一节课,应该是刘老师给我们上英语课,铃声一响,全班同学都像往常一样,把英语书放在桌子上,眼睛盯着门外,静静的等待刘老师进门的那一刻。
门开了,进来的却是学校的校长一个人,不是刘老师的英语课吗?按理说校长一般都不到教室来,换句话说叫无事不登三宝殿,难道校长要跟我们上英语课?我们一脸的困惑,都有丈二金刚一一摸不着头的感觉,全班的同学,都是大眼瞪小眼,一下子全被搞蒙了。
“同学们,刘老师今天因病不能前来课堂给你们上课,等一下大屏幕上,我将实况直播刘老师在医院给你们现场的视频连线讲课。”校长在讲台上一脸的严肃,仿佛又有一些欣慰,将我们的眼神扫描得有些难堪。
“Please turn the book to the module 8。”(,请大家把书翻到第8单元)。
教室里的大屏幕上,果然切换到了刘老师的异地视频,我们分明看到视频里的背景是在医院,刘老师正躺在一张病床上,嘴巴一开一合,从视频里传到我们耳朵里面的,是一句句清晰的英语课文领读,隔着遥远的距离,我们也把发自内心的跟读声,响亮的回荡在教室里面。
课文读完了,教室屏幕上的影像开始模糊起来,我们完全听到了那边刘老师发出的一阵又一阵急促的呼吸声,仿佛看见了刘老师鼻子上的氧气吸管,正在一高一低的波动着,最后刘老师一个痛苦的微笑出现后,屏幕上影像不声音全部消失了。
校长迈着凝重的步伐从讲台上走了下来,给我们布置了这堂课的作业,然后找来了班主任看管着我们,扫了一眼我们班上的几十个人头,匆匆地走出了教室。
从班主任严肃的表情里面,我们谁也不敢问刘老师的病情如何如何,只知道这一堂特殊的英语课,是一堂与生命赛跑的课,与刘老师热爱教育事业的满腔热诚有关,与刘老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有关,与一根蜡烛燃烧到最后绽放的光芒有关。
这一堂特殊的英语课,将激励着我和同学们在求学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奋发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