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的头等大事便是扫墓,农村老家的山,可不是一般人能爬得上去的。因为路陡?不是。路滑?也不是。
山路既然年年都要走,自然陡不到哪儿去,该踏的地方也都踏平了。只不过,那是一座竹山,不高不低,却是竹子的家园。一年的时间,让它们用来生息繁衍已是绰绰有余。可不只是竹叶落满了一地,生命力顽强的野草野花,也不甘示弱的开疆拓土,这使得山路更为曲折。我们无法陪伴先祖们的时候,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就成了我们的化身,陪在先祖们身旁。
山路曲折可不是问题,总会有人远远的走在我前面,而我也没有想超越他们的闲情逸致。他们总会先把长到了路上的树砍去,倒也不会浪费,挑出其中不粗不细、不老不嫩,最为合适的那一枝插到坟上,以替换去年旧的那一枝,是谓除旧。至于其它的,不是拿去当作柴火烧,就是丢到鸡窝里去了。山路走起来最怕的,便是竹子那弯曲的根。这些根,绝大部分安分守己地待在地下,但仍有少部分会钻出地面,祸害吾辈。这时候,人就得当心着点了,如果不慎被它们绊了,不是摔个“狗啃屎”就是“四脚朝天”。而风就轻轻溜进竹叶间,传来的是它们盈盈的笑声。摔下山崖呢?哦哦,可能性不大,风与竹都是知错能改、患难与共的好伙伴。若你真的摔下山,风便会吹动竹子,用庞大的身躯挡住你的去路,除非你只有芝麻点大小。而这时,竹叶间传来的就不再是笑声,而是它们七嘴八舌的道歉与叮咛了。
所以,跟着大人们的脚步走,准没错,而且要摔也是他们先摔。到了坟前,大人们总是得眼疾手快地准备各种东西,小孩子们就算想帮忙也搭不上手,还不如去找映山红。
映山红可是个好东西,尤其受小孩子喜好。它们通常长在山的那一边,贪玩的孩子们常常比赛谁先找到映山红。若是找着了,赢家会吹口哨通知其他孩子,这时候,其他孩子就一个比一个快地跑到赢家身边,请求分一杯羹。倘若赢家大方,而你也非常运气的话,赢家会在你的面前炫耀一番过后,分你几枝。这时你就可以自己留着或吃掉一半,另一半奉献给已逝去的先人们,此曰迎新。大人们就会说:“这是谁家的孩子,真孝顺!”
清明使得本来奔波在各地的家人们,都聚在了一块儿。只是今年的清明并没有雨纷纷,彷佛别具一格……
【篇二:家乡粽子香】
奶奶知道我们喜欢吃她做的粽子,夏初,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包粽子要有大芒叶,需要提前从山上摘回来晒干,用时在热水中泡几分钟就可以了,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这是我们广宁人特别喜欢的。奶奶把糯米洗干净,倒上碱水,需要腌制十五分钟,在等待的时间里,奶奶给煮好的红豆加上了糖,扎粽子的竹篾也放在随手拿到的地方,一切准备就绪。
奶奶果然是个高手,一个个在她手里出产的粽子,大小均匀,形状一样,活生生的多胞胎粽子。我在一旁看着奶奶娴熟的手势,忍不住赞叹一番。奶奶说:“这个很容易做的,不信,你试试。”奶奶一说,我果然动了心,心里想:“这么简单的事情,应该难不倒我。”
奶奶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摆放芒叶,把糯米摊开,放红豆在中间,把粽子包扎好,那么简单的事情,我却做得手忙脚乱,粽子没有包扎好,糯米已经撒了一地。我有点泄气,奶奶安慰我说:“有些事情看似简单,如果不得法,同样会做不好的。慢慢学吧。”奶奶都这样说了,我能够放弃吗?我仔细观察着奶奶的动作,研究着其中的要领。吸取这个教训后,我决定再来一次。
这次包粽子轻松多了,我摆叶子,摊糯米,放红豆,扎粽子,动作一气呵成。当我拿着我的处女作时,骄傲地自夸了一番:“奶奶,跟你的水平差不多吧。”奶奶也开心地表扬了我:“做成这样,已经是很好了。”我几乎得意忘形了。
我与奶奶合力,粽子很快就做好了。下一步,就是放在锅里煮。
我们农村的习惯,就是用柴火烧,煲出来的粽子特别香。奶奶架起了木柴,我负责看着火,只需要不时加一点柴上去就可以了。因为放了碱水,糯米容易煮烂,一个钟头后,就闻到粽子的香味了。
家乡的粽子特别香,它不仅仅凝聚了奶奶的爱,更让我明白了:有些事情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篇三:我是一棵小草】
我一是棵小草。我知道我没有鲜花那华丽的外表,我也没有树木那挺拔的身躯。而在这世间有上百、上千亿棵草,我又算什么呢?
我是一棵小草。我和我的朋友们安安静静地站立在一片原野上,我们的食物是雨露,只要下雨我和伙伴们都会开心无比的微闭双眼,感受这雨水的洗礼和滋润。
我是一棵小草。我虽然不起眼,但我仍愿意为大自然的万物作贡献。看,有几个满身大汗,刚农作完的农民躺在我们身上,虽然我被挤压着,被汗水侵蚀着,但听到他们享受地说:“啊,这草地真柔软呀!好舒服。”我便心花怒放,开心极了,即使我被压得直不起腰来,我也愿意。
我是一棵小草。一群俊马飞驰着向我们奔来,它们饿极了,大口大口的咬碎我们的身体,我感到疼痛无比,就这样,我昏过去了许久,有一天,冰冷的雨珠狠狠的击打着我,我发现我又长了出来,就是比原来矮的多,原来马没有吃掉我的根,所以我才幸运地活了下来。
我是一棵小草。好景不长,这片原野长期干旱,我们缺少雨露的滋润及营养。我们曾经绿油油充满生机的身体,现在却枯黄、消瘦了。我没有一丝的力气再抬起头,只能望着干硬、裂开的泥土发愣,渴望着上苍发发慈悲洒下一片甘霖。
我是一棵小草。冬天又来了,大雪把我们埋藏得深深的,我越来越虚弱,昏昏沉沉地睡着懒觉,突然我脱离了地面,一个年青人把我和朋友们拾起,他要把我们拿去当柴火烧,算了,就尽我最后一丝余力,为人们带去温暖吧。我闭上眼睛,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我是一棵小草。当冬去春临时,我又从沉睡的大地上探出了头来,无忧无虑,快活地生长着。
我是一棵小草,虽然我在万物之中毫不起眼,但我愿牺牲自我,为大自然的一切服务。我是幸福的,自豪的,骄傲的。
【篇四:我家的香樟树】
我家门前有一棵香樟树。妈妈告诉我这棵树是太爷小时候种下的。它有茂密的枝叶,有粗壮的树杆,还有它那高大的身躯足足有三层楼那么高,最粗壮的地方需要两个大人才能把它围抱住。
我是在香樟树下长大的孩子,香樟树是我最好的朋友。
春天的时候它那翠绿的树叶让人陶醉,阵阵淡淡的香气随着春风飘散。
夏天,香樟树长得更茂盛了,就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我们在树荫下尽情地玩耍:捉迷藏、跳绳、玩弹珠,一点儿也不觉得热。
傍晚的时候村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小伙伴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树下乘凉,大人们聊着家常,小伙伴们追来赶去,香樟树下一片欢歌笑语。
秋天到了,香樟树的树叶还是碧绿碧绿的,可它的一些老树枝会掉落下来,奶奶就用这些树枝当柴火烧,烧起来可旺了。
冬天,香樟树那绿色的枝叶中藏满了黑色珍珠般的果实,一阵风吹来,果实簌簌地落下,还散发着阵阵清香,格外引人注目。
妈妈说香樟树还是杭州市的市树。我为我家的香樟树感到骄傲。
【篇五:秋收】
每到秋收是我们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候,这意味着奶奶一年的辛劳得到了回报,而我们家5个小孩子也知道又有好吃的啦!
这时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我家只有爷爷奶奶带着我们5个小孩子,我们这些小大人就都要充当半个劳动力了,农村不是说“一个公鸡四两力”吗?学校也会给学生放一个星期的假,当地叫“农忙假”,目的就是让学生帮家里人秋收。
农忙的这一个星期会很累,往往早上5点多就被奶奶从睡梦中叫醒干活,忙完一整天再睡觉的时候可能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但平时就野惯了的我感觉就像是从笼子里放出的鸟,不亦乐乎。我和奶奶每天晚上睡在院子里的驾车上负责看豆子,我望着天空数星星,还能听奶奶讲好听的故事,经常听着听着就进入梦乡了。
大豆晾干了,奶奶带着我们把豆子装入袋子里屯起来,等收豆子的人来。那一天会特别的累,从吃完早饭开始装袋,需要做一个上午才能完成。搬这些豆子进屋对我们这些小孩和老人来说是件困难的事,这时我们几个小孩就使出“吃奶的力气”和爷爷奶奶一起抬,一直到傍晚才能搬完。但吃上一碗奶奶做的手擀面,拿着奶奶奖赏我们每人的五角钱,心里还是乐滋滋的,瞬间觉得今天一点都不累。
秋收时节还有一道美食,那就是烤红薯。秋收过后地里有很多豆木节,我们家用架子车把豆木节拉回家堆起来,当柴火烧。这样做的好处是省了不少钱,而且地锅烧的饭特别香。这时,我会去地头挖五六个红薯扔进火堆里烧。等到火星灭了,用棍子找到烤好的红薯后叫上弟弟妹妹一起吃,开心极了。现在每次在街头听到卖红薯的喊“烤红薯啰,又香又甜的烤红薯啰”,我都会亲不自禁地回忆起那段快乐时光。
奶奶有一手绝活,就是酱豆子。将洗干净的豆子放在锅里煮熟,然后铺在席上晾几天。待豆子长菌丝后阴干了放进坛子,加入酒、盐、糖、辣椒和西瓜皮,约十天左右就做成了。打开坛子,酱豆子馥郁的香气迎面扑来,那绝对是世间少有的美味。
现在,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宜兴生活了,但我经常会想起家乡秋收的情景,想起我的奶奶!
【篇六:过年的滋味】
清晨的火炉早已被柴火烧的噼里啪啦地响,阿姨们在灶台上翻炒着那一系列的美味佳肴,烟气很快弥漫了整个灶房,呛得我直咳嗽。
走出门外,漫山遍野的萧条,就像一幅单调的素描,铺天盖地撒满了整个世界。可即使是这样的冬日,对于孩子们来说依然有无限趣味。运气好的时候爸爸还能从石头山上抓到一两只野兔。小时候,我们趴在窗台上,看着那只兔子临死前的扑腾,心中不知是激动还是惋惜。更多的时候,我们都会玩弄那两块钱一盒的擦炮:一用力擦盒子的边缘,就赶紧向那山里的小洞洞一扔。只听到那“啪”的一声,山坡上只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黑乎乎的土坑。家家户户响着此起彼伏的擦炮声,虽声响不算大,却在忙碌中谱出了一阵欢乐的乐曲。
每到傍晚,年味逐渐浓起来,各家的炊烟从屋檐一点点地升了起来,笔直地,到了一定的高度便渐渐消散了。那绵长的呼喊声在那样欢乐的夜里,显得特别可爱。原来是年迈的婆婆在门口呼喊着在田间嬉戏玩耍的孙子回家吃饭了!于是,三两个孩子跑回来了,脚不安分地踢来踢去。等待着那一系列的山珍野味。腊排骨是必不可少的,一端上桌,孩子都跳了起来,舀起大块的骨头,滋溜滋溜吸着那暖烘烘的汤。孩子们都忘乎所以的吃着喝着,不亦乐乎。直到饭碗见底,一抹嘴,拿起鞭炮,飞快达窜到外面去了。
不一会儿,地上充满着烟火,天上也绽放着光彩。这是一天中最欢腾热闹的时刻,欢笑过后一天的年味儿也迎来了尾声。
现在,我家的年味早已没有那欢乐的气氛,但是这味道,永藏我的心头。
【篇七:回家】
熟悉的味道。这是什么味道?嗯,我也不知道,大概是……老家的味道吧。老家的气味,太独特,又太温暖。
老家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了。那里,有我童年中的美好记忆。
老家建立在山顶,是一个村庄,与世隔绝,只有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通向那儿。还没有到老家呢,我就闻到了老家独特的味道。
老家的味道,是独一无二的呀,青草的气息中隐约带着炊烟的香气,还带着粪便的酸腐味,在这气味中,又有林间的清新,太阳的芬芳。
一闻到老家那带炊烟香气的味道,我就想起了奶奶每次盛饭后剩下的锅巴。由于是柴火烧的,所以那锅巴又脆又香,自带柴火的香气。浓郁的米香,脆脆的口感,吃完饭后拿一块坐在葡萄藤下吃,便是最惬意的。
唔,好臭啊!一坨粪把我从思绪中拉回来。这坨粪臭,让我想起了许伯伯的那头牛。它初次见到我时,我穿着一条玫红色的衣服,它发疯似地冲了过来,幸亏许伯伯拉住了他。
后来见到它时它好像变了,变得很安静,我甚至上前和它说了几句话。哦,对了,还有许伯伯,他常常来奶奶家喝点小酒,唠唠家常,奶奶来城里住时,是他帮我们看着鹅和鸡的,他特别和蔼,曾送我一只小白兔。
想着想着,就到了村口,离开老家已经两年了,太想见到它了,我不禁加快了脚步,不知道现在的老家,还是那个模样吗?
【篇八:给环保局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环保局长:
您好!
我是一株野花,我住在茂密的森林里,曾经我过的很快乐!很幸福!我玩捉迷藏,小草妹妹陪我唱歌,大树伯伯给我遮阳。现在,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阳光哥哥被黑云巫婆给遮挡住了,小草妹妹被踩得灭绝了,而大叔伯伯也被砍伐了。这都是因为那群人类!
前段时间有一群人类来到我们居住的森林,他们把大树伯伯的枝干砍去当柴火烧,大树伯伯的枝干化成了黑烟,遮挡了阳光哥哥。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我的哥哥也被他们带走了,说要把哥哥做成香水,送到城里去卖钱,我看着哥哥对我摇了摇手,我明白哥哥的意思,他是想让我赶紧逃跑。我遵照了哥哥的意思,赶紧回到家里去找我的爸爸妈妈。
环保局长,我们植物也是有生命的,请你呼吁人类保护环境,并把一些森林列成国家保护区,一定要保护我们的生命呀!
森林使者:齐齐
201X年3月26日
【篇九:回家过年】
因为我的爸爸是湖南湘潭人,所以一家人每年春节都会回湘潭过年。
湘潭也是毛主席的家乡。
做饭
湖南的农村,大多是用大灶烧柴火做饭。
因为只有用柴火烧的饭菜才能特别香,所以农村才会一直沿用这样的烹饪方式!
拔萝卜
乡下爷爷家屋子外面,有一片菜地,种满了各种菜,有青菜,萝卜,包菜,大蒜……
瞧,我拔的大白萝卜,妈妈把它洗净去皮,切片,生吃也很甜,很脆。
放烟火
在这里,晚上是可以随意放烟火的。
我和妈妈买了许多,有能在天上飞的,有能在地上旋转的,各式各样、姹紫嫣红、五颜六色,太开心了!
金玉满堂的炮竹
浏阳厂的这种炮竹,性价比特别高,伍块钱就能买肆个,一个可以放到三分钟左右,燃完了,一点残渣都没有,很环保。给浏阳鞭炮厂点个赞,嘻嘻……
舞龙
我和妈妈去商场买年货,在广场上刚好看到在舞龙,围观的人很多,很是热热闹。
舞龙是当地庆祝喜事的一种特有形式。
早餐
在这里,大家的早饭就是吃米粉。
湖南米粉简单来讲,就是米磨成粉做的面条,软嫩细滑,配上肉沫做的浇头,嗯,我可以吃两碗。
到湖南大家一定要尝尝,真的是超级美味。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在湖南过年觉得有趣的一些事情。
谢谢大家的聆听!
【篇十:我爱小草】
我最喜欢的植物是小草。为什么喜欢它呢?那就跟我去看看吧。
春天,小草迎来了它们生长最茂盛的时期,满地的小草让人眼前一亮。小孩子可以在草地上玩耍,摔下来也不怎么疼。成片的草地,就像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玩累了,躺在草地上,蓝天配上草地,使人心旷神怡。除此之外,小草还有很多用途,比如说给牛和羊充当美味的食物,还可以拿来作柴火烧,也可以用来盖房子……
更让我赞赏的是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在冬天,有的小草被厚厚的大雪掩埋了,有的完全枯黄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好像死了一样。尽管这样,一到春天,小草又恢复了生机,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这样赞美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算小草经历再多的苦难,它也会重新站起来。我们人也要像小草一样顽强,即使被打败一百次,也要有一百零一次站起来的勇气。
从此,我更爱小草了,因为它那不屈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