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虫鸣之美】
前几天夜晚,窗外蝉声连绵不断,屋内蟋蟀叫个不停,两相交汇,不胜烦扰,加上心中本就不悦,便愈加烦躁,真是欲除虫鸣而后快。
我的耐心终于到了底线。于是愤怒地拎着水,倒向所有发出虫鸣的地方。一发现有可恨的虫子蹦出来,就干净利落地一脚踩碎。虫子仿佛成了我不共戴天的仇人。它就是烦躁,它就是阻碍,它就是负累,它就是肮脏,它就是罪恶。我要将它踹入无底的黑洞,我要将它的声音彻底粉碎。
果然,虫鸣弱了许多。我甚感舒适,为自己果断利索的行动沾沾自喜。
就这样过了许多天,深夜读书时,倏忽觉得似有什么不对,心中颇不安宁。释卷细思,原来是因为没了虫鸣,静得有些可怕了。没有了虫鸣,心中反而不大安稳。我不免对自己这个想法感到吃惊了。
我不由自主地细细地寻找起虫鸣声来。似乎过了很久很久,我终于觅到了一声声虫鸣。它犹如一个华丽的梦从远处出现,仿佛淅淅沥沥的雨敲打着窗棂,孤峭而幽奇,清远而凄迷,低回而愁肠百结。
于是我竟然推开案边的作业,走出书房,全神贯注地静静倾听。原先讨厌的虫鸣声,此刻竟然变成了人间仙乐!好像是小提琴的低奏,好像是在月下湖上独吹的洞箫,好像是在红楼的重幔中透漏出的弦管声,好像是由溪石问流过的淙淙流水,好像是山冈上在足下拂过的飒飒的松风。我竟彻底地沉醉了,想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仿佛羽化而登仙”的句子来。
回到书房,我不由得生起许多羞愧。我居然亲自夺走了那么多虫儿的生命,我居然妄想将这美妙的音乐毁灭!居然是我!
美丽的大自然有太多太多的神奇,而那虫鸣声便是其中一个动听的乐章。然而凭自己一时的喜恶,对自然界的生灵任意处置,未免太自私了。人,本就是自然的子女,妄想主宰自然,独霸世界,只有失败的命运。美好的事物,不要在我们亲手将它毁灭后才恍然念起它的美丽。
【篇二:有一种甜作文】
说起“甜”来,相信各有不同。或如糖触及味蕾;或如温情,触及心灵……而我认为,最甜的,莫过于味觉与心灵的甜撞击在一起,那才是人间的至圣美味。
记得那是个飘雪的冬日,为了九天后的考试,每个人都埋首书山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寂静的教室中,不时响起一两声咳嗽。冬天最怕的就是感冒,班里不幸已有一半中标。
这时,出去有一会儿的班主任回来了:只见她手上各提着一只水壶,胳膊下还夹着一包红糖,努力地挤进门来。
“来,同学们。”她拍了拍手,顾不上擦一下头上的浮雪,笑眯眯道,“刚熬的红糖姜水,天冷,都来喝一杯,驱寒抗感冒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这样,大家才会有劲儿冲击期末考试呀!”像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我们都笑了。教室里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就近的几个已冲上前,抢着倒水。只见两只胖胖的不锈钢热水壶在位子之间快速传递,就像《荷塘月色》里的微风,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对岸去了。
我却不以为然。因为不喜欢吃姜,自然对这种安慰剂式的民间秘方就兴趣了了。不幸的是那天下午,我不仅染了感冒,而且还发了烧。只好拖着虚弱的身体提前告假回家。路上掏出水杯时,却愕然发现里面满满的姜水!氤氲的热气扑面而来,让我一时惊在了那里,这,这,应该是班主任装的吧?可是,她又是何时为我装上的呢?我猛地想起,她支开我,让我去办公室跑腿的事。原来如此。
即矛盾于喜恶,又感动于她的良苦用心。我平生第一次,仔细地辨别了一下热气中那微不可闻的姜之细味,又违心地端起杯子,在忐忑中小心翼翼地呡了一口。一股甜味迅速在味蕾上绽开来,继而又浮出微微的几分辛辣,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咽。而且这种甜中的微辣,竟似有几分碳酸饮料的精髓,又似带了几分王老吉的神韵,那淡淡的辣被浓浓的甜包裹着,竞有相得益彰的新奇口感。我的味蕾不禁又升起几分痛饮的渴望。
那是至今都难以描述的一种甜,温暖了心,驱走了寒,滋润了四肢百骇,打开了周身的毛细血孔,细密的汗珠悄悄地渗出来,带走了高烧,我顿时感到舒服了很多。这一杯红糖姜水真的很有效,班主任没有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