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相关作文

【篇一:妈妈】

5月8日,母亲节是个神圣而又伟大的日子。妈妈我要对您说“我爱您,您辛苦啦”!我还要制作一张爱心贺卡送给您,里面写满了我要感激妈妈的话。

我最感激的人是我的妈妈,她每天六点起床为我做早餐,一个星期变着花样为我做早餐,有时吃面包豆浆,有几时吃颜色多样的炒面,有时吃粗粮粥……早饭后又不辞劳苦的送我去学。因此我最感激的人是我的妈妈。

我最要谢谢的人也是我的妈妈。她每天辅导我学习,要求我作业要分成二类,一类是能独立完成的,另一类是需要妈妈指导的。还要求我要准时写字工整的完成作业,她常说字如其人,让我横写平,竖写直,我们有时也会因为一个横折没有顿笔而争吵。妈妈要求我每天阅读经典文学半小时,比如曹文轩写的,《草房子》《青铜葵花》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狼王梦》,还有梅子涵的《吹着小号前进》。是的,大量的阅读对学好语文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最要谢谢的人是我的妈妈。

最关心我的人也是我的妈妈,她是那个看见我摔跤,一边说我怎么这么不小心,而一边又帮我上药的那个人。

妈妈时常教育我要做个勇敢。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我爱我的妈妈,她是伴随我成长的好妈妈,我要大声的说“我爱您,妈妈!”

【篇二:让国学经典伴我们同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幼在我心中牢牢扎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月夜思乡的情景在我脑海中也不曾忘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领略到了古诗词的魅力。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但有大量优美的诗词演绎着语言的魅力,还有很多经典着作展示着古人的智慧。比如《三字经》、《仟字文》等内容简短精炼,寓意深刻、包罗万象。“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趁着年轻要好好学习,锤炼自己,将来一定会成有所成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身边处处都能获得知识。这些经典文学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像一盏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无论做人还是做事!

看完《三国》,我想成为诸葛亮,像他那样足智多谋,能识天气、看地理。可最后像他那样聪明的人也未能挽救一个国家,为什么?如今看来,这与三国时期各诸侯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共同的目标有关。这样既伤害了百姓,自己也无法成功。这让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新中国,新中国以国家统一为目标,没有战争,没有争权夺利。我们丰衣足食,有明亮的教室、和蔼的老师;有幸福的家庭、和谐的邻里。可是,同学们,在我们享受这一切的时候,也要想到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

看完《西游记》后,我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能降妖伏魔、辨善恶。为保唐僧取经不畏艰险,不惧生死、勇往直前。也曾为唐僧的软弱无能而气愤。但当我看了《大唐西域》之后才明白,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一个博学、有主见、雷厉风行的人,是一个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坚定不移的高僧。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国学,它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知识结晶,它能教我们明辨是非、少走弯路、增加修养、提高素质,让国学经典伴我们同行!

【篇三:读《青铜葵花》有感】

读书是一轮煦暖的太阳,书的知识充满光明。读书是一缕清风,书的故事能吹散心头的阴霾。读好书能让人增加非凡气势和特殊的潇洒。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暑假里的一天,我读了曹文轩的经典文学小说——《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讲述了四岁的女孩儿葵花,从小就没有了母亲的爱。可命运恶魔终究还是没有放过葵花:一天,葵花的爸爸到海边去写生,突然一阵狂风吹来,将爸爸画的画儿刮到了水面上,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画着向日葵的画儿没有一张是背面朝上的,远远望去,那情景宛如一朵朵向日葵生长在水面上,海面上的“黄色向日葵”,壮观极了。当时的天空,一轮太阳,光芒万丈……

就这样,爸爸为了捞画儿,一不小心失足落水了。五岁还没有懂事的葵花,失去了最亲的两个人……

后来葵花被好心的青铜一家收留了,虽然耕田的日子苦了一点,但是爸爸、妈妈、奶奶、青铜、葵花,却过着全村人最幸福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葵花城里的亲戚把葵花接走了。无奈之下,青铜日日夜夜站在大麦地,等葵花回来的那一刻……

现在,大家都不喜欢学习。可是学习与青铜一家的辛苦相比算得了什么呢?慈祥又可怜的奶奶、善良的爸爸妈妈、朴实的青铜,他们在那样辛苦的日子里,仍然乐观感恩。而现在的孩子每天都被浸在香甜的蜜汁中,父母更是舍不得让我们吃一点点的苦。每天他们都一而再再而三的纵容我们,如果再这样下去,面对真正的困难,我们受得了吗?到时肯定会被打击的肝胆俱裂,社会的困难不会像父母,更不会可怜你。

所以要珍惜现在的黄金时光,同样,!也要多锻炼自己。

每个人的生活都得面对困难,更要有笑着面对的能力。不要害怕困难,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也许,生活会让我们一路坎坷,但只要我们有志气,心中有爱,没有什么不可能。正如曹文轩对《青铜葵花》的评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痛苦。

少年时,对痛苦有理解……

长大后,才能成为强者。

【篇四:读《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萧红,她是中国近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我在暑假中阅读了这本书,仿佛身临其境地经历了她儿童时期所遇到的事。可爱的她,看到外祖父在菜园里割草,她想帮忙,结果把韭菜当草割掉了,顽皮的她,在帮外祖父浇菜的时候,把水泼到天上,嘴里叫着:“下雨了!”那时的萧红是多么快乐,多么天真可爱啊!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有一次,我帮妈妈种地,结果差点把菜都给踩扁了!

《呼兰河传》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特别是呼兰河4月18日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比较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据说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上一副眼镜,然后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来年都会生儿子哩,这可真有趣。像这样平常而又充满乐趣的小事很多,但我觉得都很精彩,都很有乐趣。

书里有句话:经典文学是一盏盏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我觉得很有道理,就是因为有了这盏明灯,我认识了动物、植物,了解了天文、地理,大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还丰富了我的想象能力!就像《窃读记》里的小英子,就像以书为侣的尤安·艾肯,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在书里漫游,在书里成长,以书为友!

【篇五:碎片化的生活】

在碎片化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每一个部分也都变成了碎片化的。就比如,碎片化阅读,碎片化购物等等。然而碎片化的生活有利也有弊,也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心态和知识。

就拿碎片化阅读来说吧,在移动互联网大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热衷于网络文学。在网文中,大多数都为同一种类型的“套路”,但为什么还是会有人去喜欢网文,更有读者去“打赏”作家,而不是沉下心去阅读经典文学呢?那是因为人们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已经习惯于“快餐”而在我看来网文正是这种“快餐”生活的产物。有可能到了以后就可能不会有人再记得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也可能不会记得古典文学。而只记得那些网文中的主角。

而碎片化的生活则不一定全是不良的,也有一些是好的方向对于我们有起到好的作用。

化的生活强调的速度,强调的效率。所以人们会用尽一切方法来加快自己的工作,而高效率的电脑,网络则就是人们所喜爱的对象。人们于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信息和材料,不必像从前去查阅书本和去图书馆,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和思考来充实自己的报告和知识。

碎片化的生活也可以很好把我们的生活规划,可以很好的节约时间省去那些不必要的时间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料率。可以给我们更多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

碎片化生活有利有弊,在我看来,只有好好的利用碎片化的生活而不是去改变它。因为碎片化的生活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一种存在,若是想改变它,则必须脱离对网络的依赖。这对于青年人来说是不大可能的一件事。所以我们只能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尽可能的取出更多的时间去做那些只有精心是才能做得事,比如学习、阅读。

【篇六:笑给自己听】

【笑给自己听】

文/吴思瑶(经典文学创作班·六年级)

笑,是黑暗中最亮的星;笑,是惊涛中平稳的舟;笑,是沙漠中最清甜的泉。更多的时候,笑给自己听的,毕竟人生之路更多的时候是自己踽踽独行。

随着“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拉开序幕。那一瞬间,中华大地染上无尽鲜血,无数人为家为国踏上长征之路。八年抗战中,有一位伟人横空出世,他就是毛主席。那句“三军过后尽开颜”凝聚着多少乐观,多少勇气,多少智慧。在己方并无绝对胜算的情况下,他依旧微笑着,这笑声,并不笑给别的任何一个人听,而是恰恰笑给自己听。兵临城下又如何?背围井冈山又如何?那笑声,就是希望的象征。整整八年,为了赶走侵略者,得冒多少风险,得走多少次枪林弹雨,可他依旧在笑,笑的轻松自如,放弃一城又算什么?他要的是全中国的解放。没有多少希望,那就笑给自己听,给自己希望。

且不提那么遥远,仅仅只是我自己。在绝望中徘徊,在孤独中彷徨,在苦涩中游移。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每一步似乎都迈向深渊,又似乎走向阳光,陌生的小路在脚下徜徉,心中更多是恐惧与绝望,希望的光芒缓缓地在黑暗中消散。我知道,我迷路了。远处有几声鸡鸣,我隐约觉察到了黑暗似乎有几分褪去,禁不住展颜一笑。那一笑,如一把利剑斩破黑暗的笼罩,我眺见了向我招手的目的地,脸上又浮起几分笑意,听见自己的笑声,我长出一口气。我突然懂了,懂了为什么要笑给自己听。

笑给自己听,不单单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更多是一种激励,就像那声笑点燃了心中的灯,照亮的前进的路。所以,在黑暗面前,笑给自己听,相信它会带给你黎明。

【笑给自己听】

文/林鼎毅(经典文学创作班·六年级)

笑如同润滑剂,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笑如同冬天里的阳光,消融彼此之间的坚冰;笑如同一架桥梁,连接人与人之间内心的沟通……一直以来,大家肯定都认为笑是对别人笑的。可是,你们是否想过,笑是笑给自己听的。

司马迁,一位著名的古代史学家、文学家,他写出了“世家四绝”之一的《史记》,可是,这样一位文学家,他的人生旅途却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在他写《史记》的过程中被卷入了一桩案件,被施了宫刑。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他到底有没有放弃编写这本史书的念头呢?他并没有,他忍辱负重,在狱中顽强地写下了《史记》。到底是什么缘故能让司马迁坚强地写完了这部史书?因为他自己笑给自己听,使他自己有了自信,使他自己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如果他没有笑给自己听,也就不会有这本《史记》的诞生,也就不会有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靠他自己“笑给自己听”的那种精神完成了这部伟大的史书,可是我就没有这种精神,做事也不够坚定。有一次我在练习跳绳,正当要马上跳到五百下的时候,可是我总感觉背后有人说:“停下来吧,你也不可能一口气一口气跳五百下的。”虽然我的想法是坚持跳到五百下,可是总感觉身体渐渐不协调了,我只好放弃了这个想法,还有一次与家人一起爬山,只见马上就要到山顶了,可是总感觉背后有人说:“你是没办法爬上山顶的。”没有想我实在爬不动了,也就只好放弃了……

笑给自己听,其实是一种坚强的表现,笑每个人都会,可如果可以将笑变成自信,坚强的源泉,这才是真正有价值、意义的笑,让我们学会坚强,学会笑给自己听吧。

【笑给自己听】

文/杨习然(经典文学创作班·五年级)

顾城说:“你的笑,是大海拥抱海岛的笑,是星星跳跃浪花的笑,是椰树遮掩椰果笑,你笑着,使黑夜奔逃。”——题记

曾经,当我考砸了,我都会泪流满面,心想:为什么我这么失败?但是,我有没有想过《人生不设限》的作者——力克·胡哲,他身患“海豹四肢”,先天没有手,也没有脚。但是,他从不自卑,绝望中勇敢地爬起来,用乐观与勇气面对生活。对啊,他也有过轻生的念头,也曾在黑暗的空间里徘徊。但当他笑的时候,他立马就变得自信,快乐。力克笑给自己听,给予自己乐观与满足。所以,《人生不设限》里有这么一段话:“我现在认为,我非常幸福。”力克*胡哲都能挺起腰杆,重新面对生活,我怎么能因为一次小小的考试伤心呢?笑给自己听,是对自己最大的鼓励。

笑是阳光,给人们带来温暖与希望。每个人都会被打败,但绝对不能让生活把我们打倒。以前看过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一个女孩母亲去世,父亲又患重病,年仅16岁的她担负着家里的所有责任与读书的任务。一名好心的女记者听说了这个女孩家境困难,便去采访她,准备拍几张照片,以便发到网上进行筹款,并捐给女孩,记者来到女孩家,发现在破破烂烂、家徒四壁的房屋里,一个衣着破烂的女孩端着缺了口的粗瓷碗正在给父亲喂药。

当记者迅速按了下快门。女孩惊讶地转过头,对记者说不要!她回屋穿了一件褪色但干净的裙子,束了一个马尾辫,把父亲扶到院子里的柳树旁,露出了纯洁的笑容,现在你可以拍了,她说。走之前,记者问她为什么?难道她不想得到筹款吗?不,女孩说,我想笑对生活,让别人看到我积极的一面。是啊,笑对生活,能给人带来积极、希望。

笑对生活吧!给自己带来欢乐与美好!

【笑给自己听】

文/林楚云(经典文学创作班·五年级)

笑,像冬日的暖阳,温暖人们的心灵;笑,像春天的雨露,滋润初生的幼苗;笑,像欢快的歌声,唤醒沉睡的幸福。笑给别人听,别人报以微笑,笑给自己听,才能感受到内心的愉悦。

童年时的我,常常因为受到一点儿小挫折而萎靡不振,整天愁容满面,动不动就爱发点小脾气。可到后来,我学会了笑,笑给自己听,即使自己心情十分低落,也会对自己发出真诚的笑声,笑声的魅力是无穷的,它让我摆脱了内心的苦恼。

究竟是谁教会了我笑给自己听呢?这还得从二年级时那个夏天谈起。那天下午,天气炎热,我见到未开的空调,又开始闹小脾气了。“真是的,这么热也不开空调,我都快融化成水啦!”边说边去阳台外开空调主机。就在我来到阳台上时,忽然看到前几天刚搬来的那个小女孩在喂阴凉处的奶奶下午茶和面包。我知道那个女孩家境贫寒,来到城里很不容易。平常听别人常常谈起,她家里只有奶奶和她相依为命,年迈的奶奶不能送她上学,有时连自己吃饭都很困难,女孩每天帮奶奶洗衣服、做饭、捶背、补鞋,晚上累得头疼。可即使条件如此艰苦,她也从未抱怨一声,奶奶疼爱她,她也爱自己的奶奶。她对奶奶十分孝顺,她坚信,总有一天,自己会用行动让自己和奶奶过上幸福的日子。我再看着她那耐心地一举一动,慢慢走回房间,不再抱怨天气炎热。从那以后,我也学会了像她一样笑给自己听。

命运有时会让人欣喜若狂,有时会让人感到绝望。但请不要对自己绝望,尝试着笑给自己听,你会发现,绝望正狼狈而逃,笑声让绝望从此远离你。

【篇七:我最喜爱的故事】

我最喜爱《舒克贝塔传》系列丛书里的一本书————《双子星球时空之旅》中的93、94、95集。

《舒克贝塔传》的作者是郑渊洁。他一个人写一本杂志,32年世界纪录保持者,杂志名为《童话大王》,月刊。他笔下的文学形象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影响了中国三代孩子。汶川和玉树地震时,他用稿费向灾区孩子捐款150万元,国家民政部授予郑渊洁“中华慈善楷模”称号。2008年联合国向郑渊洁颁发“国际版权创意金奖”,表彰郑渊洁原创了众多经典文学作品。201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郑渊洁“国家反盗版形象大使”称号。

《双子星球时空之旅》的第93、94、95、主要说的是:人类发往太空的勇敢号载人宇宙飞船,在太空轨道运行的第四十九天发现了一架微型飞行器。然后,勇敢号宇宙飞船把舒克和贝塔的宇宙飞船“对接”起来。地球上的人都知道,全世界的上千名宇宙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学家……云集外星人将下榻的宾馆,准备研究外星人。这两位外星人圆耳朵,尖嘴巴,两双绿莹莹的小眼珠滴溜溜地转,原来这两位外星人就是地球上的老鼠。同行是冤家,同行的科学家们剑拔弩张,要一决雌雄。舒克和贝塔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到太空转了一圈,从根本改变了自己的地位。有一个国家改名为舒克国,舒克和贝塔觉得出名的滋味不好受,皮皮鲁上了主席台……

由此,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们不好好观察而引起的讽刺性笑话,把普通的老鼠当成外星人顶礼膜拜。

【篇八:走进《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这句话,在我读书至高中时,在教材上,已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小学。当时只是小和尚念经,嘴里念着,脑子却不曾想着,只是单纯的知道,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老师。这句话,也只是一句话,是被长辈夸奖读书认真的“工具”。

第二次,是在初中。对于“师”这个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指在某方面比我更加精通的人,但还是那样漫无目的地在读,在背,在用,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凭感觉的,将这句话写在那些作文里。

第三次,便是出现在高中的人文课上了,现在,对于这句话,这七个字,我已经明白其中所讲的道理,明白其所指的重要性,其实我认为,何必三人,就是两人,另一人也会是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和不足之处,“学习”这个词,不是单单地被限制在“读书”这个字眼里,其深刻含义,是将别人的长处,“挪”到自己身上来,是汲取,亦是付出,你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和耐心,才能从他人身上汲取优点,我之所以用“挪”而并非“拿”、“移”等字,是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亦长亦短,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再细读这句话,“三人行”,只有在前行、前进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哪里,并非其他时候可以发现的,所以“行”这个字,是条件,“师”这个字,是发现。

此外,“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教诲,也是训诫,很多人自以为是,或是不屑于他人的观点,这都是不对的,只要是与自己同行(xing)的人,就必有比自己更加好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深记,自己并非完美,缺点总比优点多,但是学习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补短取长,只要愿意,都是很容易的,除了愿意,更不可或缺的,是毅力和恒心,这些已经被人们嚼烂的词语,其实也是让人很难坚持并做到的。

很多人只听闻《论语》,并无读过,更不会反复研读。现代作家和国外作家的书充斥着这个市场,中华经典,逐渐地淡出了读者的兴趣。新书推荐榜不停地更新着,但是中华经典文学的榜上,《论语》,永远是那位矗立在那儿的不朽老者,代表着中华文化最耀眼的那束光芒,愿你,也能不忘璀璨文化,走进中华经典,走进、《论语》……

【篇九:海市蜃楼读后感】

诗歌的魅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中尽情遨游是人最大的快事之一。我是个小书迷,只要有空,就沉迷在书中不能自拔。寒假,这美好时光,我自然不会错过。《海市蜃楼》就是我在今年寒假中读过的一本经典文学书。其中《蜘蛛诗人》这则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蜘蛛诗人》一文主要介绍了一只叫阿怪的蜘蛛捡到了三句诗,开始它只想知道诗句的意思,好在大家面前炫耀。后来,阿怪觉得生活中没有诗的话,心里总是空虚的,可它再也没有捡到过诗句,他只能自己尝试写诗。经过不懈努力,他写的诗终于得到了森林朋友们的认可、赞美,因为他的诗写出了自己真正的感受。

文中的蜘蛛阿怪是个喜爱赏诗、写诗的人。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优美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角色。它用它独特的魅力使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当我们走在密密的枫林里,看到满眼的黄蝴蝶在空中飞舞,看到满地的黄金在脚下踩过,这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我们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想学习时,老师会语重心长地劝诫你说:“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当你仰望天空,看到那圆月高挂天空,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而你的亲朋好友远在他乡时,你不由地感慨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是呀,凝炼的语言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诗歌,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增长了我们的知识,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具色彩,更加充实,更有生命力。

爱诗歌吧,像蜘蛛诗人阿怪一样,让诗歌充满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诗歌的无穷魅力。

【篇十:铭记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民族文化,忘记一个民族的精神,这难道不是一种背叛吗?

生活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世人变得浮躁、浅薄、庸俗。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出现在各种文章中,字正腔圆的方块字被“肢解”再重新组合成“火星文”,中国一些经典文学被恶搞,被改成只博利益的影视片……人们美其名曰:“时尚。”

诚然,恰当地追求时尚本没有什么不妥,这毕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然而,先人们所创造的伟大文化,是万不可忘记的。一个遗忘传统文化的民族就如失去了源头的溪流,如同没有根基的树木,这样的民族是十分可悲的。

当我们厌倦了鲁迅的作品时,外国人正在仔细品读鲁迅作品集;当我们已谈忘《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的时候,外国人已把它列为必读读物,甚至商人,也争先阅读,学习书中的计策。我们觉得无所谓、习以为常的传统文化,外国人却十分感兴趣,他们正在努力汲取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中华民族,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仓颉造字到活字印刷,从四书五经到四大古典,从秦砖汉瓦到诗情江南,从汉服唐装到旗袍刺绣……),这博大精深的文明,汇成了我们亘古长流的华夏文明之河,汩汩流淌,绵延不绝。可现在,我们是否害怕有一天,外国人能说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内容,而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却可能四大名著是哪些都说不出来?我不敢想像那会是多么的可悲。源远流长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先民们给我们留下了多少不朽的文化遗产,我们如果不传承下去,总有一天,文化之源将会枯竭,我们的民族,也将无以立足于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了。

中华民族在漫漫长路上创造的辉煌文化,是我们的珍宝,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承下去,让它生生不息。身在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明白,铭记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多么重要。不忘过去,引领未来,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人类自从有了文化便拥有了灵魂。铭记文化,让她点亮我们思想的火花;铭记文化,让她辉映历史的长河;铭记文化,让她像太阳般发出耀眼的光芒,去照亮我们心灵的夜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