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相关作文
花未开全月未圆作文1000字03-03
苏轼曾在中秋月圆时诗话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李清照曾在春尽花落时伤春怀时:“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太过完美的东西反而给人以担忧,而不能直面日后的衰落,唯有万物再差一些就完美了,才给人以憧憬和期待。人生也是如此,只有对人生抱有欣赏的心情,去憧憬和期待生活,才能享受人生,享受生活。汪国真曾在《热爱生命》中写道:“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就都在意料...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650字02-28
今天语文课上,谢老师给我们评讲了苏轼的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也不知是出于钦佩他的文笔,还是出于对他的好奇,我竟慢慢对他产生了兴趣。放学后一回到家,我顾不上吃饭,把所有人的话都当成了耳旁风,径直飞奔到楼上,开始查阅关于苏轼的所有资料,在“艰苦奋战”了半个小时以后,我眼中苏轼的形象慢慢浮现了出来。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曾官至知州、礼部尚书,也曾被贬儋州。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一个又一个...
一切都会过去作文600字02-25
人生在世几十年,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做出令我们痛苦的抉择,也会遭受命运不公的对待。对待这些不公与痛苦的时候,或许我们应该先告诉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台湾有一位用嘴画画的画家,他的名字叫谢坤山。十六岁那年,他因遭受高压电击而失去双臂,一脚,一眼。最初他的确似乎掉进无底深渊,可是最终他依然站起来了,面带微笑,用嘴描绘属于谢坤山自己的世界。虽然,谢坤山在人生之路上重重的摔了一跤,可是他站起身来,拍拍...
诗词有真情作文800字02-25
赌书泼茶,一晌贪欢。在小雨淅沥的街头,手捧诗词,步转于青墙黛瓦之间。雨滴染出了墨色,而墨香更是浸入我的灵魂。诗词是激昂的,它让一个无知的小孩,有了自己的理想。“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一生怀才不遇,到了晚年仍有报国之志,他的诗词告诉人们:逆境也是顺境,危机同时是转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青莲居士身处逆境,在黑暗势力重重压迫下,有感而发。“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即使怀...
活在当下作文1000字02-24
很多时候,我们都自以为明白了“珍惜”的含义。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常常能看见有人时常唉声叹气,说着我曾经应该珍惜这个保留哪个,我们也常常看见有人极目远眺,说以后我一定要珍惜这个保留哪个。可是面对时间,我们都败在了下风。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命运的声音告诉我们答案: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眼前的往往都是最容易把握的,因为他真切地存在于你的生活,你能看到发生的一切,也能立刻将承诺转化为行动。可也就因为眼前的...
明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700字02-22
独蹒小路,无意望见了天空中的那弯残月,这使我想起了他。中秋临月,浅唱明月几时有;凭水空流,方吟大江东去。此人便是苏轼。记得小时候读古诗词时,我偶然读到了一篇苏轼的词。读了两遍后,感觉顺口且气势非凡。从那以后,我便喜欢上了他。还记得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那种心痛,那种悲伤。“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虽说他丧妻十年,但每当回忆起爱妻整夜陪他苦读,那种心境的...
苏轼的旅途作文800字02-22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题记宫城内一道轻轻的敕令,汴河边一只破败的小木舟,不知当时是何气候,但想来该是深秋。苏轼延伫河边,苦望着萧索凄柔的潺潺流水,最终,踏上了厄运的谪迁之途。作为一名臣子,不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施展自己的宏伟抱负,而左迁异地,哪怕是苏轼,也没有理由不痛苦的。遑论被贬只因一首诗,一桩无中生有的乌台诗案。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被朋友背叛,苏轼必然...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苏轼作文900字02-20
畅游西湖时,总是会想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登顶庐山时,总是不自觉涌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月圆月缺,年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饱含了多少希冀。遥望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风流人物辈出,但总是那抹屹立在赤壁之上高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略显沧桑的身影,清晰的明显,胜过了时间。一入官门深似海苏东坡一生在官场宦海中沉浮,但却三次遭贬,东坡有抱负,有主见,绝不肯随...
梦遇苏轼作文1200字02-14
寂寞的夏夜掠过一丝微凉的风,皎洁的月光将这起伏的大地抚得更是温柔。仰望满天星斗,月夜似水柔。伴着知了的轻语,我斜靠在竹椅上,缓缓地、缓缓地进入了梦乡。“这是哪儿?”我喃喃的说。四周白茫茫的,早已融成了一片雪白的汪洋。我缓缓的起身,只见一束强烈的光闪过,晃得我睁不开眼。再看时,就看见一个人站在我面前,一袭白衣,飘飘欲仙。我努力想看清他的脸好辨认出他是谁,可他却有意回避似的。他一伸手,便现出两个小方椅...
我心中的一盏千古明灯作文1000字02-11
我细细地端详着他的画像:面容冷峻,几缕美髯,风神俊朗,宛如坠落人间的谪仙,尽显风华绝代。无论何时,我总能奇妙地感觉他“好好乎如凭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虽然相隔近千年,可我仿佛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他深邃的目光,听到他不是的爽朗的笑声,触摸到他旷达的心灵。不知何时起,“苏轼”这一千古之名已悄然进驻我的心房,成为点亮我近乎空白的心灵的一盏明灯。初识他时,只因他是“唐宋八大家”的成员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