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相关作文
征途作文750字04-27
披甲戎装,驰骋万里,我,在征途路上。——题记过冬的寒,便有春的暖;送走月的凄凉,便是日的炽热;接受得了成功,便要看得开失败!人生,是一条不可回头的征途,我们都在向前进。你,又或许,在这条征途上为柴米油盐奔忙着;或贪图享乐止步不前;或拥有名利却惊恐未来;或历经万千找到自己初心的归宿……可这征途,不论我们是否在进步,或是倒退,都仍在前进着……时光呀,它伴随着征途的脚步,来的悄悄却又走得匆匆。转眼,我们...
为青春喝彩作文800字04-26
元旦之日,七八点光景。早起意在赏雾,却见薄雾散尽。冬日晨曦初露微光,蕴羞涩含蓄之情,宛若少年初入青春时,于大地投下一片淡薄温和的金色光影。观日出正出神,忽闻暗香浮动来。举目,但见邻家小院,一株腊梅迎寒独放,亭亭玉立,让人想起毛泽东的“俏也不争春,她在丛中笑”。那腊梅等不及枯黄的叶子落尽,便争先恐后地从枝头探出,缀了那梅满枝满树。她们一改初生时的娇嫩柔弱,顶着头上蔚蓝的天空,毫不收敛地笑着,唱着,跳...
无知者无畏作文800字04-23
在如今信息冗杂纷乱的时代背景下,人类情绪化的见解日益增多。作为这种浮躁情绪出口之一的“鄙视链”是一种人们自我感觉良好而瞧不起他人的现象。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充满声音与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这样说来,鄙视链不失为另一种“无知者无畏”的表现形式。只不过这个畏,是敬畏的意思。人们带着碎片化的一知半解,而在对他人、他物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情况下,瞧不起他们,即没有敬畏之心。所以说,“鄙视链”的存在是自...
谈梅作文450字03-24
自古以来有数不清的名人赞美歌颂过梅花。“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一种在冬天开花的植物,多为红色,漫天遍地的白中,一抹恰到好处的红,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梅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傲气,她高昂着头无畏地向冰雪里望去,她是一个勇士。她每开一朵花,代表她已经承受住了一次大自然的考验,大自然是残酷的,它带给梅的是一次又一次彻骨的冰,绝望的冷,她咬着牙忍受着,只为在冰天...
跟随你的脚步作文1000字03-24
历史上,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或者是仁人志士,或者是普通市井,他们或因勇毅,或因及人之幼,或因重挫而不低头,都给我以启示,成为我的榜样。我将看着他们的背影,跟随他们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直至生命的峰巅。勇敢无畏历史的画卷徐徐打开,定格在你的那一页上。经过土木堡之变,皇帝被抓,明朝的主力军全部葬在了那里,京城岌岌可危。在那危急之时,你挺身而出,守住了北京城,保住了大明的江山。但皇帝回来后,听从...
勇者无畏作文650字03-21
雏鹰只有勇敢地经历过无数次飞翔的挫折,才能成为翱翔于天际的雄鹰;树苗只有勇敢地经过风雨霜雪的洗礼,才能长成林中养眼的参天大树;而此时的我们也一样,只有勇敢地迎接每一次的挑战,勇敢地接受每一次的洗礼,才能成为我们期望的那样。勇气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的一剂良药。既然我们选择了高考,那就多给自己希望,向社会证明自己,让世界接纳自己。穿越历史风云,我看到了东临碣石,魏武挥鞭的遗篇。三国,是一个个男人的世界。...
青春作文作文350字03-18
在这个晦涩的年龄,我们冲动过,我们迷茫过……我们可以在一起放声高唱,我们可以在一起大谈阔论,但我们依旧迷茫,依旧彷徨。我们放纵,我们叛逆。我们目空一切,我们说实在的,不把自己当回事。只为寻去那一时的快乐,只为那无畏的忧愁!就这样,因为我们处在这个青春年少的时候!回首往事历历,时间让我们在不断的变化,变的让自己都不感认识自己。初中的我们是兄弟,高中的我们依然是兄弟。可看着这变质的兄弟,只留下无畏的心...
人要知怕作文700字02-22
曾听闻这样一则触目惊心的案例:四个醉汉比谁胆子大,唯有一人因害怕找了代驾。身下三人午夜醉驾赛车,结果都出车祸身亡,唯那背着“怂”的称号的那人幸免。“无所畏惧”看似一个英勇的词语,却使无数人因“无畏”而“无命”。而那个找代驾幸存的人虽是“认怂”,在我看来不过是懂得知怕。故人要知怕。知怕是坚守自身道德的准则。随手丢弃一块垃圾,随地吐一口痰,随口骂出两句粗话,随便去拿别人的东西,这些行为不道德,只因人不...
暑假去看海的作文作文750字02-17
太阳刚刚爬起来,便在平静深黯的海面上辟开了一道狭长的明亮的道路,波浪轻轻拍打着岩石,在阳光下闪闪地,如银鳞般。走,我们看海去!沙滩长长的,像一条玉带,一脚踩上去,就像踩上了松软、舒适的地毯。宽阔的沙滩上满是晶莹、细小的沙子。脚踏细沙,眼看大海!晨风照面,舒爽怡人;海味入鼻,直动心灵。大海很宁静,轻轻地走进海里,可是,海好像被我们吵醒了,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它似乎还有点起床气呢,用手推着,波浪被翻卷起...
读《十六年的回忆》有感作文500字02-09
读完《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同志的英勇无畏,便使我深深折服。“三·一八”惨案,使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同志在极端危险与重重困难下,毅然坚持着革命事业。文中最使我受感触的是,李大钊同志在随时可能被迫害的危险下,依然以组织为重,整日埋头整理书籍与文件,将它们销毁。也许这正是文中所写“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是啊,正是有了爱国之心,才会有对...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