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相关作文
年味作文550字06-07
一年之中到头最后的一个节日就是中国人最关心的节日,那就是春节了。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概念尤其深刻,因为好多朋友到了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和家人团聚。而中国又是一个注重团圆的国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论这一年在外边过得怎么样。到了这一天都要回到家中与家人相聚,聊一聊这一年的情况,问一问家人身体的状况。过年的时候中国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年夜饭,以及过年这几天的吃,十分讲究。而且中国的民族众多,每一个...
家乡风情作文750字06-07
“本店近日不营业,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咋了?店员家里生孩子了?不对啊,那也不可能所有员工都生孩子吧!哈哈!翻开日历,这不快过年了吗!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是精力充沛得不得了,回家时心情激动而又澎湃啊!手没事摸摸电话,想打电话;看看电脑,想玩电脑;翻翻书本,实属无奈;望望日历,巴望过年。无所事事,突然,我想到了一个打磨时间的方法,于是,我敲着键盘写了起来:家乡风情:我南通老家的家乡风俗可谓是...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900字06-04
还是不太适应家乡鞭炮声的噼里啪啦,家乡深夜依然灯火通明,家乡烟花?烂的闪耀天际;在城市里就连2017跨年夜都是寂静无声,只有手机和电视作伴。怪不得说家乡的春节最特别,最有年味。农历腊月廿十多时家乡就热闹起来,小贩们挂出了红红的春联,大街小巷都摆满各种各样的年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都随意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年货。大年三十那天,大家都忙着贴春联和门神,到处喜气洋洋,一派新年气息,红红的祝福语映衬着...
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1200字06-03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晚饭过后,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靠近窗边,肌肤沐浴在窗户玻璃里映衬的烟火中,眼前茶几前的绿植盆栽的花花草草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是有说不尽的悄悄话。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在合家团圆的日子里作威作福,间隔了亲人们的团聚,破坏了家人们团聚的美好场景。我在沙发上发着呆,思绪飘到了去年的除夕夜晚。基本上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和父母在乡下外婆家一起度过,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就围坐在炭盆边一起守岁...
元宵节作文750字06-03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赞美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于《生查子·元夕》中感叹道。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挥动墨毫,展开思绪,写下了有关元宵节的诗词文章。那么,元宵节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又起源于什么呢?有什么风俗习惯呢?中国农历的正月十五,就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
放风筝作文250字06-02
青岛有个啤酒节,还有糖球会,菏泽有牡丹花节,潍坊有风筝节。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风俗民情,每种风俗也有其相适应的节日庆贺。虽然没怎么去过潍坊的风筝节,倒是很喜欢风筝,喜欢轮子与绳子的配合默契,喜欢看各种形状,各种样式的风筝在天上飞翔。像是长了翅膀的鸟儿,那么自由,却也不自由。数学课本上有一个窗口借用的正是风筝的例子,看着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风筝,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立马自己动手去做一个,就跑出去放风筝...
我的家作文650字06-02
我的家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人人都很和谐,我的家有很多的风俗习惯。——题记我的家人人都很和谐。我的家里一共有4口人,他们分别是: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我的爸爸和妈妈他们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我和弟弟都是学生,父母每天都在辛辛苦苦的工作,而且甚至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但是他们从来不会说一句累或者是抱怨之类的话。父母对我和弟弟都非常的好,而且在我的家中每天都能充满欢声笑语,每天都是笑声连连。因此,我认为...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作文2000字06-01
【篇一:重阳的桶蒸糕】柯依范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于各种糕点的喜爱可以说是溢于言表。在我们上海更是有很多出名的糕,比如:杏花楼夹沙糕、沈大成条头糕、崇明糕……但是有一种糕让我百吃不厌,那就是——桶蒸糕。桶蒸糕是我们上海闵行郊区一带比较传统的农家纯手艺糕,现在这种糕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糕,另外还是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层糕。时光的胶卷滚动起来,那时我还是个小孩子,而...
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05-31
听,霹雳啪啦的鞭炮已经响起,这意味着新年到了,一想到新年就会想那些好吃又好玩的。不错,今天就是腊月二十四日,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早早的我们吃过晚饭,奶奶把糖果、甘蔗、橘子、白果、寿面等等,摆在灶上,然后插上蜡烛,点上香,再倒上十杯红酒,就大功告成了。哇,我看着灶上有好多好吃的,让我直流口水。我想偷偷的吃一个,奶奶应该不会发现吧?"当我手刚碰到糖果,就被奶奶看到了。奶奶...
回味身边民族之趣作文800字05-28
低头看小路之纹路,抬头仰望天空之蔚蓝,身边点滴有所汇集,民俗风趣,渐渐回味。——题记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关键在于这里地道的原生风俗。而我,是要讲述中国五千年文化至今所流传千古的演变结果。我生长在湛江,自小是吹着海风,听着船笛,闻着海腥味长大的。海边的骄阳落日更是美赞了。我并不是要赞美湛江的风景有多好,空气有多新鲜,今天的主题在于民俗。当然了,生长在海边的,自然对海的了解也颇深...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