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包饺子】
一天早上,我一起来,就闻到了一股香气,是从厨房里传出来的,我好奇地来到厨房里,一看,哦,原来是奶奶在包饺子。我说:“我想包几个。”
奶奶拿出一个面团说:“给,你要看着我做,跟我学。”我立马答应了。我学着奶奶拿起擀面杖,把面团压扁,然后,把香料和馅放进去,把面皮的边捏紧,做好后,把它放在盘子里,突然,面皮裂开了,我问奶奶怎么回事。奶奶说“是你力气太小,没有捏紧,所以才会裂开。”
“哦,知道了。”我又包了一个饺子,使劲捏紧,可是,怎么又炸开了呢?奶奶看了看饺子,笑着对我说:“你馅放太多了,饺子皮包不住了,所以啊,饺子又炸开了。”我不好意思地说:“好吧,我会认真包的。”
这次我可认真了,拿起饺子皮放手上,加了适当的馅,用力把饺子皮捏紧,啊,终于成功了,这饺子包的真漂亮,又结实。奶奶也夸我学的真快。接着,我又包了很多饺子。饺子包好后,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感觉特别香,特别好吃。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学会了一个道理。做事不要半途而费,坚持、用心、就能成功。
【篇二:舌尖上的年味】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今年外公外婆在这边过年,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包饺子。
首先,外公把面粉和好后搓成面粉条,再用刀把面粉条切成小面团。我们在桌子上先洒了点干面粉,再把小面团放在上面用擀面杖擀成一个圆圆的、薄薄的面皮。然后把面皮放在手掌的四个手指上托起,接着把之前准备好的馅放在面皮的中间,再把面皮的前后两个对边对折捏紧,然后把左右两个边往里压,又把左右两边后面的角捏紧,最后再把两边前面的角往里压紧,就这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包了几十个。
接着就是煮饺子了,先把水烧开,再轻轻的把饺子一个一个的放进锅里。在煮的过程中先后加了三次冷水,每次都要等水烧开几分钟,直到把饺子煮熟,再捞上来就可以吃了。
我咬了一口自己做的饺子十分美味,因为是自己动手做的,所以还多吃了几个呢!
【篇三:包饺子】
俗话说得好:最好吃的是饺子,最舒服的躺着。大过年的,少了饺子可怎么行?这不,一家人正围着的餐桌包饺子呢!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面和好了,馅也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开始包饺子喽!才刚开始,大家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了。瞧!大舅拿着擀面杖,在熟练地擀饺子皮呢!先把面团压扁,只手转着面团,一边用擀面杖擀,不出几秒钟,一个不厚不薄圆圆的饺子皮就擀好了,一切行云流水,我看的五体投地呀!于是,我把手洗干净,饶有兴致地加入了进来。我拿起擀面杖,也开始擀面,可是擀面是想技术活儿,看着简单做着难。还没擀几下,面皮儿便不成了样,说圆也不圆,说方也不像,这可难倒我了。大舅看到了说:“我来教你,擀的时候一定要边擀,这样擀的才圆。来,你试试。”我动手试了试,擀一下转一下虽然动作慢,但是面皮的颜值倒提高了不少,至少是个圆了。我高兴极了,在大舅的指导下,我越来越熟练了,面皮越擀越好了,大舅也为我高兴,说:“哟,小子,擀的不错嘛!”
擀完面皮,我又兴奋地去帮忙包饺子。包饺子对我来说十分的简单,我老早就会了。我雄赳赳气昂昂地拿起饺子皮,接着用筷子加起不多不少的肉馅放入饺子皮中间,再将四周的的皮捏紧,可是这饺子太不给面子,怎么摆都不肯站起来。妈妈见了,笑了笑说:“馅要集中起来,要放足,不要太散,否则饺子就站不起来。”听了妈妈的话,我若有所悟,急忙试了试,先把面皮托在手心,加了足够的肉馅,都集中在中心,再将四周皮捏紧,哈哈,终于包了个像样的饺子!
晚饭时,我坐在沙发上,一边吃着香喷喷的饺子,一边看着春晚,真开心啊!
【篇四:年味】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年味儿。鲁迅先生的年味是阵阵年糕香,老舍先生的年味是一串串的腊香粥香,沈从文先生的年味是“烧灯”节的弥天亮光,那我们的年味又是什么呢?
大年的到来,让整个城市都变了装,门前的大桥上高高挂满了大红灯笼,它们耀眼的光芒照得人睁不开眼,但又让回家的人感到心里暖烘烘的;家家户户口在门前贴春联,挂“福”字,想着来年福气临门而心里美滋滋的。于是,整个城市在大家的忙碌中变了个样,这不就是这座城市的年味儿吗?
大年初一,一觉醒来,便能看到一群人们在小区的街道边搬来一箱箱的,有“一炮冲天”、“红红火火”、“五福临门”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烟花爆竹,于是院子里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让夜晚快点到来。终于熬到晚上,只见“嗖”的一声,打破了寂静的天空,接着“成百上千”的烟花共同点燃,五颜六色的烟花腾飞到天空,然后绽放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苏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不就是人们共度新年的年味儿吗?
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拜年要红包了。尤其是孩子们接过红包的那一刻,心里那叫一个“美”,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张张从红包里抽出来的钞票,大脑在飞速的运转着,盘算着又可以买什么心仪很久的礼物了。这难道不是孩子们的年味儿吗?
过年的时候,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饺子,它也是过年的象征。把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一张张圆形的饺子皮,饺子皮在擀面杖下欢快的飞舞着,尽情的展示着自己旋转的舞姿。裹着各种馅的饺子,形同一个个金元宝,迫不及待的想跳入滚开的开水中,快快熟透,好早入人们的嘴里,好让好运快点降临到人们的头上。
近些年来,时常有人抱怨,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这是因为他没有用心去发现,其实,年味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察,它就在你身边。
【篇五:快乐的国庆节】
不知不觉中,一年一度的国庆节来了。恰逢和家团圆的中秋佳节,我们四(5)班这个大家庭的所有成员欢聚一堂,一起做月饼,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
我早早地就来到了现场,但发现大多数同学已经来了。我和我的组员们找到“青青翠竹”小组坐了下来,只见桌子上有一条围裙,便把它穿了起来,但怎么把带子系上呢?我绞尽脑汁,可一时想不出办法来。“我来帮你吧!”原来是旁边的贺奥一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特意来“出手相助”了!我一听笑了,沉着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我笑咪咪地回答:“谢啦!”
同学们陆陆续续到齐了。大家说说笑笑,使工坊变成了菜市场。“安静!全体同学各就各位!”不知是谁大喝一声,工坊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我回到位子,看到盘子里有四个晶莹剔透的皮儿,圆圆的,像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弹珠。旁边有两个紫色的豆沙球和两个土黄色的馅。盘子下面有一个光滑的塑料板,右边有一根不粗不细的擀面杖。最有意思的是那压月饼的模具,上面不仅有着美丽的花纹,还有三个字:“偶做滴”。
苏阿姨满面春风地对我们说:“大家好,我姓苏,你们可以叫我苏阿姨,今天就由我来教大家做月饼!”“太棒了!”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制做月饼很简单,我们先用塑料板把饼皮压成一个圆,再把馅儿包进去,最后用模具把月饼压好。大功告成!”苏阿姨一口气讲完了。“苏阿姨!苏阿姨!彩色的月饼怎么做呢?”不知谁问了一句。“不用担心,彩色的是用一些水果或蔬菜汁放入皮内,反复揉搓20次左右。一会儿我会给你们发的哟,请小朋友耐心等待!”
苏阿姨一桌一桌挨个发,耐心地指导我们。我有了一些火龙果汁,便拿出一点儿放入面皮中,揉啊,揉啊,一次、两次、三次……终于完全融合了。我开始了下一步。轻轻用板子一压,好了。可我发现,皮儿不够包住馅儿,怎么办呢?我想用擀面杖擀大一点,可皮太粘了,会粘在上面的。我一计不成再用一计。我用手小心翼翼地压,把皮压到尽可能的大。现在总算可以了。我轻轻地把馅儿包起来,用手捏实了。最后我小心地把它放入模具内,用手按好,压了几次,慢慢取出。一个小巧玲珑的月饼就好了。再瞧瞧别人做的,马羿博的月饼皮因果汁放多了而揉不开;贺奥一的月饼皮色泽均匀,煞是好看,但由于馅太多了而包不住……看着,看着,突然谢思杨大声问:“我怎么没有馅儿啊?”马羿博一看,哈哈大笑,我们看了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原来,他把馅儿当成着色剂给混到皮儿里去了!“算了,我就把它吃了吧!”谢思杨一口吞下了他那没馅的“月饼”……
2017年十月一日,是目前我过得最快乐的一个国庆节。
【篇六:包饺子】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饺子,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妈妈早已准备好材料。我也迫不及待嚷着要跟妈妈学包饺子。妈妈看我兴奋的样子说:“别看一个饺子不大,但要包出漂亮美味的饺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有耐心学吗?”我高兴地跳起来说:“这难不倒我,让我试试。”
“为了做出健康美味的饺子,我们先要和面擀饺皮”。妈妈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把面粉倒在面盆里,又快速地放入温水,两只手揉起了面粉。只见妈妈两只手前后左右不停地翻转揉捏,一会儿工夫,面粉就和成了面团。接着,妈妈把大面团又分成了很多小面团,然后一手拿起一个小面团,一手拿起擀面杖在面团上前后不停地用力滚动,薄薄的、圆圆的,一个饺皮诞生了。“真好玩,让我来擀一个”。我一边说着,一边抢来妈妈手中的擀面杖,随手拿起一个小面团,就不停地用力挤压。但手中的擀面杖就不听使唤,怎么样也擀不成一个大小合适、厚度均匀的饺皮。这时,一旁的妈妈微笑着对我说:“儿子,做任何事,都要耐心细致,不可心急啊。”我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饺皮看上去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出好的饺皮并不是容易的事啊。”我认真地跟妈妈学了起来,并不时地请妈妈给我指点。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终于擀出了厚度均匀,大小合适的饺皮。然后,妈妈用筷子夹了一些白菜猪肉馅到饺皮里,用手把饺皮对折把馅包了进去,在饺皮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捏了起来。一会儿就做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饺子,有元宝形、三角形、月牙形等等。
除夕夜里,大家煮起了饺子,一家人开心地吃了起来,爷爷奶奶还不停地夸我包的饺子好看又好吃。看着大家开心的笑容,我心中早已乐开了花。通过包饺子也使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认真细致,不能马虎。
【篇七:第一次做饼干】
一天,我和妹妹到一个烘焙店学做饼干。这是我第一次做饼干,我非常开心,也很激动。
首先,我把面粉放在碗里,加入适量水使劲搅拌,搅拌均匀后放在碗中。然后拿出模具和擀面杖,把面放在桌子上,用擀面杖把面擀平后,用模具放在上面往下按,再把多余的面撕下来,就做好了一个饼干。我一个接着一个做。我和妹妹一共做了二十个。做完后,我们请工作人员帮我们把饼干放进烤箱,因为烤箱很烫,小孩子不能乱碰烤箱,需要烤十分钟。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十分钟过去了,我等不及了,要看看饼干。工作人员帮我们端出饼干,把饼干装进盒子里。我尝了一块,真香啊!我们拿着盒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今天我尝试了做饼干,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做东西需要勇于尝试。
【篇八:一张煎饼包天下】
“赞美童年吧,它在我们尘世的艰难中带来了天堂的美妙。”这美妙,如各种美味交织在一起,酸、甜、苦、辣、咸……
我的奶奶,个子不是很高,头发已经花白,脸上深深浅浅的皱纹记录着前半生的沧桑和辛劳,她操持着一家大小的生活。奶奶动手能力极强,经常会给家人,特别是我做一些好吃的。在那段幸福的时光里,我的小日子过得实在是美滋滋的。
众多的早餐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黄灿灿、香喷喷的煎饼了。
奶奶为了给我做煎饼总是要起个大早。首先是和面,奶奶将面粉倒入盆子里,打进两个鸡蛋,倒进一些凉水,便开始揉搓。不一会儿整一个面团就揉好了,将其放在一旁先醒着。接着就是准备馅料。馅就比较多样化了,不论是韭菜肉的,还是咸菜肉的,亦或是葱肉的,我都爱吃。每次做煎饼奶奶总会征求我的意见,我想吃什么馅,她就做什么馅。“家里有葱,就吃葱肉煎饼吧。”奶奶对我说道。奶奶将葱细细地切好,先放在一旁,接着开始剁肉。速度均匀,打击感强,在我儿时的印象中宛如一首悦耳的厨房交响曲。接下来就是包馅,奶奶把大面团切成一个个小面团,用擀面杖将其擀平,放在虎口处,呈半包状,往里面塞入大量的肉馅,捏成一个圆球,放在菜板上用手轻轻压成了个扁状,再用擀面杖均匀地把它擀成一张薄饼。奶奶做薄饼的技术很娴熟,擀,放,塞,包,压,擀,一气呵成,丝毫没有拖泥带水之势,活像是在表演杂技,常常看得一旁的我是眼花缭乱。我问奶奶这一绝活是跟谁学的,她瞅着我,慢悠悠地说“熟能生巧嘛!”
终于到了煎饼的时候了。奶奶在平锅里倒上了些土菜油。慢慢的油热了起来,整个厨房弥漫着菜籽油的香味。“嘶啦,嘶啦……”一个个的饼宛如鸭子下水一般,跃进了滚烫的油锅,一面呈黄色了,换个面再煎至黄色,就可以出锅了。
不一会儿,一锅煎饼煎好了。煎饼皮薄馅多,整一个煎饼呈金灿灿的金黄色,菜籽油和肉的香味正好抵消掉了葱味的浓烈,产生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味道恰到好处,看得我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只煎饼,一口咬下去面皮的韧劲,口感刚刚好,不软不硬,肉馅不多也不少。肉汁满嘴游,鲜味在整个口腔中散发出来,弥散、弥散,整个大脑仿佛都被这美味给占据了一般,我仿佛置身于美味的天堂。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那样纯真美好,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一去不复返乐。如今只能遥望着远方的天空,追忆和怀念那熟悉的挥之不去的煎饼味道。
儿时,我是奶奶的天下,现在,一张煎饼包着我的天下!
【篇九:吃饺子】
刚上学的小孩子,考上了大学的年轻人,住着拐杖的老爷爷,提到过年谁不是想到饺子呢?把肉馅包在面里,下锅一煮,听着它沸腾的样就已经迫不及待了,更何况是一口一个的吃呢。
每到年三十的下午,奶奶就开始忙碌起来,而我也忍不住掺和进来。首先奶奶需和面,她首先拿来面粉,水依次放入盆里,揉上几下后就变成一个大大的面团,然后把盖子盖上,这样和面就完几段,用刀背啪的一拍就变成了成了。快到晚上的时候,奶奶把面团从盆里拿出来,揉成了一个长条,再切成一个个小面饼了。这时爷爷也拿着一把擀面杖来帮忙了。爷爷左手拿着面饼的一角右手从下往上推擀面杖,我发现他的左手在往左拉,不一会一张又薄又圆的饺子皮就擀好了。这边爷爷擀好皮那边奶奶就开始熟练的包了起来。我好奇拿起了桌上的一张面皮,用左手托住,右手挖了一勺馅儿,放在皮中间,把饺子皮两边合拢,不料馅像水一样,流了出来。奶奶哈哈大笑说:“包饺子不是这么做的”说完她便拿起一张饺子皮,把皮放在手心里弄了半勺馅,把皮往两边一揪再向内一合,用虎口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包好了。我照着奶奶的方法,一连包了好几个,我包的越来越好,越来越熟练。不一会饺子皮就快没了,爷爷赶紧加快了速度,可是他擀的快,我们包的更快,就这样你追我赶很快所有的饺子就包好了。
摆在面板上好像一排排士兵等待将军来检阅一般。
终于到了晚上了,可以吃饺子了奶奶把饺子放到锅里,过了一小会,饺子熟透了。我吃了一个热乎乎的饺子,突然我好像吃到一个硬硬的,圆形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硬币呀,正所谓开门红呀。
【篇十:姥姥的饼】
小时候认为最好吃的东西,就是姥姥给我烙的饼。
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勤劳又能干。因为年轻时总是不停的干活,终年劳累使姥姥的腿有些跛了,站也不像原来站的那么直,走路总是一瘸一拐的。
姥姥有四个儿女,每次周末,我们总是一同回姥姥家吃饭。每当这时,无论家里有多么好吃的饭菜,无论姨妈和妈妈怎么阻拦,我和小弟都会吵着让姥姥烙饼。每当姥姥做饼时,我和小弟总是挽起衣袖,争先恐后帮姥姥做。姥姥和好了面,用擀面杖把饼摊开,倒上香香的花生油,再均匀地撒上一些细盐,然后把面饼卷起来,掐成几段,每一段掐住两头,一拧,压扁,再擀成薄片,饼就做好了。再轻轻往锅里一贴,翻几个个,千层饼就烙好了。刚出锅的饼,有盘子那么大,金黄色,边缘一层一层,仿佛真的有千层,看着就酥脆,咬上一口,更是外酥里香,嚼起来,劲道有味,好吃极了。我和小弟也照猫画虎的做一做,可烙出来的饼却干干巴巴,不如姥姥做的饱满、丰厚。
日子如调料,酸甜苦辣,五花八门。姥姥烙的饼也是如此。原本就色味俱全的饼中加上好吃的馅料别有一番风味,春天是韭菜,夏天是角瓜,秋天是茴香,冬天是白菜。馅料也是有讲究的,细细的剁,慢慢的剁,直到小到有指甲的1/3大小时才行,再加上盐和油搅拌放入饼中。每当我想吃时,姥姥总是有求必应,无论多忙,腿有多疼,都烙给我吃,那美味,咬一口真是回味无穷啊!
现在的我长大了,学习紧不能总回姥姥家了,也明白姥姥做饼有多麻烦,腿有多疼了。可回忆中姥姥的饼还是最好吃的享受。我爱姥姥做的饼,更爱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