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爱就在身边】
今年雪下的特别多,这不又一场大雪下起来了。今天是小年,天空中下着刺骨的大雪,地上早就是白雪皑皑的了,我和家里人要去超市采购过小年夜的东西。于是我们全家就开车去超市了。
到了以后我没有下车在车里静静的等着,闲着无聊我便下车四处看看。这时一个悲惨的身影在我眼前走过,那是一个流浪者我们这里人都叫他老根。他在这个地方流浪好多年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家是那里的,只见他双手插在袖筒里冻得浑身发抖,身上穿着别人给他的一些补丁衣服,他一只脚向外一只脚内穿了一双不一样的鞋,弓着身子慢慢的在雪里拖着。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脚老是拖着,怎么也抬不起来,大概是冻僵了吧。当他走到一个墙角的时候就一屁股坐在那里,整个身体都蜷在一起,嘴里哈着热气,双手不停的搓着。
老根的前面是一个卖糊拉汤的小摊,用一块特别大的篷布挡着风上面用好多棍子支着一块也特别大篷布挡着雪。有几个人坐在下面喝热乎乎的糊拉汤。老根就目不转睛的看着他们,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出饥饿和悲伤,他渴望人们能给他一点东西吃,但是没有人注意到他……他望了好久,抬头长叹了一声,这叹声充满了凄凉和失望。
这个时候卖糊拉汤的老板娘注意到了他,老板娘没有理会其他客人,以特别熟练的技巧从“大茶壶”里倒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糊拉汤,端着走到老根面前。老板娘将手中的糊拉汤放在了老根冰冷的手中,并对他说:“天气渐渐冷了,小心冻着!快点喝了这碗糊拉汤吧。”老根用他冻得发颤的手接过了这碗承载着老板娘关心的汤,用轻微的语气对老板娘说:“谢谢!”这谢声虽不高,但充满了老根真挚的感激之情。我不知道老板娘听没听见,我只是看见老板娘的嘴角向后仰了过去,她笑了,那笑脸真的让人难以忘怀。
老板娘转身去忙活他的生意去了。她走后,我望着她忙碌的身影的是多么的温暖;转过身子看看老根,他正在慢慢地品尝着从寒风中送来的温暖,他每喝一口,便抬头望望忙碌的老板娘。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并不想流泪,但眼泪不自觉的流了下来,顺着脸颊流入到了雪中,连着冰冷的雪也给融化了;他又笑了,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笑容是给老板娘的,是老根的感激的笑容。
我站在雪里,静静的思索着刚才发生的一切,雪依旧下着,不经意间我发现这场雪不是冷的,是温暖的。我明白是老板娘这一细微的关爱行为赋予雪以温暖。原来关爱就在身边,只要每一个人都去关爱像老根的弱势群体,世界就会变得更加温暖。
【篇二:记忆深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在我记忆深处,脑海中央,早已开花结果,根深蒂固了。偶然读起,我就想起了韭菜,想起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我喜欢吃饺子,周末回家总要包饺子吃。我喜欢吃韭菜味的,那天忘了买韭菜,想着小花园里还有几株,便去摘。
韭菜是要吃叶子的,我拿起剪刀,剪了几把韭菜的叶子,花园里还剩下那些被剪掉叶子的老根,老根上还冒着一些汁液,想着还有包饺子,就匆匆走了。那些被遗弃的韭菜根孤独的留在了小花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快乐的暑假了。晚饭后,我来到小花园散步,突然一抹绿色映入我的眼帘,刚刚下过雨,雨水把它们洗得油光锃亮,韭菜的叶子向四方伸展得更加坚挺,处处流着水灵灵的绿色。这是我之前剪过的韭菜。以为过个十天半个月的,那些地韭菜根就会因为没人浇水而死去,化为土壤的养分,谁知现在竟吓我一跳。晚风中的韭菜,水灵灵的,挺好看。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精神直上心头,涌进记忆深处。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它的顽强毅力。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世界上最神奇的作家之一。世界为她关上了大门,但也派了一位天使引领她打开一扇窗,安妮?莎莉文老师用超人的毅力拯救了她。由于失去听觉,不能矫正发音的错误,她说话也含糊不清。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世界是一片黑暗和寂静,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学会读书、写字、说话,没有强大的记忆力,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海伦·凯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为了能清楚地发音,用一根小绳系在一个金属棒上,叼在口中,另一端拿在手上,练习手口一心,写一个字,念一声。在安妮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学会了发音,用盲文读字写字。后来,海伦凯勒用自己顽强不屈的精神考入了美国最高学府--哈佛大学。海伦凯勒从未放弃过自己,即使自己看不见,说不了话,可是她还是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对于我来说,海伦·凯勒就像家中的韭菜一样,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力重新发芽,用坚强的毅力生活。让我明白了人和花草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永无止境,要有顽强不屈的精神。那几株小小的韭菜永远在我记忆深处,海伦凯勒顽强不屈的精神也留在了我记忆深处,时刻提醒着我。
【篇三:绿萝的观察日记】
7月12日星期二阵雨
这个暑假有个新作业——养一两盆绿植,于是,我和妈妈就去花店里精心挑选了一盆绿萝。
这盆绿萝长得可旺盛啦!满满的一盆,把我精心准备的花盆挤得快有点密不透风了。我细细地看着它——哈,它的叶子像个小手掌,大的,也有像我的手那么大了。老的、嫩的、青的,一片挨着一挨,一片挤着一片,翠翠的,密密的,好像一个大家庭,看上去好有生机的样子!
越是外层的叶子越大,越是里层,叶子越小越嫩。扒开外层它那大大的“小手掌”,哈哈,里面裹着好几根“小面条”——原来,那是它刚刚冒出来的小芽,紧紧地卷在一起,就像一根根小笋芽,泛着嫩嫩的黄绿色,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抚摸几下。这些小芽全是从老叶子的叶柄中慢慢长出来,就好像小宝宝从怀抱里钻出来一样,太神奇了!
7月18日星期一晴
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的绿萝咋样了?“小面条”有变化吗?
我小心地扒开大叶子寻找着。呀,“小面条”们长高了不少,叶头还是嫩黄嫩黄的,叶头卷着小边微微张开,似乎有人强行扒开了一点,想要看看它们藏在里面的“宝贝”,又怕伤了它们,只好弄开了一点点。看它们的样子,像是很不情愿似的。可我怎么看,都觉得它们像个小调皮,露着一点小脸,在跟我捉迷藏……
呀,叶柄上还有个小小的突起,像根刺一样,那是什么呀?原来,是新长出来的根,它为什么要在每个枝节上长出一条根来呢?它会像榕树一样吗?问了妈妈,我才知道——如果我们想要重新种一盆,只要剪下一条枝插在泥土里,它枝节上的根就会伸进泥土里,不断地发芽,成为一盆新绿植啦。
7月25日星期一晴
又过了一个星期,“小面条”终于完全展开了,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尽管还是有点黄黄的,叶面却是跟那些大叶子一样,扁平扁平的,“小屁孩长成了大姑娘啦”!它们迫不及待要想要长大,这不,它们的怀抱里,已经孕育着新的“小面条”啦。
咦?前几天还好好的几片大叶子,怎么一半儿都成了黄色?哦,原来它们老了,生命快走到了尽头,就像我们六七十岁的老人一样。几片老叶,绿中夹杂着丝丝黄色,与满盆的绿极不相衬,它们是在向那些晚辈们慢慢告别吧,我真希望它们能老得慢一点。
7月30日星期六晴
绿萝来到我家有四个星期了,我像是怕弄伤了宝贝一样,慢慢扒开了满盆的叶子。
花盆里多了好多新的小嫩叶,郁郁葱葱的,它们努力地找着空隙生长着。而老叶儿,差不多已经完全变成了黄色,只有叶柄上,还能看出它“年青时”的样儿——透着一丁点儿的绿,叶片在灯光的照射下,微微泛着点光泽。可叶尖儿上已经变成焦焦的了,还缺了几个洞,像是被人用火烤过了一样。它慢慢地,枯萎着……
我不知道它还能陪伴我多久,只希望,别那么快……
8月6日星期六大雨
这是第五个星期了,绿萝又多了三四枝新的枝叶,花盆更满了,盆里可怜的一点泥土,已经被它们的根给缠得实实的了,就像是被钢筋水泥浇铸了一样。可我最关心的还是那片老叶。
拨开大叶子,老叶已经“焦”了三分之一左右了,还多了两处黑黑的斑点,像是娃娃调皮的眼睛,看,一睁一闭的,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顽童。老叶上还仅存着一点绿色,极其的淡,不仔细看,还以为那是几处阴影呢。
再过一星期,它是不是就完全枯萎了啊?想到这儿,我不由得有点小伤心……
8月13日星期六晴
又过了一个星期了,那片老叶还在吗?
我迫不及待地扒开外层那些大叶子,仔细地寻找着……
呜呜呜……老叶像一个“吊死鬼”挂在盆沿上,再也没有了丁点儿的黄色和绿色,焦焦的卷成了一团,已经完全没有了生机,尤如一个虫子的'卵袋,耷拉着,只有柄上的一点点绿色,在告诉我,它曾经有过如火如荼的青春。
哦不!老叶的上面,又有一片叶子开始焦头了……它们告别我的速度,也太快了点了吧……
8月20日星期六多云
绿萝来到我家快两个月了,在我的精心照料下,绿萝长得越来越茂盛了,小小的盆儿已经装不下它们了。瞧那几根枝儿,实在没处待了,只好钻出盆沿,扭着身子向上长,像极了一个个绿色的L,把盆圈包得严严的,整盆绿萝看上去尤如一朵盛开的绿色花儿,美极了。
我拨开密密的枝叶,想看看有没有新芽,却没有想到,一片褐色跃入了我的眼帘——原来绿萝长得实在太密了,这片小叶被挤得透不过气儿来了,也吸收不到太多的养分,只能慢慢枯萎了……
看来,我得赶紧和妈妈商量,去买个新盆,给它们换个宽敞的家啦!
8月27日星期六
“搬家啦,搬家啦……”
由于绿萝长得实在是太密了,我和妈妈不得不帮它们找新家啦。我们去义乌小商品市场淘回了一个大大的绿色方盆,这下,足够它们住的啦。
我和妈妈小心翼翼地把它从“旧家”里拔了出来。嘿,好家伙!好大好密的一坨根哪!长长短短、粗粗细细的根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好像这辈子都要在一起,永远不要分开似的。这么密,我感觉要想插进一根小筷子都好困难。
跟长在外面的叶子不同的是,老根比较粗,都是长在最里面,呈褐色,有点像是被氧化了一样。新的根是白色的,围着老根慢慢生长着。它们把老根包在了怀里,像在保护着老根,尤如孝子一样,在照顾着年长的“老人”
我们把它种在了“新家”,期待着它新的变化。
【篇四:观察日记】
每天早晨,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我的大蒜有没有新的变化。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我等到了一个大惊喜。
那个最大最饱满的蒜瓣发芽了!一个嫩绿色的小芽冲破淡紫色的外衣冒了出来。它尖尖的,嫩嫩的,摸上去还很硬,像一把晶莹剔透的`绿宝剑。
我轻轻地拿起它,那些昨天才冒出来的新根一夜间长大了许多,变得更细更密集。生长速度也远远超过了老根,它们把老根完完全全的包围并覆盖起来。我不禁感叹新的生命力好顽强啊!
第四天,又一个蒜宝宝亮出了自己的“绿宝剑”。让我惊讶的是,发芽的并不是之前我一直看好的,顶部最先发黄发亮的那个蒜瓣,而且一颗瘦小的,被挤在角落边的蒜宝宝。我百思不得其解,那个最先发亮的蒜宝宝怎么了?我仔细一看,原来它受伤了。一个黄褐色的伤疤被淡紫色的蒜皮遮掩着。这让我忍不住的为它担忧起来:这个可怜的蒜宝宝还能发芽吗?
小绿芽儿们长的特别快,第一天只有一厘米,到了第二天就长到两厘米。细细观察后我又发现最高的那个芽尖上出现了一道不易被察觉的“竖痕”。
难道小绿芽也受伤了?我脑袋里冒出来许多小问号……
【篇五:生命的奇迹】
眼前的画面令人震撼。
那是一座被废弃的庙宇,一棵棵参天古树的老根牢牢地吸附着它。老根有部分露在外面,褐色的、肥硕的根已经把古庙严严实实地包了起来。
这一棵古树的根十分粗壮,它攀附在古庙的屋顶上,仿佛一条条棕色的巨大蟒蛇吸附在屋顶上。垂入地里的根也不甘示弱,在地上四处蔓延,扩大自己的领地。它就像一只巨大的八爪鱼,触角伸向古庙的四面八方。
那一棵大树的根又密又细,纵横交错,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网网住古庙,又仿佛千万条细流从古庙顶飞泻而下,十分壮观。古树和庙宇完全融为了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后一棵古树的根呈块状,仿佛一个巨人抬起了他那巨大的脚,轻轻松松地跨过了高墙。
这几棵千年古树的树干直入云霄,人们抬头都望不到顶。郁郁葱葱的树叶犹如给人们撑了一把碧绿的太阳伞。
我不禁好奇地想——
这一棵棵古树在八百年前只是一颗颗平淡无奇的种子,它们是怎么长成参天巨树的呢?
想象着,砖缝中掉入了一颗种子。它决定在没有阳光、泥土稀薄的庙宇中顽强地生存。
它努力向上生长,它的根扎入泥土。为了提供足够的营养,一部分根开始攀附在巨石上。遇到墙缝就努力挤进去,遇到柱子就环绕而上……一米,两米,三米……马上就可以钻出古庙了,屋顶想阻挡树根快速蔓延的脚步,树根顶了一次,没成功;两次,还没成功;树根不肯罢休,第三次,它终于成功了。
钻出庙宇后,大树马不停蹄地扩张自己的地盘,树根像涂了胶水一样粘着庙宇,根在屋顶上蔓延。庙身、庙顶,都成为了它的生长空间,它把这块地据为己有。千年后,树根已经把庙宇密不透风地包了起来了。不知不觉中,树根和庙宇从针锋相对化为亲密无间。
我禁不住赞叹,大自然是多么神奇,生命的力量是多么顽强啊!每一处叹为观止的景致,都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篇六:走读麦家旧居有感】
走读麦家旧居是在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空气是湿润的,心情也随之湿润起来……
伴着滴嗒的雨声,我们走进了蒋家村民乐小学——-麦家的母校,在麦家书屋,在史老师的深情介绍里,我对麦家——-这位富阳了不起的作家有了新的认识,更多的是敬佩,得知麦家叔叔曾经和民乐小学五年级的同学共度了三天快乐的时光,不禁有些羡慕那些同学们,能如此近距离的走近麦家,那该是多么荣幸的事啊!
在麦家书屋我们文学院的伙伴们还捐增了自己带来的图书,为麦家书屋的壮大贡献一点点自己的力量,也是非常有意义而又无限荣光的事情。
接着我们在麦家书屋发现一个别具特色的地方,那就是——“落叶归根”。其实,是一张书桌,书桌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老根。书桌正上方,有一盏带有银杏落叶的灯。老根,枯叶,这便是“落叶归根”,民乐小学设计这个,是希望从这儿出去的孩子,长大无论多有名,都能回母校看一看。
春雨绵绵,带着泥土的芬芳,雨点落在屋檐上,打出清脆的声音,仿佛钢琴中弹出一曲舒缓的旋律,伴着优美的旋律,我们又来到了麦家旧居,虽然没有看到麦家,但看到满屋子的书,我们不禁安静的读起书来,似乎在和麦家叔叔进行着心灵的沟通,在院子里,我们集体朗诵了麦家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致信儿子》,我边读边思考:“爱是什么?”不一会儿,我的疑问便得到了盛老师的解答。两个水缸,安静的院子,古色古香的房子,再加上我们这些“朗诵家”,倒有一番别有的趣味呢!
回到家里,我又一次拿出《致信儿子》,默读了两遍。啊,我终于感受到了,感受到了麦家对他儿子那种深深的父爱;啊,我终于明白了,爱是一种最伟大的事物,它是我们看不到的,却是我们能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