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不期而遇】
袅袅的黑烟飘啊,渐渐淡去,在天际缓缓消逝。
坑坑洼洼的马路旁,湖泊静静的呆着,湖边的芦苇慵懒的浮动着。在空隙间,模模糊糊的看到一座破败的窑厂,袅袅的黑烟在窑厂上方,淡淡的飘动着。嘟嘟的拖拉机声,在乡间土路上刺耳的响着。
这里是村子里唯一一个厂子,风吹过芦苇群时,总能看见几个顽皮的孩童躲藏其中,不时探出灵巧的小脑袋,贼头贼脑的望着四周,匍匐着,弓着背,游走在芦苇丛中。车中,忽见此景的我,看着道路旁风雨侵蚀后发黑的朽木,暗暗叹了口气。芦苇丛后再也见不到黑烟,只有钓鱼人带着草帽,提着鱼竿,平躺在地上的景象。
窑厂在路上看过去,黑乎乎的一片,于是小孩间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定,谁敢去窑厂里面谁就是孩子王。可是,每天拖拉机突突的一趟接着一趟运着土砖。却不见有一个孩子进去过。只是在芦苇丛中不时可以看见一个个小西瓜般的脑袋,东看看,西瞧瞧,也总会发出边际天涯的欢笑。但是那黑黑的窑厂,却始终没有人进去过,有人说里面有恶鬼,还有人说里面有蟒蛇。每次说完这些总会沉默下来,眼神盯着那黑黑的门呆呆的望上半天。然后在一声咔嚓的开门声中,尖叫着,大喊,四奔而逃,又一次,有人转头飞奔时绊了一跤,没注意一下掉进了湖中。最终虽然没事,但芦苇群却成了孩子们的禁地。
一个又一个日落和日出,月无数次眺望过这个世界,芦苇群中在没有欢笑,秋来了,风卷着芦苇,枯黄的芦穗充满着秋的悲凉。窑厂失去了欢笑。孩子们不再聚在一起,可能有是赶集的时候,会瑶瑶的眺望一下窑厂,窑厂,淡淡的黑烟袅袅的飘着,却多了一份伤痛,感觉会让人落泪。孩子有事没事就窝在家里,抱着一块砖,目不转睛的看着。朋友,和友情都换了一种形式。
之后我离开了乡村,到了城市中上学。那缕黑烟不觉间淡忘在回忆中。
如今,车中,我呆呆的望着窑厂原在地,希望能看到一抹黑烟冒出,收获的却是一片浮光掠影。时隔多年了,我回来了,看见的,只是一片朽木,不觉间发现你已不见。就像,就像那抹黑烟的味道。
充满着童真和童趣和回忆,也许也只可能是回忆了吧!
但今天,我和它,我和窑厂,我和黑烟,不期而遇,在这中秋的夜……
【篇二:给环境一个喘息的空间】
丹麦人垂钓很特别,每去钓鱼常自觉带上一把尺子,将不够长度的小鱼放回湖中,这种行为让中国留学生很吃惊,钓鱼人的一句“这和政府没关系,我们把小鱼放回湖中,等他们长到够大了再钓上来不是更好吗?”尤令国人羞愧,看看只知索取的国人,看看我们日益恶化的环境,难道我们不该深刻反思吗?
在禁渔期违规捕捞“鱼子鱼孙”,在自然保护区猎杀珍稀的野生动物,为了降低成本而肆意排放废气废水,急于牟取眼前利益而乱砍滥伐……我们对环境贪婪地掠夺已经使得它不堪重负。
当我们沾沾自喜于征服自然的一次次“胜利”时,环境也以自己的方式报复着我们。
北京一年内连续八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大自然已经给我们出示了一张“黄牌”;近年来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锐减5万多只,这种递减速度让我们感到震惊;无锡太湖蓝藻的大面积暴发,更是再次对我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以上事实折射了我们许多人的心中根本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丹麦人那样做不是为了遵守政府规定,而是自觉的行为,是扎根于心中的“着眼未来”观念的外在表现。虽然鱼虾树木之类的资源是可再生的,目前看来一时也用不完,但若是过度攫取,那么终有一天它们有许多会灭绝,进而使生物链产生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值得庆幸的是,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还有补救的余地,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这不仅是针对政府和相关部门而言,更是针对广大的平民百姓,只有人人心中都有了这种意识,才会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才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其次,我们要完善相关法令,加大惩罚损害环境行为的力度。如果有人胆敢猎杀国家明令保护的野生动物,或者超标排放废气废水等,就要严厉处罚当事人或责任人,罚得他倾家荡产,让他得不偿失。只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就能震慑不法分子,即使他们有“贼心”,也不会有“贼胆”。
甘地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壑。”我们不可能停止对大自然的开掘利用,但也不能只顾当下而无节制地掠夺,而应该控制欲望,遵循自然规律,谋求长远利益。
大自然虽然博大,物产虽然丰富,但它们却不是无限的,所以我们应该给环境一个喘息的空间,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中国梦才有希望。
【篇三:第一次钓鱼】
今天是星期天,我迎来了人生第一次钓鱼。
听说老爸要带我去钓鱼,让我欣喜若狂。但他却再三叮嘱我:“不要把我的鱼竿弄破,很贵的。坐在湖边要小心,不要掉进湖里去。”我都点头答应了。
准备好渔具,老爸小心翼翼地拿着他那些“宝贝”,放进车里,我们就上路了。目的地是八一农庄,那里空气清新,环境良好。作为一个职业钓鱼人,老爸当然要选一个“风水宝地”。他仔细地观察地形,最终选中了一个垂钓地点。那时四周空无一人,我和老爸便安安静静地开钓了。
我充当老爸的“副手”,也就是当他钓到鱼时,我便用网把鱼捞上来。只见老爸双眼紧紧盯着浮标,耳朵也竖了起来,在听着鱼儿的动向。但湖里的鱼儿始终没有动静。老爸急了,骂了一声,我手中也不知不觉已经冒出了汗。
浮标微微颤了一下,老爸不慌不忙,熟练地把鱼竿提了起来,我迅速反应过来,用网接住了鱼。老爸说道:“只是一条小鱼。”我定睛一看,发现果然很小。原来,熬了那么久,才钓出这么一条鱼来啊。
我似乎有点灰心丧气了。“慢慢钓嘛,这是你第一次网到鱼,做什么事都会有第一次的。”老爸安慰道。我“嗯”了一声,便马上专心起来。
最后,我们一共钓到了4条鱼。
【篇四:美丽的乡村生活】
许多人认为乡下生活比城里差很多,人们觉得乡下没网络,没高科技……很没意思。但实际上乡村有另一种美,它可以让你接近大自然。
乡村的清晨,天上飘着几丝薄雾,远处的树林中传来几声鸟鸣。清晨四五点钟--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起得这么早,大概是公鸡、小鸟和昆虫的叫声组成了一支优美的乐曲,把我叫醒了。起床后走到屋外,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因为农村车很少,所以没有太大的噪音,再加上没有工厂,所以烟也很少,这使你感到心旷神怡。这时候会有一些人,早早地收拾钓鱼工具,骑着自行车到大河边钓鱼。我会紧跟着这些人,看他们的钓鱼过程。
八点左右,那些钓鱼人已经收拾好工具往家走,他们的鱼篓里有一堆鱼,他们回到家后迎来了家人的鼓励和夸奖。
有一些人是在上午种地,一工作就是一上午。十二点左右,人们已经种完地了,同时也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们把桌子、椅子和饭菜搬到院子里,然后喝喝小酒,聊聊家常,说说笑笑地吃着午饭。
在乡村的下午,有些妇女抱着衣服,拿着盆子,走到大河边去洗衣服。从河边远远望去,一些矮树像一朵朵绿色的大蘑菇,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洗衣服的妇女也收工回家了。
在乡村的晚上,有些老人拿着蒲扇,坐在小路边的长椅上,说笑聊天。不远处传来了青蛙“呱呱”叫,蛐蛐“咕咕”叫,有时甚至还能听到野猫“喵”的一声尖叫,随后还有几声老鼠“吱吱”的叫声,似乎不远处正有一场“猫鼠大战”呢!
在乡村的夜晚,抬头看星空,天上有许多闪闪发亮的星星,甚至还能清晰地看到北斗七星。月亮像一个大银盘,在城市根本没有这样美丽的星空。
这就是美丽的乡村生活,它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
【篇五:夏日】
三伏天来了,天越来越热了。
白天,太阳像个大烤箱,好似用上了它全部的热能,全心全意烤着这块土地,强光只能让眼睛睁开一条缝,还不敢往上看,因为十分晃眼。空气已变得十分干燥、灼热,让人出一身汗来,衣服、裤子都黏在皮肤上,动弹不得。动物们似乎也被这火辣辣的太阳吓着了,蝉不鸣,蛙不叫;蚊子、苍蝇也去避暑了,见不到踪影;地面都变得滚烫了,再热一点就能把柏油路给晒化了,路边的树已经被烧焦了,它们的叶子变得枯黄,蔫巴地挂在那里,一切都显得毫无生机。
当夜幕降临,那些动物总算是缓过神来了,蟋蟀开始轻轻地叫唤,在草丛里拉长音,蛛蛛在路灯下开始匆匆忙忙地织起网来。来到桥上,虽然从湖面上吹来的只是阵阵热风,但总比没有风要强得多。因此,桥上也挤满了人,观光椅上都已经坐满了人,有的老人躺在自家带的躺椅上;各家的小孩子则是围在一起,在一旁玩耍,这边一堆,那里一堆;大人们则在那里天南地北地聊天。
远远地就看到桥下有一束束蓝光,那是钓鱼人的手电,他们先从盒子里拿出鱼饵,再把鱼饵挂到钩上,接着将全部力气都聚到手上,用力一甩,鱼钩被甩到了湖心,怕鱼不上钩,就拿手电往水中一照,把鱼给引过来;公园的小径上,三三两两都是散步的人们,他们或是停下脚步在荷池边欣赏荷花,或是一路急走;而路边,一群大妈在空地上打开录音机,跳起了广场舞……
而我,则在等雨来!
【篇六:夏天的西海湖】
我最喜欢家乡的西海湖,尤其是夏天的西海湖,是我的最爱。
走进西海湖,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林荫小路,小路的两旁长满了一棵棵翠绿的树木,这些树木把西海湖包围的严严实实起来,使西海湖显得更绿了。树木旁边长满了鲜艳的野花,给西海湖编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环。天热的时候人们可以在大树下面乘凉,喝着可乐,吃着薯片,多惬意。
来到了西海湖畔,倒映在我眼前是一片片绿绿的芦苇。风轻轻的吹过,芦苇有的好像在向我微笑,有的在和我鞠躬,有的在向我招手,美丽极了。水里面游荡着可爱的小鱼,每当钓鱼人的吊钩下去,那些小鱼就很好奇地咬住,当人们把鱼钩收起的时候,小鱼们才知道上当了。小鸭也在水中欢乐的游来游去的,那清脆的叫声像一首快乐的曲子,久久的回荡在芦苇丛中。
接着我来到了观音的面前,观音高大、雄伟,守护着这里的一方水土。观音旁边还有一个专门让人们乘凉的凉亭,凉亭的下面有许多的台阶,人们可以沿着台阶走到凉亭上,设计师想的可真周到啊。
西海湖是我们神池最美的旅游景点,神池的大门随时为你们敞开,欢迎你们来参观!
【篇七:美丽的清江河】
在我的家乡长阳,有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清江。整个清江全长423千米,发源于利川东北部齐岳山龙洞沟。
早晨,天刚蒙蒙亮,清江笼罩着薄雾,就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只见天边的晨星和点点灯光融为一体,清江寂静无比。日头升了起来,清江也变得热闹了。一些钓友像约好似的,早早地就来到了亲水平台垂钓。更多的是晨跑、晨练的人们。打太极、舞剑、跑步……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勤劳的渔夫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劳动,他们的动作是那么娴熟。小鸭子也一摇一摆地开始捕食了。它们歪着毛茸茸的小脑袋,锁定目标后就一个猛子扎下去,十拿九稳。
中午,太阳照耀着清江,微风一吹,河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一些吃过饭的老人在乘凉、聊天。清江河显得不那么热闹,但水下却是另外一种景象:那些“鸭”口逃生的小鱼饿坏了,这给了钓鱼人机会,不时会有小鱼上钩。
傍晚,夕阳西下,那太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构成一幅动人的画卷。绿是那样绿,就像一块经过精挑细选的翡翠;红是那样红,仿佛小姑娘羞红了脸;黄是那样黄,似乎大自然不小心洒下一罐金子。
夜幕降临,清江两岸灯火通明,对岸的农家乐屋顶绕着的彩灯形成一种有趣的图案。广场上音乐和灯光恰到好处。吸引着男女老少。清江河上驶来一只大船,上面满载游客,它就是“龙舟一号”!两岸船的灯全都倒映在湖面上,真美啊!
清江!你真无愧于“母亲河”这个称号!
【篇八:最美的风景】
你听,在我的心中,荡漾着那江、那水。听,那是水声……
我幼年时期生活在常德,我去过那柳叶湖、去过德山,去过很多地方,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那条我叫不出名儿的江。
我大约四岁就学会了游泳。夏至时节,父亲便会带我和哥哥去那江边嬉水。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水波柔柔地推着我——那么舒适,那么温和。我想,这江水中,大概藏了一轮太阳吧?当我发愣时,哥哥便泼我一脸的水。我便反泼,手中水中往上抬时,总感觉有人在使劲把我的手按下去,我便撇撇嘴,水哟,你也太温柔了吧?
江干上下,总有闲情逸致的人成群结伴的钓鱼,其中老者居多。“他们的皱纹,莫非是这江水波推出来的?”我猜测。他们静静地盯着浮标,偶尔会说几句话,或是用他们晒得发红的手揪起白汗衫擦擦额头。忽然其中一人轻声而兴奋地嘀咕几句,便一站、一提、一收——一尾鱼就上来了。看热闹的人便鼓掌喝彩,但总被钓上鱼的人轻声止住,意思是其他人的鱼不能被吓跑。钓鱼人像接班似的,一个一个轮流守护着“其他人的鱼”。水哟,让他们多钓一点鱼吧。
在最热的几天,一些年轻人便不约而同地玩起了“渡江比赛”。一个个人头忽上忽下,忽现忽隐,偶溅一点水花,在阳光下闪着白光。这时,妇人们便边看比赛边拉家常,两三个人聚在一起,有时会爆发出小姑娘似的笑声,神情亲密得像一家人……暖阳照着人们的脸,他们都笑着,默默凝视着江波。我想,他们大概都想着同一个词语——幸福。
岁月像江水般柔柔地把我推着成长,如今江水是怎样一番模样?我很想知道。她带给我的回忆就像那江水——温柔、幸福。就像我当年猜测的,这水般的回忆中,一定藏着一轮太阳,它金色的光芒让我每每忆起,心中便无比温暖。
听哟,在我的心中,荡漾着那江、那水。听,那是水声,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篇九:记事的作文】
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爸爸带着我到野外钓鱼。
出发前我们先准备钓鱼的工具,主要有:鱼钩、鱼竿、鱼线、鱼食、抄网等等,有些我还说不上名字。来到钓鱼场先不用急着钓鱼,需要挑选一个合适安全的地方架好渔具,然后开始调和钓鱼的鱼饵,再在钓鱼的周围水域撒上一些颗粒状的鱼饵,这样更容易钓到鱼。接下来就可以坐下来静静的开始钓鱼了。
钓鱼是门技术活,非常考验人的耐心,我的妈妈就非常不适合钓鱼,她经常说:有钓鱼那功夫,还不如去市场买条鱼吃更香!通常一条鱼至少等十几二十分钟,有时候更长时间还不一定有鱼上钩,所以钓鱼一定要静下心来,不能着急。钓鱼也像是一场赌局,运气好的时候可以钓上来几十斤鱼,运气不好的时候甚至一条都钓不到,钓鱼人称这种是“空军”,凑巧爸爸这次就当了一回,一个上午一无所获。
爸爸问我要不要试试,我说好啊!我学着爸爸的样子,快速的鱼饵团在鱼钩上,迫不及待的把鱼杆抛出,顿时水花溅起,水面浮起一圈圈涟漪,涟漪很快像四周散去。我静静的等着,自以为万事具备,谁知道浮标一直在水中浮着,一动不动。许久不见动静,我好奇的鱼竿拉出水面,发现鱼钩上什么都没有,又重新在鱼钩团上新的'鱼饵,再将鱼杆抛出继续等待鱼儿上钩。如此重复几次,大半个小时过去了,还是一无所获,看来我的第一次钓鱼也是以“空军”收场。
我问爸爸:为什么会这样?爸爸告诉我:因为我太心急了。钓鱼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考验耐心,团鱼饵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很多,最基本的就是要把鱼饵团紧实,要不然鱼饵一甩进水里就全部散开。就跟我们平时学习一样,一定把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心浮气躁,心平气和静下心来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篇十:故乡的鱼】
我老家在湖南,是个山环水绕的村子。地方不大,偏僻。只有百来户人家,几十片农田和几个点缀在农田周围的小湖。若是谁家想盖房子,大可在山上的竹林开出片地来,向乡亲们说下便是了。
湖南人喜吃辣,无辣不欢,连常坐在门槛上吃饭的小孩,饭上也放着几片辣椒。
鱼肉与辣椒是极配的。湖南水寒,生在其中的鱼,或多或少都会带上些许其中的凉气,可以消消辣椒的火气。洁白的鱼肉在火红的辣椒汤中浮沉,散发出的火热让空气洋溢着绯红。鱼肉入口极冰,而后泛起一阵触电似的波澜。一档、二档、三档,火气渐渐增大,辣味如溅射的熔浆般洒在口腔的角落里,自上而下在身体中掀起热浪。热汗渐渐流出来了,又被风慢慢吹干,让人越吃越精神,越吃越有劲儿。
吃完鱼,就随舅舅去钓鱼,给晚上加餐。其实村里的人少有喜欢钓鱼的——想吃鱼在市场买条就行了,何必在那苦坐?可这样却吃不上野生、鲜美的鱼。
舅舅是钓鱼的好手。在农闲时,常常找个野塘,一坐便是一整天。即使这样,钓鱼仍不是件容易事。鱼是水中的精灵,很是机警,不像虾这样的呆子见钩就咬。所以须在钩子上缠满厚厚的饵料,紧实,不易散,待鱼舔完外层的饵料,放心大口吃吋,才会咬着里面的钩子。每个钓鱼人都有自己的秘方,舅舅会往配好的料子(大概是些猪肉和杂粮),淋上些湖水,再在岸边捞上些许水草,参杂其中。鱼吃到熟悉的食物,会放下戒心。
微风吹拂,等待的时间是极漫长的,三四小时是常事,一向健谈的舅舅这时却不说话。钓鱼是耐心活儿——不能说话,会惊走鱼;不能分心,不然会错过漂沉下去那会儿。钓鱼人为保持专注,常常带着些槟榔,无聊时便嚼一嚼。
我也随舅舅那般拿着根鱼竿坐着,望着水上的漂。初时周遭很寂静,只听到舅舅嚼东西的声音。慢慢地,我听见了从来没有听过的声音——蟋蟀的叫声,碎石在草间的滚动声,风划过水面的哗哗声……鼻尖还嗅到些辣椒田的辛辣味。
十分钟,半小时,一小时,感觉似乎与这片土地相约在宁静中,身体在懒散的空气中自由地飘浮。忽然,鱼漂猛地沉了一下,寂静的状态被打破了。我想提鱼竿,手却被舅舅按住了。他轻声叮嘱我:这是鱼的试探,它们会轻咬下饵再松开,若是提竿便会使它们惊觉。果不其然,漂又浮起来了,十多秒后又沉下去,三四秒后仍未浮起。舅舅笑了笑,轻声说:“看,咬死了!”我拽了拽竿子,沉沉的,隐约可见有条大鱼咬着钩在游。
钓大鱼是极讲究的,不小心便会让它扯断鱼线,溜走了。舅舅揺动把柄,将线放长,顺着力让它游动。若是鱼疲了,线有些松弛,便要收线,把鱼拉过来些许,让鱼受刺激。若又到处游动,再放线顺着它便是了。这一来二去鱼便游不动了。说着容易,舅舅为顺着这条鱼,在滩上来回跑动,生怕它走脱了。等鱼最猛的第一股劲儿过去了,便把竿交给我试试。接过竿,我感觉整个人似乎要被竿拽到水里,连忙摇动把柄,将线放长顺着它游了。等它疲了,我连忙收线,把它拉到岸边,舅舅眼急手快,拿着网把这条鱼抄了起来。
终是捉住了,拿在手上沉甸甸的,舅舅把它带回了家,做辣椒鱼。味道是极好的。
后来,我有幸吃了些名鱼——麦溪鲩、文庆鲤……,却总比不上家乡野塘的鱼那样鲜美。我想,这些名鱼缺的,应该是家乡的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