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人相关作文

【篇一:梦回江南】

江南,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字眼,那里有隽秀的山,有温柔的水,有美丽的人儿……

在这宁静的夜晚,不知多少次梦见江南了,梦见达达的马蹄,沿着那古老的青石板小路,从这儿回到了那儿,而童年的记忆便一点一点浮现出来……

儿时的脚印从旷野连到了西子的湖畔,一路追逐到了那寂寞了千年的断桥。看杨柳青青,听鸟语声声,闻花香阵阵,我静静坐于石桥上,去聆听许仙与白娘子千年前留下的心声。倘若有一只小小的乌蓬船载着勤劳的江南人轻轻划过桥洞,我便高高兴兴地跑到岸边,奋力地招着小手,待到船儿到了眼前,我轻轻地上了船,随着竹篙一点,便驶向那满世界的自然。偶尔会看见岸边伫立着一位凝思的人儿,不知她在想些什么,只觉得她与周围的山水仿佛融为了一体,好美好美……

童年的记忆便这样留在了江南的那一条小路上,一方小船上,便留在了江南那美的醉人的风景中了。

记得暑假回了一趟那个小镇,还是那个悠悠荡荡的水乡,门前桥下的流水依旧潺潺地流着。我望着脚下的青石板路,它仿佛从远古向未来延伸,像是一个未曾叙完的故事,当年我也就是从这儿,沿着这条小路,一路走到了这泗水古国,意杨之乡。当初懵懂的少年如今已然长大,但改变的是年龄,变不了的是那美好的记忆。如今虽然与它隔得远了,但心中的那份情结却像蚕丝一样,紧紧连着我和它,任凭再锋利的刀也斩不断。

如今,每当我累了、倦了,便抬头望望远方,我知道远方的他们一定在拼搏,每每想到这些,我便咬咬牙,坚持。

轻轻搁下笔,窗外氤氲的水汽渐渐模糊了眼前的画面,我想,今夜怀着这样的情感,我定会在梦中回到那儿,向那对我微笑着的采莲女捎上一句:“你可好吗?”

【篇二:做会发起光的尘埃】

你愿做一颗最亮的流星,在漆黑夜幕下展现耀眼的光芒,唯恐错过“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机会,宁可瞬息陨落,也要散发光彩。我却要做一颗最渺小的尘埃,只愿在自己的小小世界竭尽所能,相信散发的,也不一定只是微光。

朦胧中,我看见前方闪烁着斑斑微光,原来是夜幕低垂下的江南水乡渔人们晚归时,挂在乌篷船前的小灯。他们是北纬40度蜗居江南一隅的小人物,却不曾掩饰自己的平凡与粗陋,极尽努力地生活着、闪烁着……

王国维对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评价是:“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性冷而遁世。”是的,因此苏州的王献臣厌弃了在皇帝身边做一个宠儿,厌弃了追名逐利的熙攘官场,他回家了,遮掩了满身的贵气和耀眼的光环。接下来的人生该怎么办呢?做一个小角色好了。他归隐苏州,藏身于白墙乌瓦的里弄小巷。但是遁世不是消极和放弃,对生活的精益求精从不曾降低标准,即使选择最卑微的生活方式,也要尽我所能打造一个自己的王国。他请来名匠,打造出有着粉墙青瓦龙脊的蓝图;他请来叠石的名家,在园子里堆叠出精妙绝伦的风景。纵然无法媲美皇宫宝殿,却打造了非同凡响的奇迹,留下了让后人惊叹不已的园林。

如此渺小平凡的地方官员,他不是精明的商人,不是出色的艺术家,但是却留给后人仰望的背影!正是他身处低位却能极尽所能追求生活的精致,他对每一片青瓦,对每一座假山的精心雕琢,都体现了他力争做到最好的人生态度!

的确,就是这样一群生活在江南一隅的平凡人,他们有着和王献臣一样的人生态度,他们还在古老的城墙、古旧的青砖小巷里过着自己普通的生活,撑船的依旧在撑船,卖藕的依旧在卖藕,织锦的依旧在织锦,养蝉的依旧在养蝉……

就是这样渺小而认真生活的江南人,就是这样做着最本分工作的江南人,宛如一颗颗渺小的尘埃,他们却成为鲁迅笔下最可爱的摘豆小伙,他们成为张爱玲笔下穿着细绒旗袍喝着燕窝莲子的上海小姐,他们作为无数文艺作品中勤于修养、积极奋争的主角不可或缺的背景,他们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却同样真实,同样出色!

做一颗极力闪光的尘埃,像一个平凡的江南人。

【篇三:我爱江南】

平素中总有一丝江南情结萦绕着我,我是地地道道的江南人,常为这感到自豪。不知历代文人骚客写了多少赞美江南流芳千古的诗句。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江南是可爱的,围绕着一种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氛围,如一幅水粉画,不比油画般写实,不比水墨画写意。只有一缕缥缈,一点朦胧,涣涣流水,悠悠千载。

你看,江南在历史中伫立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却依旧如此诗情画意。但又如琵琶泣泪的冷调幽幽飘来,寒冷凄凉袭上心头。总觉得江南是朦胧的,仿佛总是一股雾气弥漫于江南四周,又像一块真丝手帕,笼络着,包裹着,十分优雅,令人流连忘返。

有人说江南是迷蒙的,一切的回廊、亭台仿佛在遮掩什么;有人说江南是醉的,雕栏画舫交错,歌台玉帐相织,似琼浆玉液,醉倒人心;有人说江南是悲伤的,白子娘与许仙、杨乃武与小白菜、梁山伯与祝英台,每段以悲为尾的凄美爱情,都在江南冰封冻结了。

江南也是唯美优雅的吧。看,那些风霜雨雪下的古墙青藤,无不显示出某种如履薄冰的淡色幸福。阵阵轻风舞起的笑颜,淋出深深的儿女情长。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江南就是这样的,像一多愁善感的女孩,诉说着那些柔肠百结。在我心中,江南永远是最美的那一个。

【篇四:端午情思】

远山含黛,云雾在山间缠缠绵绵,或厚或薄,或浓或淡。白墙黛瓦的村庄掩映在氤氲的空气中,袅袅中飘散来粽叶的清香及糯米的香甜,又是一年粽叶飘香时。

江南的粽子和东北的粽子不同,可能是因为江南人特有的细腻精致,他们的粽子也是格外的漂亮,有一点儿长的四角形,粗细均匀,馅料丰富:鲜肉、蛋黄肉、板栗、豆沙、蜜枣、乌米、紫米,不一而足,咸甜皆有。粽子外面用各种彩线缠绕扎紧,不同颜色的线代表不同的口味。记得二十年前初到江南,还曾被这些粽子所咂舌,暑假回家时,特意订了一批粽子,背着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回家给父母尝鲜。那时,交通还不够发达,物流还没有兴起,于是此事成为了父母一件很值得夸耀的事。

东北人粗犷豁达,没有那么多的讲究,所以东北的粽子也极为朴素,多为斜斜的四角形,个子较小,里面多为大黄米,吃时蘸少许白糖。外面不捆细线,而是用一种叫马莲草的细长叶子绕两圈扎紧即可。简简单单,却是把大黄米的粘韧清香吃个满嘴满怀。记得小时候,常常是妈妈包粽子我烧水,一根根柴禾被放进灶膛,火光映红了我的脸,我却是眼巴巴地盯着锅里翻滚的青绿粽子,不停地问妈妈:“粽子熟了吗?熟了吗?”粽子一熟,便迫不及待地剥开蘸糖咬进嘴里,还没来得及尝尝滋味就已经滚进了喉咙,然后像小狗似的直吐舌头,跳着脚甩着手喊着:“烫死了,烫死了!”妈妈哭笑不得地拿了凉水过来,我哪里还顾得妈妈笑话我,急忙一碗凉水灌下去,然后继续埋头苦吃。妈妈却从来不让我多吃,常唠叨不好消化,我偏不听,妈妈便用系五彩线来哄我。

在东北,五彩线是过端午节时小孩子们必备的一种节日礼物。端午前夕选取五种颜色的彩色丝线缠绕在一起,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以辟邪保安康。我性子急,等不得端午,每天总是磨着妈妈早点儿给我戴上五彩线,妈妈起初不肯,后来被我磨得实在是受不住,就先给我戴了一根,我就兴高采烈地跑到小伙伴面前去炫耀,引得他们也纷纷回家磨妈妈,不一会儿,每个小伙伴就都人手一根了。渐渐长大,有些小伙伴很是心灵手巧,可以编织出各种不同的结,更在下面挂个铃铛什么的,让人极为羡慕。

现在打开淘宝,各种花色、各种编织的五彩线,有系福字的,有拴香包的,有镶金嵌玉的……琳琅渐欲迷人眼。可是戴的人却是越来越少,节日的习俗也渐渐不再,那份简简单单的快乐也渐渐消失了。

【篇五:游文庙】

年初四,妈妈带我去参观“圣人先师”——孔子的文庙。

常熟文庙,座落在古城区学前街,是一座建筑精致、壮丽宏伟的古建筑群。走进文庙的棂星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孔子雕像,使人感到万分严肃。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等……他有三千多个弟子,孔子一生主要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铜像下面有“万世师表”四个大字,妈妈告诉我:“孔子是我们世世代代师长和行为表率,直到现在我们大家都十分崇敬他。听了妈妈的话,我们在孔子的铜像前插香鞠躬,表达我们对孔子的敬仰。

接着,我们来到了雄伟壮丽的大成殿,四周是多幅孔子和他学生的漆画,在这里我们仿佛体验到了孔子给他弟子认真讲学的情景。

最后,我们来到了文庙东侧的言子祠。在常熟生活的人都知道言子是我们常熟人,他是孔子七十二贤人弟子之一,也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江南人。妈妈给我讲解,言子当武城宰时,孔子说“杀鸡焉用牛刀”来称赞他。

这次游拜孔庙,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孔子和言子的圣贤故事,我为中国古代有孔子这样一位万世师表感到震奋,也为我们常熟有言子而自豪。我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让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 

【篇六:朦胧的“江南”】

波光粼粼的碧水,悠悠荡漾的木船,细雨霏霏的堤岸,蜿蜒斑驳的石墙。小桥、流水、人家如墨般渲染在这水汽氤氲的江南中。

江南就像一幅朦胧古朴的水墨画,悠悠地弥散着淡雅的风韵。绿水环绕着白墙,垂柳休憩于河岸。两岸精致典雅的栏杆屋瓦,诉说着历经风雨、亘古柔情的絮语。丝丝细雨缓缓地散落江南,沾湿了行人的衣衫,晕染出江南婉约的气息。几句吴侬软语,如淙淙泉水滋润人心。水汽飘渺,远处的人影淡了,脚下的碧水静了,耳畔的声音轻了,化作绸缎般丝丝缕缕地飘落下来,沉积着江南的文化。

踏着熟悉的青石板,“吱吱”地点缀着朦胧的江南,身旁的异乡人多了。他们也陶醉于这如仙境般梦幻的江南,不约而同地定居了下来。渐渐地,粉墙黛瓦隐去了,亭台水榭消逝了,钢筋混凝土的坚固大楼耸立了,灯火通明的商业街密布了。两岸婀娜的垂柳旁矗立着直插云霄的烟囱,奋力地吞吐着烟云,如画家般晕染着江南。云层厚了,蓝天暗了,人们的腰包鼓了,江南更朦胧了。

在这雾气弥漫的江南,古镇不知不觉地退到了乡村。聪明的商人如切蛋糕般将古镇一截截、一点点地分开,关入精心准备的囚笼,衡量着文化的价值,标上骇人听闻的价格。几个心存江南、久居城市的老人,望着一墙之隔的江南古镇,仔细瞧了瞧入口处的票价,攥了攥辛苦攒下的血汗钱,那份与家乡缠绵的思绪淡了。

漫步在不时有叫卖声传入耳侧的古镇,四周的秀美风光似乎成了配角。无心观赏江南的亭台楼阁,无心留意微微荡漾的湖水远景,只是走马观花地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钻入商店购买着变了味的礼物。茫然地走出景区,愈感江南的朦胧。

大街上,商铺林立,五湖四海的同胞带着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来到江南。一家家川菜馆、一道道美味的湘菜,不仅让异乡人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也勾住了江南人的胃口。江南人的餐桌上菜肴丰富了,却已分不清江南的菜。豪爽地大口咀嚼着辛辣的食物,砸吧着嘴,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家人、与异乡人交流着。异乡人摇了摇头,他们来到水汽氤氲的江南想了解含蓄的江南文化,却不曾想它在城市化的洪流中渐渐地同化了,变得更加朦胧,模糊地暂存在年长的江南的记忆中。

江南,你在哪里?我们想掀去你朦胧的面纱,却发现你已无处可寻。城市里的江南,是你早已失去的身影;古镇里的江南,是你遗弃的躯壳。江南,你还在吗?

沿着污浊的溪流向前奔跑,城市的喧嚣飘然而逝。淅淅沥沥的微雨轻柔地随风舞动,浸润着一尘不染的绿林。虫鸟呢喃,娇花照水。清澈的溪水褪去厚重的衣衫,滋润着两岸葱茏的佳木,透着一分灵动与婉约。朦胧间,我仿佛感到江南犹存。悠悠的自然风光默默地滋润着这片灵秀的土地,呈现出亘古不变的独特气质,在每个爱江南人的心中播下一颗江南的种子。

阴晴不定的秋姑娘洒下冰冷的水珠,一对爷孙打着油纸伞漫步在梧桐旁。“囡囡”“囡囡”老人幸福地传授着吴侬软语。

天晴了,雾气散去了,爷孙远了,江南明了。

【篇七:江南雨】

万籁寂静之时,江南的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淅淅沥沥,不带丝毫脂粉味,点点滴滴化作诗意的灵感,那样的缠绵悱恻,那样的清新脱俗,抑或还有些醉意酣然……

断断续续,续续断断……江南雨是奇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诗人眼中,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雨中的西湖却是一片空濛。远看青山若隐若现,近瞧湖面轻柔迷离……这柔柔的雨仿佛裹挟着一个古典的红尘女子,半隐半露,羞羞答答,怀抱琵琶,轻吟低唱,那缓缓的宫商角羽,那醉人的吴侬软语,续续断断,断断续续……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绵绵的细雨落在了李清照的心里,撩起了她孤苦伶仃的惆怅之情和对国家动荡的命运深深的担忧。“三杯两盏淡酒”难浇心头块垒?于是乎醉倒在《声声慢》里。可叹她老到腰也拱了,发也白了,“人比黄花瘦”,一辈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没挽回南宋小朝庭的命运。

南宋诗僧志南在三月阳春的雨中,将带篷的船系在古树浓荫下,拄着藜做的拐杖,慢慢走过桥。偏有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无意间沾了他的衣襟。但却没有惹他恼火。于是,任可爱的沾花雨点落在肩头,却不忍心去掸拂它?哦,浓得化不开的杏花香雨,酥软温情,连不闻人间烟火的僧人也忍不住脱口而赞!

江南的雨,柔且美,柔者,多情亦!美者,淡雅亦!风情万种的江南雨,是江南人的魂!也许这是一种玄机禅理,可意会,却不能说白!否则,为什么江南雨多,诗词也多!

【篇八:春风又绿江南岸】

走过一座石拱桥,低头望见浅浅的湖中柔和的绿,突然意识到,春天来了。

江南的春天,与北国是不同的。北国总是以一串红红的糖葫芦抹在春天的开始,甜甜蜜蜜又一个轮回。北国人对于春天一向是热情的,毕竟,冰雪覆盖的冬天已经过去。“咔——嚓——”河水解冻,一路奔腾,带着北方人抑制不住的喜悦。

江南呢?江南人对于春天,似乎并不是特别的激动。因为江南可以说是四季常绿了。门前的小溪叮叮咚咚拨着琴弦,一年都不会冰冻。江南人走过萌芽的绿柳也一副平静的样子。溪水静静地流,日子也静静地流。

然而你不能凭这个断定,江南的春天是毫无影响力的。它对于水乡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

春天,江南女子还是照样要到河边洗衣服的,只是她们纤细的手腕上多绕着嫩绿的柳枝。江南女子对于春天或许是最敏感的。她们并不急于配带白银或水晶的链子,而是很自然地选择了路旁的水柳。她们很娴熟地拍打着衣服,新绿的柳枝上下起伏,仿佛在跳一支优美的舞。江南女子对于美的追求,恐怕就是对于自然的追求。春在江南,她们便同江南的春一道映入画布中。

春雷么,江南也是有的,然而并没有北方的雷那样有气势。江南的春雷像是鼓声,却不是赤膊大汉敲的大重鼓,而应该是架子鼓,兴许还是个女子敲的,冷艳中有是别样的铿锵。江南人也大多是乐意听这样的演奏的。这雷,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希望。一响平平安安,二响五谷丰登,三响天长地久。春雷有时候比淅淅沥沥的春雨更打动人心。毕竟,雨在江南是多见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复咀嚼也就淡而无味了,且不去提它。而春雷,一年只一次,多少会让江南的人对春天充满着向往吧!

其实江南人心中也有这么一个春天,它永恒地存在着。即便是寒冷的冬日,它也温暖着人们的心。人,特别是江南人,要依靠它来保护自己水般易碎的心。心中住着春天,江南人才会勇敢地面对着生活中的困难。谁说江南是人间天堂?这里的人有着世界上最柔软的心,所以这里也是最容易让人泪流满面的地方。如果心中没有春天,江南人对于风吹雨打也许就会失去抵抗力。

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春天来临时,这里的人们依然保着是淡定。

【篇九:临窗读雨】

曾无数次在诗里望见那一派烟雨迷蒙,望见那一隅明澈,我不得不承认,爱上江南,只因爱上了江南的雨。

江南的雨温温软软的,浸润着古老的江南,也孕育着温软的江南人。青泥,雨滴溅起晶莹的水珠,竟是那样的,那样的傲然,不沾染半分泥浊。苍道浅处,袅袅走过一个女子,雨丝散在她的身边,步步生莲。忽地,她莞尔一笑,雨丝跌进那澄澈的眼眸,恍若天泉甘露。脱然于尘世浅浮,伸手捧了一盈雨在手心,却抓不住雨滴跳跃的灵魂。我只敢直愣愣地望着,犹恐指尖污浊玷污了这等清纯,不忍鼻翼间的气息惊扰了那份空灵。雨珠如那新鲜的生命,跃动着光芒与灵气,却从不张扬,只是默默地,流连于世间,通透的水滴,便是灯火阑珊处那些人通透的灵魂。

江南的天,也飘摇着浅浅的灰色,却并不混沌,雨丝密密地网着天空,一如江南才子胸中那副极淡然的山水画卷,青山远黛,莺歌燕舞,绵绵春水,分明是满怀女儿柔情,却无半分拖沓之笔,分明是一派盛世昌明,却颇有几分空高的自许之意。似乎千百年来,江南人作画都是一种风格:铺一张生宣,洒几滴浓墨,笔尖一带,勾一副清丽与温婉。细看,山却是有脊的,石却是有棱的,又见另一种傲然之气,都说画里读人,江南人,大约也是这样罢。幸游江南,倚山而居,临窗读雨,我读出了你的身影。

你站在雨幕里,清俊的面庞下是茫茫的愁绪。家国,已深锁于泥潭之中。回去,也就意味着往那污泥里投身,留在这远洋彼岸吧,那清雨的声音却夜夜在你的梦里回荡。泪,如江南的雨,无休无期,一滴一滴,流淌着你内心的清高。自清,自清,江南儿郎的名字,细雨清明的性格,终该归属那清雨的世界,你毅然回来了,终于又见了,那日夜涤荡灵魂的雨。

也许是雨,造就了你和你们罢。即便是一滴水,也是晶莹剔透,从未忘过浸润一寸土地。即使是一个人,也是温软的性心下藏一把清高的傲骨于纯净的心灵,从未忘过以生命的力量去改变生命。

有些生命就是如此,微薄、渺小与短暂,厚重、伟大而永恒,一切不过是这种生命的两种形态,一滴雨顷刻便逝,一场雨却是款款无期,他们在浮名浅利前淡然,在纷尘杂世里澄净,在生存与毁灭中傲然,他们没有所谓流芳百世的志气,只追求一方一时的明净,只渴盼将这人世还原一份原始,他们静默地折现澄净,透析本真,冲洗尘埃,荡涤灵魂。这些生命,因清而得以长青。

我无法从这清雨中醒来,我也不愿从这清雨中醒来。就让我永远迷醉于这江南清雨中吧,让这清雨永恒于世人心间。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