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品相关作文

【篇一:家乡的汴绣】

我的家乡是开封,开封汴绣闻名于世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五牛图》、《群鹤图》、《兰花图》还有《小猫图》。若是挂上这些绣图,使得原本漂亮的新房子愈发显得精致而有情趣了。

仔细观看这些默不作声的绣品,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是从小在身边看到这些,对它们太过于熟悉,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品味它们的时候,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惊喜。绣品上的每一笔都很细腻、圆润。无论是高雅素淡、独放幽香的兰花,还是活泼顽皮、精灵一般的小猫,都栩栩如生,就连平时里一向沉默的几头老牛,也变得可爱灵巧起来。我知道,这都要归功于绣工们灵巧的双手、善于观察的慧眼以及精湛的创作技术,他们该是多么的勤奋啊!

我又细细揣摩《群鹤图》,它大约有半米高,青色的透明丝织物结实地固定在铜色的木质支架上,古色古香。画面的主体部分十几只姿态各异的仙鹤,有的引吭高歌,气质脱俗,黑白色调的装束犹如歌剧演员;有的俯下头用细长的嘴巴梳理洁白的羽毛,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有的展翅欲飞,似要冲向高空;有的悠然自得地品尝这林间野果的美味。岸上那两只相依相偎的仙鹤仿佛在说着什么悄悄话,亲密无间。幸福和谐!

这就是我的家乡汴绣的魅力,感受着他们诱人的美,我为自己的家乡汴绣而骄傲,更为汴绣闻名世界儿自豪!

【篇二:遇见姑苏绣郎】

秋风推动着涟涟水波,苏州,这座清丽婉约的小城,四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在这儿,我遇见了他——姑苏绣郎。

来到苏州博物馆,带着随意走马观花一番的想法,我在场馆里随意游荡着。许是因为太过无趣,我埋着头开始刷起手机来。突然,身旁有一个声音响起:“这幅作品叫做姑苏繁华图,针法有十多余种呢!”往旁边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大哥哥,他穿着志愿者的马甲,戴着圆圆的眼镜,他并没有看着我,反而在看正前方的一幅绣品。

“这东西又费时间又费精力,要绣下这样一幅作品一定十分枯燥吧!”我随意扫了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身旁的人却严肃答道:“一针一线的确很费功夫,但唯有用时间的手纹,用掌心的温度才能抚平绣品的粗糙。”听了这番话,我不禁脱口而出:“你那么了解刺绣啊?”大哥哥看向我,笑着说:“我从事的职业就是苏绣啊!”我看他的眼神忍不住诧异了一些,他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缓缓说道:“哪怕在今天,很多行业还是有性别标签的,但是我想把苏绣作为我一生追求的事业,如果你想体验一番,我可以带你去我的工作坊感受一下。”

本来对于刺绣毫无兴趣的我被他所谓的“一生追求”所打动。一路上,他细细与我讲述着关于苏绣的历史,我看到了他眼里闪烁着的喜悦与激动。

到了工作坊,我随意挑选了一个简易的图案,随着大哥哥的手指尖轻轻一拨,我们开始了第一步——劈线,一根如同头发丝一般大小的线要被劈成8份、16份甚至更多,我不由得眼花缭乱,刚刚马马虎虎分完就要穿针引线,大哥哥娴熟而又快速地过了针眼。而我试了几次,未果,便打算放弃。他接过我的针,帮我穿过,说:“静下心来才能体会苏绣之乐。”后续也没有过多的言语,看他静默着,手中的活儿却一刻不停着。我不由得为自己的浮躁感到羞愧。再接过针线,深吸一口气,开始刺绣。照着大哥哥的手法,我小心翼翼地,连大气也不敢喘,深怕一抖便错了位。在纷繁的城市生活了太久,我第一次听见自己清晰的呼吸与心跳声。这样的静谧,似乎凝固了岁月。

完工后,虽然称不上精美,却有着满满的自豪感。看向大哥哥手中那朵半完成的牡丹。小小一朵,颜色却层层晕染。花心与花瓣的手法截然不同,将苏绣的“精、细、雅、洁”充分体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中国手艺人所代代相传的瑰宝——苏绣的魅力啊!

大哥哥的眉头从紧锁染上笑意,说道:“我的母亲是一位地道的苏州绣娘,我所有的成长印记都和苏绣有关。大学毕业后回了趟家乡,却发现苏绣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现状。尽管家里人反对,我还是选择从头学起苏绣。我想通过我的手将苏绣艺术在这个时代传递出更多的可能性。”

逆着窗外投射而来的阳光,耳畔的话语让我倏地觉得身前的人如此伟岸。一个年轻的肩膀用他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坚守扛起了传承大任。

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庆幸在这个美丽的地方遇见了充满魅力的苏绣,也遇见了坚守传承苏绣的他——姑苏绣郎。

【篇三:假期的回忆】

假期的生活就像一本丰富多彩的漫画书,翻开的每一页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惊喜。其中,那一页“博物馆之旅”更是使我百看不厌。

那是暑假的一个下午,天气照例是热得嚣张无比。爸爸带我去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参观。

当我顶着烈日,来到博物馆门前,映入眼帘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楼。眼看着这样的情景,我的心里直打鼓:这么小的博物馆,里面能有什么宝贝?

谁知,当我怀着狐疑的心情刚踏进博物馆,目光就被迎面展柜中的象牙雕刻吸引住了。

“哇!”我不由得惊叹道,“这对象牙雕肯定是无价之宝!”这样想着,我不由得仔细阅读起展柜旁的铭牌来,看了上面的介绍,我更惊讶了——这两米多长的象牙上竟镌刻了150多尊佛像。

看了这些介绍,我不禁瞪大双眼,屏着呼吸端详起来,只见上面精雕细琢的每尊佛像都神态不一,惟妙惟肖。那些佛像或法相庄严,或矫首昂视,或嬉笑自如,每一个都是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尤其是那尊观音像,不但曲线流畅,而且人物衣纹飘逸,那慈眼视众生的形象更是慈善温和,雕刻得实在逼真动人。驻足瞻仰之际,我在心中感叹,这幅作品一定是作者花尽心思,历经多年的一部巨作呀!

也就在电光火石之间,我对这座博物馆的态度有了些许转变,但随即一想,说不定其他的小展厅会逊色不少。

跟随着父亲继续往里走去,一路看去,只见庭院深深,树木葱茏,曲曲折折的长廊外,假山奇形怪状,高矮错落有致,漫步于其中令人感觉分外惬意。

在一次又一次的惊叹中,我才知道自己起初的判断完全错误了。踱过这段长廊,我踏进了第二展厅,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精美的绣品,让人眼前瞎然一亮,其中最独具匠心的就是那幅发绣《维摩演教图》,据说,这幅绣品居然是用人的头发绣成,其针法精细,线条明快,人物形象生动,可谓是“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

在一次接着一次的惊讶与赞叹中,我参观完了整座博物馆。此时,我意犹未尽,荡然心中的是对那些作者的敬仰之情,流连徜徉其中,我不得不被苏州传统的文化深深地折服了。直到夕阳将庭院照得斑驳晕黄之际,直到爸爸催我多次回家之时,我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博物馆。

然而我实在是不舍离去,心中不禁喃喃念道:下次再来,下次再来。

亲爱的同学们,眨眼间,长达两月的暑假已经过去了,但是精彩的漫画故事却是多之又多,你还想继续看下去吗?

【篇四:你的笑靥我的风景】

今天的天阴沉而昏暗,丝丝细雨缠绵而落,漫步小路,为驱除内心的抑郁。

踏着青石板,路遇一棵诺大的梧桐,树下,一桌一椅,和谐不显单调。抬眼望去,一身着藕色旗袍,腰间朵朵芙蓉绽放的女子,轻挽三千发丝,嘴角微扬,十里风光,小巧的梨涡若隐若现,一如宝玉笔下美而不艳的芙蓉女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明霞骨,沁雪肌醉人倾城,摄人心魂印着那朦胧的雨帘,洁白无瑕的双手,轻放身前,灵活地在刺图上穿梭。

那丝滑柔软的绸缎上,一梧桐傲然挺立,和着蒙蒙细雨,静谧安详。

这不正是此时的正是写照吗?若有不同,或许就是那抹淡淡的微光吧,淡黄色的金线相互交织,为这本是落雨梧桐的悲伤,平添了一抹鲜活的光亮。

希冀,重生,涅槃。

雨依旧淅淅沥沥的落着,处处昏暗幽深,那一人一画带着无限的光彩,驻足我的心中,装点着天地的风景,经久不散。

那把小巧的伞,无法抵挡那愈下愈大的雨,也无法同时遮盖那一人一刺绣。只见那瘦小玲珑的女子,将手中的伞移向绣品。我分明看见,那调皮的雨水湿透了衣袍,而女人却恍若无睹,对着那完好无缺的绣品,女人扬起温柔的笑靥。

一人,一画,一笑靥,成为那处最美的风景。

不知过了多久,细雨终于停下,女人放下手中为绣品撑得伞,看了看自己早就湿透的衣袍,女人轻拿起一旁的干毛巾,擦拭自己的衣衫,手臂,手掌。带着近乎虔诚的敬仰,小心翼翼的拿起那幅绣品,嘴角的弧度,任谁看来都会感受到她的好心情。

笑靥如花,你的美,是我最美的风景。

打量着女人离去的背影,望着行人对着那背着细长布筒的女人不时投来的奇异目光,我不禁会心一笑,心中窃喜,那只是属于我和女人的秘密,梧桐树下的秘密……

或许,为了寻找灵感,女人在这细雨朦胧的天气依旧坚守在梧桐树下,面对那幅包含希望的落雨梧桐,毫不吝惜自己柔美淡雅的笑靥,成为欲摆脱苦闷的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知过了多久,乌云散去,久别多时的太阳露出淡淡微芒,一如女人的笑靥,带着的希望指引着迷茫中的我重新一段新的旅程。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