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上课打瞌睡】
上课的不幸是什么?早读课迟到?不会的题目正好被老师喊到?不是,统统不是。
七(12)班的教室中,老师们正在黑板前讲得唾沫横飞,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有一位男同学眼神迷离,似乎在遨游天外。不用猜,正是我蔡某人。我正与这十恶不赦的瞌睡之虫做着艰苦卓绝的战斗。
刚开始上课,我还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模样,但看这眼下的黑眼圈,就什么也清楚了。一会儿,我的大脑就快被“我要睡觉!”这个念头所支配,脑袋左颠右晃,像吃了摇头丸一样。
不行,真的不行了,这种想睡不能睡的感觉着实叫人发狂。我把头埋到课桌底下,装出捡东西的样子,祈求得到一点缓解。可这个过程仅能维持几秒钟,时间一多,很容易被老师发现。
片刻的清醒之后,下一波的瞌睡来得更加凶猛,蚕食着我仅存的一点点意识,让我几欲昏去。不得已,只得使出一招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无数名流才子深夜苦读必备之绝技——自残!我将我的大拇指与食指成弓状,伸向了我的大腿内侧,不管不顾掐住一块向上一提再向左狠狠发力,使劲一拧。嗯——一阵透彻心扉的感觉直抵我大脑最深处,犹如被人迎面泼了一盆冷水,顿时感到神清气爽。此时人生似乎又有了奋斗的目标,赶紧端正坐姿,认真听讲!
但几分钟过后,我的头又开始不由自主地慢慢地前倾、低垂、猛然惊起,再前倾、低垂、惊起……如此反复,脑袋看上去就像大风中摇曳的黑色塑料袋。原来这是骗人的,什么悬梁刺股的故事都是假的!瞌睡冲击着我大脑的最后防线,我的眼睛向上一翻,“咚”的一声趴在了课桌上,而与此同时,下课铃慢悠悠地打响。
我终于可以放心地与周公相伴了。
【篇二:心静自然凉】
窗外的事物千奇百怪,网上的事物更是千姿百态。世上有太多吸引人心绪的东西,但我们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再做我们想做的事。前提就是我们要静下心来,做好每一件事。
静下心来才能专注于此。有时候一个人,特别想读书,可是他一看书就犯困,觉得书中内容十分无聊,对外面的稀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可是当他想要去研究这些事物的时候却无从下手,因为他甚至连名字也叫不出。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强迫自己读书,那就是悬梁刺股。虽然是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却也十分管用。他每天用这样的方法读书两个小时左右,一个月后,他发现自己不太犯困,对书中的内容也越来越感兴趣,变得博学多识。当一个人静下心来做一件事是不需要借助外力的,因为你已经沉浸其中了。
静下心来才能冷静于此。美国的电影不乏都是这样的特工那样的特工,然而这些特工都具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着急。经过长期的训练,天大的事情,也不会使他们的内心有多大的波动。因为他们可以保持在一种平衡心态。他们内心很平静,在面对挑战,困难的时候保持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最准确的方法去解决。
静下心来才能懂得于此。现实生活中,毋庸置疑地是学生需要静下心来。当一个人做到一道他不理解的难题时,内心难免会因时间流逝而逐渐浮躁起来,甚至产生一种厌恶的心理,这是不行的。越到这种时候越需要平心静气,用不一样的思维去理解理解。如果还是不行,就找老师或者同学讲解一下,或许会豁然开朗,甚至事半功倍。静下心来可以让学生懂得一道难题。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不要过于着急,这样反而适得其反,也不要抱怨世事,因为,“心静自然凉嘛”。
【篇三:我咋这么倔呢】
要问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只能说我是一个很倔的人。说得好听点就是有自尊,懂的守护自尊,说得难听点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的倔可以扩充为傻倔,要么就做错事不承认,要么就非常执着做一件错的事,要么就死性不改天天宅在家。
倔强的我总是执着于空洞的幻想,在我的字典里好像没有“行动”这两个字,可当现实战胜了幻想时,我也会重新书写这两个字,往往尝试都不会成功,但也要逆水行舟迎接失败后的挑战。
当我炒菜时,却把糖当作盐放很明显,这是一心二用的结果。而一锅青菜可能就有水煮的、火烧的、糊了的没熟的各种不同形式,品一口,真得感叹我这厨艺的奇妙!真是绝无仅有的了。而这是倔强的我又怎么主动承认错误呢?只得用一强硬的借口——这是我的独家菜方。妈妈可真是服了我了。
在学习上,遇到一个数学难题不能说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更不会悬梁刺股、程门立雪,但起码算得上是执着。不思考怎么就会知道我一定不会呢?算错了不是还有下次吗?坚持就是胜利嘛,实在不会,我也就再做一遍或者一定要向别人询问清楚。这样倔着我就不怕攻不下它!
双休日或节日假,不要问我会去哪,我可是一宅女。在家里极好,不问世事,优哉游哉,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呼吸着美好,闲暇时打开一本书翻一翻,不知何时,时间在指尖溜走,留下一路夕阳,火红又壮观,不禁感叹,夕阳无限好!这时倔的本性再次爆发,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搅打我,我一定要看着太阳落山!
倔是一种执着,是未知前行路上的列车,是找回迷失方向的指南针,要把这种傻倔演炼成一种超然的提升,把它当玩过山车的心跳加速,旅途探险的神秘莫测。
倔又有什么不好呢!
【篇四:传递书香见证成长】
我国古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啊,我们只要认真读书,好好运用书中的知识,那么到动笔的时候,仿佛就有神助一般。这次读书活动我主要以“跳蚤市场”为重点来说一说吧!
这是学校一直以来第一次举行的“跳蚤市场”,主要以交换好书为主。大家都在热火朝天的干着,当然,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欢看杨红樱阿姨写的《笑猫日记》,因为这本书不仅内容吸引人,而写还写出了动物们具有的独特的精神,我转了一大圈,却只发现了一本《笑猫日记》,于是我别跑过去问。可是他不愿意和我交换,怎么办呢?于是,我心疼的掏出了存了好几天的20元钱买了一本《笑猫日记》。
活动结束了,大家都在饶有兴趣的看着自己换来的,买来的书,可是我总是听见有人在说书太旧,可我觉得书是新的,因为它所传授的知识都是新的,所以,一本书的好与坏不在于整体的精美度,而在于书的内容。
大约过了一个多星期以后,我发现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已经没有了。大家还记得五年级上册学的一篇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吗?他告诉我们读书讲究的是方法,一本好书,就算你读上一千遍,一万遍,都不会觉得厌烦,因为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都少遍。“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一本书,你把它读上一遍,总会有忽略或者遗忘的地方,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它的美!
古人读书的例子也很多,就比如说匡衡凿壁借光,孙敬悬梁刺股……古人爱书爱到什么程度?站着看,坐着看,躺着也看,甚至连上厕所都看。我们现在的人有这么方便的条件,看的书还没有古人多,我们就不感到羞愧吗?即使你一贫如洗,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在书的世界漫游的步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杯成年的佳酿,一本书,它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内容之美,而我们要学会发现它,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想读书却不静下心来,其实,方法很简单,把它当做你的朋友,每天见上一面,你会发现读书竟是如此简单,如此的容易。
爱书吧!从现在起,让我们一起走过书香的岁月,领略人生的真谛吧!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你的一个知心朋友,所以,从现在起,请珍惜它、爱护它、多陪一陪它,学会看书。
【篇五:我与书一同成长】
书,是一缕阳光,温暖了人们的心房;书,是一股清泉,驱散人们的炎热;书,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从充满想象力的童话到意义深刻、发人深省的名著,哪一本不是令人回味无穷。
书的魅力是无穷的,每一本书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论语》、《孙子》……哪一本不包含了发人深省的道理。《凿壁偷光》、《悬梁刺股》都体现了书的巨大的魅力。
回忆学过的古诗、名言,大部分都与书有关。学过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我明白了读书要多实践,这样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书中学到的知识。学过朱熹的《观书有感》,我明白了要多学习新知识,才能使人心灵澄明。像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只要多去书中寻找,都能发现。
小时候的我,认为书枯燥无味。我第一次看课外书是在九岁那年,那一天,我真正领略到了书的魅力。那一天下午,我闲来无事,经常看妈妈看书看得那么入神,我也忍不住好奇心的驱动,便随手拿了一本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看了起来。渐渐的,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迷住了。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那粗中有细的关羽,那三顾茅庐的刘备无一不使我敬佩。我忍不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连妈妈回来了我也没察觉。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看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爱上看书、领略到书的魅力后,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我想,书将是我一生的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