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煎鸡蛋记】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多功能锅,可以煎鸡蛋,可以烤牛排,烧烤,火锅,我对它爱不释手,终于盼到周末了,先用它来煎鸡蛋,一试身手。
趁着父母还没有起床,我在阳台上预热好多功能锅,拿出圆形煎盘,将四个鸡蛋依次打入锅中,蛋黄没有被打散,蛋液也没有洒出来,四个圆圆的鸡蛋笑眯眯地看着我,我也笑眯眯地看着他们……正当我心满意足地欣赏我的杰作时,一种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仔细一闻,糟了,忘记放盐了。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厨房拿起盐,又匆匆地回到锅旁,将盐撒到还没有凝固的鸡蛋液上,暗自庆幸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放了盐的鸡蛋,渐渐散发出香味,蛋白的外边出现了诱人的焦黄色。这时,我又觉得有点不对劲,色香味都有了,少了点什么声音——忘放油了。我“腾”地一声从椅子上跳起来,冲到厨房,抓起油瓶。我一只手用铲子将鸡蛋的挑起,另一只手拿起油瓶小心翼翼地将油倒入锅中。不一会儿,美妙的滋滋声响起,那一刻我觉得这声音动听极了。鸡蛋在油温的作用下,很快膨胀起来,终于有惊无险地煎好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即使是像煎鸡蛋这样的小事,也要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胸有成竹,越重要、越急切想要完成的事情,就要准备的越周到、越细致。
【篇二:煎血】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如:令人垂涎三尺的北京烤鸭,让人欲罢不能的西安羊肉泡馍,使人回味无穷的云南过桥米线……从丰盛大菜到街边小吃,让人数不胜数,但我最爱的还是我们安阳街边的小吃——煎血。
煎血可谓是安阳家喻户晓的美食,但凡尝过的人,都纷纷赞叹不已。一碟煎血下肚,不禁让人回味无穷啊!
只要走在大街上,耳畔就不时会传来这样的叫卖声“煎血——煎灌肠——”。循着声音,来到街边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一个平底的大煎盘架在一个炉子上,炉子里是燃烧的小木条,火力适中。
只见老板娘又在煎盘上放了少许油,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猪血放在上面。看似简单,但却需要人们眼疾手快,要不停地用小铁铲翻动,否则很容易煎糊。
随着“刺啦、刺啦”的声音,刚刚还鲜红的猪血片四周已经翘边,翻过来的面已经变黑。一阵煎猪血的香味已经传入鼻腔,光是一闻,就已经使人口舌生津。
不一会儿,煎血便上桌了。看着这一碟煎血与浇上的蒜汁就使人食欲大开,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煎血放进嘴里,蒜汁的辣香与煎血的绵柔便充斥着你的口腔。不一会儿,蒜汁的香味已经开始刺激你的味蕾,而煎血吃到嘴里又外焦里嫩,非常爽口。
煎血配着蒜汁非常鲜香且越嚼越有味。我起初慢慢品尝,但却因味道太鲜美而顾不上那么多了。一眨眼的功夫,一碟煎血就已经下肚。吃完后,仿佛煎血的鲜香还在唇齿间缭绕不绝。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就让我们一起去品尝这街头美食——煎血吧!
【篇三:从来没有这样难受过】
记得那是一个白雪皑皑的冬天,凌晨一点十五分左右,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身上滚烫滚烫的,像一个煎盘。
妈妈慢慢的起床了,穿上了衣服,也让我穿上了衣服。由于楼里停电,电梯不能用,只能走着下楼。我家还在6楼,我和妈妈只能慢慢地走下去。
我扶着扶手一步步艰难地向下迈着,而妈妈也正在生病,所以无法背我下楼,只能在一旁边无可奈何。我皱着眉,摸着滚烫的脑门,拖着鞋,披着外套走着。我此时难受的要死,头像要炸了一样。
好不容易到了楼下,还下起了大雪。街上的车也很难见到。我心里想:怎么办啊?我越来越热,也越来越难受。这要是没车我不得“挂”了啊?
突然,过来了一台出租车,我和妈妈飞快地上了车。司机问:“去哪儿啊?”“县医院,快一点开,孩子发烧了。”话音刚落,司机一脚踩了油门,车飞快的就跑起来了。
刚到医院,妈妈忍着病,还得楼上楼下地跑着,一会儿挂号,一会儿领我看医生;一会儿开药,一会儿又去找医生寻问病情。跑了一身汗,不用说,腿脚都十分酸疼。忙活了一晚上,天都蒙蒙亮了。
到了家,我吃完了药。可是还没降下温来。我感到头晕眼花,难受极了,只好又躺下来睡一觉。
第二天早上起来后,我缓缓地揉了揉眼睛,刚要起床。突然,发现妈艰正趴在我的腿部,睡得正香呢。不用想,她肯定是。为了我又忙活了一晚上。
过了一星期后,我又生龙活虎,活蹦乱跳地了。当时我难受劲儿,早被我忘到九霄云外了。这一次,发的高烧是我有史以来感到最难受的一次。我从来没有这样难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