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成长需要空间】
小时候,我们在父母羽翼的呵护下,一天,一天,又一天地长大。
现在,我们一天,一天,又一天,仍然没有离开呵护的羽翼,但我们渐渐开始感到一些不适,想要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时光荏苒,我们产生了叛逆心理,也想“凤凰涅?”,我们开始有了一些个人的秘密,不愿拿出来与人分享,时刻渴望从父母那里拿到一本“解放证书”,再也不愿唯父母之命是从,只想在自己的天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然而,父母总是一味过分地关爱我们、叮嘱我们,怕我们学坏,怕耽误了前途,怕这又怕那,所以,我们只能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潜滋暗长”。
懵懂之中,我们“爬过”小学,又一脚“踏进”初中,以为这一下进入了我们的乐土,以为这一下可以离开父母的羽翼了,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们还是离不开父母牵在手中的风筝线,因为我们永远只能是一只逃不脱父母双手的风筝,如果我们飞偏了,他们随时会将手中的线拉一拉,校正方向,如果飞得太高,他们会收一下手中的线,就像唐僧对孙悟空念紧箍咒一样。
在学校,如果学习、纪律上一旦出线,迎接我们的是父母的“五指山”,我们无法翻过父母“如来佛”般的手掌心。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内心是多么的荒凉、寂寞、孤独、无奈、无助,我们多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花季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便是:
成长,需要空间,需要给我们一双展翅高飞的翅膀,让我们飞翔!
成长,需要空间,需要松开绑着我们的铁链,让我们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狂奔,成为日行千里的马。
成长,需要空间,我们不想在春天还被穿得胖乎乎,我们需要解开棉袄,张开翅膀,直冲云霄。
想要自己的空间,其实不难,只要我们努力,努力,再努力,其实我们的空间也大得无边无际。
【篇二:风筝与线】
风筝之所以能在天空自由飞扬,少不了那根平凡而伟大的线。——题记
仰望天空,寻觅天空中最高的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上,有一只“老鹰”正展翅高飞,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瞧,线越拉越长,风筝越飞越高,直插云霄,渐渐只能看见一条白丝带。人们都在为风筝的风姿喝彩,可他们是否关注,风筝下默默无闻的线?他们全然不知线没有了,风筝便会渐渐飘落。
我伫立凝望,不由地想起我心中那只最美的风筝——理想。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无私奉献,把生命的活力投入到那些青少年中,可我每天就是想啊想啊,总不去努力,每天都是应付式的学习。我从不去温习课文,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马马虎虎,完成了事。放学回家,我要看饱电视,在父母的一再催促下,才不情愿的去温习功课。期中考试来了,惨烈的结果让我蒙了。原来在班上前几名的我,竟然在班上是倒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师的话让我清醒过来,我努力反思自己,寻找自己与同学的差距。我发现自己的努力远远不够。在学校我竖起耳朵,努力听讲,生怕漏掉一个字;在家里我写啊记啊,草稿纸都用了一大堆。每当我想松懈时,我不断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坚持!于是我又有了动力,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状态中。期末考试不知不觉来临了,我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好,我以这个目标为动力,坚持不懈地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老师叫我上去拿奖状时,同学们为我鼓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深深懂得了:当一个美好的信念在心里萌发后,要用努力的汗水浇灌,它才能茁壮成长。
假如把风筝比作理想,把线比作汗水,正是那一根根看不见的线的支撑,风筝才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线拉得越长,风筝就飞得越高;付出的辛劳越多,收获的硕果就越多。人生不能没有这根线,也不能没有风筝,两者相互依存,才得以成功。
我低头一笑,忽地看到这南方初春的嫩芽——小草,心中又是一震。它是那么渺小,但它却不顾一切阻碍,用自己的力量冲破黄土,探出尖尖的脑袋。从此,它便是大自然中一员了。
想到这些,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篇三:幸福如此简单】
幸福无处不在,幸福看似简单,但它足以滋润我们干涸的心头,带来温暖,我们不仅能自我感受到幸福,还能在别人身上感受幸福。
我有一个同学,她十分的不懂事,总是想拥有很多,她的父亲为了她因此十分努力。虽然她的父亲给她带来了物质上的快乐,但实际上父女俩的交流却少了很多。她逐渐感觉到了寂寞,她每当看到别的同学跟父亲撒娇,嬉戏时,都十分羡慕,她的父亲知道后,也觉得自己陪伴在女儿身边的日子太少了。
每天我跟那个同学一块出校门的时候,都是司机来接送她。可是,直到有天,我惊奇的发现那个站在门口等着她的人,不是旁人而是她的父亲。“爸爸”她激动的跑到父亲面前,一把抱住了她的父亲。脸上充满快乐。她的父亲也一把抱住女儿。她的父亲决定载我一块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她们父女俩有说有笑,车里的气氛十分融洽,两人在一块其乐融融。打那以后,她的父亲差不多每个礼拜都会接她下学。之后自己再赶往单位。
一次,正赶上放假,我们几个同学连带着家长,一起组织春游踏青。她的父亲很少参加这种活动,但不过这次,出现了她父亲的身影。我还发现,他们一家三口还穿了亲子装,听说还是她父亲主动要买的呢!把她高兴坏了,直在我们面前显摆,我们在草地上野餐,玩着玩着,她突然想放风筝了,可是又没人教她,只见她父亲手里拿着一只风筝给她。“爸爸会,我来教你。”她父亲让她拿着线轴,然后她父亲拿着风筝,她在草地上跑着,待到风筝飞起来时,她父亲连忙赶过去帮她。她父亲的大手握着她的手,一点一点的帮她拉那个线,但是她不太会放,她父亲的手都被线拉的有些印记了。但是她父亲为了女儿毫不在意。父女俩看上去十分亲切,笑的都合不拢嘴,满脸都是幸福。
是啊,这就是一种幸福,女儿的幸福是有父亲的陪伴,而父亲的幸福却是能够陪在女儿的幸福,看着女儿成长。女儿幸福了父亲也幸福了。
【篇四:有趣的春游】
今天,学校组织春游。六年级的同学和五年级的我们一起去市民之家。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来到目的地。
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老师的严厉管理也压制不住同学们的开心快乐。我们首先去的是市民之家博物馆。老师带队去看里面的展品,一次去一个班。大家都小心翼翼,生怕碰伤里面的奇珍异宝——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我们还看到了宁乡的区域图,第一次对宁乡有了整体印象。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宁乡真是“传奇之地·宁静之乡”。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就去了幸福里公园放风筝。
远看,公园简直是花草树木的天堂,近看,公园就是鸟虫的王国。这儿简直是人间天堂,美不胜收。草地是绿的,到处绿油油的一片,生机盎然。躺在那鲜嫩的草地,晒着温暖的阳光,那该多舒服啊!小草旁边是小花,把小草全围住了,像给草地戴上了五彩缤纷的花环。
我们找到了放风筝的好地方。大家从背包里拿出风筝,把铁棍插在风筝上,拿起风筝线,在风筝打结的圈圈上打结,再拉一下看结不结实。我把大约一米的线拉出来,一手拿风筝线,另一只手拿着风筝的铁棍狂奔,“三、二、一,放!”风筝“呼”的一下飞了一米多高。我慢慢放线,风筝越飞越高。忽然,我看到易文凯的蜘蛛侠风筝比我的飞得更高。天上,风筝都快遮住天了。一只只风筝随风飘扬,地上的我们在不停奔跑。风筝和我们,绘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春游过后,我很疲倦,也很快乐。
【篇五:童年的玩具】
童年是一首清新的小诗,是一曲欢乐的歌,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而我觉得童年是一把竹弓。
外婆家地势独特,三面环山,由于山上有一大片竹林,我舅舅是个竹匠,他童心未泯,所以经常给我们做好玩的。
那天,我乘车来到了外婆家,只见舅舅劈了两根竹子,我问他有什么用吗?他说,暂时保密,弟弟因为好奇也跑了过来。
他取下竹子较粗的部分锯下,并对半劈开,用电钻在头尾分别钻两个小洞,找了一根尼龙绳将头尾连起来,又在竹子中间开了一个小口,一把弓就完成了。他将细的部分削成了十根小木棒,箭就完成了。
他给我和弟弟各做了一把弓,十支箭,于是我们带上护目镜PK了起来。
我们在草坪中间放了十个较大的野果子,站在同一个地方射,谁射中多就赢,我上箭、拉弓、一气呵成,当线拉到最长时,发射,只听“啾”的一声,果子瞬间汁水四溅,我射中了!而弟弟试了好几次都没射中,他找来了舅舅,舅舅是百发百中,不用说最后当然是舅舅赢了比赛。
我不服气,舅舅在前后两边各放了五个野果子,说这是要守护的,只要射中对方的五个果子就算赢,我灵机一动,将五个果子分散开来。我抽出第一根箭,将弓拉到满,发射!射中了,我重复动作,不断射箭一个个都中了。于是我的果子距离不等,弟弟只射中了两个,我靠智慧赢了,我兴奋得甩动双臂,双手握拳,在草坪上跑了一圈又一圈。
我又有了一种玩具——竹弓,它是我的童年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成了我童年永久的回忆。
【篇六:动物之间的爱】
记得那一天,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嗨’一下了!
可是玩了一会儿,我就听见小猫的叫声。这叫声好像一条无形的线拉出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飞奔到声音的源头,很好奇小猫为什么会叫。
我找到声音的源头,发现小猫的叫声是从一座“小山”里传出来的,这是座小山就座落在我家院子里的棚子里。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一堆纸箱搬开,当我搬开最后一个纸箱时,突然闻到一股血腥味。我急忙用袖子挡住鼻子,继续往里一看“哇……”两只刚出生的可爱的小猫紧紧的依偎在猫妈妈的怀里,猫爸爸用警惕的眼神注视着我,似乎在警告我不能靠近他们的孩子。好奇心让我忍不住慢慢的靠近猫妈妈,好想伸手摸摸可爱的小猫。可这时候猫爸爸突然起身,弓起腰,后腿往下一蹲就向我扑来。就在猫爸扑出来的一刹那,猫妈妈虚弱的叫了一声,猫爸停止了进攻。猫爸快速返回猫妈的身边卧下来,用身体挡在猫妈和小猫外边。
我慢慢的转身,到屋里拿了条小毯子,又蹑手蹑脚的回到棚子里,把毯子轻轻的轻轻的盖在小猫一家的身上。生怕我的动作大了会吵到这美好的有爱的画面!
【篇七:科技的神奇魅力】
以前,我总以为科技是很玄幻的东西,似乎离我们小学生很远,很远。
但今年的科技节,却让我明白了科技实际离我们很近很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今年科技节期间,我参观了各种各样的科技小发明、小制作,跟随着解说员了解了各种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的原理,科技的奥妙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它让我兴奋,让我情不自禁,让我的手也痒痒的。
回家后,我就拉住妈妈和我一起制作传声筒。
我用两个纸杯做听筒,在纸杯的底端打上两个小孔,用一根很长的毛线穿起来,打上小结。一个简易的传声筒就做成啦!
然后,我和妈妈开始做试验。我们先是站得很近,线没有拉直,我们小声地开始对话,但是我们发现无法进行通话。接着我们尝试提高声音,可是还是不行,怎么回事呢?妈妈领着我不断地尝试,我们逐渐站远,最后将线拉得笔直。我先小声说几句话,妈妈把纸杯扣在自己的耳朵上听,然后由妈妈说,我来听。这一次,实验成功了。
为什么我和妈妈离得近时对话听不清,离得远了却听得清晰呢?我和妈妈一起探究其中的奥秘。后来我们经过查阅资料,搜索电脑,终于明白了: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第二,气体排第三。线拉直之后,对话时,声波通过拉直的线(固体)传播,所以传得比空气中传得快而且清晰。后来我把这个实验的过程写成一篇科技论文,获得了一等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我第一次尝到了动手实验的快乐。
科技真是太奇妙了。它的神奇魅力吸引着我去探究,去动手,去大胆尝试,让我在实践中去体验,从而更多地了解科学,发现世界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