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不孤单】
走在青春的石板路上,在这个纯真的年纪,每个人都惧怕孤单,就像怕黑的人独自一人度过漫漫长夜。值得庆幸的是我在书中找到了知己、找到了精神的慰藉。
才情卓绝的才女李清照,她的遭遇让我哀叹,她的才情让我钦佩。每当闲时总会拿出词集细细品赏。她早年词中写道:“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娇俏可人的佳人跃然纸上,让我为之心动。可谁又能想到,她的幸福就如水中花、镜中月一般的虚幻飘渺。时代的不幸造就了她人生的悲哀。国破之殇,亡夫之痛,让她痛至骨髓,只得借酒浇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便是她小饮之后篱丛边上伫立的身影,只见得“人比黄花瘦”那让人心疼的倩影,可酒却浇不掉她的愁绪,更那堪酒醒。我读至她的伤心之处,也黯然神伤,与她在心产生共鸣。
读词,我不光爱婉约派词人,也爱豪放派的骚客。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是苏东坡在猎场上不羁的豪言壮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太白自由洒脱的浪漫情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赤诚肝胆为报国家的豪情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子美对似锦未来的壮志凌云……诸如此类的诗词。每当读起它们,我的心中总会涌起澎湃的激情,是他们教会我生活,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现代的作品也不乏经典,我亦读它,读它动人之处。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我心动,情感的细腻让我沉醉。“每想你一次,天空便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三毛的坎坷经历让我动容,她的坚强打动了我。“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让我爱不释手……我想,正是因为拥有了他们,我才不会孤单。
未来岁月中,我亦会沉醉在书海,沉醉在他们的才情中,读更多的好书,因为我不想孤单。
【篇二:风采】
九月中的序属三秋,赤壁边的大江东去,明月下的清泉石上流……嗟乎!历史的长河呼啸而去,其中孕育了多少明珠……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慢慢地踱步在湖边,嘴里念念有词,偶然抬头,滕王阁气势恢宏地矗立在眼前,转瞬,他开始提笔疾书:“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渐地,他越写越快,眼中似要迸出火花,他捕捉到了灵感,无与伦比的灵感催促着他继续书写:“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笔不点墨,手不停顿,一代天作就此书成!王勃大笑:“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有时候有些事只是需要一个机缘就能铸成大业,我想,如果十四岁的王勃没有受邀到滕王阁赴会的话,还有何人能够书此佳作?
少年王勃肆意挥洒的才情风采绝代,他的书香濡染了后世无数的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东坡扬鞭在草场上策马奔驰,一口浊酒入喉,箭矢离弦,西射天狼。“中了!”官吏们喊道,老当益壮的苏东坡驻马仰天长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一声响彻云霄,威风凛凛。又一口浊酒入喉,他踏着清风朝远方驰去,“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余音在旷野中久久回响……
那是何等豪迈的气势!苏东坡一生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虽然胸怀报国之志,但是始终不得舒展才华!老年的苏东坡将自己的抱负寄情于诗词,年虽老,心犹少,他的豪迈和刚直是另一种风采!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楚江边,一个妆容端正的男子仰天长叹,两眼是早已干涸的眼泪,楚国刚刚沦陷,现在敌国的士兵大概正在享受胜利的果实吧?连城外都听得见烧杀抢掠的声音,叫声惨绝人寰。
他抬起头,放声悲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他猛然停下,大笑道:“我屈原一生为楚,最后也让我归于楚吧!”说完纵身跳入江中……
没错,他就是屈原,一生不得其志的屈原此刻结束了他的痛苦,换得了永久的安宁。他用纵身绝情的一跳,表明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贞和爱!正是这种忠贞让屈原流芳百世,让后世人们尊敬和唏嘘不已,这又是一种风采!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让我们大笑天下,在未来历史的长河中去锻造属于自己的风采!
【篇三:一路诗书,一路墨香】
吾心境悠远,乃幽山隐逸者也,常卧坐于石上,闭目蓄神,临风小憩,味蕾绽放,品香茗。
吾不喜歌舞升平,不喜官场之沉浮;不喜喧嚣,不喜浮躁。居山木草石之间,享闲适秀暖之乐,甚妙。予独爱笛之声之悠扬,思维之宁静,视野之开阔,甚妙。然吾甚爱诗书之气度,享乐其中,妙不可言!
师曰:“腹有诗书气自华。”吾沉情于史之长河。李仙金樽之清酒斗值十千,玉盘之佳肴贵于万钱;东坡念其弟饮至鸡鸣,而酒酣胸胆尚且开张,又何妨鬓之微霜?孔明不胜感激蜀之先帝,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西湖之景四时不同,秦岭之巅八方大异。吟一曲群山小,奏几支采莲歌。吾寄情于诗文,独予乐绝!吾喜诗文亦如爱才若渴。此般境界,吾独倾心,亦兴其里。
东晋王羲之有字曰:“天地有情长若春日,山林无事自是清流。”天地无情,草木无欲,如此这般,人乃至圣清流。吾喜墨之幽香,字之微妙,然非乃无情无欲之至圣贤人。人曰:“书之枯燥,何得乐也?”实之非也。书亦陶冶情操,磨练心性,得心之宁静,神之妙悦,何来枯之无味?噫!无书之人亦不懂书者之心。有诗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事可顺其自然,强求何意?独乐其中,心如舒张之纸,吾自乐之。
士卒仍一腔热血,臣亡亦满腹经纶。吾喜诗书文卷,亦喜洒墨于纸上,此心境唯兴于其中,兴于其里者方触得。亦如诗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享爱琴,阅佛经;无杂之音乐扰耳,无堆之公文劳心。吾生得诗书之乐,死亦无苦无忧,无憾!
吾生无忧患,死亦安乐。诗书之美透于眉宇之间,墨之洒脱显于宣纸之上。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四:独品墨香】
小时候,背诵了许多有名的文章,因不明白文章的意义,便觉索然无味。如今,我逐渐明白了那些文章的深意,无人要求,闲暇时便拿起儿时背过的书,坐在灯下惜字如金地品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我悟透周敦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我被苏东坡的万丈豪情所感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令我情郁于李清照的愁……
阅读是一眼能滋润心田的甘泉,为我的心灵增添别样光彩,在人生漫漫长路中追寻生命的真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黑暗中渴望光明,像雪莲在高山雪地傲然地飘散芬芳,像蜡梅在寒冬凌霜独立,像青松在寒风中屹立不倒,让我不敢虚度青春。
阅读是一池能洗涤心灵的清水,每当烦躁时,总会带我寻找内心最深处的那份静谧。小时候期待知道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故事使我在脑海里浮想联翩,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于是读得飞快,囫囵吞枣。现在再读时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
阅读是一位能够倾心的好友,随时随地倾诉内心的烦恼,亦可以分享喜悦。书中内容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表露。手持书卷,我的心与作者的心如此贴近,随着主人公的悲伤而悄然落泪,因主人公的高兴而有说不出的激动。我的心就这样被书牵引着,无法自拔。
阅读是一场能说走就走的旅行,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世界上的各种美景,尽收眼底。和徐志摩一起在康桥作别西天的云彩,在江南如诗如画的风光中赞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个人坐在书桌旁,享受着只属于自己的安静。独品墨香,因为字里行间都在表露真情;独品墨香,因为书中的点滴都助我成长;独品墨香,因为有阅读的人生多姿多彩。这淡淡的墨香一直陪伴我,让我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