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呢?有人尝试去列一个长长的书单;有人开始用番茄工作法的每天坚持几个番茄钟;也有人微博微信加入兴趣小组并参与阅读打卡……其实有个简单的动作,只要我们每天坚持做这个动作,就也能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是小仓广的《做事的常识》里面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讲到的,讲一个阅读困难的人如何开始养成阅读的习惯。
非常简单的动作,就是利用每天把书打开一下。没错,就是每天只是把书打开一下,开一下,一下下……只要每天睡前,就立刻把书打开一下,不管打开之后他是不是能顺利看完,或者不小心睡着,都要坚持这么做。最后,书中的主人公从抱怨没有时间看书变成一个看完越来越多书的人了。
再完美的计划,如果不去执行,一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无论是任何事情,阅读、健身等,最重要的不是多完美的方法与途径,而是一开始就去做,当下当刻就去做。市面上以及网络上都有教我们如何如何去执行一件任务或事情,当我们看完这些教程与鸡汤文时,我们常常有种莫名的激动感和热情,这往往是一种成功的错觉。如果我们不去执行,随着热情的消逝,我们就会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中。
如何让自己体验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呢?重要的并不是方法,而是让自己在每天业余的时间内,强迫自己慢慢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阅读跟恋爱相似,总先要先了解了解培养感情,经过时间的积淀,我们很容易坠入阅读的爱河,而自己也就发现阅读并非像原来我们想象中的困难。慢慢地我们就开始发现自己一周可以阅读两道三本书了,一年下来的书单计划也就自然而然地顺利完成。
【篇二:碎片沉浮】
手机屏幕亮起又暗下,一如街上因接触不良而闪烁的霓虹灯。人流在红灯的街角聚集,又在绿灯亮的那一刻哗地散开。汽车亮着红色白色的尾灯从高架上呼啸掠过,在路人的视网膜里留下一个碎片的影像。这是现代社会,这是碎片的现代。
“碎片化”是什么?一只蚂蚁面对着一块饼干碎片,它决不会因此觉得它的生活碎片化。甚至如若将它扔进饼干碎片的汪洋里,它也不会感到困惑,而是欣喜若狂。因为生存繁衍、获取食物是它唯一的生命选择,但我们的问题就在于选择太多,不得已将它们全部掰碎了,还是无法抉择,没办法挑一块最好的饼干碎搬回家,只好在一片与己无关的碎片汪洋里沉浮。
不再有人展开纸写长信,我们只有排成一排的消息列表;不再有小心收藏的厚相册,我们只有嬉笑怒骂的朋友圈;不再有合上《理想国》最后一页的沉思,我们只有出处不明的每日一句鸡汤文。对于情感的把握因此越来越难。在家中,在街头,在白昼,在黄昏,在支离破碎的数字媒体荧光电磁波中,在巨大的交通和步履匆匆之间,想必是一个孤独的汪洋。
碎片带来情感纽带的模糊,带来情绪诉求的无处安放,带来思维的破碎断裂。
如何逃出碎片汪洋?
你逃不出。这是现代社会,这是现代。
你只能拾起碎片,把它们拼凑起来。无需整个汪洋,只需触之所及、心之所向。拾起一朵花,按照通讯录里置顶的那个名字,去送给那个人,你就连接起了两个碎片,它们就真正变成了你的碎片。读两页书,唱一首歌,在其中建立微妙的情感共鸣。跟爸爸妈妈一起吃饭,饭后一起散步,夜晚的城市灯光于是也有了家的温暖。在碎片沉浮中抓取你之所依的一砖一瓦,搭建起属于你的世界,用心和热爱、用哈哈大笑和热泪盈眶,搭一个完整连贯的、安稳而不漂荡的真实生活。你在你的生活里盘腿静坐,便无关周围碎片沉浮,只见对面青山。
苏轼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