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怀相关作文

【篇一:中秋抒怀】

“又是一年中秋到,年复一年人未老”,这是多少人良好的愿望啊!当下生活节奏飞快,但永恒不变的是满满的亲情。早年中秋的一些习俗和活动已经时过境迁,不过这么多年的中秋情怀却能让人永久怀念,回味无穷。

孩提时的中秋节印象有些模糊了,可回忆的镜头虽然比较少,但依然历历在目,如在昨天。那时候,爷爷、奶奶还都在世,有一个蛮大的家族,作为长支长孙的我,自然有很多的优越感。上世纪70年代,月饼自然是比较少但真的好吃。不过总会有我的,那些小叔啊小姑啊都不如我优先,有爷爷奶奶的庇护,他们有意见也不管用了。晚上也是一大家人聚在一个矮桌周围,品着自家制作的菜肴,蔬菜不用买,爷爷菜园里种的,花样很多,放现在就都是有机蔬菜了。几个荤腥也都是叔叔们野外弄来的,蚂蚱、知了、鲫鱼都不用花钱。有一个菜是除了爷爷以外只有我能享用的,那时觉得很神秘的,就在堂屋高高的后窗台上,爷爷有一个密封的瓷罐,里面是炖好闷在那里的鸡肉和汤,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平日里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也是绝不让我动的,就是等过节的时候才有机会品尝,想到这里,就知道爷爷是多么偏爱我,那浓浓的隔代亲情是非常的醇厚了。好的时候还会有酒喝,小孩们可以喝格瓦斯,还记得我那时喝过一种苹果汽酒,70年代末,村里小卖部只有一家,买东西自然是很快乐的。拿上两瓶苹果汽酒,已经是非常奢侈了。那酒度数低,比较甜,适合小孩的口味,不像白酒那样烈,不过即便喝不多,小脸也会通红,步履也有点蹒跚了。记忆里那时的中秋月是又大又圆又亮的,电灯是比较少的,只有堂屋里才会有,瓦数也都很低,其他屋里只能点“洋油”灯。家家屋里生火做饭,墙上都很黑,屋里光线暗,自然就感觉明月好亮了。吃完团圆饭,叔叔姑姑们都会满大街的去做藏猫猫游戏,嘴里喊着哇哇还有老辈们传下来的歌谣。印象比较深的是“月明奶奶割韭菜,割了韭菜包包子,包了包子给***吃”,这里面的人名当然就是家里的小辈,我的名字很长时间在里面,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啊。我不愿出去蹿,主要是怕“鬼”,他们为了的安全,怕我磕着碰着就编造些鬼故事吓唬我,不让我跟着去玩罢了。不过正好我喜欢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他们的故事真多,奶奶揽着我,还轻轻拍打着我的后背,听着听着就会睡着,很舒服。即便有一年阴天或者下雨,长辈们也会很高兴,他们说:“八月十五云遮月,单等来年雪打灯”,很给人希望的。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爷爷奶奶子孙满堂,家庭和睦,虽然物质匮乏,穷了一点,但也是其乐融融的。好几年的中秋月是那么的温润、明亮。

起初并不知道人的健康会不好,虽然小时见过很多的丧事,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爷爷也会这样离我们而去,爷爷病重的样子我是忘不掉的,以至于后来经常梦见他生病的样子,但是很怪,梦中他从来都不再和我说话了。那个中秋好像家人就没有那种惬意的感觉,只有怪怪的忧心忡忡、匆匆忙忙的样子,人也还是那些,只是气氛不同了,我们在院子里无声的吃着,有点索然无味,爷爷在屋里躺着,瘦的不成样子,已经不能上桌,食道癌我那时并不了解,只是知道它很厉害,让爷爷吃不下,也就不愿和我们一起吃饭了,他说怕自己“馋”。我自然也就受了冷落。皎洁的月光在此时也觉得凉意很浓了。后来就是奶奶的寡居,只记得父亲为了减轻她的孤独,让我们兄弟俩陪着她,夜深的时候她有时会偷偷哭泣,很伤心。虽然我们听到了,但从来没有劝止过她,因为她认为我们俩睡着了。渐渐的适应了没有了爷爷的生活,大家生活条件有了些许的改善,但我受重视程度下降的厉害了,没有了从前的优越感,好长时间心里空落落的。倒是渐渐的懂事起来,每年的中秋节总是刻意的陪着奶奶吃饭,也能帮她干点什么了,觉得自己虽小也是男子汉了,有责任让她舒心一些。奶奶这方面觉得我们兄弟俩是她的希望了,经常在人面前夸赞我们,俨然是她的生命的寄托了。那时候大家族也都分家而过,平时是我们陪奶奶的多,父亲隔几天会在晚上探望奶奶一次。平日里来客人奶奶是比较愁苦的,尽管有父亲的帮助。好几个这样的中秋都是我们兄弟俩在奶奶那里,品点低档小酒,虽然清苦,却也很有些团圆的味道。奶奶平日里不喝酒,倒是中秋节和我们喝点,她有六盅白酒的量呢。只是再也没人提起长支长孙的事情了。后来奶奶也离我们而去,这让我伤心了很长时间,有好几个中秋节会黯然神伤,吃着月饼竟然无声地流下眼泪,月饼竟变得很噎人了。于是就会一个人去散散步,月光依旧安静地照耀着大地,心情也会渐渐平息下来,只有奶奶的歌谣还在耳边回响:“一辈留一辈,老猫屋上睡”,反复吟唱,能体会到淡淡的忧伤和无奈,似乎还夹杂着些许对子女的哀怨。她总是和我说希望能背着重孙子在街上玩耍,而这已经永远也实现不了了,是我心中的一大遗憾。时光飞逝,世间真的不断演绎着奶奶的歌谣,轮回着就像是一个定律。

再后来我成家了,身边的老人也变换了角色,我也逐渐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了。每年中秋都陪着父母去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觉得应该珍惜现在,招呼一下弟弟,一大家子在一起吃个饭,理由是总能找得到的。特别是孩子们渐渐大了,似乎比我们当年更加懂事,温暖人心的话也多了起来,心里也会有一丝丝的宽慰了。中秋又到了,尽兴地喝着酒,品味着新时代的大家子的团圆和睦,赏那月亮时似乎比以前更圆更大了。平时比较忙碌,总觉得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心里才舒服些。这么多年过去了,父母也渐渐老了,有些疾病,但依然矍铄。好在他们不会再像爷爷奶奶那样了,现在物质生活好很多了,也不用特操心劳累,只要我们在身边,他们也觉得有底气。看着天空那轮圆月,自己也悄然的转换着角色。整理行装,我在路上,承担着,成熟着,耳边依旧回响着奶奶的歌谣:一辈留一辈,老猫屋上睡……

【篇二:冬季抒怀】

寒风萧瑟,已是初冬。望着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群,我用力的缩了缩脖子,一把将那被我蹂躏过一番的试卷塞进书包,朝家走去。

学校离家过远的缘故,曾最为平常的每日回家都成了奢望,每两周一次的回家,变得尤为珍贵。

刚入家门,本想向母亲哭诉的我,却看到她在打理着什么,仔细一看晶石一盆已然衰败的兰花。暗自惊奇这兰花的由来,母亲看出了我的困惑“楼下奶奶家的君子兰,一直疏于打理,已衰落成这样了,我看可怜,便拾了回来,如果熬不过今年冬天,恐怕就没活得希望了。”

我抬眼望了望一派萧凉的窗外和被风吹得阵阵作响的玻璃窗,有些责备母亲的多此一举“早晚都要扔的话,何必自找麻烦,它啊,定是熬不过春节的。”

天气日渐冷清,路上行人变得稀稀落落,道路两旁的梧桐树也孤落落的全然没了春日的生机。秋末的寒风把树上的叶子差不多吹尽了,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树枝。回到家后,我忙去看那君子兰,本以为它早该断气,却意料不及的看到他仍以自己微弱的生命力死死的支撑着。

亦或许该坚持吧,我想。那试卷上血淋淋的分数仍刺痛我的眼,几乎想要放弃的我开始犹豫,这个冬天还会很漫长的吧。

一次次的挫败,让我对理科已近乎失望。一次周末回家,我藏在被窝中,哭湿了半个枕头。清晨起床后,无意间瞥见那盆君子兰竟有了一抹新绿。我激动的像个孩子一样大喊大叫。母亲闻声赶来,慈爱的看着这个“新生儿”。

过年回老家,凝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白雪,我不由为它担忧,它怕还是熬不过这个冬季。

春节的温情还未消散,我窝在家中啃着物理这块“烂骨头”,洁白的霜还懒洋洋的趴在玻璃上,似是要把我与这外界隔绝。这个冬天,真长啊,我呢哝到。

开学后便是紧张的学习生活。我被理科压得喘不过气来,对它的关系也便戛然而止。只是一次回家,母亲晚上时无意间的一句“它开始长出花骨朵了。”我难以置信的冲到它旁,在两片长长的叶子间,夹着那一丝粉红色。我激动的几乎落泪,还是有希望的,这个冬天快过去了。

褪去了厚厚的外套,春的气息已开始飘荡,母亲说,它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冬季,我看着自己已有起色的物理,是啊,熬过去了。

暖暖的春光,懒懒的洒在那一抹娇嫩的花苞上,嫩嫩的,柔柔的,它终于赶上了春天的脚步,绽放出了自己的美丽。走过了冬季的它,定会变得愈加坚强。

我在书的扉页上写下了雪莱的那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春风微拂,春天已然来到……

【篇三:咏物抒怀】

赞草

草,没有绚丽的色彩,在大放光彩时也只有单纯的绿;它没有高大的身躯,但也挺直身躯,在微风中轻轻拂动……

小草在夏日也许是最美的吧!但也是最常见的,刚刚从泥土中生长出来,像个器宇轩昂的青年,一簇簇地挺拔着它看似渺小却又不平凡的身躯,像是在彼此拥挤着,想要成为那个最耀眼、最特别的一株。微微小雨过后,走入一片草地,被雨水打湿的泥土,散发出一股自然的清香,让你想要在这里停留片刻。夏天的一片草地必然少不了在此休息的游人,一步步踏入将它压弯,但它没有就此倒下,而是再次站起,向上生长。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使一切事物凋零而小草也是不例外的,小小的身躯从尖到底慢慢变黄,身体也微微向下弯曲。时而被秋风轻轻吹拂,小草颤抖着自己弱小的身躯。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为的是不会让自己倒下,它不愿成为那株最渺小的。但万物必然地更新,它深知这一点,它却也不因此悲伤,因为它知道,它坚信,自己会再次破土而出,它的倒下是为了再次傲然挺立。

白雪皑皑的冬,将泥土覆盖,当然小草也随之被盖在了雪白之下,只是隐约地露出泛黄的尖儿。雪水渗入泥土,滋润了它的根,它在蓄势待发,等待春的来临。

春终于来了,它将自己几个月的储蓄一并发出,为了从春的泥土中钻出,再次挺拔在一簇簇的草中,成为最高傲的。渐渐地,露出细小的尖,努力地,坚强地向上。终于,它在这一片片竞争对手中,成为了那株最高大、最坚强的。

草就是如此,在渺小中竞争着不平凡,它的一生质朴而又坚强。让生命完全地付出。而我们不正是需要这种积极向上,不被挫折打倒的意志吗?初二的下半学期走进了新的班级,让我更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的竞争压力。未来,面对着更加强大的“对手”我们更是要像小草的那种意志,勇于去击败它、超过它。

小草,我赞美你这不平凡的,顽强的生命力。

【篇四:圆明园抒怀】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清朝历代皇帝在先辈的基础上,再加以改进,于是塑造了这个人间奇迹。

走进圆明园,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夏日避暑的圣地。放眼望去,林荫小道两旁,有着一排排高大的银杏树,若不是路边有着让人休息的的座椅和古朴的房屋以及路过的行人,还真会让人觉得自己走在时空隧道中了。

往前走,我们看到了大水法遗址。这些断垣残壁像一座座墓碑,诉说着些什么……池边,百朵荷花绽放,红的、粉的、白的、紫的都在争奇斗艳。“哇!”随着一声惊叫,周围的人目光都被吸引了过去。是王莲!这王莲浑身上下青翠欲滴,像个玉盘浮在水中,王莲不仅好看,而且还能在上面坐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呢!

继续向前走,到了一处展馆。一进馆,我们就被那些古代的“器物”迷住了,一些陶瓷碎片整齐地排放在一个玻璃柜里,细看,有些碎片上还纹着花纹和字样,虽然是碎片,却可以想象出其完整时是什么样子。也可以看出抢夺者的丧心病狂,而其他文物也件件令人震撼不已,让人久久不能离开。

路边,丝丝柳条垂下,在清风的吹拂中,轻轻地抚过我的脸庞……北京,下次再见!

【篇五:读史抒怀】

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我看到了古老的历史,在各种月色中,映照着那些女子的美丽与哀伤。诗人发自肺腑吟诵的凄凉而唯美的诗篇,无论是喜是悲,在我看来,都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在皎洁的月光下,一曲催人泪下的琵琶散去漫天云霞,昭君一身水色长裙,独坐的窗前,月光照在她玉般无瑕的脸上,满脸泪痕,眼中流露出无限苦涩的哀怨,抱起琵琶,五指纤纤,在月的融合下,弹出的是万般离愁,这曲悠长的琵琶催人断肠,弹奏出亘古不变的思乡曲。

新月如钩,一曲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摇落一点秋红,杜十娘褪去铅华,魂归普陀,那枝原本饱满犹如花蕾的狼毫笔已褪色,变得干枯。那张画稿不知被风卷向何处,悲痛欲绝的她能否润开那早已风干的墨迹?在苍白的纸上能否勾勒出一双彩蝶?

一句句秋词,唱出了历史的新歌,划过长空,长久的荡漾在人们心中,人们愿分担着她的哀怨,身世悲凉的李清照,夜驻西窗,日夜立盼,等待着远仕的丈夫归来,在无数个夜晚,陪她度过的只有窗外的月亮与星星,她用诗词表达出对丈夫的思念,记下国家的衰败,她将愁苦悲凄的心情哀婉苍凉地刻画得淋漓尽致。

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找到了那久远的回忆,同时,我感受到了王昭君、杜十娘、李清照的哀伤,在千千万万缕月光的缝隙中,多少女子惆怅地剪下一段又一段美丽的悲伤,但她们的哀伤造就了她们的美丽。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