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对生命的反思——读史怀哲《敬畏生命》有感】
选择生命科学,我一直认为自己选择了一项崇高的事业。进入大学的第一课,老师告诉我们,生命科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更好地利用生物为我们的生活生产服务,推动医药学农学人类学的发展以及对自然和生物的保护,创造地球更美好的明天。我在懵懂中自豪,我们的生命科学是多么的伟大!
后来,在解剖生理学实验课上,我第一次亲手做了活体实验——蟾蜍的搔扒反射和下肢屈反射。在将解剖针插进蟾蜍脑的一瞬间,我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可怜的蟾蜍用它的前肢紧紧地扒住我的手,像两三岁的孩子一样有力,让我难以挣脱。继而用它哀怨渴求的眼神看着我,流下了最后一行血泪。我清楚地看到,它的眼里有我,我想我的眼里亦有弱小的它,那双眸子,我再也忘不了了,它就像一个永远的伤,在我心底留下烙印。我不敢再直视在解剖盘里极力挣扎着的蟾蜍,它还是被无情地掉在了铁架台上,接受硫酸的刺激,剥离出神经的摧残……不知过了多久,它终于完成了所谓的“使命”,彻底地被处死扔进了垃圾桶,毫无尊严。
我不敢想象自己做了什么,我原来是这么的残忍,这么的血腥。当初的信念被完全的推翻了,我不再相信我在从事什么伟大的科学研究,我不再相信动物是没有意识的,我不再相信人性的所谓崇高。我想,那天我和小小的蟾蜍都经历了一次真正的生命苦旅。回想起家鸽被憋死时撕心裂肺的哀鸣,回想起兔子挣扎后难逃一死绝望的眼神,回想起小白鼠走向断头台时颤颤发抖的恐惧……
后来,读了史怀哲先生的《敬畏生命》,我的心灵再一次被震撼,我不知道我们所做的所谓的科学是生命的悲哀还是生命的悲怆。小时候,我们被教导要有爱心,我们同样教育着我们的下一代尊重生命的尊严,但是现在,实验老师给我的答案却是: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为我们人类服务的,他们的死是为了更好的科学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它们。我们为自己找了一个多么合适的理由啊!人性的最大弱点就源于对自己很宽容而对其他生灵很苛刻。
我突然觉得,大自然最大的错误就是创造了人这种有着复杂的大脑却缺乏美好心灵的动物,人总是在说,我是那么的高等与智慧,我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给自己取了个高尚的名字“灵长”。可是人对生命的智慧理解的又是那么的肤浅。
曾经有一只黄鼠狼,被猎人的夹板夹住挣脱不掉,最终她挣脱掉了浑身的皮,忍着剧痛跑回洞穴,因为那里有四只嗷嗷待哺的小黄鼠狼。这悲怆的母爱足以让我们对它肃然起敬。在伟大的生命精神面前,我们是多么的渺小。是啊,人骄傲的称自己为“灵长”,可是,论群体精神,人不如狼;论合作意识,人不如蜜蜂;论忠贞不渝,人不如鸳鸯。老虎吃饱了绝不贪食,可是人贪婪的嘴脸从未消失过。
我们追求博爱,每一个生灵都应该得到一份生命的权利,哪怕是死也要在敬重中带着尊严离开;我们倡导和谐,自然之美应该是生命与生命,精神与精神平等的交流。我坚信,是史怀哲先生唤醒了生命科学永恒的誓言——敬畏生命。人的意识的根本状态是:“我是要求生存的生命,我在要求生存的生命之中。”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生命才会变得有尊严,死亡才不会变成一种悲哀。只要这样,生命的世界才会生生不息;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和方向明确的德性。
【篇二:柳林风声读后感】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看完了一本书,这本书叫《柳林风声》。这是一本父亲写给儿子的童话,是一个适合围坐在暖暖的火炉边大家一起听的故事。
书中塑造了几个可爱的动物形象:胆小怕事又生性喜欢冒险的鼹鼠;热情好客、充满浪漫诗趣的河鼠;仗义十足具有领袖风范的老獾;喜欢吹牛追求时髦的蟾蜍。他们生活在风景美丽的泰晤士河畔,享受这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财大气粗而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一开始喜欢划船,后来又迷上了马车,当他看到汽车时又狂热地迷上了开车,不顾好朋友们的苦心劝阻,连连闯祸。有一天蟾蜍开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妆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艰险和磨难,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
这部作品情节并不复杂,但作者鲜明地刻画了鼹鼠、河鼠、蟾蜍和獾各自不同的性格,幽默的对话和独白,生动的行动描写,真实的心理描写,这些使得几个动物的形象跃然纸上。蟾蜍因偷开别人的车而入狱时的自言自语,就很有戏剧化的效果,而河鼠与鼹鼠之间的友谊,则描写的比较唯美,让人感到很温馨。同时这部作品文笔优美,充满诗意,作者对大自然的描写细腻动人,不论是河畔美丽的风光还是一年四季大自然的编号,都用细致的笔触娓娓道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是啊,大自然是多么奇妙!走进去满是好奇与惊喜。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着这样一片诗意之地,那辽阔的田野,纵横的河流,可爱的青蛙、小鱼们不也是一片温馨的“柳林”吗?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源泉。”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善于发现,一定也能创造一片属于我们的世界。
手捧《柳林风声》,感受着诗意与温馨,我收获着林中珍贵的友谊以及那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情……
【篇三:独腿蟋蟀】
有一只蟋蟀一出生就少一条后腿,因此受尽了大家的嘲笑,并且它到哪里就会引起哪里的好奇,因为只有一只后腿的蟋蟀很少见。它跳起来落地的时候总会摔个跟头,可它还是坚强地活了下来。
一天,独腿蟋蟀来到了一个小树林,不用说,和往常一样,它又引起了当地的昆虫们的好奇,也受到了许多嘲笑。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几天后,这里来了一只蟾蜍,杀死了许多昆虫,现在小树林里不仅有条吃昆虫的蛇,又来了一只杀昆虫的蟾蜍,真是雪上加霜。
就在小树林里的昆虫们急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独腿蟋蟀勇敢地站了出来,大家都劝它不要去,可它却不以为然。
独腿蟋蟀来到蛇的家里对蛇说:“蛇大哥,蟾蜍说您是个胆小鬼,只会所在洞里睡大觉。”蛇听了气得嗷嗷直叫。独腿蟋蟀又来到蟾蜍的家说:“蟾蜍大哥,蛇说您肚子大,腿短,眼睛鼓,全身长满了让人恶心的疙瘩,是全森林里最丑的动物。”这下可气坏了蟾蜍。晚上,它们在一个小山坡上狭路相逢了。想到对方骂了自己,二话没说就打了起来。没几个回合,蟾蜍就被蛇咬死了,蛇觉得不解气,就把蟾蜍吞了下去,可他忘了,蟾蜍是有毒的,于是蛇被毒死了。独腿蟋蟀一箭双雕,干掉了两个杀虫狂魔,它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独腿蟋蟀的勇敢和聪明让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篇四:有自尊的小蟾蜍】
昨天放学,我用一只蝴蝶交换了一只蟾蜍养在家里。这只蟾蜍很小,最大不过三厘米,非常好动,这小东西的眼睛亮亮的,经常眨个不停。每次我看它的时候它总是望着我,好像在对我说:“这是哪儿啊?”一边来回蹦跶。一开始,它还不习惯这个有点狭小的空间,后来,它就习惯了,好奇地打量这个鱼缸,还跳来跳去,像在找家在哪里。
今天放学,我急冲冲地赶回家,想看我的小蛤蟆。一回来,妈妈就让我给它食物,结果我给不管什么食物它都不肯吃,还一直要蹦出去。我想它是不是急着想出去?
鉴于妈妈的想法,我决定把它放出去。见它那副猴急样儿,我急得连鞋都没来得及换,就出去给它放生。我跑到花园的水塘旁,把网倒过来,让它下去玩耍。它终于自由了。
我见它在下面蹦得那么欢,我不禁心生好奇,决定跟踪它看一看。它蹦来蹦去毫无目的,行动还是那么笨拙。从这边跳到那边,从那一边再跳回来。看得我有点烦了。我觉得他如果继续在这水塘里蹦来跳去,不是被人踩扁,就是被人捉走。自由生存的可能性极小。这样我就把它拎到小石桥的下边,这里比较安全,它可以在这里玩耍。那个时候我觉得它还是那么有趣:眼睛亮亮,一眨一眨的,还是那么好动。我把绿藻、苔藓和它能吃的小虫子往它身边倒,算是一种告别礼吧。它没有理睬这些东西,继续朝它感兴趣的地方跳去。
这就是那只小蟾蜍--一只活得很有自尊的小蟾蜍。
【篇五:心底的那份浪漫】
漫步在青春的路上,带着几分憧憬与迷茫,眺望前方无知的 路,或许你会在某个路口与它相逢,在繁杂的生活节奏中找到惬意,而它也许就是你埋藏在心底的那份浪漫。
大雨过后,踏着泥泞,我在一条似曾相识的小径上独自漫步,也许是许久未来了,我望着眼前的一草一木,感到格外的陌生,农历七月半是中国老百姓最信仰的日子,又称“鬼节”,家家户户都要祭祖,便望见一缕缕炊烟袅袅地从瓦房上升起,落日的余晖披在悬在空中的微小的尘埃上,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感。那烟,虽远在天边,却似近在眼前。用力嗅上一口,一股纯净得不能再纯净的乡土味儿直钻入你的心里,深深地,仿佛是一线刚被山石洗涤过的温流顺着刚绽放的栀子缓缓流过,带来清爽的那一刹那,还将沁人的芬芳萦绕在你的周围。可这气味,却不止栀子花那样淡雅,显得单一,而是由小径里那东一簇西一簇的野花盛开出来的烂漫气息混杂而成,也许是被这一群狗尾巴草包围起来的一朵小雏菊的清香,又或许是各家庭院中缠绕的丝瓜藤上开得格外热烈的丝瓜花罢。那味道留给我的是无限的深情与浪漫。
我驻步在那条小径,仿佛像是置身于一个不起眼的小亭中,壶中冲泡着一片片铁观音,隐隐中发出“滴答滴答”化开的声音,远方的古寺中,传来淡泊的钟声……我竟止不住在这与世隔绝的天地里展开无限遐想,或许是只有那活泼的蟾蜍才能将我从这梦境中回到现实吧。我从小就特别怕蟾蜍,连蝌蚪都怕。每次与奶奶下田去玩,最怕的就是从那郁郁葱葱的玉米丛中蹦出一只刚蜕去后尾的蟾蜍,油亮的玉米叶片本就像一叶帆船似的,极易躲藏,所以总会愈发惶恐,每当看到浓密的丛林,顶多是一笑而过罢了。
眼前的这只,却显得愈发可爱,好像刚从那满是泥水的芦苇地中蹦出来,滑溜溜的皮肤上,泥泞顺着体纹缓缓地滑过它的爪尖,它的后爪随着前爪的收缩有力地弹跳着,还时不时转头望望那值得留恋的池塘,就这么静静地,跃过我的视野,在那个番茄架中消失。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祥和,但我,却好似从未遇见过。
你从来也不知道吧,那桔子未成熟前,在暴雨的冲洗后,像橄榄那样绿得发亮;你从来也不知道吧,刚刚浮上水面的菱角,如果运气好的话,还会发现三角的红菱;你从来也不知道吧,其实打水漂时,只需在灶台边捡几片碎瓦,就可以打得异常漂亮,这些在我的脑中一闪而过,我知道,那就是了,我最初的那份浪漫。
抛开繁琐的禁锢吧,在青春路上你不只要与它们邂逅,不要忘了,其实,你还有那份专属的浪漫与诗意!前方还有那么多未知的问号等着你去探索。它只是被时间飞逝时带来的尘埃掩盖住了,用心灵之风吹拂迷茫之沙,你会在青春路上与浪漫相逢。
【篇六:盛夏的傍晚】
忙碌的一个星期,终于又到了周末了。我和爸爸回到了外公家,外公家住在乡下,那里的风景和空气是相当的迷人和清新。
我们一家吃过晚饭后,我提议大家一起去散散步吧!刚走到村口,啊!那向晚的微风抚摸着我的脸蛋儿,那小鸟的歌声像穿破我的耳膜进入我的大脑,那归西的太阳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我的眼睛。我正在欣赏这美景时,隐隐约约听见了蟾蜍的叫声,我心想“咦!我可以去去抓蟾蜍了。”心动不如行动,我叫上我的小伙伴,我们打起手电筒,拿了一个中等大小的袋子,就去抓蟾蜍了。
我们前往目的地,大家都翻了翻草地,一只很大的蟾蜍出现了,他背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疙瘩,真是吓人呀!它的脚膘肥体壮,很大力气似的。它的头扁扁的,特别是它的肚子,一鼓一鼓的,一下变小一下变大。后来我们去了很多地方,袋子都装不下了,真是收获满满呀!
【篇七:心中的温暖】
《柳林风声》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道理,但是字里行间纯真的友情一次次让我掩卷深思,一次次净化我的心灵。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正如李苦禅所说,千古以来,“读书”这两个字已深深刻进了人们的脑海中,而最近,我正在读《柳林风声》这本世界名著,被书中的每个人物所深深吸引。
它们,是一群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在这片婀娜多姿的柳林里上演了一场场生动有趣且又令人感彻心扉的故事。胆小可爱,却又爱冒险的鼹鼠;热情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傲,但心地非常善良的蟾蜍;老成持重、乐于助人的獾。它们平日游山玩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财大气粗而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惹是生非,车祸不断,受到朋友们的责难和管束,最终被捕入狱。历经险阻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夺回了被黄鼠狼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柳林风声》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道理,但是字里行间纯真的友情一次次让我掩卷深思,一次次净化我的心灵。
时不时,我不禁将自己与小动物们一一进行了对照,心地善良、机灵可爱、乐于助人,这是正面的我。有时显得过于自傲、不近人情、孤芳自赏,这是负面的我。这样反思,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有很多的缺点和不足,而平日里朋友们给予我更多的是关心、包容和帮助。还记得,上次去田园牧歌秋游的路上,我因为晕车而感到身体不适,头昏脑涨,经过几次颠车的折磨,忍不住呕吐了。同学们不仅没有嫌弃异味,还纷纷伸出援手,热心地帮我打扫,有的拿出纸巾帮我擦拭残物,有的打开水杯让我漱口,有的帮我拍背减少我的痛苦,还有的拿出晕车药让我服下。我仿佛一下子来到了书中那个无边无际的柳林,而我就像里面的蟾蜍,感受着这片柳树林的广博,感受着朋友们的关心,感受着大家庭的温暖……
书,是悄然无息的,但,它是富有生命的,它,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益友,……它让我们在蓝天中飞翔;它让我们在原野里奔驰;它让我们在海洋里遨游……它让我们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通过读《柳林风声》,让我们感受到友情的珍贵和家的温暖;让我们明白,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位朋友;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关心和帮助别人……
开卷有益,《柳林风声》这本书,我诚心推荐给你们。
【篇八:森林协奏曲】
清晨的时候,走进这片森林,这里还笼罩着一层如轻纱般飘飘渺渺的薄雾,仿佛森林才从夜晚的朦胧中走出,也像是一个贪睡的姑娘才睁开惺忪的睡眼。上了年岁的树爷爷与盘在身上的藤妹妹聊天,一阵清风吹过树叶儿沙沙作响,露珠儿划过叶面迫不及待地跳下去与泥土相伴。
“刷拉拉,刷拉拉”,风儿吹响节奏,一场森林音乐会开始了!小溪水淙淙地从森林里流过“叮叮淙淙、叮叮淙淙”应和着风儿的节奏,蟾蜍和青蛙俩兄弟首先出场,他们两个你争我抢:“嚯!”“呱!”“嚯!”“呱!”麻雀阿姨就劝他们:“叽喳喳,叽啾!”蟾蜍和青蛙听了后,和好了,他们一齐唱:“叽啾!叽咕!叽喳!嚯呱呱……”。乌鸦先生写了一首新歌,正要一展歌喉呢!谁知道被黄鹂和百灵鸟这两个美丽的歌唱家抢了先,他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激情高昂地唱了起来:“啾咕啾……”。
这场音乐会,许多动物都参与其中,蛇大伯多有才华,在这里当指挥家。听,“嘶,嘶嘶”一声是单奏,两声是合奏,真有趣!松鼠弟弟跑来打拍子,那大尾巴一摇一摆的,他跳上树叫醒还在沉睡的画眉鸟,再把杜鹃和喜鹊姐姐唤来一起合唱:“布谷布谷,啾唧唧,咕叽叽喳啾!唧叽……”。几只远游的云雀也忍不住加入了音乐会,它们的声音真好听:“叽啾啾……”美妙的声音在森林里回荡,这是只属于森林的协奏曲,这声音时而婉转,时而激昂,时而柔和,时而铿锵,时而动人,时而悠扬,这美妙动听的声音,任谁听了都会陶醉其中。
动物朋友们的歌声聚集在一起,如一曲天籁之声,洗涤着灵魂,歌唱着自然之美。一个个音乐精灵跳动在森林的绿叶青草之中,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图画。这悦耳动听的森林协奏曲,演绎着生命的美丽,这是大自然独有的美妙旋律!
【篇九:应有尽有的“湿地公园”】
假期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长兴湿地公园。这里可真特别!因为我们居然乘坐一艘大轮船进入了一个公园!轮船随着水流开呀开,我们坐在里面真舒服呀!
过了一会儿到了岸,我和爸爸妈妈顺着一条直往农田的路,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一片大田地,里面种满了金黄的稻谷。忽然,我看见一只蟾蜍蹲在农田里一动不动。我立刻捡起一根枯树枝伸向蟾蜍,不料被它发觉了。“扑通”一声,蟾蜍蹦入了一条小水沟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能是被我吓到了吧。
虽然可爱的蟾蜍躲着我,但是我可不会放过这么美的景色。于是,我挥舞着枯树枝练着一套套属于自己的武功。爸爸妈妈见了都用手机拍下了我的一张张照片。待了好一会儿,我们沿着一条通往烧烤的田园小路一直向前走。走啊走,走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边,那边有好多烧烤的器具,还有充足的调料,油、盐、酱、醋、糖什么的都摆在边上,还有帐篷和好多秋千呢!我立刻跑过去坐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的,好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空中展翅滑翔。
过了一会儿,我跳下秋千向爸爸妈妈那边跑去。我们按路边的指示牌来到了花园小径、荷花池塘、松林果园……最后我们到了一座木头桥边。我们顺着桥走啊走,来到了一座茶馆。我想进去喝杯茶,爸爸妈妈不让我去,因为时间太晚了。于是,我就拖爸爸妈妈去芦苇池塘,爸爸妈妈答应了我的要求。那边有好多好多芦苇,长得很高很高。
在芦苇池塘的尽头,我们发现了一条通往码头的小路。走啊走,我们来到了乘船的地方。这船里好热好热,简直受不了了。等船靠到另外一座岸的时候,我急急忙忙地冲向船头,踏上台阶,然后我们到了一个停车场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爸爸不见了!我们找啊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原来,他去买烧饼了!我们吃着香香的烧饼,心里美滋滋的。最后,到了我爸爸的汽车上,我们乘着车开向南浔。
【篇十:《柳林风声》读后感】
在这个让人兴高采烈的暑假,我读了英国著名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写的一本书——《柳林风声》。
在一个神秘美丽的大森林里,太阳刚出来不久,天就变得那么蓝,连一丝浮絮都没有,像被过滤了一切杂色,瑰丽得熠熠发光。河水就变得那么清,那么静,如同一面银光闪闪的铜镜。然而,一声鸟叫打破了清晨的静寂。
接着,一阵阵微风吹过柳林,穿过树梢,发出的声音如哨声那么清脆,那么响亮,让五颜六色的鲜花从睡梦中醒来;让动物度过美好的一天;让世界充满全新的色彩。
《柳林风声》主要讲的是一些小动物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这里面有关爱朋友一心为他人着想的河鼠、胆小但爱冒险的鼹鼠、心地善良的老獾,敦厚老实的水獭,以及爱吹牛、爱闯祸的蟾蜍,他们一起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大森林里。
蟾蜍是个令人厌烦的家伙,总爱闯祸,他一连出了七次车祸,进了三次医院,还偷过别人的东西,被警察抓进了监狱。他可怜巴巴的样子引起了狱卒的女儿的注意,小女孩忍不住把他放了,他欣喜若狂,却仍然不知悔改。
他又盗了一辆崭新的汽车,引来了许多警察的追赶,他把汽车开到湖边时,却发现警察穷追不舍,也跟了过来,蟾蜍一不小心把汽车开进了湖里,他趁其不备,往附近的森林逃去,就在他兴奋不已的时候,却得知了一个坏消息:他的蟾宅被冷酷无情的黄鼠狼占领了。
老獾实施了夺宅计划,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夺回了蟾宅。后来,蟾蜍变得更温厚、谦逊、知恩图报了。
这本书看完后,我懂得了友谊的重要性;懂得了友谊是无价之宝,是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懂得了想要有美好的人生,就要好好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珍爱友谊,爱护别人,充分地利用起每一天,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而不像蟾蜍一样,到处闯祸还那么爱偷别人的东西;还懂得了好人有好报,坏人有坏报的道理,激励我们不断的做好事。
在成千上万的人里,有多少人珍爱友谊呢?在这漆黑的夜晚,看着《柳林风声》,我自言自语。突然,马克思的话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却不容易,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育,用谅解去呵护。
虽然这本书已经看完了,但每当风从耳边吹过,就会想起那片茂密的森林,想起那些可爱的动物,想起那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