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特相关作文

【篇一:低头也是一道风景】

清风拂来,花儿缓缓地垂下头,这是对大自然力量的尊敬,这是万物之间的一种情愫,低头,也是一种美!低头,也是一道百看不厌的风景。

低头,有时代表的不是认输;低头,有时代表的不是丧气;低头,有时代表的不是犯错;低头,有时代表的也不是自卑!

低头,是一种品质。学会低头,是高尚的人的一种谦让;学会低头,是谦让的人一种尊重。在向别人低头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学会尊重,学会谦让。

人际交往是生存在这个世间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拥有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帮助你成功,可以让你更快乐更幸福的生活。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18年了,从简单到不简单,从甜到酸,从快乐到悲伤,从幸福到不幸,又从悲伤到快乐,又从泪流满面到满面笑春风。太多太多的人和事就这样一段又一段一遍又一遍的在你成长的历程里重演。18年里发生的这些单纯的事,对即将步入大学或社会的我来说,正如花儿一样幸福。然而,等待我们的,也许是让你摸不着头脑的人际交往,等待我们的,也许是如何快乐地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立足。那么,你就需要要学会低头,学会对别人尊重,这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条件,低头,并不悲哀,抬头也并不代表高尚。

面对错误,学会低头,这是你表示你对错误的认可,这是证明自己确实犯了错的一种表现,这是你知错就改的最好证明。低头,是一种难得的品质。由此我们不难想到是,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低头跪对死难者纪念碑,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德国以及勃兰特被世人尊重,是负责任的表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犯点错并不可怕,古人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当你面对的是比你能力低的人,学会低头是你对他的尊重和谦让,当你面对的是比你更为强大的人,请你学会低头,这是拉近你与他友好关系的重要通道。高傲并不能使你变得高大,也并不能使你的能力变得超凡。学会低头,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谦让,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友好的表现。虽然你低着头,但是你提升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你,如此高尚,低头是一种美德。

学会低头,你永远是别人眼里如花般美丽的风景。

【篇二:拨开云烟见月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一句道破了这世间万物的难以维持,转瞬即逝。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字字血泪写下了这世代流传的千古绝唱,从此屹立于江淮沃土的南唐灭亡,胜利者的荣耀取代了失败者的落魄,曾经的雕楹碧槛终究属于破败的过去。化作历史风尘中的一把尘土,消解在茫茫历史长河里,留给后人一句无奈的感叹:俱往矣!大卫以一句“一切都会过去”为戒,正是这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真理。

那些丰功伟绩,都无非过眼云烟,但是在岁月的流逝中,某些东西却磐石般坚定不移。“一切都不会过去。”轻轻拨开烟云,看那遥挂高空的是皎洁依旧的明月。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一个坚定的身影,对着那青翠的竹子,一格再格。王守仁在等,等那个思想的出现,哪怕生病,被贬,他从未放弃过这种等待,终于一声长笑破空而来,那名为心学的思想终究诞生,成为世界文明长河的一轮明月。那个伟大的人已经故去,但是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无论何时,何地,有何种理由,思想的光辉都是不能,也不会被泯灭的。它将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时间带走了他,却带不走他的执着信念和追求。

1970年12月7日,57岁的反法西斯老战士,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跪立在纪念碑前“不必这样做的他,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这是在华沙之跪之后一位记者对勃兰特所作的描述。二战已经过去,但是认罪赎罪的社会责任依旧存在。这一跪,让世界为之动容;这一跪,淡化了饱受纳粹蹂躏的波兰人民沉积在心底里的愤怒,为德国重返欧洲,赢得自尊。这一跪,让一个民族的光明磊落永远记载在人类的历史上。

不同于世人感叹人生苦短,苏轼在飞逝的时间里寻求自己的生活态度,竹杖芒鞋轻胜马,他达观的胸怀让旧的郁结逝去,他变得圆润温和,如那散发着清辉的明月,在历史中静静照着大地,不会逝去。拿破仑一生戎马,无论是辉煌还是落魄都已经远去,只留下一个让后人不断评说的背影,和后人为之惊叹不会被人忘记的传奇的一生经历。

我们庆幸生在这个时代,我们奋笔疾书,为了心中的希冀。我们知道这书海的日子会成为过去,但是这段岁月赋予我们的沉淀,是伴随我们一生的知识与修养,来成就自我。

明月有影,晓风无痕。不愿仅随风而逝变成过去,而要成为那空中永恒的明月。

【篇三:认识你自己】

古老的希腊德尔斐神殿里矗立着一座沉默数千年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的“认清你自己”五个大字历经岁月的侵蚀,仍清晰可见。是啊!“认清你自己”虽仅仅五个字,可从古至今,又有多少人在为之苦苦求索。

老子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千百年来,人们寻寻觅觅都只为寻一面镜子,看清镜中的自己,可世殊事异,到底如何求索?我以为要从迷失自己的缘由开始追溯。

乾隆大帝大笔一挥:“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大英使者从鼻尖哼出一声冷笑,数十年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留下一个硝烟弥漫,鸦片侵蚀,颓唐衰糜的北京城。山河飘摇,荣华难再。无知何等可怕!倘若大清帝国能认清自己,或许中国的历史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了。因为太过无知才丧失了判断是非的标准,不懂辨别世间的善恶,又如何能认清自己呢?

苏格拉底在人类思想启蒙之初就告诫人们:“知识包括一切。”对知识孜孜以求,才能丰富内心,才能认识世界,才能懂得世事,并最终树立自己的评判标准,进而具备了认清自己的能力。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自己是自己,才有了当局者迷的困惑。一如能照清别人的镜子,却一辈子都照不清自己。这时候,就需要从良友、知己身上寻求反射,进行自省。孔老夫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站在囊萤映雪,孜孜求学的车胤身边,你会为自己偶然的一次贪玩脸红;站在爱民如子,清正廉洁的焦裕禄身边,你会为偶尔涌起的贪念心惊;站在戴月耕种,炙肤皲足的老农身边,你会为不经意的一次浪费羞愧。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就是一面面镜子,无死角地照射出你自己原本的模样,是非对错清晰明了。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纵然具有认清自己的能力,懂得认清自己的方法,却缺乏认清自己的勇气,习惯了呆在角落里,用黑暗掩饰自己的无能甚至丑恶。德国前首相勃兰特在死难的犹太人墓碑前沉痛跪下,前额触地,清泪迎风。他认清了自己的民族过去犯下的一切罪恶,向世界承认了德国那段黑暗的历史,勇敢地承担历史的责任,诚恳地忏悔。勃兰特跪下了,千千万万的德国人站了起来。相比之下,安倍在靖国神社前下跪的“虔诚”却令千万日本人匍匐在道德脚下,再也不能翻身。

认清自己要敢于承认自己的平庸,相信命运给你一个较低的起点,是想让你用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要用“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的毅力,勇敢擦亮自己面前的镜子;要用坚信“我就是一道风景”的自信,不卑不亢地定位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位置。

历尽千万求索,终于认清了自己。面对优点与缺陷并存的自己,你可以选择扬长避短,正如刘翔放弃跳远而选择跨栏,成就飞人的神话;你也可以更勇敢地直面弱点,如唐太宗接受魏征直谏,于不足之处兴利除弊,开创贞观盛世。扬长避短并非投机取巧,而是审时度势,直面弱点并非不知变通,而是挑战自我,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以自我为基础,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通往梦想与未来的道路,成就非凡的自我,收获别样的人生。

求知、觅友、自省、勇气如同散落在人生路上的锦囊,寻寻觅觅的时候,每捡拾起一个,便离认清自己更近了一步。拣一张干净的白绢,擦亮面前的镜子,勇敢地认识那个真实、简单、美好的你自己。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