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走出自卑】
那时,我看到别人的优异成绩,我自卑自己不高的分数;看到别人的一技之长,我自卑自己的一无所成;看到别人成功时,我自卑自己的无能。
自卑缠绕着我,使我与别人的目光相碰时,总是赶紧底下头,不敢大声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坐在不显眼的角落里,才觉得自在。自卑使我消沉。面对同学的帮助,无可奈何的我,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次,偶然看到这样一段话,使我受益匪浅: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是的,我不应该在执迷不悟了。我开始对以前的行为反思了,觉得我那丧失很久的自信又渐渐回到了身上,我觉得自己的心脏跳动有了力量。我把“不要自卑”当做座右铭,虽然没写在座位右上方,却把他刻在了心里。
我开始想,成绩不好,需要的不是消沉,而是要奋起直追,尽最大的努力去奋斗我开始想,一技之长是学习的结果;我只要认真学,不一定就比别人差。
我开始想,成功只是艰辛劳动后的结果,只要我肯付出,总有一天,我的付出会得到认可的。
终于,我敢迎着别人的目光,我敢大声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敢站在最显眼地地方,因为我不在自卑!
假如我这次的投稿失败了,我会很伤心,但决不再自卑。我会加倍努力去奋斗。
每个人,都应该是大写的!
【篇二:青春本应锋芒毕露】
青春是一把刀,锋利又敏感;生活也是一把刀,厚重而敦实。在青春与生活一次次地相碰中,青春锋利不再,渐渐地钝了,变得“圆润”——这被称作“成长”。
我相信,青春在生活中成熟,但我不相信成熟的代价就是青春老去。
青春是一把刀,一把刚刚铸出、锋芒毕露的刀。青春像这样一把刀,渴望披荆斩棘,一露宝光。这把刀锋利又无所畏惧,敢于尝试一切,不甘居于人后。
生活是一把刀,一把重若千钧、深不可测的刀。这把刀悬在青春之上,给人以压力。这把刀不断落下,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每时每刻改变着人们。
当青春与生活相碰,青春不一定卷刃。美好的青春怎会轻易被生活所屈服?青春本就是锋芒毕露的年纪,谁人年少不轻狂?当青春与生活相碰,青春反而会更加锋利,如若不然,青春又如何被称为青春呢?在我看来,生活更像是一块磨刀石,青春与之相碰,越磨越锋锐。
青春的锋利,不是做事草率,行事鲁莽。青春的锋锐是一种一往无前的信念,是一种说做就做的作风,是一种敢想敢为的态度。
回到20世纪,那个充满压迫与抗争的年代。国内旧制度腐朽不堪,国外列强虎视眈眈。中国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1919年5月4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开始了,随着巴黎和会中国力争主权的失败,中国人民发出了救亡图存的怒吼,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中,学生是主力军。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群正值青春的少年少女为了中国的未来,押上了自己的青春,为的是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一群少年用自己青春的锋芒打开了新民主的大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证明了青春在生活的苦难中只会越发昂扬,更加锋利。
毛泽东,年仅27便参与成立中国共产党;周恩来,12岁更是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孙中山,28岁便成立兴中会,志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我并未看见因为列强入侵,毛泽东放弃了共产主义;我并未看见因为社会落后,周恩来放弃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我并未看见,因为亡国灭种的危机,孙中山停止了革命。
试想,假若青春真的被磨去了棱角,我们将不再是自己,而是一群行尸走肉!
我们再来看看科学的巨人们。伽利略,被誉为“当代的阿基米德”之时,年仅25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不过26岁;牛顿,经典力学之父,发现万有引力之时23岁。这些不过是20几岁的年轻人,他们是科学的巨人。
青春如刀,经过生活的磨砺,未被磨去棱角,而是将棱角藏在了鞘中。鞘中,更加锋利。
在青春与生活的一次次碰撞中,青春更加锋利,愈加精彩,这才是真正的青春。
【篇三:磁铁的奥秘】
昨天,我去文具店买了《磁铁套装》,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东西呢!
磁铁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分南极和北极。两块磁铁相碰,我发现南极和南极一点点也吸不住,只有南极和北极一靠近,它们像撞车了一样,马上吸在了一起,这就叫”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磁铁的一个特性。
我做了一个实验,发现把一枚硬币搁在一张纸上,纸下面是磁铁。移动磁铁,硬币就像跳舞一样在纸面上滑动。可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磁铁周围有磁场,所以隔着纸也是可以吸住的。
磁铁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带给我很多乐趣,还有许多磁铁的奥秘等着我去发现!
【篇四:穿针引线小游戏】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叫穿针引线的小游戏。
游戏开始了,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准备尝试,可是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下游戏规则以后,大部分人都没信心了,因为穿针引线时,肢体不能相碰,而且只能用一只手来穿。这就大大增加了游戏的难度,大家都望而却步,老师只好在人员匮乏的情况下,点名挑了我们八名同学,分成四组,我和熊亿帆一组。
待我们八人站定,老师给四个人发了针,四个人发了线,老师一声令下开始,我们个个紧张起来,只听耳边传来别组同学的叫声:别动,别动,要穿上了。我的心也情不自禁地着急起来。我一手拿着针,一手握着拳头,不一会我两手都冒出汗来,可是线就像调皮的小猴子似的东躲西藏,就是不听使唤。
“成功了!”伴随着一声喜悦的叫喊,我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到那一组去,只见一位同学拿着穿好的针线,兴高采烈地跳着。我看了很是羡慕,也坚定了穿针的信心。
我和熊亿帆商定,调整好身体的姿势,仔细一穿。调皮的针和线终于碰到一起了,我兴奋极了,禁不住抖动了一下,呀!好不容易穿上的针又掉了下来,我心里很不高兴。只得重来。
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又穿上了。不过这次我没有像先前那样激动,强忍着心中那团喜悦之火。我们组也成功了。
【篇五:细雨少年今何在】
雨朦胧,雾朦胧,风撩发丝动……
我疾步奔走着,用手遮住天空中缓慢洒下的那绵绵如丝的细雨。轻风微凉,撩动着我的发丝。终于,走到了校门口,离班级教室不远了……浓雾笼罩前方,我好像听见朗朗读书声,隐隐看见教室中的明灯。
语朦胧,意朦胧,欢情浪波涌……
从身后传来一阵似曾相识的声音,他在呼唤我的名字。朦胧的雨雾中,我不禁一怔。本是想快速奔跑向教室的我情不自禁放慢脚步,任微凉的雨滴落。他轻轻地走到了我的旁边,我有些不知所措,只好轻轻说了句“早上好。”
他好像想起了什么,急忙问:“你要伞吗?”说着将手中拿把漂亮的透明的伞向我这边挪了挪。我条件反射地想拒绝,但不知为何却接过了伞。我用有些麻木的手紧紧握住伞柄,向他道谢。
我抬起头不小心与他目光相碰,虽是短短的一刹那,但我却看到了一双深邃而成熟的眼。目光有着谈谈的忧伤和倔强,他或许也看到了我那有些惊慌的目光,立即低下了头。
他是一个内敛而乘巧的男孩,他坐在我左侧的前排。但或许这是第一次让我能和他交谈吧……朦胧的雾,朦胧的路。路仿佛太长,永远也走不到头。我抬着头看雨滴从透明的伞面上划落,他低着头看地上泛起小小的涟漪……
或许两个不善谈的人之间会有更多隔阂。他不断地想离我远一点,或许因为各种原因。无奈伞檐上低落的水浸湿了他的书包,雨飘落在他的发丝上。我深感歉意,淋雨的人本应是我……于是将伞往他那边挪了挪。他抬起头,目光再次与我相碰。我看到目光中有着几许深藏不露的笑意与感谢,仍旧是那么深邃明亮。
他终于有了勇气率先打破了沉默。“今天英语要考试?”这个非疑问非肯定的句子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于是回答道:“是啊。你复习好了吗?”出乎我意料的是他顽皮的笑容和幽默的回答:“和你一样都没有复习,小测试不会太难的。”他怎么知道?本因没复习而慌张的心平静了,看着眼前这位幽默的好学生回答道:“希望如此,好好考吧……”他凝视着我,浅浅地笑着。而此刻的心仿佛有了陪伴,下再孤单。我没有思考那是认真的还是一句玩笑,尽管他那略显疲惫的面容已显现出他昨夜在挑灯夜战。但我此时只宁愿相信那是真的……
人朦胧,路朦胧,岂可觅行踪……
路太短了,眨眼间就走到了教室门口。我好像还想与他说些什么,朦胧中我与他走进教室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只在我心中留下了平静与自信……前方的路是朦胧的,美丽的雨给与我一天中最优雅的邂逅。心朦胧着,模糊地走过三年亦如此吗?
不怨时光太匆匆,但留那场美丽的春雨洒下人间时那份朦胧的美感和情谊……
【篇六:触觉】
我去辽阔的黑山头大草原骑马,骑在马背上咚咚咚的,屁股上的骨头与马背上的骨头相碰,感觉好痛啊!过了半个小时,我越发感觉屁股好痛,再加上太阳晒得马背发烫,我的屁股也很烫。最后,我们终于下了马,因为屁股痛,我一边单脚跳着一边想着一个问题:为什么大人说坐在马背上很舒服呢?
我来小表弟家玩,坐在他旁边的时候,突然,他把我的头发拔了一根下来,我大声地叫:“啊呀!好痛啊!”
妈妈被吓了一跳,连忙跑出来,“小b,怎么啦?”
“妈妈,弟弟是不是练了功夫,一根头发被他拔了下来,头皮被扯得好痛啊……”我说:“弟弟怎么力气这么大啊!”
【篇七:蚂蚁观察日记】
今天下午,我拿着饼干到山脚下去寻找蚂蚁。
在一块菜地里,我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忙碌着,我很好奇它们在干嘛,我便蹲下来静静地看着它们。只见它们都在搬着杂草、碎树叶等等,我想应该是拿去做窝用的吧。
我把手里的饼干捏成了碎沫,撒在了地上。一开始并没有引起它们的注意,只是一只偶尔从饼干边路过的蚂蚁发现了这个宝藏。我以为它会一个先享用一下美餐,却看到它第一时间离开了,往大队伍方向爬去,路上它不停地用触角和其他蚂蚁的触角相碰,不一会儿,大队大队的蚂蚁往饼干处集结过来,原来它是散布消息去了!
它们有的背起一块和自己差不多大的饼干,沿着固定的线路往回跑,有的三三两两停在一些大块的饼干上,我很奇怪它们是在干嘛,妈妈告诉我:它们是在把搬不动的食物咬碎,然后再分批运回洞穴,我恍然大悟。
蚂蚁是个很有趣的小动物,它们懂得分享,懂得团结,懂得分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