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真挚的朋友】
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书就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我冰凉的心灵;书就像一把扇子,送来了阵阵凉风。书使我走出我人生的低谷,使我更加乐观、自信。
那时我与我最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心情很不好。我阴沉着脸回到家,发现桌子上放了一本书,我拆开包装,看了一下,就深深被它迷住了。那本书讲了两个朋友之间的友谊,他们经历生活中的各种磨难,各种矛盾,各种分歧,最终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我的心情变好了一些,心中的怒火也熄灭了,它就像一股清泉,流经我的心,让我倍感凉爽。
那之后,我又让妈妈给我买了许多同类型的书,书中许多励志的语段我都摘抄在了一个本子上。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撒野》这套书中的片段:我想,抬头暖阳春草,你给我简单拥抱;我想,踩碎了迷茫,走过时光,睁开眼你就会听到,我想左肩有你,右肩微笑;我想,在你眼里,撒野奔跑;我想,一个眼神就到老。读完这个片段,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真正的友谊是什么,我鼓起勇气,和我的朋友道了歉,她对我笑了笑,抱住了我。此时此刻,我心中非常感谢它们——我的伙伴,在我孤独日子里陪伴着我的书。之后,我把其中几本书带给我的朋友,我认为她也应该读一读这些书,让我鼓起勇气,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书。
书,是你陪伴着我,在那最孤独的日子里,是你给予我无穷的希望与信心,你永远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篇二:雨和伞】
雨,越下越大了。雨声,由远及近,由小至大。击打在万物上,发出万物的声音,凑成一曲交响乐,这是伟大的声音啊,它滋润着万物。
抬头,凝望着眼前的雨幕,是的,雨幕,这雨水从天上来,由滴成珠、由珠成线、由线成面,笼罩着整个校园,透过窗,再透过雨幕,看什么都是模糊的。
开窗,伸出手,触到雨了,这模糊便又成了朦胧之美,细腻的雨水温柔地从指间滑过,分成两瓣又合为一体,滴落,留下清新萦绕指间。
回头望见墙上的钟,我早已理好了书包却没有带伞。妈妈,你什么时候能来?想到这儿,心情又变得烦躁起来。雨又变得狂暴起来了,带着无止息地吹刮着的风,吹弯了树,吹斜了雨,吹翻了其他的东西……这可恶的雨啊,它打压着大地,冬季的雨总是寒冷得让人厌恶。
雨疯狂地击打着,打在青石板上,打在白幕墙上,打在我烦躁的心里,妈妈怎么还不来?
突然间,一丝丝熟悉的声音传入耳朵,那是夹杂在风雨中的声音,像急促而坚定的行军步,“咚咚咚”,高跟鞋的声音——妈妈来了。
校园内,雨幕下,一把紫色的小伞不停地在教学楼之间穿梭着。
伞下,我和母亲,天气过于沉闷,因此一路无话,只剩下雨点打敲在伞面上的声音。
仿佛依稀间有所感应,不经意间抬头一望,陡然一惊,原是伞面的大半笼罩了我,心中一紧,母亲的右肩果然完全暴露在雨幕下,冰寒的雨水如怒涛,狠狠地拍击在母亲瘦弱的肩上,那种滋味,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我立即握住母亲的手,把伞柄推向母亲那一方,用目光注视着她,她微微地笑了,停下脚步,又把雨伞朝我这边移了移——于是我松手了,也许,爱需要一个付出的通道口,妈妈推回了雨伞——让自己的右肩暴露在雨下。
【篇三:半边伞与半边天】
世上最勤劳的人,一定是父母;世上最辛苦的人,一定是父母;世上最无私的人,一定是父母……
而父母,一直在无声无息的爱着你。
记得那一次,我还很小。妈妈带着我出去散步,没想到刚刚还晴空万里,一下子就变成了风雨交加。庆幸的是妈妈带着伞,妈妈真是是“神算子”。妈妈拿出了伞,撑开了。我俩在伞下说说笑笑。突然,我停下了脚步:“妈妈,伞歪了……。”就在那一刻,妈妈的眼睛之中漾起了一抹光——很神奇的一抹光。“傻孩子,想什么呢,伞没有歪啊!”我应付着笑了笑,便继续和妈妈走着,并用余光瞟到了妈妈的右肩已经湿透了。真的是“幻觉”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几乎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我和妈妈又一起打着伞走在同一条街上。可是同事之中也有许多变化。我成长了,我已不是那个天真浪漫的我了,时间也在妈妈身上留下了许多痕迹——岁月爬上了她的脸庞,岁月染白了她的两鬓。这次握着伞的,是我的手。“孩子,伞歪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划破了我的思绪。顿时,我百感交集,往事好像历历在目。“妈,伞没歪啊!是雨下太大了,我们快走吧。”我感到内心所有的情感在涌动,所有的思想在凝聚……
真爱无痕,真爱无声。我想,这就是爱吧!
【篇四:神奇的拉面】
说到拉面,那可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呀!这不,我们家旁就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馆,我和妈妈就是这儿的老顾客。
今天,妈妈又带我来吃拉面了,哟!还有很多顾客在排队等着呢!看来这拉面很受大家喜爱。不过,我可以仔细看“拉面大师”是怎么制作美味的拉面。
我的目光聚焦在拉面大师身上,只见他左肩向下,右肩上扬,麻利而飞快的搓着面团,搓了半天,大师把洁白的面粉撒在了面团上,又沾了几滴水,紧接着就开始拉面团了。大师双臂弯曲,迅猛地一张一合,仿佛大师手里的不是面团,而是一个弹簧!面团变得又瘦又长,被大师猛地往桌上一打,“拍”地一下,连退了好几步,可拉面大量依旧若无其事的工作着。
瞧!这拉面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变着魔术,先是一根,然后变成了两根、三根数不胜数,一根根粗细均匀。这时,拉面大师把这被他“折腾”多次的拉面放入沸腾的开水中,它们就在水里欢乐的“游着泳”。
大师熟练的拿出碗,加入汤汁和香料,盖上牛肉,一碗好吃的拉面就完成了。
我看着这一碗拉面心想,如果把面比做君山,那么上面的香菜就是小树,牛肉是石块,汤汁就是洞庭湖水?这不就是一幅芬芳扑鼻的山水画吗!
我光吃面条可不满足,于是,我又“咕都、咕都”地喝完了汤,啊!真美味啊!我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我的读者们,是不是听到这,你就流了一地的口水了?下次你们吃,我请客!
【篇五:用爱喝彩】
多少次,从跌倒中爬起,满脸泪痕,却依然微笑;
多少次,从痛苦中挣脱,满心惆怅,却依旧坚强;
多少次,从迷茫中醒悟,道路坎坷,却依旧阔步。
因为你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回响,在心中荡漾。于是有一天,一个年轻的诗人给它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喝彩。
又是一个春天,微风柔柔地抚着花儿,它为花的娇艳喝彩。而你轻轻地牵着我的手,鼓励我勇敢地迈向前方。当我成功迈出第一步时,你快乐地像个孩子,抱住我,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吻。
夏天悄悄地来了,阳光不吝啬地洒满大地,它为大地的宽广喝彩。而你耐心地坐在我的身后,一点一点地教我画画。当我终于完成了第一幅画时,你捧在
手里看了半天,嘴角一直微微翘起。你小心地收藏在“百宝箱”里,在我的心中留下了美丽的记忆。
带着浓郁的果香,是秋天了,果实满满地挂在枝头,它在为大树喝彩。而你在深夜为我端来一杯浓浓的奶茶,微笑着:“孩子,早点儿休息吧,你是妈妈的骄傲。”我享受着这样温馨的夜晚。你亲切的鼓励伴着奶茶的清香浸入我的心里。
整个世界仿佛在一夜之间改变了,那么纯洁,是性急的冬天提前来了。白雪用这样美丽的方式为冬喝彩。而你为我擦干冰冷的泪水,拍拍我的头:“孩子,别怕,天黑了,路依然不改,妈妈支持你。你是最棒的!”你用爱为我点亮了希望。用喝彩为我的梦起航,一次又一次地失败让我更加坚强。
就这样快乐地成长,有你一直为我喝彩,我的心不再徘徊;
就这样坚定地奔跑,有你在我身边喝彩,前方的路不再孤单;
就这样静静地思考,你看着我为我喝彩,这是我们最美的对白。
于是浪漫的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牵着左手,用右手为你写诗;靠着左肩,用右肩为你撑起爱的蓝天。
【篇六: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他是我一生的挚友,无时无刻不让我感到敬佩。
他学习很好,但很低调,从不张扬。一次自习课上,因一位同学的口误,使得全班哄堂大笑。唯独他,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理会外界的干扰,继续做着作业。在这闹哄哄的环境下,他依然内心坚定,令我敬佩。
他心地善良,忠诚纯正,从不耍小心眼。同学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尽力去帮助。
那天,身为课代表的他正忙着帮老师整理试卷。恰巧,一位同学去问他题目。他并没有拒绝,先将手中的试卷放下,拿起桌上的纸和笔,耐心地为同学解答。直到那位同学完全明白后,才露出满意的笑容,继续整理着试卷。
晚饭时,一位同学忘记带饭卡。向周围同学借时,都遭到了拒绝。当这位同学心灰意冷准备走出队伍,回教室时,他轻轻拍了下同学的肩膀,说道:“我借你。”虽然只有短短3个字,却让同学十分感激。
第二天,同学想要请他时,他挠了挠后脑勺,委婉拒绝,说道:“没事,帮助同学,这是我应该做的。”他的乐于助人、慷慨大方,令我敬佩。
他待人友善,心胸宽广,从不嘲笑别人。
一次大考成绩出来了,他以优异的成绩,排在了全班第三。而我却发挥失常,没有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呆呆地望着桌上的试卷,心情如同窗外的天气一样,糟糕透了。
这时,他朝我走来。看到我失落的样子和桌上的试卷,仿佛明白了什么。拍了拍我的右肩,说:“一次考试并不能说明什么,别灰心,振作起来,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
虽然只有短短一句话,对我来说却如同一缕春风,将我心中的乌云吹散,让我不再失落。
不错,他是老师眼中刻苦认真的好学生,同学眼中乐于助人的好朋友,我眼中低调善良的好榜样。
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他的品质和性格,无时无刻不让我敬佩。
【篇七:历练中的成长】
在成长的路途上,我们必须面对历练。人生最难过渡的,就是从小时到长大,小时候那些胆小与害怕,软弱与怯懦,在成长中,该何去何从?
(一)好好洗炼一番
来到训练基地第一天,有一个突出的印象——荒郊野岭。倒没说环境恶劣,只是下意识想到这两天不会那么容易过。
让人难以忍受的的事情很快到来。由于训练时动作不规范,我们被教官罚做十个俯卧撑,当时的感受现在还记忆犹新。腰上还算好,右肩却在起身后久久抽痛——看,长期不运动一下毛病就出来了。
十个,真算少的。大家毕竟还是未成年人,自控力不好,纪律常惹教官不满,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俯卧撑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永远记得第一次做时右肩有多痛,而每坚持一天累就会更深一层。永远记得第一天晚上熬夜做活动时有多困多想念柔软的大床。此刻再忆起未经历打击前我们内心的担忧和不满,都该放下了。在风雨浇淋后全身湿透只剩冰凉刻骨时,一切杂念都没有了,唯有“痛”,“难受”和“坚持”这样的念想存在时,严苛的训练便成了一次次的“洗炼”。
(二)胆小和软弱都离开吧
我想没人会忘记离开基地前那个下午。从没想过那竟是两天来最累最苦的经历,那是这次训练的最后一个项目——以班为整体做“绳圈游戏”。
暴风雨前总是宁静的,如果说前面的训练项目还相对平和,那么这个项目将会彻底让每一个人释放自己。团队的所有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要持续二十分钟双手紧握面前的尼龙硬绳同向画圈,最少五百圈。
还未开始多久手臂已然酸疼。但当教官所言可以退出时,心里可是一点儿没怕。
平心静气,咬紧牙关,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我一个连累了大家。
起初,痛感挺弱,只觉身体晃得不爽,看周遭同学,有的脸上还挂着笑,但,紧接而来的音乐,是一首催泪的战歌。
教官说,你们要是放弃了!你们这个班,就任务失败,之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你们每个人,都是软弱的!……明知道是刺激的话,却在音乐响起的一刹,想要流泪,想到了克服高空恐惧的我们,昔日打闹的我们,老师信任的眼神,每一次胜利后的精神劲儿。
一圈又一圈,身体已经麻木了,麻木到手臂不受控制的转圈,麻木到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还剩多少圈?汗和泪分不清,头发都湿透了。
我们绝不是为了一项单纯的任务,而是为了那目标完成后我们的快乐与终于为梦拼搏过一次的洒脱。年少心气正高,正倔强着说“我能行”。
长大后的世界不会任由你撒野,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送别童年的胆小,儿时的软弱,让我们在历练中茁壮的成长吧!
【篇八:雨_小学生】
其实每个孩子都浸泡在母爱之中,每人都经历过许多让你感动的事件,妈妈为我们也做了许多。
一次,雨纷纷扬扬的下着,世界仿佛都沉陷在了寂静之中。我还在校门口,等待生病的妈妈来接,学校除了我以外,空无一人。雨继续下着,不停地下,不知它何时能停。过了一会儿,我有点儿等得不耐烦了,准备自己回家去,心里矛盾起来,想等妈妈,又想自己回家去,最终还是决定了——自己回家。
雨声很大,我撑着伞,眼前呈现出一片灰色,我看不清楚前方。一股大红色突显在我眼前,我眨了眨眼,越来越近,越来越鲜艳。我开始闻到熟悉的气味,抛下伞,是妈妈,我拥了上去。两行热泪划过脸颊。那一次,我真的哭了。
中途,我和妈妈走在巷子里,没有很多人,只有一点点儿的行人往来往去,走得很急,雨伞集在一起,在大雨中绽放艳丽的色彩,怒放着美丽。我和妈妈走着,行人们越来越少了。最后只剩下我和妈妈了。
身旁的景物仿佛在顷刻间定格,一切好像都停住了。
仰望天空,伞往我这儿偏了一大半儿,我摸了摸妈妈的右肩,湿湿的、晶莹的,是什么?是雨水。
俯视大地,妈妈的脚步迟迟比我慢一步,她想让我先进家门,先得到一丝家的温暖。
妈妈的手机响了,我帮她拿伞,瞬间我把伞往她那边一偏,虽然身体被冰冷的水刺穿,但身体却仿佛被无比温暖的阳光照耀……
回忆起那一场雨,一生中难以忘怀的`雨,我就感到一丝爱的迹象,也许大家都应该学会理解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无尽私的爱啊!将我的毕生奉献于您!
【篇九:半边伞半边天】
我有这样一个慈祥的母亲一直关爱着我,呵护着我。
小时候,每当下起蒙蒙细雨,我和妈妈走在放学路上,妈妈撑着伞,年幼不懂事的我会仰起头来看天空。咦?昔日那片可爱的湛蓝不见了,代替它的是一片深沉而温暖的黑色。我凝视着那黑色,望了许久,又把目光转向了妈妈那边。
却是另一种色彩。半边充满暖意的黑色中,居然有半边冰冷的灰白。我良思许久,对妈妈说:“妈妈,伞歪了。”当这略显稚嫩的话语转入妈妈耳中,她的眼里漾起了一抹光,很神奇的一抹光,“傻孩子,伞没歪呀……”妈妈的的右肩是湿的,这难道是“幻觉”?一阵阵寒风吹过,娘儿俩加快脚步赶回家。
时光匆匆而逝,我长大了,不知何时,长得比妈妈还高。又是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同样是放学后,同样是撑着那把黑色的伞,同样是妈妈和我。可是,似乎在“同样”中又有了些微妙的变化,握着伞柄的,是我的手。
蓦地,我的心似乎回到了过去。我悄悄地把伞倾斜了,妈妈仰起头来,也许发现了我这个微小而不经人意的举动,像当年的我那样,说道:“惠,伞歪了……”顿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那几种极端的滋味折磨着我。我强忍着,挤出一个笑容,说:“妈,您眼花了,伞没歪呀!”妈妈沉默了,我也沉默了,一颗晶莹滚烫的泪珠从我脸上滑落……
一句话,一个过去……我与妈妈心灵的碰撞,真爱无痕,至爱无声!
【篇十:赠汪伦改写成记叙文】
这日,晨风微醺,花气扑鼻。李白携着书童急匆匆赶早班船。
书童挑着一担书籍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轻声求道:“主人,可否容我歇息片刻呀?我委实没力气了。”李白回过身望望书童,又望望前路,面露难色:朝廷命他明日到达扬州,若不赶紧,会耽误了行程;若继续前行,书童体又力不支。这时,迎面走来一位樵夫,只见他左肩挑着柴,右肩还架着一根拐杖。这根拐杖以右肩为支点,一头压在扁担下,另一头被樵夫牢牢把在右手中。樵夫边走边不时用右手压一压拐杖,轻轻松松地从他们面前走过。
李白见状,忙追上前去讨教:“这位兄台,方才看你挑担脸不红心不跳,还步伐稳健,怕是有什么技巧吧,可否赐教?不吝感激!”樵夫闻后,撂下担子,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呵呵地说:“这技巧嘛,全在于这根拐杖上!”李白和书童齐齐作了一个揖:“愿闻其详。”
“这根拐杖,又名帮杖,它的一端压在扁担下,一端支在肩膀上,这样,就使得重量被两个肩膀分担了。”“那你为什么每过片刻,就用手压一下帮杖呢?”书童不解地问。樵夫哈哈大笑:“我用手压帮杖,是在调节重量。当我的左肩吃不消时,我用手压一压帮杖,帮杖就像一根撬棍,撬起了压在左肩上的扁担,重量就通过帮杖传到了右肩上,左肩就没那么累了;当我右肩吃不消时,我就松一松手,帮杖就像跷跷板一样,左低右高,力量又转移到左肩上去了,这样左肩右肩轮换着承担力量,自然就不觉得累了。”书童听后,大喜,忙向樵夫讨要了一根手臂粗的木头当帮杖,挑起担来果然不那么累了。
三步并作两步走,李白和书童总算赶上了早班船。伴着清脆的鸟叫,和着哗哗的桨声,船儿驶向了江中央。
“李——白——兄——,李——白——兄——。”岸上,迟来一步的汪伦,扯着嗓子对着江中那叶远去的扁舟,嘶竭呐喊,抚节踏歌。无奈相隔实在太远,立在船头的李白也只能听个隐约。
“人世间,最难受的莫过于朋友分别了,可比分别还难受的是可见其人,不闻其声啊!”李白暗自神伤着。船夫被李汪之间的深情打动了,他向李白支了一招:“先生何不用书卷成一个喇叭状的扬声器呢?只要对着这个喇叭状的扬声器,岸上的汪伦肯定能听到先生讲的话。”“这个有用吗?”李白一头雾水。“当然有用,喇叭状的东西可以把声音传得更远。”船夫自信地说。李白半信半疑地照做了。他把书卷成喇叭状,放在了嘴边,大声诵道: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伦果然听清了李白的赠诗。他感动得热泪盈眶,顺手折了路边的芭蕉叶,也作了个喇叭状的扬声器,对着李白大声回应:
汪伦送行江渡口,李白乘船已远走。
桃花潭水随风漾,一片冰心寄心头。
两个简易的传声器,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同时也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