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海遨游】
风吹乱了思绪,雨打碎了记忆,唯有你那浩瀚的书海为我提供生命的养分,令我陶醉,令我欣喜……
——题记
我行走在历史的道路上,道路两旁是书籍。在路上,我可以不惧黑夜,不惧遥远,因为书是我夜中的群星,璀璨无比,书是我路上的旅伴,不离不弃。那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每一株草中,都藏了一本泛着浓郁墨香的好书。
万籁俱寂,漫漫长夜,相伴月下点一盏孤灯。古人云,月下读书,可解长夜之苦,淡淡月光轻柔地洒在书页上,纸上的字仿佛化作月下舞者。飘飞的彩带,忽起忽落,曼妙的舞姿只应天上有。想到辛弃疾那句“谁共我,醉明月?”一定要有友人相伴才可赏月么,李白不是吟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么?邀明月共舞,好不醉人,更何况,身边有好书相伴,这是历代名士与我相伴啊,怎能不陶醉?
这里有九曲十八弯的河水,有古朴依旧的小桥,有靠岸小憩的商船,有金发碧眼的美少女。这就是沙翁笔下的威尼斯,驻足远瞰,不知小说里机智美丽的鲍西娅小姐现在是否与英俊的男主角幸福的生活着;那对因种种机缘巧合的走到一起的仆人,是否正肩并肩看日落西沉;那当年要不多不少一英镑肉的夏洛克是否改邪归正,抛却一身令人作呕的铜臭味来换回安享天伦之乐的美好……这里是那样优美,“半江瑟瑟半江红”,红了我的眼,红了我的脸。
绿意苍苍,野径古亭,执琴者抚琴于亭内,悦耳的琴声在山谷中回荡。亭内坐一位手拿诗书的儒生,在琴声下沉静于书中,山有情,水有趣,草木皆生命,书中的诗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生动无比。读书人完全沉醉在与自然交融而成的境界里,浑然忘我。
我愿做那月下的雅士,在月光的抚摸下,将书印入脑海;也愿作那江边驻足的游人,观看世间沧桑;更愿做那深山亭中的儒生,与书与自然融为一体。
【篇二:顽强的生命力】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题记
在海洋空气稀薄,但在那儿有生命存在;在火山周围,温度极高,在那儿有生命存在;在废墟里,没有阳光、没有食物、没有水,但那儿也有生命存在……生命,就是这样顽强伟大。
春天来了,在我们小区就有一株小草在石缝中,悄悄的开始生长。一开始它的样子是一副娇滴滴、无精打采的,老是耷拉着“耳朵“。风一吹过,它似乎一不小心就会从墙上掉下来似的。我想:弱不禁风的它应该是活不了几天就会死去的。第二天,我发现那株草竟然长高了一截,并把它的根扎深了一点儿,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到了第十天,小草展现出了别一番生机——叶子的颜色绿的可以跟翡翠媲美,没有像原来那样娇气了,如今它像一个长满肌肉的“强壮战士”一样,它的叶子像是它的刀和剑,时刻准备着去奋勇杀敌。它把根深深地扎进石缝中,在坚硬的石头上倔强而骄傲的生长着,时而迎着风还翩翩起舞。这顽强的生命力给我极大地震撼。
虽然这株小草没有像在平常土里生长的那些草高,也没有它们那么强壮,但我钦佩在石缝中生根发芽的小草,因为它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生命是顽强的,它需你去拼搏,不要在困境中失去希望,只有这样才能看见顽强的曙光。就如于谦在《石灰吟》中所说的那样: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篇三:人间自有清欢味】
儿时,沉沉的睡梦中,会夹杂许多声音。火车驶过的声音,厨房锅碗碰撞的声音,以及晨曦中隐隐的钟声。
这是我一天的开始,我总是推开窗子,让第一缕清风吹拂我的心。伴着鸟语花香,花香胜蜜。
如果每天的睡去,是往昔的终点。
那么每天的醒来,就是未来的开端。
岁月的流逝总是无情,但多少年过去了,我对周遭微小的事物依旧充满了爱,理想,浪漫。看着雨后悄悄长出的青苔,听着黄昏中敲响日落的钟声。心就像解冻的种子,蠢蠢欲动,等待萌芽。
许多事是没有定数的,我赞同这个观点。可从另一方面来看,正如史铁生所说。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这或许也是一种清愉的心态。
但好多事也是更故不变的。比如这清淡的欢愉,因为它不关乎世俗,不讲求物质。只讲求心灵的品味,对平简生活的热爱。
苏东坡曾与友人到郊外游玩,伴着南山的柔美,喝着雪沫乳花的淡茶,配上春日山野里的茼蒿,新笋,野菜的嫩芽。然后赞叹"人间有味是清欢。"我们的人生路还长,会有更挫折与打击。但同样的的,也会收获更多的智慧与宽容。
能常怀清欢之心,便可常怀感恩与关切。一株草中有大雄宝殿,一朵花也有其繁华多彩。
这也是我为何有时会动笔的原因,正是想从平凡的生命里为自己找些什么。像爱的感动,美的追寻,生命的安顿,思想的提升。彼时,我还只是个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但总有一天,我会站在云端,如水雨之于彩虹,溪河之于海洋……
心总要往更高的境界走。生命有着最大的可能,风景总会更开阔,更迷人。
如果要享受清欢,那就应该守住自己的小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清欢不只是上了年纪的人才懂。每个人都能成为一座不朽的城堡。在绿墙掩映中,活出人生的新高度。
沏一杯龙井,细雨斜风,自是人间清欢。
【篇四:值得欣赏】
漆黑的夜空,我愿用那闪闪的星星点缀;空寂的原野,我愿用那茂绿的株草铺垫;幽静的园子,我愿用那纤美的芳香漫舞。
只因你。
“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海伦•凯勒,88个春秋有87年都是生活在昏黑无光的日子里,用自己的事迹写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三天光明”,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可笑的梦想,对于海伦•凯勒来说,这是她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总是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那就晚了。曾有人说过,20世纪最伟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
浪花,你让我明白了珍惜眼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转眼之间,你带我来到了一个漫山野花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了陶渊明正在喝茶赏花,我牵起你一起奔向那原野之中,花香四溢,蝴蝶随风飘逸的裙摆一起舞动,与鸟儿一起歌唱,踏着希望奔向远方,任风携柔发曼舞,任花香携裙摆欢舞。
浪花,我好像明白了为何古人要舍弃名利而依山傍水了。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香消断有谁怜。”幼小的林黛玉因母亲病逝而生活在贾府,看遍了勾心斗角,听厌了阿谀奉承,你无意参与这浑水,只想静静寻觅。你知书达理,与贾宝玉可谓是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你只想静待花开,可为何上天却要你这奇女子遭受如此悲惨的经历。我不禁潸然泪下。
浪花,我要如何理解这番情谊。
点点滴滴透入我心,密密麻麻陷入我心。
浪花,你带我鸟瞰那远方的海伦·凯勒,让我不再因一点挫折就望却止步。
浪花,你带我体味那陶渊明所说的那份闲适,让我不再看重那些功名利禄。
浪花,你带我探访《红楼梦》,让我明白黛玉的苦楚。
浪花啊,浪花,你可知道,虽无言,却足矣。你就是我心灵的伴侣,带我体味人生百姿态。
【篇五:枯草】
初春将至,寒风依旧在呼啸。桌边的我内心的荒凉漫无边际的游荡,无力疲乏。面对书桌前满满的奥数题,我依然是绞尽脑汁后的满面无奈,多么希望一种力量让我挣脱出难题的束缚啊。我无奈地走到窗边透气,窗外的天空阴沉着脸,几滴雨点打在脸上,一如我内心的绝望。忽然,一抹绿意闯入我的眼帘。
哦,原来是一株枯草。它的命运不应该调零后春日发芽么,它与我此时的心境是如此的像啊!它生长在边缘残破的景盆中,泥土已被雨水打湿,可干巴巴的土质难掩往日的干燥。泥土从四面仅仅裹住这株草,似乎想让它窒息而死。面对绿中泛着枯黄的叶,雨点像一块块岩石,沉重的击打它弱小的身躯。然而就是这一珠枯草,全身好似有用不完的力量,挺首向上,根部牢牢地固着土壤,向它周边恶劣的环境,展示它不屈的风采。
看着这一株枯草,我在思索,究竟是什么造就了它今日的命运。
也许,这是一株被以前的房主遗落的一株最寒酸的盆景,或许是嫌它碍眼,便由它在窗台上自生自灭。很快,它在夏日开出的小花朵被鸟儿啄食,只是丢给它一粒种子,秋冬将来,它在这不属于绿色植物的季节发芽、生长。风,渐渐寒冷,渐渐地加大力度地摧残着它,或许,在严寒的环境,它与环境日夜地斗争,不知不觉中,它练就了顽强生存的毅力,叶虽枯黄,但身体依旧挺立。它历经千辛万苦,就快熬了过寒冬,迎接它的将是是温暖的春天,它便用更骄傲的身姿告
诉世界,虽然它不及寒梅那般洁白芬芳,不及冬虫夏草那般名贵稀有,被世人所知,但它活出了不一样的一生。虽然它的一生只是一株不起眼的草,但它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不是吗?
相比之下,这株枯草比我更艰苦,生命价值却比我更崇高,因为它无时无刻不充满了力量,和命运进行抗争!
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下,练就出来的毅力才更为坚强,人生也是一样。不经历些许磨难挫折,不去乐观、勇敢面对,怎能拥有更明亮的未来呢?就如这株枯草,在艰难中坚强、乐观,它的明天必定是春暖花开,生命必定更加长久。
想到这里,我全身充满了力量,回到桌前开始了奋斗。谁也不会想到,给我力量的竟是一株枯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