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观相关作文

【篇一:祸不等于福】

祸不等于福?但从辩证观来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与福是相通的。

德国有一个24岁的青年亨利·芬克患上精神病有14年之久,他的行为怪诞,无法自制。由于不能忍受病魔的缠绕,竟开枪自杀,不料这一枪却没有夺去他的生命,反而歪打正着,医好了他脑部的顽疾。射入脑部的子弹至今仍留在他的头内,却使他变成一个正常人。

故事里的那个德国青年,才24岁,这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应该是“福”。可他在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患上了一种精神病,这是“祸”。他长期受病痛的折磨,达到痛不欲生的地步了,于是他掏出枪向自己头部开枪。但殊不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居然治好了自己的顽疾。

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22岁时经商失败,23岁时恋人去世,27岁竟选州议长失败,47岁时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失败,但他最后却当上了美国总统。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祸与福是紧密相连的,祸可以转化为福,福亦可转化为祸,祸福是不可分开的。同样一件事,你从这个方面去看,他可以是祸,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他可以是福。林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正是这种祸做基础,他吸取了教训,最终换来了福。当上了美国总统。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时不幸而感到绝望,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兴奋不已。

从现实生活实例看:福不等于祸。这是因为有些人经受不了祸的打击,在祸的面前当了逃兵,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祸,所以他们就把所有的祸当成永远的祸了。要想将祸转化成福,这就取决于我们对待苦难的态度。在灾难面前,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就一定可以看到灾难之后的希望。

总之,祸与福是相依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祸能不能等于福,这还是一个未知数,还需要人的意志去决定的。

【篇二:心学之思】

汉代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深入人心,现于人行。随着社会的进步,儒学发展到了朱程理学,之后,又发展到了另一高峰也是颇受争议的高峰——心学。

心学经宋代陆九渊提出,明朝王守仁集大成发展成为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心学之心与理学不同在于它更多了人性,多了灵活,更多了容纳与辩证。

不论是儒学还是理学都强调“纲”。“纲”便使社会便于管理,但它无疑是不平等的契约。王守仁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的思想里多了人性,强调“天理即人欲”。当然这个人欲不包括恶欲,而是人的纯善致良的天性。明朝中后期心学广为流传,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热(类似于西方文艺复兴)。

心血多了融纳,多了灵活。心学自创立就受到了各学派的攻击,而王守仁“海纳百川”汲取各学派精华而完善己说。他强调“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功夫行是知的主意,无行便不能说真知。譬如,我们说学习中要辨证,要求甚解,但你若以老师的话为纲,有问不解,那你便不知。知行合一也多了灵活。正直的理学先生当官,常坚硬的碰撞强大的恶势力,但心学家徐阶,张居正则不同,他们迂回前进知行合一。瓦解了腐败的严嵩集团。

辩证思维是西方思想的特点,也是儒学的短板,而心学则有辩证思维的明显显现。王守仁曾经带弟子上山观花,答弟子问说:“你若未见此花,则对你来说,此花为寂,你见了它,它与你的心同归于显。”寂显均为事物的存在状态。这这体现了王守仁心学辩证的看待物与人的联系。

对于一门学说,他的应用和他的内容一样重要。

对人性的认识要求我们理解他人的内心感受,而非抑制。有了容纳便可以取他说之长,补己说之短。对一个民族来说,一味的强调不可被外来文化同化是盲目的。外来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它的传入过程即我们的接收,思辨,实践,取舍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出错,会花大量的时间但泥泞的坎坷终会被铺平,而害怕泥泞只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不怕外来娱乐节目误导大众,只怕无人思辨,大众不改。

灵活运用一门学说,也要容纳,例如我们容纳了外来科学,外来辩证观。容纳之后应用便要灵活,数学题的一题多解便是灵活应用的体现。辩证观让我们分析矛盾,探求真知,即使对己家学生,也要辩证。任何一门学说都可能有局限性,辩证观则是它的“焚决”(《斗破苍穹》中一种会进化的功法),使它不断完善得以发展。

心学之思,思在取心学之优为基石,理解人性,灵活运用,容纳并辩证地吸收其它思想,筑成自己心中的大厦。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