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尾相关作文

【篇一:做最真实的自己】

飞蛾扑火,是对生命的诠释。生命的真谛在于做最真实的自己,哪管外物繁华,保持本性才是真理。

人生方有圆,无论是方还是圆,终究都是束缚着的。方圆在于心,若是一心想着美化自身,用外物的美来遮蔽自己的瑕疵,从一切的装饰上获得心灵的安慰,那么方圆必然禁锢着你,抛开这些,方圆自然无边际。

做最真实的自己,去粉饰,少做作。历史长河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就在一瞬间,涌现了多少做自己的伟人。朱自清,用笔杆书写世间真情,浮尘之世,宁守本心,不吃美国救济粮。莫言,写心声、写民革、写社会,最终写出了诺贝尔奖。在盛名之下,依旧“莫言空前,莫言绝后”,以一个最普通的自己而活。居里夫人,科学史上的传奇人物,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戒骄戒躁,为了避开媒体,还装扮成农妇到乡下去,她不做作,看淡身外之物,把奖章当做玩具给女儿玩,独具林下之风的风范。他们高尚,却又不让世人可望而不可即。做最真实的自己,不愿荣誉绕身行。

做最真实的自己,去轻滑,少俗媚。世间繁华,却留不住陶渊明,解甲归田是他的真实愿望,愿粗布短衣,不愿锦食玉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才是心之所向。倘若是他不愿抛弃尘世,不愿弃官归隐,他会有五柳先生的高洁之志吗?庄子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闲情雅致只是垂钓溪边。被请做官,终得他愿曳尾涂中,淡泊名利是他,追随本心是他,矢志不渝是他。他不是涸辙之鲋,而是不懈奋斗做自己的人,在那个时代追求做官的人趋之若鹜,但他却不随大溜。一群好汉,聚在一起,惩奸除恶,为这个社会的黑暗叫嚣,为光明而奋斗。朝廷腐败,对怙恶不悛的人不加以惩治,才引起了他们的官逼民反,唱响一段旷世奇话。抛弃俗媚,做最真实的自己,彰显本性。

他们都是一朵朵高傲而艳丽的花,却是静悄悄的坚守本性,他们懂得行百里者半九十,无不虚怀若谷。对生命的最好的诠释便是做自己,追随心中所想,不让世间的丑态蒙蔽了双眼。

活出自己,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篇二:非宁静无以致远】

白鸟高喧,众蝉清吟,蛩鸣切切,雪落嘶嘶,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各的音符,唯有内心宁静之人才能放下尘心走入自然,聆听那宇宙与生命的真实妙音与共鸣。

史载,庄周一生困顿,食不果腹,衣衫褴褛。是什么让他不为物质的贫乏而担忧,而去追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的逍遥游呢?正是因为庄子是内心宁静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他才会对请求他赴楚为相的人持竿不顾,为妻子的去世鼓盆而歌。唯有内心宁静之人才会有”与其死而尊于庙堂不如曳尾于涂中“的高尚思想,因为曳尾于污泥,那都是大自然的肌肤之亲。

反观现实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有几个人内心是真正宁静的呢?答案不得而知。纵使现实世界不允许我们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生活,但林徽因曾说过:”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马车喧嚣,而是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非宁静无以致远,庄子正是懂得宁静才能够逍遥,让我们向庄子学习,成功必将青睐内心宁静之人。

纵观古今中外,除了庄子,亦有许多内心宁静之人。安贫乐道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过着“即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的生活,在自然中寻找安闲与快乐;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游遍祖国的山河,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壮丽山河种寄托自己的豪情与壮志;不慕名利的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毅然决然告别政坛回到佛农山庄,过着朴实平凡的生活,他们都为后人所敬仰,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都是内心宁静之人。

在这万般千态的浮世绘中,在错乱复杂的名利场里,的确存在干露露、郭美美等炫富之辈,但我们不能为只感染,要保持一颗宁静的心。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宁静,让我们在心里修篱种菊,让我们怀抱谦卑宁静的心走在社会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视自己为天地间的一颗尘埃,用宁静平和的心态看待世界,我相信但到尘埃,便能开出花来!

【篇三:坚守内心】

面对鱼的诱惑,孟子坚定“舍鱼而取熊掌”的决心。

面对金碧辉煌的宫殿,庄子宁愿“曳尾涂中”的清闲。

那么,一边是貌不惊人却有张力的弓,一边是华而不实的行猎图,你会做和种选择呢?

我相信,内在永远比外在更重要。

卡西莫多很丑,但他却比无数俊逸的纨绔子弟更深入人心。为了感恩,他可以成为主教的奴仆;为了爱情,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当他抱着艾丝美拉达的尸体无畏赴死时,没有人不为他的善良,无私潸然泪下。

拿破仑很矮小,但他却挥剑斩下了许多曾经高昂的贵族的头颅。他可以横扫整个欧洲大陆,他敢于从教皇手中抢夺皇冠为自己加冕。他将法兰西缔造成为可以与古罗马相媲美的不可一世的大帝国。尽管在孤岛中了却了残生却无人能撼动他英雄的地位。

赫斯佳很美,但却永远没有平凡的简·爱的执着与刚毅;安娜·卡列尼娜很美,但她却不如卑贱的羊脂球那般让人怜惜;“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杨玉环很美,但她却怎能比得上“一曲琵琶出塞外,鸣镝无声五十年”的王昭君?华丽的外表可以给人刹那的惊艳,但坚实的内在却能让人怀念永恒。

古人自古就告诉我们“买椟还珠”的教训,但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却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有的女孩,为了镁光灯下的光鲜,甘愿忍受冰冷的整容刀的折磨;有的普通人,为了吸引眼球,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抛弃了尊严和廉耻之心;又有多少当政者,在利益的诱惑前迷失了自我,一步步走进罪恶的深渊。

表面的浮华终究难掩内心的荒凉,在物质的充裕已填补内心的寂寞时,或许人们才会为自己舍本逐末的行为感到可笑和可悲,才会明白表面与内在孰轻孰重。

我羡慕那为了生命而歌唱的朱之文,就算穿着破布衣裳也还有梦想可以依靠;我敬仰那三辞“国宝”之名的季羡林,一生致力于文艺事业却不贪图世人的夸赞;我甚至喜欢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拾荒阿婆,因为一无所有的她有着一颗宝贵的良心。

漂亮的外表或许可以成为一张百试不爽的通行证,但是,只有坚实的内里才能是你安身立命的根基。

【篇四:伟大与平凡】

几千年前,姜太公与庄公一同垂钓,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目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于是他辅佐文王,成了伟人。而庄子呢?他只喜欢这平凡而平静的生活,于是他成了“曳尾于途中”的小民,但也正是这种平凡使庄子拥有更加锐利的眼光和更加睿智的头脑,才留下《逍遥游》,让我们体味真正的自由;才留下了“有蝶翩然入梦,不知蝶是我,抑或我是蝶”的神奇供我们玩味。同样的千百年后,平凡的小民庄子成了我们对自由的追求象征,没有人否认他的伟大。

平凡,并不意味着生活的平淡。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坚信,我的生活绝对不平淡,我的生活充满情趣,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去玩耍,去看绿色,享受生活。别人寻找周杰伦,我却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我的人生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我绝不放弃对平凡的追求,但同时也要不懈发展;不断完善自我,做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平淡而乏味的人。假如我不能作一条平坦宽广的马路,那么我一定会当好一条窄小的乡间小路;假如我不能成为太阳照射出的万丈光束,那么我也会化作夜空中的北斗星散发点点星光。

一般人都认为:平凡人不能创造光辉的业绩,但是事实不是只有。安徒生当过学徒;惠牧曼做过工匠;狄更斯成名前是缮写工;高尔基甚至在码头干过苦力。那他们是平凡还是伟大?

也许如左拉所说:“没有平凡的经历,就不能产生伟大的业绩。”思考着其中的原因,这其实很简单,成功需要两大先决条件:平和的心态和丰富的实际,而这两样,恰是平凡人最容易拥有的。平凡的人没有谋略家飞扬跋扈的言辞,没有政治家遮天蔽日的野心,他们只有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和不急不躁的性情,他们朗如日月,清如水镜,不诱与誉,不恐不诽。不刻意追求功名利禄,只用自己的劳动静静等待成功得逞女神到来。

平凡,平常,不稀奇;伟大,超出寻常,令人景仰钦佩。平凡与伟大,事物内在属性相对的关系。平凡中蕴涵伟大,伟大来自平凡。

【篇五:脚印】

每一颗星辰都彰显着夜晚的绚丽;每一块土壤都拥有大地的厚实;每一滴清水都诠释着溪流的清冽;而每一个脚印,则代表着每个不同的人生。面对前人的脚印,我们应该沉思,然后进行人生的跨越,留下一个辉煌不朽的脚印。

面对滔滔历史长河,让我们乘一叶扁舟,去寻访前人所遗留下的脚印吧。

是否还记得那位宁愿“曳尾于涂中”的庄子?拥有大智慧的庄子,对于世间的繁华,他早已看透。世间的荣华富贵,在他眼中如同过眼云烟,根本无法撼动他那颗淡泊名利的心灵。对于楚王的招纳,他不为所动,他以“愿曳尾于涂中”的妙语轻松地打发了楚国的使臣。他认为自己如同一棵捍卫着心灵月亮的树,不融于浑浊的世俗,只有离世归隐才是他最终的归宿。庄子留下淡泊的脚印,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一柄光秃秃的旌节,书写了一段铁铮铮的历史。忠诚的苏武,在寒风凛冽中默默的放牧羊群,被困匈奴整整十九年,却仍旧没有磨掉他那根忠于国家的傲骨。他难道不知道?只要他投降匈奴,就可以获得广阔的封地,享受他在汉朝难以得到的高官利禄?但他仍然选择了忠诚,用他的铮铮傲骨敲响了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个心怀国家的硬汉子,在人生道上留下了一个忠贞的脚印,闪烁着万古长存的光芒。

漫溯历史河畔,我见到了太多的脚印,有的美丽如花,飘荡着万世清香,而有的却漆黑如墨,散发着冲天恶臭。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来犯,国家在风雨中动荡。但当时把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却只顾自身利益,置国家于危难之中。中西方海战,慈禧太后却忙于自己的六十寿诞,使国库空虚,海战大败,签下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国内有志之士上书皇帝实行变法,却被她一手废除,使中国重新处于列强的虎口之中,使中华名族的尊严被列强肆意践踏…。慈禧太后的行为使她成为了中国近代的千古罪人,如污泥一般,被世人所遗弃。她在历史河道上留上了叛国的脚印,遗臭万年。

春雨轻轻落下,留下一片清凉;闪电急速划过,留下瞬间光芒。那么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应该留下些什么呢?我们应该发愤图强,在此黄金时期补充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以便在今后的人生中有一番大作为、大成就,在宽阔的人生大道上留下一个属于自己的永垂不朽的脚印!

【篇六:给心灵一个停靠点】

仰观云卷云舒,星移斗转;俯察潮起潮落,春华秋实。人生如奔流的溪水,兜兜转转,一路翻腾,看似不知疲惫,其实心灵何尝不需要一个驿站呢?

漂洋过海的鸟尚且知道抓一根枝杈以便在长途迁徙中可以在海面上停下来歇息,为何我们不能为一路走来饱尽风霜的心灵找一个停靠的树枝呢?

庸人呵,何必庸庸碌碌,忧天扰人,请把你匆忙的脚步放慢一些,再慢一些,不要让浮华红灯绿酒迷了你的双腿,不要让荆棘泥泞的路途羁绊了你的双腿。给心灵一个停靠点,为人生找准支点,那时再前进前路一定柳暗花明。

停下来找准人生的定位。逍遥如庄子却也知道如何把握人生的坐标,涡水垂钓的他在面对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的聘请时对曰:“此龟者,宁其死为留者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并坚定的说:“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做高官,享厚禄固然为人所求,但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还是暂缓脚步,为心灵找准定位,把握好人生的支点,不妨扪心自问: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为心灵加加油。诚如此话所言:人生就像旅途,不在乎终点,重要的是这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所以太多时候,何必去计较得失,在艰辛的时候不妨为心灵加加油,如厌弃官场生活的陶潜一样,在南山下荷锄而作,为心灵之沃土种满淡雅沁香的菊。待到心花烂漫时,还有什么比此时的心情更胜一筹呢?为心灵加加油,回过头去看看吧,那一路或浅或深的脚印难道不是你继续走下去最大的动力吗?

整装向心灵的目标而发。找准了目标,也加足了马力。接下来你要做的便是破釜沉舟,一鼓作气的驶向心灵的彼岸。别惧怕前路漫长,你已经有了心灵的归宿,最难被打败的便是一个拥有坚定理想的人。畏惧吗?你看启明星已然发光;踌躇吗?你看路已在脚下;煎熬吗?你看彼岸之花已开的热烈,所以,大步的向前进发吧,此时你已无路可退,只有义无反顾。

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但浑身有一种有冬夜里长跑之后的淋漓与舒畅之感。我知道,心绪万千如今也被梳理的井井有条。当我落笔之时,我想我已经给心灵找到了一个长久的停靠点。

【篇七:读《庄子》有感】

——关于“大”的人生智慧

最初接触庄子,是在高中时代,来自于他的一篇《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么大的鱼,化成鸟,也还这样大,大到遮天蔽日,这位庄子用尽了我所有的想象。直到我看到电影《大鱼海棠》,那鲸鱼在海洋里自由地遨游,不时发出阵阵悠长的低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哀时,我才深刻感受到庄子在他《逍遥游》里,鲲和鹏的大。不过,与电影不同的是,庄子所描述的大,那是一种蓬勃向上的大,那是一种自由而辽阔的大,那是一种爽朗的大。

再接触庄子,是我突然出现在他与楚国大夫对话的情境中。他持竿不顾,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当时年幼,一心立鸿鹄之志,心中不免暗讽,好一个狂人,入世为官,多好的机会呀!现在参加工作了,才知在暖暖的阳光下,曳尾于涂中,是心累疲劳后的奢望,如果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摆在我面前,我不会像他一样,淡然的拒绝,恐怕还是要掂量许久。这样的洒脱,连陶渊明也稍逊几分。陶渊明身在仕途,心却呼喊“既自以心为形役”,而他却一句“往矣”的拒绝,简单明了,将宦海沉浮看得清清楚楚。

再次走近庄子,是因为他的“荒诞之举”——鼓盆而歌。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学了心理咨询师后,才知道他不是荒诞,而是通达。以前,外婆去世后,我分外思念,甚至想去另个一个世界,去见外婆!我深夜遥思,想到了外婆做的豆包,想到了外婆的笑容,想到了外婆去世前的一晚……想到这些,心痛不已,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来,想到了妈妈的做事风格像外婆,外婆的七个子女,多多少少都有外婆的身影,我才开窍,以后想外婆,就看看妈妈和姨妈舅舅他们。而庄子直接不需要寄托,因为他把死看成了人生的其中一段旅途。用心理学中毕生发展观来阐述,那就是死亡的过程也是人们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生和死不是对立的,死是生的一部分,也许真正体会过死的过程,才会明白生的伟大与充实。贫困交加时的庄子,是在接近死亡后,才有这么透彻的领悟吗?我大胆揣测。

至此,我对庄子的“逍遥”才有深刻的体会。他的逍遥,不是简单的出世或避世。与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呼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相比,他多了一份人间烟火。读《庄子》,我只能说,“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